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长江中下游麦区小麦品种品质现状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了解长江中下游麦区现有小麦品种的品质现状,以该区近10年来审定推广的58个小麦品种为试材,对其主要品质性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品种间品质性状的差异较大,其中变异最大的是面团稳定时间,蛋白质含量和湿面筋含量变异较小。2)品质性状的平均值为:蛋白质含量13.3%±1.8%,湿面筋含量29.3%±5.7%,面团稳定时间(4.4±4.1)min。3)不同省份间小麦品种的品质有差异,安徽省小麦品种的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和稳定时间要高于湖北、江苏和浙江。4)该区绝大部分品种属中筋类型,扬麦10号和安农92484达到优质强筋二等标准,宁麦9号、扬辐麦2号、扬麦13和扬麦15达到优质弱筋小麦标准。同时,提出了长江中下游麦区小麦品质改良策略、品质区划以及重点推广品种的意见。  相似文献   

2.
优质强筋红皮小麦新品种镇麦168的选育和栽培要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镇麦168是江苏准南麦区首个通过国家审定的优质强筋红皮小麦新品种。在江苏淮南小麦区试中,由江苏省种子管理站统一抽样送检,品质分析2年平均结果:粗蛋白质含量14.0%,湿面筋33.5%,稳定时间7.1min。在国家冬麦区长江中下游组区试中,经农业部谷物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哈尔滨)检测,2005、2006年2年品质分析结果:容重801、797 g/L,蛋白质含量14.73%、14.02%,湿面筋33.0%、28.2%,沉降值48.8、47.5ml,吸水率60.6%、60.8%,稳定时间9.3、10.9 min,最大抗延阻力453、433 EU。  相似文献   

3.
镇麦168是江苏准南麦区首个优质强筋红皮小麦新品种。在江苏淮南小麦区试中,由江苏省种子站统一抽样送检,品质分析两年平均结果:粗蛋白质含量14.0%,湿面筋33.5%,稳定时间7.1min;在国家冬麦区长江中下游组区试中,由国家区试规定试点送样,经农业部谷物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哈尔滨)检测,2005/2006两年品质分析结果:容重801/797g/L,蛋白质含量14.73%/14.02%,湿面筋33.0%/28.2%,沉降值48.8/47.5ml,吸水率60.6%/60.8%,稳定时间9.3/10.9min,最大抗延阻力453/433EU。  相似文献   

4.
调整种植结构 发展优质专用小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1 河北省发展优质专用强筋面包麦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按我国小麦品质区划方案,把河北省中部、东北部列为华北北部强筋麦区,河北省南部列为黄淮北部强筋麦区(据小麦品质区划方案规定,强筋小麦是籽粒硬质,蛋白质含量高,面筋强度强,延伸性好,适于生产面包粉以及搭配生产其他专用粉的小麦)。我省强筋麦区年降雨量400~600毫米,土壤以潮土、褐土和黄绵土为主,质地沙  相似文献   

