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索西瓜生产中化肥减施措施.[方法]利用农业废弃物木薯酒糟沼渣和菇渣生产的生物有机肥栽培西瓜,设定减施化肥25%和30%2个目标,研究增施生物有机肥对西瓜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化肥减施后,随着生物有机肥施用量的增加,西瓜产量及品质均显著提高,减施化肥25%各处理均优于减施化肥30%处理;化肥减施25%时,施6000和7500 kg/hm2生物有机肥对西瓜产量无显著影响,但施7500 kg/hm2品质略好.[结论]化肥减施25%、施微生物菌肥6000~7500 kg/hm2可显著提高西瓜产量和品质.  相似文献   

2.
为了明确微生物菌肥拌种及减少一定量化肥用量对莜麦生物性状和产量的影响,给微生物菌肥的大面积推广提供理论指导。该试验研究微生物菌肥配合不同化肥量对莜麦出苗、各生育期的株高、干物质含量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处理C(菌肥+75%化肥)产量最高为2 550kg/hm2;处理A(全化肥)和B(菌肥+50%化肥)次之,产量分别为2 220kg/hm2和2 001kg/hm2;处理E(全菌肥)再次之,产量为1 900.5kg/hm2;处理D(对照)产量最低,1 333.5kg/hm2。由此可见微生物菌肥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化肥用量,提高莜麦产量。  相似文献   

3.
通过大田试验研究了稻-麦两熟制中接种AM真菌(摩西球囊霉Glomus mosseae)与不同施氮量(250、260和270 kg/hm2)对还田稻秆氮素的释放量、土壤酶活性、小麦产量和氮肥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接种AM真菌显著增加了250 kg/hm2)对还田稻秆氮素的释放量、土壤酶活性、小麦产量和氮肥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接种AM真菌显著增加了250 kg/hm2和260 kg/hm2和260 kg/hm2施氮量下土壤蛋白酶和脲酶的活性、小麦全生育期稻秆的总氮素释放量以及小麦的氮肥利用率和农学效率;接种AM真菌对260 kg/hm2施氮量下土壤蛋白酶和脲酶的活性、小麦全生育期稻秆的总氮素释放量以及小麦的氮肥利用率和农学效率;接种AM真菌对260 kg/hm2与270 kg/hm2与270 kg/hm2施氮量下小麦的千粒重和产量无显著影响,但均显著高于250 kg/hm2施氮量下小麦的千粒重和产量无显著影响,但均显著高于250 kg/hm2施氮量和空白对照下的。因此,在秸秆还田条件下,260 kg/hm2施氮量和空白对照下的。因此,在秸秆还田条件下,260 kg/hm2施氮量+接种摩西球囊霉菌剂为本试验的最佳处理组合。  相似文献   

4.
复合微生物菌肥对连作草莓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研究了复合微生物菌肥对连作草莓营养生长及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菌肥处理明显促进草莓营养生长,提高草莓产量和果品质量.其中,菌肥浓度37.5kg/hm2处理的草莓产量最高,前期产量和总产量分别较CK提高了6.74%和5.54%;菌肥处理草莓果实的糖酸比、可溶性固形物和Vc含量分别较CK提高了11.5%、20.0%、17.2%和30.2%,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5.
选用张家口地区生产上常用的燕麦品种坝莜一号为试材,以当地尿素追施量300 kg/hm2为基准(100%全量化肥处理),采用微生物菌肥拌种(菌肥施用量15 kg/hm2)然后减少化肥施用量(即试验设化肥施用量100%、75%、50%和0)的方法,研究了菌肥拌种+化肥不同追施量处理对燕麦生长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播种前用微生物菌肥15 kg/hm2进行拌种,而后配合追施尿素150 kg/hm2(三叶期追施60%、拔节期追施40%)效果最好。该处理能够促进燕麦籽粒灌浆,株高、穗长、穗粒重和千粒重最大,产量最高(5681.25 kg/hm2),较传统的全量化肥处理增产显著(增产率10.18%)。  相似文献   

6.
微生物菌肥对花生主要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不同微生物菌肥在花生上的应用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微生物菌肥对花生单株结果数、饱果数、单株生产力等主要性状影响较大,对花生产量增产明显,在不同微生物菌肥处理中,5号菌肥荚果、籽仁产量4 150.0005kg/hm2和3 129.1004kg/hm2,分别比对照增产9.93%、11.56%,较对照增产达极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7.
5种解磷溶磷菌肥在冀西山区旱地玉米上的肥效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冀西山区石灰性土壤施用磷肥后易形成难溶性磷的特点,以不施用菌肥为CK,以5种不同的解磷溶磷菌肥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施用不同菌肥对土壤速效磷含量、植株全磷含量、籽粒全磷含量和籽粒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不同菌肥对玉米苗期的土壤速效磷含量影响不大,对大喇叭口期的土壤速效磷含量影响变大但差异未达到显著水平;收获期所有施用菌肥的土壤速效磷含量均〉CK,其中处理Ⅳ与CK差异达到了显著水平。本研究条件下,施用不同菌肥对植株和籽粒的全磷含量影响不显著。参试菌肥均能够提高玉米产量,除处理Ⅴ外,其他菌肥处理的产量均〉9000 kg/hm2,增产幅度(15.6%~24.2%)明显。  相似文献   

