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不同脱涩类型柿果实发育过程中单宁物质的变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不同脱涩类型柿果实发育过程中单宁物质的变化章镇戴文浩蔡斌华盛炳成胡国谦(南京农业大学园艺学系,南京210095)CHANGESOFTANNINDURINGFRUITDEVELOPMENTINDIFFERENTDEPUCKEY┐TYPEPERSIMMO...  相似文献   

2.
3.
柿果脱涩工艺过程中单宁细胞形态的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光学显微镜对涩柿、半脱涩柿和脱涩柿进行观察,发现未脱涩的柿果肉中单宁细胞呈可溶性絮液状,半脱涩柿单宁细胞呈粒浆状,已脱涩的熟柿单宁缩合凝固成颗粒状,同时又观察了复涩与不复涩的罐藏柿果果肉中单宁细胞的形态。复涩果肉单宁细胞由粒块状变为粒块絮液状。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1-MCP(1-甲基环丙烯)对CO2脱涩柿果实软化及细胞壁成分变化的影响,探讨延长柿果实采后脱涩后货架期的方法,以‘磨盘柿’(Diospyros kaki Thunb cv.Mopan)为材料,研究了采用CO2、CO2+0.5μL/L1-MCP组合处理24h后,在室温下贮存对采后脱涩柿果实软化和细胞壁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CO2处理和CO2+0.5μL/L 1-MCP组合处理均能够有效的使涩柿脱涩,CO2+0.5μL/L 1-MCP组合处理相对于CO2处理来说在脱涩的同时能够有效的降低柿果实采后脱涩后柿果实贮存过程中硬度下降的速率,降低呼吸强度、乙烯释放量并且延迟呼吸高峰、乙烯高峰的出现时间,延缓柿果实水溶性果胶上升和共价性果胶下降的速率,以及半纤维素和纤维素含量下降的速率。因此,CO2+0.5μL/L 1-MCP组合处理可以延长柿果实采后脱涩后柿果实的货架期。  相似文献   

5.
柿子的品种有1000多个,又根据其在树上成熟前能否自然脱涩分为涩柿和甜柿两类。甜柿主要是来自日本品种中的"冬柿",成熟时已经脱涩,可以直接食用,而我国上市的柿子大多数属于涩柿,必须在采摘后先经人工脱涩后方可供食用。涩柿果实中含有一种单宁细胞,  相似文献   

6.
柿果脱涩机理及脱涩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概述了柿果脱涩机理的研究进展,总结了国内外柿果的脱涩方法,并对其进行评价,指出了影响柿果脱涩的因素,对当今我国柿产业存在的问题和改进的措施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磨盘柿的二氧化碳脱涩技术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冷平  李宝  张文  贾克功 《中国农业科学》2003,36(11):1333-1336
 对采收适期磨盘柿进行CO2 脱涩处理技术研究的结果表明 ,在 2 2℃条件下 ,95 %CO2 处理 2 0h ,磨盘柿完全脱涩 ,脱涩后在室温下保持硬脆状态 7d ;85 %~ 90 %CO2 处理 2 4~ 2 8h ,磨盘柿完全脱涩 ,脱涩后在室温下保持硬脆状态 5~ 6d ;80 %CO2 处理 4 8h ,磨盘柿完全脱涩 ,脱涩后保持硬脆状态 3d左右 ;6 0~ 70 %CO2 处理 72~ 96h ,磨盘柿完全脱涩 ,保持硬脆状态 1~ 2d ;≤ 5 0 %CO2 处理 ,不能使磨盘柿完全脱涩  相似文献   

8.
柿(Diospyros kaki)果有甜涩之分,涩柿需经脱涩,方可食用。本文针对不同的脱涩方法,论述了柿果脱涩与其品种、成熟度、温度以及化学物质间的密切关系,为今后更先进的脱涩技术的开发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9.
新鲜涩柿采收后要经过脱涩才能供人们食用。由于对柿果食用的口味要求的不同,采用的脱涩办法也不同。本文介绍的是脆柿、软柿的几种脱涩技术,其技术要点简便易学,取材方便,有利果农朋友掌握应用。  相似文献   

