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观察抗抑郁治疗对不稳定型心绞痛伴抑郁患者近期预后的影响。方法 :将 68例不稳定型心绞痛伴抑郁的患者随机分为抗抑郁治疗组和对照组各 34例 ,治疗组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予心理治疗及加服抗抑郁药氟西汀 (百忧解 ) 2 0 mg/d,顿服 ,疗程为 1 2周。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 ,心肌缺血明显改善 (P<0 .0 1 ) ,心绞痛复发率及发生急性心肌梗死比例低 (P<0 .0 5)。结论 :抗抑郁治疗能明显改善不稳定型心绞痛伴抑郁患者的近期预后。  相似文献   

2.
〔摘要〕目的观察益气活血之保心汤对气虚血疲型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疗效及对血清白介素一6 ( IL- 6)、肿瘤坏死因子一。(TNF-a)、细胞间粘附分子一1(ICAM-1)的影响〔方法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分 别采用保心汤和西药治疗4周后,观察两组治疗心绞痛的疗效和患者治疗前后血清IL-6 ,TNF-a ,ICAM-1水平的 变化〔结果治疗组疗效评价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治疗组患者治疗后血清IL-6 ,TNF-a ,ICAM-1水平较治疗前 明显降低(P<0.01)结论保心汤对气虚血疲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有确切的疗效,可能通过抑制血清IL-6,TNF-a, TCAM-1 iK平_从而抑制}h''}}应_以iJ.- }}I疗冠心病}.} }.h ''J ,I`} }u痛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强化抗血小板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的临床效果。方法 64例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对照组各32例,两组患者均给予硝酸酯类、β受体阻滞剂、他汀类调脂药、低分子肝素等基础治疗。对照组加用阿司匹林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另加用氯吡格雷,疗程均为4周。治疗后观察两组患者心绞痛缓解情况、心电图变化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两组心绞痛发作频率、持续时间均有所改善,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改善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心电图明显改善者占81.25%,而对照组为59.38%,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强化抗血小板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效果显著,且不良反应无明显增加,应常规应用于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的治疗,在无条件进行早期介入治疗的医院,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卧位型心绞痛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的关系,以及临床干预呼吸睡眠对卧位型心绞痛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的影响.方法将80例卧位型心绞痛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在给予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呼吸睡眠干预,对照组仅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对两组患者的症状缓解情况和心电图改善、恶化等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研究组患者在症状改善、血压控制满意率、夜间动态心电图检测心肌缺血发生率、心电图改变、心肌梗死发生率、心绞痛发作频率、射血分数(LVEF)、心律失常发生率等方面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临床干预呼吸睡眠可改善OSAS的预后.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复方丹参滴丸对冠心病心绞痛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90例患者进行研究,按照2:1的比例将其随机分成2组,实验组的60人使用复方丹参滴丸进行治疗,对照组使用硝酸异山梨酯进行治疗,治疗30天后对患者进行检查,其中包括患者血、尿、便常规,肝肾功能、血脂、心电图等情况。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治疗心绞痛的有效率分别为91%和89%,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心电图情况的改善有效率分别为63%和4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伴随症状中除了心悸症状的改善情况两组无明显差异以外(P0.05),其他症状的有效率实验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丹参滴丸对于冠心病和心绞痛具有比较好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 :对通心络胶囊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及安全性作出评价。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方法 ,治疗组 30例给予通心络胶囊 (4粒 ,每日 3次 ) ,对照组 30例给予消心痛 (1 0 mg,每日 3次 )。 4周后进行心绞痛主要症状、心电图、疗效及毒副作用评估。结果 :治疗组心绞痛症状缓解例数及心电图异常改善的例数明显多于对照组 (P<0 .0 5及 P<0 .0 1 )。结论 :通心络胶囊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疗效确切 ,无明显毒副作用 ,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低分子肝素联用参麦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心绞痛的疗效。方法将98例不稳定心绞痛患者随机分成参麦组48例和联合组5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参麦组加用参麦注射液30 mL静滴,每日1次。联合组加用参麦注射液30 mL静脉滴注,每日1次,并使用低分子肝素5000单位,每12 h皮下注射1次,均连续使用14 d。结果联合组对心绞痛的有效率为88.0%,明显高于参麦组的62.5%(P<0.01)。联合组的心绞痛发作频率和发作时持续时间比治疗前明显减少,且治疗后联合组的心绞痛发作频率和发作时持续时间比参麦组减少得更为明显(P<0.01)。结论低分子肝素联用参麦对不稳定心绞痛有良好的疗效,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丹七片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冠心病心绞痛患者9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联合组,比较两组疗效、心电图ST段下移导联数、T波倒置导联数、T波低平导联数以及硝酸甘油使用情况,检测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超敏C反应蛋白(CRP)、肌钙蛋白(cTnT)、红细胞聚...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中医护理干预对老年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在临床中治疗抑郁情绪的影响效果。方法:随机选取医院在2016年9月至2017年1月间收治的老年心绞痛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患者均为冠心病心绞痛病症。将其入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30例患者。对照组采取了常规护理干预,而观察组在此基础之上运用了中医护理干预。结果:两组患者出院之前1天的抑郁发生率均比入院之初有所降低,而观察组患者的降低幅度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护理干预后,两组患者的抑郁评分均已下降,但观察组下降幅度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总有效率53.33%,观察组总有效率93.30%,观察组护理干预措施效果更为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实施中医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控制患者在治疗期间产生的抑郁情绪和发病几率,从而提升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0.