8.
搞要 研究微生物菌肥对油麦菜产量、品质及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三种微生物肥均能显著增加油菜的产量,尤其是AM自然循环微生物菌的增产效果最明显。产量达到39793.5kg/hm2 比CK(25546.5kg/hm2)增产14247.0kg/hm2,增幅55.8%。经济效益最高,达到134220.75元/hm2 ,CK(91968.45元/hm2)增产42252.30元/hm2,增幅45.94%。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复合肥、磷肥、钾肥、菌肥不同配比对连作地太子参生长、根腐病发生情况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各处理对太子参生长、根部病害发生及产量有显著影响;各处理间株高变幅为0~3.6 cm,地上部分生物量变幅为0.02~16.03 g,病情指数变幅为0.33~17.81,产量变幅45.00~4 732.65 kg/hm2。与习惯施肥(处理A)相比,处理E(300 kg/hm2复合肥、1 500 kg/hm2磷肥、300 kg/hm2钾肥、30 kg/hm2菌肥组合)地上部分生物量增加11.79%,根腐病病情指数降低53.77%,块根产量增加124.66%,块根外观品质也得到改善。综合考虑增产和防病效果,以处理E施肥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0.
以卷丹百合为试验对象,通过田间微区试验对比分析单施化肥(CK)、化肥+菌肥(T1)、化肥+低量菇渣(T2)、化肥+高量菇渣(T3)、化肥+低量菇渣+菌肥(T4)、化肥+高量菇渣+菌肥(T5)6个处理对百合鳞茎的增产提质效果.结果表明:施用菌肥或菇渣以及二者配施均可显著提升百合鳞茎的产量、蛋白质含量,以T4处理的产量最高,比CK增产20.48%,以T3处理的蛋白质含量最高,比CK增加63.37%;菇渣与菌肥配施对百合鳞茎中VC、氮、磷、钾含量无显著影响,但可提高单位面积百合鳞茎的磷、钾累积量,其中T4处理的磷、钾累积量分别比CK增加38.00%和28.67%.因此,菇渣可用于百合种植,其与菌肥配施对百合的增产提质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1.
水稻氮肥施用量研究结果表明,在土壤肥力较高的雪菜茬种植水稻,氮肥总用量应适当减少;氮肥总用量为180kg/hm2的处理水稻产量最高,其次是270kg/hm2处理和90kg/hm2处理,不施氮肥处理产量最低;但施氮处理间产量差异不显著,分别与不施氮肥处理达到极显著和显著水平。施用氮肥水稻的净增产值顺序为纯氮180kg/hm2>90kg/hm2>270kg/hm2。  相似文献   

12.
磷钾肥对紫花苜蓿鲜草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施用磷钾肥对紫花苜蓿鲜草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过磷酸钙600kg/hm2和硫酸钾100kg/hm2配合施用,苜蓿鲜草产量最高,较对照增产21.13%.单施过磷酸钙,鲜草产量随施肥水平的提高而增加,各处理第1次刈割鲜草的产量及全年总产量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单施硫酸钾,各次刈割鲜草产量及全年总产量均随施肥水平的提高呈先升后降趋势,各施肥处理鲜草总产量均较对照差异极显著,但施肥50kg/hm2与150kg/hm2处理差异并不显著,以硫酸钾100kg/hm2处理的产量最高.  相似文献   

