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摘要:为探索田家紫皮大蒜返青期高产高效的追肥方式,以当地传统施肥为对照,设置了不施肥、追施高钾复合肥、喷施均衡性叶面肥、喷施高钾型叶面肥4个处理,研究不同追肥方式和肥料对田家紫皮大蒜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较,大蒜返青期不施肥会导致植株长势变弱,大蒜显著减产10.53%;喷施绿壮素均衡性叶面肥的大蒜长势及产量变化不大,但有效节约了肥料投入;追施倍硕果高钾复合肥和叶面喷施靓果素高钾型叶面肥的大蒜长势均显著增强,每667 m2产量分别显著提高314.97、103.75 kg,每667 m2收益分别高出2 520.24、830.48元;因此,为提高产量及经济效益,应选择在大蒜返青期追施高钾复合肥。  相似文献   

2.
赵斌尚 《蔬菜》1996,(5):28-28
蔡家坡紫皮大蒜栽培技术722400陕西岐山县农技中心赵斌尚蔡家坡紫皮大蒜栽培历史悠久。明清朝就有种植记载,当地水土气候适宜大蒜栽培,所产蒜头外皮紫红,头肥瓣大,汁液浓粘,味道香辣。冬蒜苗成长快,棵干粗壮,产量高,品质优;春蒜薹成实早,肥嫩鲜脆,远销国...  相似文献   

3.
1 品种选择 选择外皮淡红或紫红,早熟耐寒耐旱,蒜味辛辣浓郁,有较强抗病虫能力的高产品种。如六瓣红,马牙红等。2 选地整地 大蒜须根分布范围较小,吸收能力弱,对土壤肥力要求较高,肥沃的壤土、沙壤土最适宜大蒜生长。大蒜栽植忌连作,也不能与同类蔬菜重茬,将选好的地块在入冬前进行深翻,每平方米施入腐熟的有机肥6kg然后进行精细整地做畦,畦宽80cm,长度以管理方便为宜,灌足封冻水,便于早春顶凌播种。  相似文献   

4.
1 生产概况湖南省株洲市茶陵县紫皮大蒜与生姜、白芷并称"茶陵三宝",已有400多年栽培历史.曾为明朝正德年问朝廷"贡品".1986年和1992年先后获湖南省首届优秀农产品证书、省优质农产品证书和省优质产品银质奖.茶陵大蒜主要分布在虎踞、平水、潞水、思聪、米江、城关等乡镇,主要产品有青蒜、蒜坨.  相似文献   

5.
蔡家坡紫皮大蒜,是在岐山县特定的生态环境条件下,经过长期的自然和人工选择形成的,是陕西地方特色蔬菜之一。该品种抗逆性强,适应性广,头肥瓣大,辣味浓香,品质上乘,早熟丰产。一般667m~2产蒜台300kg,蒜头1500kg。利用地膜  相似文献   

6.
为充分发挥赣南地区气候温暖湿润、无霜期长、降水丰沛、土地肥沃的自然优势,以及龙南紫皮大蒜表皮淡紫、瓣肉细嫩、蒜包耐贮、香脆辛辣、营养丰富的品种优势,龙南县乘紫皮大蒜价格逐步回升、农业供给侧改革力度加大的春风,大力推广紫皮大蒜高效栽培技术。主要内容包括土地选择、整地施肥、蒜种的选择和处理、种植规格、播期及播种量、肥水管理和病虫害防治等方面,并且当地从气候、水肥、病虫害防治、光照(合理密植)等角度出发,合理安排相应措施、管理,保障紫皮大蒜的最佳生长条件,实现紫皮大蒜的高效栽培,从而获得了较高的产量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7.
殷石岩 《蔬菜》2002,(2):11-11
湖南省株洲市茶陵县紫皮大蒜与生姜、白芷并称“茶陵三宝”,栽培已有400多年历史,2001年6月通过市科技项目鉴定。茶陵大蒜主要分布在虎踞、平水、潞水、思聪、米江、城关等乡镇,主要产品有青蒜、蒜球。分别集中在12月-翌年2月,4-5月出产,是我市淡季蔬菜品种之一,茶陵以生产蒜球为主。除作调味品外,主要供作种蒜用或出口。近年来在平水镇狮口村和思聪乡华隆村建立了茶陵大蒜提纯复壮示范基地60多hm2,使得茶陵大蒜种子质量大大提高。 一、特征特性 植株高50cm,全株13-14片真叶,叶片深绿色,叶面有腊粉…  相似文献   

