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种鹅的交配多在水中进行,故俗称"打水"。种鹅的配种是否良好,直接影响到种蛋受精率的高低,也影响到种蛋孵化率与雏禽品质和养禽的经济效益。因此,在种鹅产蛋期间应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1选好种禽选择种鹅必须严格,要求种鹅体格健壮,觅食力强,体重达到标准者方可入选。对种公鹅还要检查阴茎的发育情况。在鹅群繁育配种期间,对体质衰弱、配种能力差的种公鹅必须淘汰。2适龄配种公鹅多在5月龄时,也即是第2次换羽结束  相似文献   

2.
种鹅群进入产蛋期前,每年都要进行一次种鸽群更新,淘汰老弱低产和雄性不强的种鹅,选择生产力旺盛的优良鹅只作种鹅,保持种鹅群的优质高产。更新鹅群的方法通常有如下两种。一、全群更新种鹅群。此法是将原饲养的种鹅淘汰,而全部选用新种用来代替。这是一些养鹅专业户不了解种鹅的生产性能,而采用“年年清”更换种鹅群。缺点是,一年的种鹅产蛋小,孵化的雏鹅生产力差。种母鹅产蛋三岁是高峰,种公鹅在2-4岁配种力最旺盛,这个阶段的种蛋受精率最高,孵化的雏鹅生活力最强。因此,种鹅更新必须在饲养五年后进行,如果产蛋和受精率都保…  相似文献   

3.
<正>母鹅产蛋至六月,因天气炎热、光照时间长,产蛋率明显减少,每天产蛋时间推迟,小蛋、畸形蛋增多,大部分母鹅的羽毛干枯,公鹅配种能力差,种蛋受精率低,一般鹅群产蛋率下降到5﹪时,种鹅便进入休产期。在此期,基本没  相似文献   

4.
养好种公鹅,对种蛋的受精率和孵化率关系极大,要引起足够重视。种鹅的交配行为与其它家禽不同,大多数公鹅对长期关养在一起的母鹅出现厌伴反应,同时对完全陌生的异性也表现出性冷漠。有些养鹅户只养母鹅而不养种公鹅,而到配种季节就找亲戚朋友借公鹅回来配种,交配成功率只有40%左右。那么,如何提高种鹅的交配率?  相似文献   

5.
养好种公鹅与种蛋的受精率和孵化率关系极大,要引起足够重视。种鹅的交配行为与其他家禽不同,大多数公鹅对长期关养在一起的母鹅出现厌伴反应,同时对完全陌生的异性也表现出性冷漠。有些养鹅户只养母鹅而不养种公鹅,而到配种季节就找亲戚朋友借公鹅回来配种,交配成功率只有40%左右。那么,如何提高种鹅的交配率,本文给出了答案。  相似文献   

6.
<正>鹅阴茎脱垂症,老百姓俗称"掉鞭",是近些年鹅群常见的疾病之一,患此症的公鹅阴茎常因为外伤等种种因素导致阴茎脱垂出来后不能正常回缩到泄殖腔内,从而发生炎症或溃疡,最终致使公鹅不能继续留作种用而被淘汰。发病原因:公鹅在寒冷天气配种时,因鹅舍保暖不好,阴茎伸出后被冻伤,不能及时回缩,从而失去配种能力;在母鹅非产蛋期间,没有提早给公鹅饲喂粒料,保证公鹅体质健壮,造成公鹅营养不良,降低了性欲;因公鹅过老,性欲自  相似文献   

7.
1.整群.当鹅群产蛋率下降到5%以下时,标志着种鹅将进入较长的休产期.表现为产蛋时间推迟,产小蛋、畸形蛋增多、大部分母鹅的羽毛干枯、公鹅配种能力差等现象.为了使鹅群能顺利地在休产期后能达到最佳体况,保证较高的产蛋率和受精率,要将伤残、患病、产蛋率低的母鹅淘汰,并按比例淘汰公鹅,并将公母鹅分群饲养.  相似文献   

