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贾涛 《饲料广角》2008,(6):44-46
我国饲料卫生标准中规定:鱼粉、石粉、骨粉、肉骨粉中的铅含量(以Pb计)≤10mg/kg;磷酸盐≤30mg/kg;鸡配合饲料、猪配合饲料、生长鸭、产蛋鸭、肉鸭配合饲料≤5mg/kg;产蛋鸡、肉用仔鸡浓缩料,仔猪、生长肥育猪浓缩料≤13mg/kg;奶牛、肉牛精料补充料≤8mg/kg;产蛋鸡、肉用仔鸡复合预混合饲料,仔猪、生长肥育猪复合预混合饲料≤40mg/kg。在饲料加工时。应注重对饲料原料中铅的检测,尽量使用铅含量低的饲料原料。  相似文献   

2.
铅在猪不同组织和器官中的富集状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料中铅含量与猪组织和器官中铅含量的关系,及铅在猪各组织和器官中的分布规律,为制定猪可食用器官中铅含量限量标准提供理论依据.将24头大约克夏仔猪随机分为4组,分别饲喂含铅量为0.398mg/kg(对照组),6.095 mg/kg(低剂量组),17.49 mg/kg(中剂量组),51.674 mg/kg(高剂量组)的饲料,持续喂养90 d,屠宰、取其心脏、肝脏、脾脏、肺脏、肾脏、小肠、猪毛、猪皮、脂肪、猪血、骨髓、猪耳、猪舌、猪尾、里脊、臀尖、小排、后腿内,测定其中的铅含量.结果表明,随着饲料中铅含量的增加,猪体内各组织和器官中的铅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对照组组织和器官中铅含量由高到低的次序为肾脏>脾脏>肝脏>毛发>其他组织和器官,其中肾脏、脾脏铅含量超标;3个给铅组组织和器官中铅含量由高到低的次序为骨髓>肾脏>脾脏>肝脏>毛发>猪尾>其他组织和器官;其中肾脏、脾脏、肝脏、猪尾均超标,但各组猪的肌肉、脂肪、猪皮、小肠等组织或器官中的铅含量较低,均符合国家标准<食品中污染物限量,GB 2762-2005>.表明随着饲料中铅含量的增加,猪组织和器官中铅的富集有所不同,其中骨髓、肝脏、肾脏和脾脏中的铅含量较高,猪皮、肌肉、脂肪、小肠、猪舌、猪心、猪肺等可食用组织和器官中铅的含量较低.  相似文献   

3.
饲料原料中微量元素钴的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检测家禽配合饲料中常用的饲料原料,包括能量饲料(玉米、小麦、次粉和麸皮)、蛋白饲料(豆粕、棉粕、胡麻饼和鱼粉)和矿物质饲料(石粉、磷酸氢钙和贝壳粉)中的钴含量.结果表明,4种能量饲料只有小麦中钴含量可测出,而且含量很低,玉米、次粉及麸皮中钴含量均低于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的最低检出限1mg/kg;4种蛋白饲料原料中钴含量范围为1.082~2.227 mg/kg;矿物质饲料原料中钴含量范围为2.251~4.610mg/kg.对于生长家禽而言,配合饲料中钴含量不足以满足需要,而产蛋家禽配合饲料中钴含量符合要求.  相似文献   

