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杨光军 《农家科技》2008,(3):11-11,20
<正>1."玉米-玉米-蔬菜"一年三熟栽培模式。关键技术:①选用适应性广、抗性强、丰产性高的中熟品种。②适时早播。根据各地气候特征,一般于3月10~20日播种,采用营养球(块)覆膜保温育苗,二叶一心时移栽大田。  相似文献   

2.
3.
选用早熟糯玉米、干豇豆、红薯、马铃薯、小麦进行旱地一年四熟制高产高效栽培模式试验,结果表明:该模式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较一年套作三熟平均增产40 509.1元/hm2,值得大面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5.
6.
丘陵旱地发展苎麻生产,较好地解决了岗、坡土地资源利用问题,为农村种植业结构调整开辟了一条新途径。1选择适合丘陵旱地的苎麻新品种针对目前主栽品种黄壳早的不足。南京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先后从湖南、四川、江西等苎麻主产区成功引进示范了一批适合丘陵地区推广种植的苎麻新品  相似文献   

7.
广西贺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实行早春杂交甜玉米、晚造杂交丝瓜制种及冬种包心芥菜的栽培模式,1hm2每年可产甜玉米杂交种1500 kg、丝瓜杂交种600 kg、包心芥菜97500 kg,三熟产值合计达138000元,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成效.  相似文献   

8.
9.
1996~1998年不同带距对旱地麦玉薯三熟产量效应联合分析表明,4米是旱三熟高产稳产的种植带距,与1.67米比较,夏玉米区小麦增产3.6%。玉米减产4.4%,甘薯增产38.3%,间作大麦增34.5%。周年粮食增长4.3%;春玉米区小麦减产4.0%,玉米增产5.9%,甘薯增产17.5%,秋季增种黄豆增产23.1%,周年粮食增长7.3A%,建立了带距与各作物产量的回归方程。  相似文献   

10.
11.
豫西山地丘陵区春季干旱是影响春薯移栽成活和苗期健壮生长的主要因素。通过地膜覆盖栽培技术的集成研究与应用,形成了包括选用脱毒薯苗、配方施肥、适时早栽、地膜覆盖、化学除草、化控、整枝等一套完整的节水、节肥、丰产、高效生长模式,取得了良好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12.
1.1品种选择。应选择优质、高产、耐贮藏的中、晚熟红富士等品种为主栽品种。  相似文献   

13.
平山县地处太行山东麓,属河北省山地丘陵旱作农业类型区。全县山场面积1548平方米,占总面积的58.4%,耕地面积3066平方米,占总面积的11.6%,且50%又是旱岗地。长期以来,耕地少,质量差,限制着农业规模发展。使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难成为贫困山区农村经济发展中非常突出的问题。针对  相似文献   

14.
安阳市蔬菜研究所经过三年试验,在日光温室的生产中探索出四种一年三熟的高效栽培模式.主要是把国外的特菜品种和名优蔬菜品种相结合,提高蔬菜的品位和质量,多茬次,分季节供应蔬菜的淡季市场.此温室蔬菜生产模式在基地实施后,产值由1.0万~1.2万元/667米2年增至1.8万~2.1万元/667米2年,增幅41%,经济效益十分显著,其栽培模式如下.  相似文献   

15.
陈永明 《农家科技》1999,(11):14-14
<正> 1998年,武胜县农技站承担了省农业厅下达的“麦玉稻”三熟吨粮课题任务,经过艰辛努力,科学实施,33.3公顷试验示范稻田,经专家验收,平均每667米~2产小麦179.7千克、玉米446.5千克、晚稻414千克,年总产1040.2千克、产值1347元。 (一)技术要点。选择地势平坦、水源方便、土质砂壤、肥力中等的稻田种植。  相似文献   

16.
17.
18.
2000~2001年武鸣县承担南宁市科委下达的<旱地吨粮田栽培技术试验示范>项目,全县两年累计完成"玉米+玉米"种植模式年产吨粮面积6890亩,平均年亩产1054.7公斤.主要实施如下技术:  相似文献   

19.
20.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营养保健意识的不断增强,红薯倍受市场青睐。为了提高豫西丘陵旱区红薯产量,文章针对豫西丘陵干旱少雨的自然条件,在河南省渑池县多年试验观察的基础上,从蓄水保墒耕作、施肥、品种、育苗保苗、抗旱栽植、薯蔓管理等方面初步探讨总结出一套适宜豫西丘陵旱地的红薯高产栽培技术,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