稳定型心绞痛PCI术前应用强化阿托伐他汀治疗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稳定型心绞痛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前强化阿托伐他汀治疗的效果。方法将64例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常规组和强化组各32例,常规组术前用常规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强化组术前予强化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术前和术后8、24 h抽取肘静脉血检测血浆肌酸磷酸激酶同工酶(CK-MB)、血浆肌钙蛋白(cTnI)及炎症反应标志物C反应蛋白(CRP)。结果PCI术后两组CK-MB、cTnI及CRP均有不同程度升高(P<0.01),但强化组增高幅度明显低于常规组(P<0.01)。结论稳定型心绞痛患者PCI术前7d持续口服强化剂量阿托伐他汀能明显减少手术对患者造成的心肌损伤及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11.
疏血通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95例的随机对照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疏血通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UA)的临床疗效及对血脂、血液流变学、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90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疏血通组(95例)和常规组(95例),两组均予西医常规处理(应用肠溶阿司匹林与低分子肝素钠等),疏血通组在此治疗基础上加用疏血通注射液静滴。治疗10d后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和血脂:血液流变学的改变以及凝血常规、血小板计数变化,有无出血现象。结果疏血通组的总有效率及治疗后患者心绞痛症状发作频率、心绞痛发作持续时间、发作间隔时间、24h动态心电图监测心肌缺血总时间等方面改善均优于常规组(P〈0.05)。两组治疗后全血粘度、血浆粘度、纤维蛋白原、甘油三酯、胆固醇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而且疏血通组较常规组能明显降低患者的全血粘度、血浆粘度(P〈0.05)和纤维蛋白原(P〈0.01)。凝血功能与常规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无临床出血现象。结论对于UA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同时加用疏血通可改善冠脉血供,降低血脂、血粘度及降低纤维蛋白原。  相似文献   

12.
目的 通过对血清C反应蛋白(CRP)、高半胱氨酸(HCY)与B型尿钠肽(BNP)联合检测分析冠心病患者病情严重程度,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科室收治的188例冠心病患者及98例健康体检者的临床资料,比较两者CRP、HCY、BNP水平差异,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①稳定型心绞痛组CRP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升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不稳定型心绞痛组、急性心肌梗死组CRP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明显升高,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1).②稳定型心绞痛、不稳定型心绞痛组、急性心肌梗死组三组HCY均明显升高(P<0.01),且升高幅度依次明显递增.③稳定型心绞痛组BNP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升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不稳定型心绞痛组、急性心肌梗死组BNP明显升高(P<0.01),且升高幅度依次递增,尤以急性心肌梗死组升高极为显著.结论 血清CRP、HCY和BNP三者联合检测,可提高冠心病患者的诊断价值及病情程度,可作为冠心病测定的常用检测指标.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降纤酶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UAP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降纤酶,疗程为12d。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心绞痛症状和心电图缺血较对照组明显改善(P<0.05或0.01),且其观察组心绞痛发作频率、心电图12导联中ST段压低的导联数(N ST)和ST段压低数值的总和(∑ST)较治疗前和对照组治疗后有明显改善(P<0.01)。结论:降纤酶对UAP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动态心电图对变异型心绞痛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60例确诊为变异型心绞痛的患者做常规12导联同步心电图及12导联动态心电图进行24h监测,同时书写完整的动态心电图生活日志,记录ST段改变情况及当时有无心绞痛症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常规心电图与动态心电图对ST段、T波改变及各种心律失常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11.3%和78...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低分子肝素钙(速碧林)对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患者治疗效果和对心电图、血液流变学的影响及护理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26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在传统治疗基础上给予腹壁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钙0.3 mL(含2850IU抗XA因子),每12h一次,共10d,并配合得当的护理。结果:26例中显效14例(占53.8%),有效9例(占34.6%),总有效率达88.5%(23/26)。心电图ST段各型治疗后均显著改善,ST段总均数由治疗前(0.113±0.071)降为治疗后的(0.068±0.0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检测血浆比黏度、纤维蛋白原、红细胞脆性、血小板黏附率明显降低(P<0.01)。3例患者注射部位出现小出血斑,其余患者均未见皮下出血或内脏出血倾向,也未见皮疹等过敏反应,治疗前后血小板计数未见显著改变,肝肾功能检查也正常。结论:配合得当的护理,低分子肝素钙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治疗的效果确切,并可使患者心电图、血流变有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6.