4.
本调查旨在研究我国不同地区间各种饲料原料中铁含量分布情况,以及我国畜禽基础饲粮中铁含量,从而为饲粮中合理添补铁提供科学依据。采集全国31个省、直辖市和自治区的37种共3 719个主要畜禽饲料原料,经微波消解后,用IRIS IntrepidⅡ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测定其中铁含量。结果表明:这37种饲料原料的平均铁含量为21.3~2 472.0 mg/kg,而各类饲料原料铁含量平均值分布规律为:矿物质饲料(1 178 mg/kg)>动物性蛋白质饲料(1 030 mg/kg)>牧草饲料(433 mg/kg)>秸秆饲料(404 mg/kg)>谷物籽实加工副产品(260 mg/kg)>植物性蛋白质饲料(181 mg/kg)>谷物籽实饲料(71.2 mg/kg)。通过比较不同省(自治区)的玉米、小麦和豆粕的铁含量发现,不同省(自治区)同一种饲料原料的铁含量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根据全国各地猪、鸡常用的142个饲料配方所计算出的基础饲粮中铁含量为70.6~86.1 mg/kg,如按我国猪、鸡饲养标准(2004)或NRC(1994)畜禽铁营养需要量的要求,基础饲粮中总铁含量可提供猪、鸡生长前期约4/5的铁营养需要量,可提供猪、鸡生长后期的铁营养需要量,但上述估算尚未考虑不同饲料原料中铁的利用率。由此可见,不同种类和不同地区饲料原料中铁含量差异较大;全国各地猪、鸡常用的基础饲料配方中总铁含量可提供猪、鸡整个生长期大部分的铁营养需要量。因此,在实际生产中,应充分考虑不同地区基础饲粮中的总铁含量及其利用率,精准配制饲粮,以满足畜禽高效生产的需要,同时减少铁的添加及其排放对环境的污染。  相似文献   

5.
不同药物添加剂对生长猪生产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试验选用长大二元阉公猪 10 2头 ,分别随机分为 5组 ,对照组饲喂由牛至油按2 4mg/kg配置的日粮、其他各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 10 %效美素 15 0mg/kg 15 %吉它霉素2 0 0mg/kg为试验 1组 ;添加 0 .2 5 %那西肽 10 0 0mg/kg 15 %吉它霉素 2 0 0mg/kg为试验 2组 ;添加 0 .2 5 %那西肽 10 0 0mg/kg为试验 3组 ;添加 15 %吉它霉素 4 80mg/kg为试验 4组。试验结果 :①使用抗生素的各组生产性能和经济效益均优于牛至油组。②试验 2组有最快的增重速度和较低的饲料成本 ;③试验 3组饲料成本最低 ,且日增重较高 ,这 2组的综合经济效益最好。④试验1组虽然有较高的日增重和饲料转化率 ,但因饲料单价高 ,造成饲料成本比较高。而试验 4组由于日采食量低 ,造成增重速度比其他抗生素组慢 ,出栏时间延长。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中国不同地区各种饲料原料中矿物元素镁含量进行了调查研究,为饲粮中合理添加镁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从中国31个省、直辖市和自治区采集了37种4 054个主要畜禽饲料原料样品,经预处理后进行微波消解,采用离子色谱-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联用仪(IC-ICP-MS)测定其镁含量。并用SAS软件分别对同类不同种饲料样品和不同省(区)饲料样品的镁含量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不同饲料原料中镁含量的差异及其在不同地区之间的差异。【结果】各类别饲料原料中镁含量分布规律为:矿物质饲料(平均镁含量为12 740 mg/kg)>植物性蛋白质饲料(平均镁含量为4 335 mg/kg)>谷类籽实加工副产品(平均镁含量为3 275 mg/kg)>牧草类饲料(平均镁含量为2 482 mg/kg)>秸秆类饲料(平均镁含量为2 346 mg/kg)>动物性蛋白质饲料(平均镁含量为1 436 mg/kg)>谷类籽实(平均镁含量为1 220 mg/kg)。同一类别的不同饲料原料中镁含量具有显著差异(P<0.05)。谷类籽实中以小麦和大麦镁含量(1 358 mg/kg)为最...  相似文献   

7.
试验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测定了玉米中的微量元素平均含量,结果表明玉米中微量元素的平均含量分别为Fe23.65mg/kg、Cu1.71mg/kg、Mn3.42mg/kg、Zn18.65mg/kg,大部分情况下相当于畜禽营养标准中需要量的20%~50%,甚至有些情况已经超过其需要量,因此,玉米中微量元素含量对饲料配方有较大的影响,在制定畜禽饲料配方时应考虑饲料原料特别是玉米中的微量元素含量。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修订的GB/T 13087-2020《饲料中异硫氰酸酯的测定方法》进行解读。本次修订增加了方法检出限和定量限、异硫氰酸酯混合标准溶液的配制和应用,更改了方法的适用范围、白芥子酶的制备和用量、气相色谱条件和测定结果计算公式,删除了银量法。经实验验证,修订后标准的方法检出限为2 mg/kg,定量限为5 mg/kg;在0~2.0 mg/mL内,丙烯基异硫氰酸酯、丁烯基异硫氰酸酯和戊烯基异硫氰酸酯峰面积与内标物峰面积比值均与质量浓度比值呈良好线性关系,相关系数均大于0.9999;精密度实验RSD为1.53%~9.96%;方法回收率为83.6%~106.9%、RSD为0.30%~8.67%,修订后的国家标准适用于配合饲料、浓缩饲料、精料补充料和饲料原料中异硫氰酸酯的测定。  相似文献   