5.
为使优质强筋小麦品种配套栽培,充分发辉优良品种的特性,提高优质商品率,达到高产高效的目的.经过不同浇水时期及浇水次数对强筋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浇水时期和浇水次数对小麦产量和品质有直接关系,随浇水次数的减少产量呈下降的趋势,全生育期浇5水产量最高7593.0kg/hm2,拔节期不浇水产量最低7353.0kghm2.全生育期浇5水(其中浇麦黄水)籽粒蛋白质含量(13.4%)、湿面筋含量(33.6%)最低、稳定时间最短8.7min,浇2水(拔节、灌浆)蛋白质含量16.3%、湿面筋含量35.5%、稳定时间(9.6min)等综合品质指标较好.研究表明:强筋小麦拔节期不浇水产量减产显著,浇麦黄水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稳定时间明显下降,浇越冬水、拔节水、灌浆水3水或浇拔节水、灌浆水2水可兼顾产量和品质,达到高产优质高效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长江中下游麦区小麦品种品质性状对氮素的敏感性,为优质弱筋专用小麦生产及品质育种提供参考.[方法]以长江中下游麦区105个小麦品种为试验材料,进行低氮(纯氮120 kg/ha)和高氮(纯氮280 kg/ha)2个施氮水平的田间试验,测定不同品种籽粒品质相关指标,并依据籽粒蛋白质含量进行氮肥敏感性分析.[结果]长江中下游麦区小麦籽粒品质性状在不同品种和施氮量间均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下同),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高氮处理下,籽粒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和面团稳定时间显著提高,沉降值、千粒重和籽粒硬度等品质指标也有增加趋势.不同品质性状间的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籽粒蛋白质含量与湿面筋含量和面团稳定时间呈极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均在0.5000以上.根据籽粒品质性状对氮素的敏感性程度,可将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小麦品种分为氮敏感型(34个)、氮迟钝型(25个)和中间型(46个)三大类.15个生产应用弱筋小麦品种籽粒蛋白质含量在不同施氮量下的效应分析结果表明,主要弱筋小麦品种在低氮条件下均可达到GB/T 17893-1999《优质小麦弱筋小麦》的标准,其中宁麦9和扬麦15籽粒蛋白质含量对不同施氮量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宁麦13、鄂麦520、扬麦9号和宁麦20等品种对氮素较敏感.[结论]根据不同小麦品种籽粒品质对氮素的敏感性差异,生产上应合理控制氮肥用量,以达到品质与产量的协调和平衡.  相似文献   

7.
鄂麦23是湖北省农科院粮作所选育的优质面包和高档面条小麦新品种。营养品质、加工品质双优,且商品外观好,各项指标达到国家优质中-强筋专用小麦标准,实现了湖北省乃至长江中下游麦区小  相似文献   

8.
本文研究2019—2023年国审小麦品种的全生育期、株高、品质以及单产的变化趋势,分析了其在各麦区的分布情况以及与单产的关系。结果表明,(1)各麦区小麦的全生育期在2023年较前几年均有所缩短,5年间各麦区的全生育期分布趋势几乎一致,全生育期由短到长排序为东北、西北春麦区、长江上游麦区、长江中下游麦区、黄淮南片麦区、黄淮北片麦区、黄淮冬麦旱播组和北部冬麦区。(2)各麦区小麦株高年份间变化幅度较小,各麦区间差异较为明显。麦区间株高由高到低排序为东北、西北春麦区、长江上游麦区、长江中下游麦区、北部冬麦区、黄淮南片麦区和黄淮北片麦区、黄淮冬麦旱播组,在相同麦区,株高越高,单产越低。(3)国审小麦优质品种的数量逐年增加,数量分别为6、17、27、39和48个,中强筋小麦品种逐年增加,强筋和弱筋小麦品种有减少趋势,5年间审定弱筋小麦12个,中强筋麦89个,强筋麦37个。  相似文献   

9.
河北省为我国优质强筋小麦生产区,优质强筋麦种植面积持续不断扩大。为了培优壮大河北省优质强筋小麦产业,实现小麦生产大省向小麦产业强省转变,对该省发展优质强筋小麦产业的优势进行了分析,具体表现在:河北省具有适宜种植强筋小麦的气候条件和土壤条件,强筋小麦品质突出,产业发展模式带动,价格优于普通小麦。同时,省小麦产业技术体系围绕做强、做大优质麦产业,制定"以技术带动发展,提升强筋小麦种植质量""以企业试验站带动,扩大生产模式辐射范围""以科技促进增收,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措施并实施,解决了强筋小麦品质不达标、性状不稳定、优质不优价的难题,完善并形成了"从订到种,从种到收,从储到售"的优质强筋麦产业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0.
通过不同种植区域、不同灌水次数以及N、P、K配施对小麦品种临汾138品质指标的影响研究表明,临汾138在山西省临汾以南麦区和临汾地区可稳定达到优质强筋小麦国家一级标准,在临汾以北麦区总体上可接近优质强筋小麦国家一级标准.N肥对临汾138品质特性具有正效应,P肥对临汾138品质特性具有负效应.灌水以3次为宜,超过3次品质下降,易倒伏,产量下降.  相似文献   