8.
1.整群.当鹅群产蛋率下降到5%以下时,标志着种鹅将进入较长的休产期.表现为产蛋时间推迟,产小蛋、畸形蛋增多、大部分母鹅的羽毛干枯、公鹅配种能力差等现象.为了使鹅群能顺利地在休产期后能达到最佳体况,保证较高的产蛋率和受精率,要将伤残、患病、产蛋率低的母鹅淘汰,并按比例淘汰公鹅,并将公母鹅分群饲养.  相似文献   

9.
适时配种能发挥种鹅的最佳效益。公鹅配种过早不仅影响自身的生长发育.而且精液质量差:母鹅配种过早.则会导致种蛋的合格率低.雏鹅的品质差。鹅的性成熟期较其他家禽要迟.一般中小型鹅种从出壳到性成熟需要7个月左右.  相似文献   

10.
后备母鹅在第2次换羽之后(100~120日龄),如供给足够的饲料,则母鹅可开始产蛋,但因母鹅的发育未达到体成熟,所以产的鹅蛋也达不到种蛋标准,种蛋受精率,孵化率也不理想,经济效益低。后备公鹅在第2次换羽后开始有性行为,但体成熟也未跟上,限饲期一定要控制好后备种鹅的体成熟和性成熟,并使公鹅、母鹅的体成熟和性成熟同步,控制好母鹅的开产时间和公鹅的配种时间,才能把种鹅的生产性能发挥到最高水平。限饲期饲养管理的好坏,将对母鹅的产蛋量和公鹅的交配能力有直接影响,在限饲期间母鹅体重将失重25%~30%、公鹅体重失重15%~20%,但体质要保持在正常状态,要灵活掌握好饲料量及每天喂食次数来达到最终的控制目的。  相似文献   

11.
1 种公鹅的选留 在选留公鹅时,要注意淘汰体重过大、超标准水平的公鹅。因母鹅体重小,公鹅体重大,交配时公鹅在母鹅背上站不稳而被滑下,造成交配困难而影响种蛋的受精率。对体重过小的公鹅,体况发育正常,营养较差的公鹅,要加强饲养,提高体重,达到配种前的标准体重。否则,混群后受强鹅欺负,时常靠边,不敢接近母鹅,抢不上食,体质逐渐变弱,失去配种能力,降低了种蛋的受精率。  相似文献   

12.
(一)公、母比例合理,嬉水促"性"鹅"性"头越大,产蛋越多,搭配合理的公鹅,每天放到江、河或塘中嬉水,能促进鹅的"性"头,并能提高种蛋受精率.一股种鹅群中公母比例是1:(5~7).公鹅对母鹅有性刺激作用,可促进蛋鹅性机能活动.  相似文献   

13.
我国种鹅繁殖季节历来采用自然交配,其公鹅均采用简单的外貌观察及传统的翻肛法选留,一只公鹅仅能负担4~6只母鹅,我县为1∶4~5,其缺点是公鹅质量差,利用率不高,且种蛋的孵化率较低。据黎城炕坊1984年统计,入孵52106个种鹅蛋,出雏35696只,入孵蛋的孵化率为68.5%。采用人工授精法虽然可以提高种公鹅的利用率,种蛋的受精率和孵化率,但在养鹅生产中操作比较繁琐复杂,影响母鹅的产蛋量,具有一定的难度和局限性,难以在生产中推广应用。为了寻求简便易行而又富有成效的配种方法,我们于1984年应用鹅的人工授精技术对“种鹅配种方法及其经济效益”进行了研究,探讨出应用人工采精法选留种公鹅,扩大性比为1∶8,让其自然交配比直  相似文献   

14.
1产蛋后期管理 种鹅产蛋期只有5-6个月。产蛋接近尾声时,可首先淘汰那些换羽的公鹅和母鹅,以及腿部伤残的个体,其次根据母鹅耻骨间隙,淘汰那些没有产蛋,以及未换羽,耻骨间隙在3指以下的个体,同时应淘汰多余的公鹅。产蛋末期母鹅产蛋量明显减少,畸形蛋增多,同时公鹅的配种能力下降,种蛋受精率降低,大部分母鹅羽毛干枯,在这种情况下,种鹅进入持续时间较长的休产期。在此期间,  相似文献   