9.
植物甾醇对肉鸡生产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日粮中分别添加0、5、10、20、40和80 mg/kg植物甾醇,研究其对肉仔鸡生产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20、40 mg/kg植物甾醇添加组能提高前期(0~21 d)日增重,其中40 mg/kg组达显著水平(P<0.05);5、10、40和80 mg/kg组均能提高后期(22~42 d)和全期(0~42 d)日增重(P>0.05)。20、40 mg/kg组能提高前期平均重,其中40 mg/kg组达极显著水平(P<0.01);5、10、40和80 mg/kg添加组均能提高后期平均重(P>0.05)。40 mg/kg植物甾醇添加组有提高前期、后期及全期饲料转化效率的趋势(P>0.05)。各组间死淘率差异均不显著(P>0.05)。从增重和饲料转化效率来看,肉仔鸡饲料中添加40 mg/kg的植物甾醇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0.
微量元素硒的生理功能及应用注意事项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 硒在饲料原料中的存在形式、含量与利用率植物饲料中硒 (Se)主要以蛋氨酸硒形式存在 ,少部分以亚硒酸根和硒酸根离子形式存在 ,含量约为 0 0 5~ 2 0mg/kg干物质 ,某些植物可高达3~ 4mg/kg干物质。豆科植物通常比禾本科植物更富集硒。动物性饲料中Se主要以有机硒形式存在 ,少量以亚硒酸盐形式存在 ,含量则比植物性饲料要高 ,如鱼粉含硒约 2mg/kg ,但利用率较低 ,仅为 2 5 %左右 ,而植物性饲料中的硒利用率可达60 %~ 90 %。饲料中无机硒与有机硒的生物学利用率也不同 ,其高低顺序是 :蛋氨酸硒 >胱氨酸硒 >Na2 SeO4>Na2 SeO3。2 …  相似文献   

11.
采用饲料强化防霉和常规防霉的方法,探讨纳他霉素对饲料的防霉效果。试验选用自配饲料,分成7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2个平行。对照组不添加防霉剂,处理组分别添加500mg/kg丙酸钙、2.5、5、10、20和30mg/kg纳他霉素。结果表明:(1)饲料强化防霉试验外观结果表明,饲料中添加2.5~20mg/kg NT能够在储存期间缓解饲料霉变。饲料常规防霉试验外观结果表明,饲料中添加5~30mg/kg NT能够缓解饲料霉变,延长饲料的储存期。(2)饲料强化防霉试验中,与对照组相比,添加NT显著降低了5d和10d的饲料霉菌数(P0.05);15d时,添加2.5、5和10mg/kg NT组霉菌数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0d时,与对照组和丙酸钙组相比,添加5mg/kg NT组饲料中霉菌数显著降低(P0.05)。饲料常规防霉试验中,0~15d时,各组饲料霉菌数量均无显著差异(P0.05);30d时,与对照组相比,10、20mg/kg和30mg/kg NT组饲料霉菌数显著降低(P0.05);45d时,添加20mg和30mg/kg NT组霉菌数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60d时,各组饲料霉菌数无显著差异(P0.05)。(3)饲料强化防霉试验营养成分测定中,10mg/kg NT组饲料在5d、15d和20d时的粗脂肪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其他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饲料常规防霉试验营养成分测定中,在45d时,20 mg/kg NT组饲料水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10mg/kg NT组饲料粗脂肪含量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60d时,5和10mg/kg NT组粗脂肪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各项指标,本试验建议纳他霉素在饲料中的适宜添加量为5~20mg/kg。  相似文献   