11.
为全面了解山西省审定小麦品种类型与品质状况,为优质小麦品种的选育和品质改进提供参考,对2002—2020年山西省审定的176个品种的籽粒粗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面团稳定时间进行分析,并对品种进行聚类分析。品质分析表明,蛋白质含量和湿面筋含量的平均值较高且较为稳定,分别为14.86%和32.05%;面团稳定时间较低且以0.207 min/a的速度呈下降趋势,平均为4 min; 3项指标均达强筋麦、中强筋麦、中筋麦和弱筋麦标准的比例为5.7%、4.5%、25.0%、0.6%。聚类分析结果表明,优质品种与其他品种差异大,且亲本单一。因此扩大优质亲本选择,增强品质性状间协调性是山西省品质改良的主要方向。  相似文献   

12.
通过田间试验,进行了田间生长调查,测定了各处理产量,检测了籽粒品质,得出在不同类型土壤上增施钾肥,籽粒蛋白质含量和湿面筋含量、稳定时间以及单位产量和千粒重等均会相应地提高,增施钾肥能改善优质强筋小麦的营养品质和加工品质,能提高籽粒单位产量;但是在钾含量很高(速效钾400mg/kg左右)的土壤中,强筋(二级)小麦济麦19增施钾肥使籽粒品质变劣,千粒重降低,在此类高钾土壤中强筋小麦济麦19不宜施钾肥。在吸收钾肥的能力方面,济麦19优于淄麦12,说明了品种间根系吸收(钾)能力有差别。发展强筋筋小麦的首选土壤类型是棕壤,其次是褐土,同时要选择肥力较高、营养均衡的中壤或偏黏地块。发展优质强筋小麦要因品种、因土类、因肥力而定。  相似文献   

13.
长江中下游小麦品种品质现状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廖平安  郭春强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5):3640-3640,3643
以1999~2001年国家长江中下游小麦区试品种(系)为材料,对其品质性状、品质性状的年际变化、品质性状之间的相关性及品质分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长江中下游的小麦品种的平均蛋白质、湿面筋含量分别低于13%和28%;品种间变异大于年际间变异;蛋白质含量与湿面筋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与面团稳定时间相关性不显著。  相似文献   

14.
本研究用来自不同遗传背景、品质差异较大的14个品种(系),在四川6个主要麦区布点,连续2年进行基因×环境互作试验,研究面团流变学特性在四川生态区的变异.经相关分析,产量与吸水率、形成时间、稳定时间和粉质评价值呈极显著负相关.面团特性在地点间呈一定变化趋势.试验结果经聚类分析把参试点分为2个麦区第一类优质区为成都、宜宾、井研、简阳,但简阳对品质的表达不稳定;第二类普通麦区为资中和阆中.有4个品种在优质点的面团稳定时间大于7 min,达到国家专用小麦品种品质的强筋标准.本研究表明在四川部分麦区能生产出优质小麦.  相似文献   

15.
优质高产强筋小麦新品种济麦4号的选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济麦4号是以济955159为母本,优质强筋抗病9411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半冬性强筋小麦新品种。在2005-2007年河南省小麦区试中平均产量为7 419 kg/hm2,比对照豫麦49号增产0.77%;在2007-2008年度河南省小麦生产试验中平均产量为7 821 kg/hm2,比对照豫麦49号增产3.9%。2006年、2007年连续2年统一抽样进行品质分析,济麦4号品质达到国家强筋小麦标准。济麦4号综合抗病性强,2008年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宜在河南省(南部稻茬麦区除外)早中茬中高肥水地种植。  相似文献   