10.
以南方早熟涩柿‘早红’为材料,对其进行40%、30%两种乙醇浓度的脱涩处理,通过对这一过程MDA含量、O2·-净产生速率、SOD、POD、CAT活性及抗氧化物质Vc含量变化的研究,探讨乙醇对其活性氧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乙醇脱涩处理后 MDA 含量有一个先上升后下降的过程,且浓度越高、MDA 含量越高,到达峰值的时间越短;O2·-净产生速率在前48 h上升,处理间基本没差异,但在此后的下降过程中,乙醇浓度越高下降越快;SOD酶活性增大,脱涩后期增大更明显;POD酶活性经历一个小幅下降然后快速上升进而再下降的过程,乙醇浓度越高,其上升和下降的幅度都越高;CAT酶活性增大,但30%乙醇脱涩48 h后的CAT酶活性开始下降;40%乙醇脱涩处理24 h、30%乙醇脱涩处理48 h后,果实抗氧化物质Vc含量开始快速下降,然后2个处理都基本维持在一个恒定的水平。乙醇脱涩过程活性氧代谢指标的变化,不仅证明了乙醇在脱涩过程中的积极作用,而且与脱涩过程单宁含量变化趋势相一致,也符合活性氧代谢相关理论,表明乙醇脱涩确实是一个胁迫过程,乙醇是‘早红’柿果脱涩过程活性氧代谢的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不同程度CO2脱涩处理的涩柿细胞壁果胶组成差异,分析脱涩对柿果果胶提取率和理化性质的影响,为涩柿果胶的高效提取和应用提供技术支持.[方法]以金瓶柿为试材,分别进行未脱涩处理及采用90%~95%CO2处理15 h后室温放置24 h、处理24 h后室温放置24 h、处理40 h后室温放置48 h 3种脱涩处理.通过福林酚法测定柿果可溶性和不溶性单宁含量,半乳糖醛酸法测定细胞壁果胶组分含量;利用超声波辅助酸提法提取柿果果胶,并分析果胶提取率、色泽、半乳糖醛酸含量、酯化度、单糖组成等理化性质.[结果]随着CO2脱涩处理时间的延长,柿果可溶性单宁含量降低,不溶性单宁含量升高,水溶性果胶含量先降低后升高,螯合性果胶和酸溶性果胶含量先升高后降低;果胶提取率随柿果脱涩程度的提高而升高,90%~95%CO2处理40 h后室温放置48 h的柿果果胶提取率是未脱涩柿果的4.00倍;提取的果胶亮度L*显著降低(P<0.05,下同),半乳糖醛酸含量显著升高;提取的果胶均为高甲氧基果胶,均含有鼠李糖、阿拉伯糖、半乳糖、葡萄糖、木糖和半乳糖醛酸,其中阿拉伯糖和木糖相对百分含量随着脱涩时间的延长而逐渐降低,半乳糖醛酸相对百分含量则逐渐升高.[结论]CO2脱涩处理可显著提高柿果果胶提取率,并影响提取果胶的理化性质,因此脱涩可作为制备柿果果胶的前处理工序,以90%~95%CO2处理柿果40 h后室温放置48 h的脱涩方式提取得到的果胶品质更佳.  相似文献   