12.
硒锌互作对肉鸡肝脏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5  
选用 2 88只 1日龄健康 AA肉鸡为动物模型 ,随机分成 9组 ,每组 32只 ,动态研究了日粮中不同剂量硒锌互作对肝脏主要抗氧化酶 (CAT、SOD、GSH- Px)活性和脂质过氧化终末代谢产物丙二醛含量的影响 ,探讨了日粮中不同硒锌配比对肝脏抗氧化功能及肝脏功能的影响。饲料中硒、锌各设 3个水平 ,分别为硒 0 .0 8、0 .15、5 m g/ kg和锌 34、5 0、10 0 0 mg/ kg。试验结果表明 ,饲料中低硒 (0 .0 8mg/ kg)、低锌 (34 mg/ kg)、高锌 (10 0 0 m g/ kg)或高硒 (5 mg/ kg) ,尤其是低硒低锌和高硒高锌 ,均可引起肉鸡肝脏 CAT、SOD、GSH- Px3种酶活性下降 ;饲料中加入常硒 (0 .15 mg/ kg)和常锌 (5 0 mg/ kg) ,是肉鸡肝脏抗氧化酶活性维持正常水平的最佳剂量。  相似文献   

13.
铅是一种有害的元素,畜禽连续摄入铅超过安全范围,会通过损害神经系统、造血器官和肾脏危及健康。同时,铅在动物体内蓄积通过食物链也影响人体健康(袁建敏等,2003)。国家标准《饲料卫生标准》对饲料添加剂及饲料中铅的含量做出了限制。同时,某些矿物饲料及鱼粉中,往往带有较高水平的铅。石粉、磷酸盐等矿物质饲料由于产地不同,铅含量变化很大(几个mg/kg~几百个mg/kg);骨粉及肉骨粉也可能含较多的铅,因此,加强饲料中铅的控制对保证饲料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料中添加硒代蛋氨酸(Se-Met)对条纹锯鮨生长性能、组织硒含量、抗氧化能力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选取初始体重为(81.62±0.75) g的健康条纹锯鮨幼鱼540尾,随机分为6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30尾。各组分别投喂硒含量为0.09、0.21、0.44、0.58、0.77和1.05 mg/kg的试验饲料。试验期8周。结果表明:1)饲料硒含量为0.58 mg/kg组的终末体重和增重率最高,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饲料硒含量为0.58 mg/kg组的饲料系数最低,显著低于饲料硒含量为0.09、0.77和1.05 mg/kg组(P0.05)。2)饲料硒含量为0.77 mg/kg组的肌肉粗脂肪含量最高,显著高于除饲料硒含量为0.58 mg/kg组的其他各组(P 0.05)。饲料硒含量为0.44 mg/kg组的肌肉粗灰分含量最高,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3)饲料硒含量为0.77 mg/kg组的肝脏中硒含量显著高于饲料硒含量为0.09、0.21和0.44 mg/kg组(P0.05)。饲料硒含量为0.58 mg/kg组的血清中硒含量最高,显著高于饲料硒含量为0.09、0.21、0.44和1.05 mg/kg组(P0.05)。4)饲料硒含量为1.05 mg/kg组的血清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活性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饲料硒含量为0.58 mg/kg组的血清谷胱甘肽还原酶(GR)活性最高,显著高于饲料硒含量为0.77和1.05 mg/kg组。饲料硒含量为0.58 mg/kg组的血清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最高,显著高于饲料硒含量为0.09、0.21和1.05 mg/kg组(P0.05)。饲料硒含量为1.05 mg/kg组的血清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活性最高,显著高于饲料硒含量为0.09、0.21、0.44和0.58 mg/kg组(P0.05)。5)饲料硒含量为0.09 mg/kg组的肝脏GPx活性最低,显著低于饲料硒含量为0. 44、0. 58和0. 77 mg/kg组(P 0. 05)。饲料硒含量为0.09 mg/kg组的肝脏GR活性最低,显著低于饲料硒含量为0. 44、0. 58和1. 05 mg/kg组(P 0.05)。饲料硒含量为0.09 mg/kg组的肝脏GST活性最高,显著高于饲料硒含量为0.44、0.58、0.77和1.05 mg/kg组(P0.05)。饲料硒含量为0.77 mg/kg组的肝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最高,显著高于饲料硒含量为0.09和1.05 mg/kg组(P0.05)。饲料硒含量为0.44 mg/kg组的肝脏CAT活性最高,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6)饲料硒含量为0.58 mg/kg组的血清总蛋白含量最高,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饲料硒含量为0.58 mg/kg组的血清总胆固醇含量最高,显著高于饲料硒含量为0. 09、0. 21和0. 44 mg/kg组(P 0. 05)。饲料硒含量为0.77 mg/kg组的血清免疫球蛋白M含量和溶菌酶活性最高,显著高于饲料硒含量为0.09、0.21、0.44和1.05 mg/kg组(P0.05)。以增重率、肝脏中硒含量、血清溶菌酶活性为评价指标,通过二次曲线分析得出条纹锯鮨对硒的适宜需求量分别为0.62、0.92、0.72 mg/kg,可见饲料中硒的适宜含量为0.62~0.92 mg/kg。  相似文献   