老年性冠心病心绞痛常并发其他心脑血管病、糖尿病,其治疗也颇具特殊性。我们探讨了冠心宁注射液联合鲁南欣康对老年冠心病心绞痛临床疗效。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选择2003年5月~2005年5月在我院的住院患者,冠心病诊断标准,按照国际心脏病学会,WHO1979年诊断标准,脑血管病按1995年第4届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诊断标准,并经CT及MR证实。68例老年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随机分成联合治疗组和鲁南欣康组各34例,2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并发其他的心脑血管病、糖尿病等基本情况具可比性。1.2方法2组患者根据血压、血糖、心功能等病情分别采用降压、利…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辛伐他汀联合注射用灯盏花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方法将118例中医辨证符合心血瘀阻型的不稳定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9例)和治疗组(59例),两组除应用常规的心绞痛治疗以外,对照组加用辛伐他汀,治疗组合用辛伐他汀和注射用灯盏花素,均连续使用10 d。结果对照组显效13例,有效26例,无效20例,总有效率为66.1%;治疗组显效21例,有效31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为88.1%,以治疗组的疗效为优(P<0.01)。两组治疗后的心绞痛发作频率及发作时持续时间均比治疗前明显减少,但治疗组的心绞痛发作频率及发作持续时间比对照组减少得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辛伐他汀联合注射用灯盏花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有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对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压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136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缓释片组和平片组,每组68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抗心绞痛治疗,缓释片组应用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平片组则应用酒石酸美托洛尔片。观察两组治疗后血压变化和达到目标心率所需要的时间和耐受剂量,并记录副反应。结果两组均能有效减慢心率,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及达到目标心率所用的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缓释片组的平均收缩压标准差与平均舒张压标准差分别为(12.61±3.25)和(11.06±3.09),均明显低于平片组的(13.96±4.41)和(12.65±4.88)(P〈0.05);且缓释片组治疗2周后耐受药量为(94.75±8.20)mg,明显高于平片组的(48.15±14.77)mg(P〈0.01)。结论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安全、有效,降压平稳,患者依从性好。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分析心血管内科急性心绞痛临床治疗护理效果。方法从2015年4月~2016年10月间来我院进行住院治疗的急性心绞痛患者中选取85例纳入本研究,利用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一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定为参照组,另一组在此基础上辅以心理护理干预,定为干预组,将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干预组的治疗有效率达93.02%,显著高于参照组的76.19%,两组比较,差异突出,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心血管内科急性心绞痛患者心理护理干预,可有效提升临床治疗效果,具有较高的临床实践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丹参通络解毒汤对瘀热壅毒、毒损心营证不稳定型心绞痛(unstanble angina,UA)患者的血脂以及血清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CAM-1)的影响。方法 选择瘀热壅毒、毒损心营型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60例。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3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丹参通络解毒汤治疗,观察两组治疗2个月后的中医证候积分、心电图疗效、心绞痛疗效以及治疗前后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ICAM-1和VCAM-1的水平变化。结果 观察后,观察组中医证候积分心电图疗效,心绞痛疗效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TC、TG、LDL-C、ICAM-1和VCAM-1水平较治疗前降低,HDL-C水平较治疗前增加,且观察组血脂、黏附因子水平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丹参通络解毒汤治疗瘀热壅毒,毒损心营型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确切,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节血脂代谢、降低ICAM-1和VCAM-1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