16.
灌水对强筋小麦品质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强筋优质小麦GS豫麦 34为供试品种 ,研究灌水对强筋小麦品质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 :强筋小麦在足墒播种的情况下 ,不浇越冬水和返青水 ,控制麦黄水 ,仍可达到营养品质、加工品质均优的效果 ,产量虽有所下降 (1 .0~3 .0个百分点 ) ,但降低幅度小 ,均未达到显著水平。因此 ,浇拔节、灌浆 2水这一灌水模式兼顾品质、产量和效益 ,是强筋小麦高产、优质、高效的基本灌水模式  相似文献   

17.
江苏省小麦品质现状及品质改良策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分析测定了 1999~ 2 0 0 0年度江苏省大面积推广、新育成和引进的 37个小麦品种 (系 )的理化性质和面团流变学特性。结果显示 :①品种间品质性状的差异较大 ,其中变异较大的是面团稳定时间和形成时间 ,其次是软化度、评价值、沉降值和湿面筋含量 ,蛋白质含量、面团吸水率、出粉率和容重变异较小。②品质性状的平均值为 :容重 782 2± 14 7g/L ,出粉率 6 7 4 %± 3 0 % ,蛋白质含量 13 0 %± 1 5 % ,湿面筋含量 31 6 %± 6 0 % ,沉降值 35 3± 6 8ml,面团吸水率 6 0 9%± 4 3% ,形成时间 3 1± 2 0min ,稳定时间 5 0± 3 4min ,软化度 91 4± 36 3B U ,评价值 4 7 3± 11 4。③淮北麦区的小麦品质性状优于淮南麦区 ,其中淮北麦区新育成的“徐州 5 4 1”、引进的“烟 95 9”和“烟辐 188”达到优质强筋小麦品质标准 ,淮南麦区大面积推广种植的“宁麦 9号”达到优质弱筋小麦品质标准。还对今后江苏省小麦品质改良的主攻方向、优质专用小麦区域化种植和产业化开发等问题作了针对性探讨  相似文献   

18.
氮肥施用时期对强筋小麦品质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以优质强筋小麦皖麦38为材料,研究氮肥施用时期对其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江苏淮南麦区,总施氮(纯氮)量为225kg/hm^2、基肥与追肥比为1:1的条件下,氮肥施用时期对子粒蛋白质含量、蛋白质产量、蛋白质组分、磨粉品质、面粉及面团品质和淀粉糊化特性均有显著的调节作用,抽穗期和开花期追施氮肥处理的小麦子粒接近或达到强筋小麦品质标准,开花期追施氮肥处理的品质最优,但高产和优质较难协调。  相似文献   

19.
收获时期对优质强筋冬小麦籽粒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田间高产条件下,研究了不同收获时期对优质强筋小麦品种济南17和淄麦12籽粒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自5月28日(乳熟末期)至6月10日(蜡熟末期),随收获时期的延迟,籽粒产量、籽粒粗蛋白含量及沉降值增高,蜡熟末期达最大值,是优质强筋小麦产量和品质协调发展并逐步形成的关键时期。蜡熟末期收获,面团稳定时间和断裂时间较长,可以实现优质强筋小麦籽粒产量和品质的统一。过早或过迟收获均会造成产量损失并导致蛋白质含量降低,品质变劣。  相似文献   

20.
为了更好的市场推广和作为种质资源利用,连续分析了11年小麦品种新麦26的品质性状。结果表明,小麦品种新麦26的品质指标受年际和地域影响较小,无论籽粒品质指标还是加工品质指标都比较高且稳定,为在黄淮南片小麦主产区进行优质强筋小麦的规模化生产提供了一个较为适宜的强筋优质高产小麦品种。因此,在今后黄淮南片小麦强筋育种方面,作为种质资源,要利用好新麦26,在此基础上要大力引进、利用国内外的优质资源,积极发掘、探索新的近缘野生优质资源,丰富遗传基础,从而拓宽小麦育种种质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