15.
《广东饲料》2010,19(2):16-16
<正>近来,已被行业淡忘的"三聚氰胺"又见诸媒体,一时间又被炒得沸沸扬扬。在"三鹿事件"前后,各行业主管部门加大了对三聚氰胺的监察检测力度,农业部1218号公告规定了"饲料原料和饲料产品中三聚氰胺限量值定为2.5mg/kg,高于2.5mg/kg的饲料原料和饲料产品一律不得销售"。我省饲料行业在这场战斗  相似文献   

16.
1 现行卫生和产品标准 1.1 饲料卫生标准(GB13078-91) 1.1.1 卫生标准中缺饲料和饲料原料(如肉粉)中铬限量标准。市场上相当数量的肉粉,是由制革下脚料加工而成的,铬含量很高,有些高达1%,对畜禽危害很大。我国食品卫生标准铬限量为≤0.3~2mg/kg,鱼粉标准(SC/T 3501-1996)铬限量为10mg/kg。根据我国现状,建议将配合饲料铬限量定为≤30mg/kg。同时制定无机铬的测定方法标准。 1.1.2 霉菌总数只有4种饲料原料的限量,细菌总数只有鱼粉限量,无大肠菌群指标,远远不能满足市场对产品卫生指标的要求。建议增加配合料、浓缩料及肉粉中霉菌、细菌、大肠菌群限量指标。  相似文献   

17.
日粮中不同叶酸含量对雏鸡免疫力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0 0只海兰商品代 1日龄雏鸡 ,饲以基础饲料 ,分别添加 5个水平叶酸 :0、0 .4、0 .5、0 .6、1.0mg/kg饲料 ,试验期 6周。结果表明 :叶酸缺乏时雏鸡免疫力低下。随饲料中叶酸含量的增加 ,雏鸡的免疫力也增强 ,死亡率也减少。雏鸡叶酸最低需要量为0 .5 65mg/kg饲料以上  相似文献   

18.
1 硒的合理注射和添加 不管是饲料性硒中毒还是非饲料性硒中毒,均是由于额外对猪进行硒添加不当所造成的。所以,在对饲料进行硒的添加时,必须考虑饲料原料的硒含量问题。据测定,常见饲草、料中,硒的含量为0.05~0.10mg/kg,但要受土壤硒水平的影响。而土壤中硒含量,因地区不同差异相当大。  相似文献   

19.
日粮中添加GABA对断奶仔猪增重和饲料利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20头杜×长.梅三元杂交断奶仔猪均分为4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0、10、20、40 mg/kgγ-氨基丁酸。结果:10 mg/kg和20 mg/kg组日增重分别比对照组提高13.21%和10.71%,差异显著(P<0.05);采食量分别比对照组提高20.8%和24.1%;10 mg/kg组血清尿素氮含量在试验期内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结果显示在饲料中添加一定量的γ-氨基丁酸能提高仔猪生长速度和采食量,而对饲料利用无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20.
采集市售饲料60份,进行了氟含量的检测,结果表明,预混合饲料平均含氟量为215.41mg/kg,浓缩饲料平均含氟量为52.51mg/kg,全价颗粒饲料平均含氟量为23.91mg/kg,全价粉料含氟量为16.37mg/kg.与国家饲料卫生标准相比,仅为国家标准的1/20-1/5,从而说明,目前市售饲料氟的污染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