13.
施用菇渣对土壤微生物、土壤肥力及夏玉米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大田条件下,以夏玉米郑单958为试验材料,设置了10 000 kg/hm2 (LM)、15 000 kg/hm2(MM)、20 000 kg/hm2(HM)3个菇渣施用量处理,以不施菇渣为对照(CK),研究菇渣施用量对土壤微生物、土壤肥力以及玉米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入菇渣的土壤中可培养细菌、放线茼、真菌数量比对照提高68.0%~133.3% (P<0.01)、60.0%~95.2%(P<0.01)、29.4%~47.1%;土壤总有机质、活性有机质、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含量均表现为HM>MM>LM>CK,分别比对照提高14.7%~25.0%(P<0.05)、35.3%~47.1% (P<0.01)、9.7%~13.8%(P<0.05)、17.6%~25.6% (P<0.01)、9.6%~15.7%,活性有机质/总有机质由14.7%提高到17.2%~17.6%;HM、MM、LM 3个菇渣处理的玉米产量较对照增加9.62%、9.18%、7.07% (P<0.05).表明施用菇渣对提高土壤微生物数量、土壤养分含量和夏玉米产量有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14.
本试验研究了不同施氮量下旱稻297产量形成的特点,以期探明施氮量达到一定水平后,限制产量进一步提高的原因。结果表明:旱稻297在0、75和150kg/hm2的施氮量下,2年平均产量分别是2.8、3.5和3.5t/hm2。其中,75和150kg/hm2施氮处理产量显著高于不施氮处理,75和150kg/hm2处理间差异不显著。施氮可以显著提高有效穗数和穗粒数,千粒重和收获指数在氮素处理间差异不显著,但是施氮后结实率呈降低趋势,尤其是150kg/hm2处理的结实率显著低于不施氮处理,同时150kg/hm2处理的分蘖成穗率较低。干物质积累在灌浆中期达到最大,开花后干物质生产能力较低,施氮对花后干物质累积没有显著影响。分蘖盛期的吸氮量与最高分蘖数和穗粒数的相关分析表明,分蘖盛期适宜的氮累积能够促进分蘖的增加和穗形成时期单株穗粒数的增加。因此,在现有的施氮措施下,75和150kg/hm2处理间产量差异不显著;与75kg/hm2处理相比,150kg/hm2处理的分蘖成穗率和结实率降低导致单位面积的实粒数差异不显著,同时,花后干物质生产能力较差是限制旱稻297在150kg/hm2处理下产量提高的原因。  相似文献   

15.
研究不同施肥处理对大豆产量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常规施肥基础上加施菌肥处理的大豆产量效益较好,平均单产2 875.5kg/hm2,较常规施肥处理增产454.5 kg/hm2,增效1 394.4元/hm2;常规施肥基础上加叶面肥处理的大豆单产为2 760.0 kg/hm2,较常规施肥增产339 kg/hm2,增效994.8元/hm2。  相似文献   

16.
马立安  陈启武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6):9542-9543
[目的]进一步了解平菇、姬菇与秀珍菇3种侧耳属菇类的主要生物学性状。[方法]分别对3种侧耳属菇类的产量、生物学效率、子实体形态特征、孢子印、孢子形态及大小进行比较与分析。[结果]3种鲜菇的产量及生物学效率均是平菇〉姬菇〉秀珍菇;菇柄的长度、直径大小均为平菇〉姬菇〉秀珍菇;3种菇类的孢子印颜色和孢子形态、大小有一定的差异,可以进行区分。[结论]平菇、姬菇与秀珍菇同为侧耳属近缘种。平菇一般个体较大,产量较高;姬菇为中小型平菇,在侧耳属中价格最高、经济效益最显著;秀珍菇秀气而珍贵,有蟹香味,是侧耳属中最优秀的一个新品种。  相似文献   

17.
叶面肥在春丰大白菜上的肥效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叶面肥在春丰大白菜上的肥效试验结果表明:产量在低肥力条件下处理间差异显著,重复间差异不显著;高肥力和中以及平均肥力条件下处理间差异极显著,重复间差异不显著;总体来讲金芽牌含腐殖酸水溶性肥料11.25 L/hm2对水450 kg处理与喷施宝有机水溶性肥料2.25 L/hm2对水450 kg处理之间产量差异不显著,且它们与清水450 kg/hm2处理之间呈极显著增产水平;金芽牌有机水溶性肥料11.25 L/hm2对水300 kg处理与喷施宝有机水溶性肥料2.25 L/hm2对水300 kg处理之间产量差异不显著,但它们与清水300 kg/hm2处理之间呈极显著增产水平。  相似文献   

18.
不同行距与密度对小麦产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不同行距处理间小麦产量差异显著,以行距20 cm为宜,达到11 393.35 kg/hm2;在不同密度处理中,以密度300万株/hm2的处理平均产量最高,为11 030.40 kg/hm2。  相似文献   

19.
不同行距与密度对小麦产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不同行距处理间小麦产量差异显著,以行距20 cm为宜,达到11 393.35 kg/hm2;在不同密度处理中,以密度300万株/hm2的处理平均产量最高,为11 030.40 kg/hm2。  相似文献   

20.
进行大量元素水溶肥料在木纳格葡萄上的应用研究,结果表明:大量元素水溶肥料处理的葡萄产量达38 900.0 kg/hm2,较常规施肥(34 100.0 kg/hm2)增产4 800 kg/hm2,增产率达到了14.1%。对产量进行方差分析,结果表明2个处理间的产量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增产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