8.
为了明确脱毒大蒜的田间农艺性状和提质增产效果,采用脱毒民乐紫皮大蒜为试验材料,与未脱毒常规大蒜进行田间比较试验,比较分析了大蒜的生育期、农艺性状与产量和品质。结果表明:与常规大蒜相比较,脱毒大蒜物候期提前3~12 d,生育期缩短了9 d,易形成壮苗;株高、株幅、假茎高、假茎粗、叶长、叶宽、蒜薹长、蒜薹粗、单薹质量等9个农艺数量性状指标增长极显著,增长率分别为19.28%、18.44%、17.77%、18.97%、22.42%、11.52%、33.80%、27.45%、77.90%,叶片数增长显著,增长率为8.80%。蒜薹、鳞茎增产率分别达到136.0%、55.5%,一级鳞茎直径和单鳞茎质量最高达91.21%和90.81%,叶绿素a、叶绿素b、叶绿素a+b分别增加19.05%、18.84%、18.99%,鳞茎总糖、可溶性蛋白、维生素C、大蒜素含量分别增加59.45%、19.86%、23.08%、49.41%,各指标均极显著增加。脱毒有利于提高大蒜生长势,增强农艺性状与单株产量间的相关性,提升商品率和品质,增产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9.
大蒜是生活餐桌上常用的调味品,万载紫皮大蒜因其有浓郁辛香辣味,但不刺舌,冬季低温时不黄叶特点,深受市场的好评。为了进一步提高紫皮大蒜的经济效益,推动紫皮大蒜种植面积的增加。根据紫皮大蒜耐肥而不抗渍的特点,通过土壤选择、深耕整地、施足基肥、蒜种与处理、适时播种、肥水管理等持术措施达到丰产丰收,在当地紫皮大蒜667m2利润3000~5000元。  相似文献   

10.
不同种植密度对大蒜蒜头和蒜薹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紫皮大蒜为试材,采用随机区组设计,研究了不同种植密度对蒜头、蒜薹产量、产值及其商品性状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密度与蒜头单位面积产量呈正相关,密度与蒜头直径、单株蒜头质量呈显著的负相关,密度越大,蒜头直径、单株蒜头质量越小;紫皮大蒜合理的667 m2种植量为2.5万株。  相似文献   

11.
刘素英 《北方园艺》2012,(18):35-36
以‘乐都紫皮大蒜’为试材,采用不同播期及覆膜处理,研究不同栽培方式对大蒜品质及其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春播处理可明显提高蒜头中可溶性蛋白质及维生素C含量,但秋播大蒜产量相对较高;覆膜处理时蒜头中可溶性糖、维生素C、可溶性蛋白质含量有所下降,但其产量较高。  相似文献   

12.
王一鸣  缪鑫  陈娟  宋锐  付伟  林熊  唐建 《蔬菜》2023,(1):10-12
为探究不同栽培方式对紫薯“内17-71”产量的影响,探索其最佳扦插方式及栽培密度,比较研究了不同扦插方式(正插3、5、7节和倒插3、5、7节)及不同株距(17、20、25、33、50 cm)对“内17-71”藤叶和薯块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无论正插或倒插处理,藤叶667m2产量均随扦插节位的增多而增加,其中正插5节、正插7节处理较高,分别为1 840.03、2 539.05 kg;且其薯块667 m2产量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分别为1 840.92、1 987.66 kg。随着栽培密度的提高,藤叶和薯块667 m2产量均表现出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而大中薯率则呈现下降趋势,其中株距25、20、17cm处理的薯块667m2产量分别为1 967.65、2 164.97、2 045.47 kg,显著高于其余处理。综合考虑种植成本及市场对大中薯的需求变化等因素,紫薯“内17-71”的栽培方式以株距20~25 cm、行距100 cm,正插5~7节为宜。  相似文献   