15.
鹅繁殖率低的问题是制约养鹅及种鹅场发展和经济效益的重要因素之一,由于鹅的交配习惯,公鹅普遍阳痿,配种能力低,自然交配受精率低是造成繁殖率低的重要因素。特别是产蛋量较高的品种,由于公鹅的原因所产鹅蛋不能全部孵化,造成产蛋多的品种并不能有效地多繁殖后代。提高鹅的繁殖率,首先应提高公鹅的配种能力。笔者根据某种鹅场的生产实践,对该厂种蛋受精率情况进行分析,并对提高公鹅配种能力问题加以探讨。1种鹅管理概况种鹅来源于吉林正方鹅业有限公司,品种为长白1型,开产前种母鹅4500只,公鹅1000只,公母分别饲养,于2月初开产前以公母1∶5…  相似文献   

16.
(上接第22期) 管理篇——休闲种鹅和公鹅的饲养管理 (一)休闲种鹅的管理 鹅的产蛋期(包括就巢期)在1年之中不足2/3,有7~8个月,还有4~5个月是休产期。当母鹅产蛋逐渐减少,每天产蛋时间推迟,小蛋、畸形蛋增多,大部分母鹅的羽毛干枯,公鹅配种能力差,种蛋受精率低,种鹅便进入持续时间较长的休产期.  相似文献   

17.
由于昌图豁眼鹅成年母鹅只有3.5~4千克,属小型鹅种,而父本合浦鹅成年体重7~8千克,属大型鹅种,对于自然杂交会比较困难。所以应实行人工授精的方法来杂交选育。(一)采精前准备工作种公鹅和种母鹅培育阶段和受精期间不得混群饲养,采精前指定好种公鹅和种母鹅的配对,把种公鹅放在需配对的母鹅栏旁饲养,种公鹅185日龄开始进行背腹按摩训练,每天1次,时间选择在早上9点钟左右进行,以后采精和输精时间一定选择此时间进行。按摩训练目的是建立公鹅性条件反射,训练须进行20天左右,到母鹅产蛋正常时即可采取精液配种。训练种公鹅前应做好采精台,采精…  相似文献   

18.
1种鹅阴茎检查的意义做好鹅的阴茎检查是养好种鹅的重要技术措施之一,因为在家禽中,鹅类的阴茎发育异常率最高,约10%。它们或因发育不正常而偏小;或因疾病而致(有资料介绍,因大肠杆菌病而使鹅阴茎出现病变的约有30.8%);或在配种过程中因争配母鹅而相互啄斗损伤。如果不注意检查选择,及时淘汰无配种能力的公鹅,往往会影响到种鹅群的受精率和饲养户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9.
近几年来,养鹅业生产规模越来越大。由于公鹅体形笨重,母鹅所产种蛋的受精率低,尤其是杂交鹅公母体型差别较大,增加了配种难度。一些养殖场开始尝试采用种鹅人工授精技术。种鹅人工授精技术可扩大公母配比,降低种公鹅饲养成本,减少生殖器官疾病的传染,可使优良种鹅的遗传性能得到更快、更广泛的应用,提高异型间杂交种鹅的受精率,促进品种改息,使养殖效益大幅度提高。  相似文献   

20.
近几年来,养鹅业生产规模越来越大.由于公鹅体形笨重,母鹅所产种蛋的受精率低,尤其是杂交鹅公母体型差别较大,增加了配种难度.一些养殖场开始尝试采用种鹅人工授精技术.种鹅人工授精技术可扩大公母配比,降低种公鹅饲养成本,减少生殖器官疾病的传染,可使优良种鹅的遗传性能得到更快、更广泛的应用,提高异型间杂交种鹅的受精率,促进品种改良,使养殖效益大幅度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