12.
为探索甜柿重要性状及果实表型的遗传变异规律,以170个‘富有’ב赤柿’杂交F1代单株为材料,通过性状调查与测定,分析性别、果实甜涩类型及表型多样性,并运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和聚类分析等统计学方法,分析各表型指标之间的相关性及各单株之间的相似性。结果表明:1)杂交F1子代群体中,雌株、雄株与雌雄同株的分离比例接近4∶1∶2.5,完全涩柿(PCA)、不完全涩柿(PVA)与不完全甜柿(PVNA)的分离比例约为4∶1∶2.7;2)148个单株的果实样本中,5个表型数量性状的变异系数为12.36%~34.64%,其中单果重量的变异系数最大,果实表型多样性较高;3)果实形状的Shannon-weinner多样性指数为1.746,遗传多样性最丰富;4)单果重、果实纵径和果实横径的中亲优势值<0,杂种优势在F1代群体中呈现下降趋势。综上,甜柿杂交F1代雌雄性别类型和甜涩类型较丰富,果实表型的多样性较高,本研究为甜柿遗传变异规律的研究和遗传改良提供了理论和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13.
大气CO2浓度升高对长白赤松幼苗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长白赤松土壤酶活性对大气CO2浓度升高的响应规律。【方法】采用1.2m×0.9m×0.9m的开顶箱控制CO2浓度,试验设高浓度CO2处理(CO2浓度分别为700,500μmol/mol)及开顶箱对照(CK)和裸地对照(B),2个对照处理的CO2浓度均为大气CO2浓度(370μmol/mol)。采用多点混合法于7,8,9月的中旬采集各处理0~10cm土层土壤样品,分析土壤水解酶和氧化还原酶活性的变化规律。【结果】与2个对照处理相比,高浓度CO2条件下,土壤脲酶、淀粉酶、转化酶、过氧化氢酶、多酚氧化酶以及脱氢酶活性均升高,而土壤蛋白酶和磷酸酶活性总体上表现出降低,且不同高浓度CO2处理对土壤蛋白酶和磷酸酶活性的影响差异不显著。【结论】高浓度CO2处理下,长白赤松土壤脲酶、转化酶、淀粉酶、过氧化氢酶、多酚氧化酶以及脱氢酶活性明显增加,而土壤蛋白酶和磷酸酶的活性明显降低;各土壤酶活性的月动态规律在不同程度上受到了高浓度CO2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GA3处理对葡萄果实发育过程中糖积累及代谢的影响。【方法】以3年生"红地球"葡萄(Vitis vinifera L.cv.Red Globe)为试材,用不同质量浓度(10,20和30mg/L)的GA3在花前、花后2次喷施葡萄果穗,测定其对葡萄果实生长发育、糖积累规律及蔗糖代谢酶活性的影响。【结果】1)GA3处理增加了果实纵、横径,果形指数略有降低,单果质量、穗质量增大,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增加;2)葡萄以积累己糖为主,GA3处理提高了糖积累速率,尤其是果糖的积累速率,但并没有改变糖积累总的变化规律;3)果实发育前期酸性转化酶(AI)和中性转化酶(NI)活性增加,后期蔗糖合成酶(SS)活性增加,其中以20mg/L GA3处理的效果最为显著。【结论】外源GA3处理可通过改变果实内部相关酶的活性,来参与葡萄糖积累及代谢的调控。  相似文献   

15.
以 K9、冰心,红勋3个高酸海棠品种为材料,对果实中与褐变相关的褐变度(ΔOD 值)、多酚氧化酶(PPO)活性、总酚含量分别进行了研究,并对褐变度较高的红勋和冰心2个品种海棠果进行榨汁,采用4种不同护色剂(氯化钠、柠檬酸、维生素 C、偏重亚硫酸钾)对果汁进行护色。结果表明,不同品种海棠果汁的ΔOD 值、PPO活性和总酚含量不同,其中红勋海棠果汁的ΔOD 值、PPO 活性和总酚含量显示较高,且褐变度与 PPO 活性及总酚呈极显著正相关,其次是冰心;不同护色处理对2个品种海棠果汁褐变的抑制效果各异,制汁时对冰心用4 g/L维生素 C、红勋用12 g/kg 的柠檬酸处理有较好的护色效果。  相似文献   

16.
CaCl_2处理对采后柿果实生理变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延津牛心柿为试材,对采收后的果实采用不同浓度的CaCl2处理,然后测定其软化衰老过程中果实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以及单宁含量的动态变化情况,结果表明:采后的柿果实用6%CaCl2处理能有效抑制其软化进程和单宁含量的降低,有效地延缓果实后熟和衰老进程。  相似文献   