13.
针对杭州地区存在的大蒜品种单一、效益不高等问题,引进耐高温、抗病性好的美国花旗西洋大蒜品种,实行周年栽培生产。经过2年示范种植,平均667 m2产量达到2 150 kg,比当地品种增产43%以上,采用一年三茬周年栽培技术,667 m2产量达6 450 kg,经济效益明显,并且延长了上市时间,实现了市场的均衡供应。  相似文献   

14.
广西通过大力打造食用菌优势产业,现已将食用菌产业打造成为在全国占有相当分量的重大经济作物产业群,成为广西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通过开展不同栽培技术对蘑菇产量的影响研究,发现大棚二次发酵栽培技术虽投入成本相对较高,但是产出大,是今后开展蘑菇标准化、规模化生产的有效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15.
黄伟  齐恩芳  贾小霞  刘明霞 《蔬菜》2021,(11):21-24
为探索陇东旱塬地区马铃薯不同栽培模式的产量和经济效益,采用单因子随机区组试验设计,以马铃薯品种陇薯7号为材料,共设4种栽培模式。处理T1为露地坑栽,处理T2为黑色地膜单行栽培,处理T3为黑色地膜双行栽培,处理T4为黑色地膜双行微沟栽培,通过农艺性状、商品率、产量和经济效益的比较,选择出最佳的栽培模式。结果表明:相较于露地坑栽模式,3种地膜覆盖栽培方式的出苗率略低、生育期晚,而株高、分枝数、地上干质量、穴薯块数、穴薯质量均较高,其中地膜覆盖双行微沟栽培方式(T4)表现最佳, 667 m2产量最高,为3 280.2 kg,较露地坑栽增产19.5%;且667 m2产值最高,达到3 936.28元;667 m2纯收益较露地坑栽增收657.2元,增加率达27.6%;因此,地膜双行微沟栽培不但产量高,而且纯效益也高,可作为陇东旱塬地区马铃薯栽培方式进行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徐蒜815’是从大蒜种质资源‘G-12-15’中进行混合选择出来的新品种。产量高,品质好, 商品性佳,适合露地栽培。蒜头皮色白色,横径6.46 cm,高4.45 cm,单蒜头鲜质量95.87 g,干蒜头产 量24 360 kg · hm-2  相似文献   

17.
3种栽培模式对草莓生长、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欣  宗静  路河 《蔬菜》2021,(2):15-19
为了促进草莓优质安全及轻简化生产,以"红颜"品种为试材,研究了基质、半基质、土壤3种不同栽培模式对草莓植株生育性状、产量、果实品质、根系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基质模式植株长势最好,成活率最高,成熟期最早,每667 m2产量2667 kg,收益4.82万元;在果实品质方面,土壤栽培条件下果实中的Ca、Fe、干物质、VC、...  相似文献   

18.
摘要:为研究低温条件对不同大小蒜种生长发育的影响,发挥低温处理蒜种在生产上的最大效应, 以“三月黄”大蒜为试验材料,在播种前对蒜种进行6 ℃低温处理,以室内常温贮藏为对照,观察蒜种生 根、出苗及植株性状,比较青蒜、蒜薹及蒜头产量。结果表明:低温处理可使蒜种提早解除休眠,促进 大蒜提前生根和出苗生长,且蒜瓣越大效果越好,其中,大瓣蒜出苗率最高,达到92.4%,中瓣蒜次之, 达到84.93%。低温处理能显著增加大蒜植株假茎的长度和粗度,提高单株质量即青蒜产量,且蒜瓣越大 增产效果越显著,低温处理大瓣蒜种和中瓣蒜种的小区青蒜产量分别较对照增加46.28%、35.95%,且与 对照间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小瓣蒜种的小区青蒜产量比对照增加10.53%,二者间差异达到显著水平。 而低温处理蒜种的蒜薹和蒜头产量均显著低于对照,且二次生长严重,蒜头瓣数虽多但单瓣质量低,商 品质量差。因此,播前低温处理蒜种可以用于青蒜生产,实现提早上市,增加产量,且大瓣和中瓣蒜种 效果较好,但不能用于生产蒜薹、蒜头及留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