17.
为探讨旱区覆膜玉米农田土壤酶活性对未来气候变化的响应,在田间条件下通过改进的开顶式气室(OTC)系统自动控制大气CO_2浓度,设置自然大气CO_2浓度(CK)、OTC对照(OTC)、OTC系统自动控制CO_2浓度(700μmol·mol~(-1),OTC+CO_2)3个处理,研究了旱区覆膜高产栽培春玉米播前、六叶期(V6)、十二叶期(V12)、吐丝期(R1)、乳熟期(R3)及完熟期(R6)土壤脲酶、碱性磷酸酶、蔗糖酶及过氧化氢酶活性对大气CO_2浓度升高的响应特征。研究发现:OTC处理条件下,土壤碱性磷酸酶活性相比CK在V12期降低8.80%(P0.05),而在R6期提高8.95%(P0.05);蔗糖酶活性在播前、V6、R1期降低12.65%~21.43%(P0.05),R3期升高17.50%(P0.05);过氧化氢酶活性在V12、R1、R6期均显著降低。大气CO_2浓度升高对玉米各生育期土壤脲酶活性均无显著影响;使R1、R6期碱性磷酸酶活性降低8.74%和6.39%(P0.05);使V6、R3期蔗糖酶活性升高30.18%和18.37%(P0.05);此外,增加了V12期过氧化氢酶活性,而降低了R3期过氧化氢酶活性。结果表明:当前旱作覆膜高产栽培模式下,大气CO_2浓度升高对春玉米农田土壤酶活性的影响因作物生育期和酶种类不同而异;土壤酶活性对OTC及大气CO_2浓度升高的响应程度不一,在当前试验条件下,OTC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较大气CO_2浓度升高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于成熟期差异较大的2个柿品种在发育过程中的重要品质特性进行测定分析,明确其变化规律,以期从表型以及生理层面阐释柿早晚熟性状的生物学特征,为早晚熟柿品种的栽培管理以及果实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方法】对早熟柿品种‘七月早’和晚熟柿品种‘吊柿’在果实发育成熟过程中的重要表型(单果质量、横纵径、色泽)及生理指标(叶绿素、类胡萝卜素、果糖、蔗糖、葡萄糖、抗坏血酸、可滴定酸、总酚、黄酮、单宁含量)进行测定分析,综合比较2个柿品种各指标在果实发育过程中形成特性及变化规律的差异,明晰柿早熟与晚熟果实的品种特性。【结果】在柿果实的发育成熟过程中,2个柿品种单果质量、横径、纵径的生长发育均符合“S”型生长曲线,其中‘七月早’花后60 d之前为第1快速生长期,60~80 d为缓慢生长期,80 d以后为第2快速生长期;而‘吊柿’花后110 d之前为第1快速生长期,110~140 d为缓慢生长期,之后进入第2快速生长期。在第1快速生长期,2个柿品种果实呈绿色,色泽指数变化较小,叶绿素、类胡萝卜素、糖、抗坏血酸、可滴定酸、总酚、黄酮等含量的变化趋势较为稳定;当果实发育进入缓慢生长期,单果质量和横纵径的增长速度变缓,果实开始转色,色泽指数发生明显变化,叶绿素、抗坏血酸、可滴定酸、总酚、黄酮、单宁等的含量开始显著降低,而类胡萝卜素、糖含量显著上升;当果实发育进入第2快速生长期,单果质量和横纵径又开始快速增长,而果实其他品质指标的变化速率又趋缓。早熟柿品种‘七月早’各品质指标的变化速率较快,变化起始节点均早于晚熟品种‘吊柿’;晚熟品种‘吊柿’具有较长的第1快速生长期,且其在果实生长发育过程中具有明显的蔗糖高峰现象。在果实成熟之后,晚熟品种‘吊柿’的糖类、抗坏血酸、可滴定酸、总酚、不溶性单宁等的含量均高于‘七月早’。【结论】缓慢生长期是柿果实多个重要性状变化的关键时期,2个柿品种主要品质特性的形成均开始于果实的缓慢生长期,并在第2个快速生长期变化速率减缓并趋于稳定。晚熟品种‘吊柿’在果实成熟后,主要影响果实风味的糖酸等的含量均高于早熟品种‘七月早’。  相似文献   

19.
贮藏温度对柿果生理和超微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柿果在12℃下可贮藏20~25 d,在8℃下可贮藏35~45 d,想贮藏50 d以上,要求4℃或以下的低温下贮藏,但柿果在低于4℃下贮藏20 d后,移到常温下后熟时,又容易发生冷害,导致果实细胞壁初生壁和中胶层不能正常降解,增加果汁相对粘度,使果肉出汁率降低,果实的呼吸速率和乙烯释放量异常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