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杂种优势利用是农作物育种的重要方法,我国在该领域已处于国际领跑地位。"十二五"期间,863计划现代农业技术领域启动实施了"主要农作物强优势杂交种的创制与应用"重大项目。2016年6月21日,863计划现代农业技术领域办在北京组织专家组对"主要农作物强优势杂交种的创制与应用"项目进行了验收。科技部农村司和农村中心等有关同志参加了此次验收会。十二五期间"主要农作物强优势杂交种的创制与应用"项目在水稻、玉米、小麦等六大作物的  相似文献   

2.
正杂种优势利用是大幅提高作物单产、改良作物品质、提高作物抗逆性、增加作物适应性的重要途径,我国在水稻、玉米、小麦等主要粮食作物杂种优势利用及强优势杂交种创制方面一直处于国际先进地位。"十三五"期间,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七大农作物育种"重点专项第一批启动了"水稻杂种优势利用技术与强优势杂交种创制"等三个项目。  相似文献   

3.
国审玉米新品种金玉506的选育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玉506是贵州省旱粮研究所于2006年以S273为母本、QB506为父本育成的玉米杂交种。于2010年参加贵州省玉米区域试验和国家"863强优势玉米杂交种的创制与应用"项目西南组联合鉴定试验,在试验中表现突出。2012年通过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13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介绍了该品种的品种来源及选育经过、特征特性、产量表现及栽培技术要点等。  相似文献   

4.
<正>"目前,六大跨国种业公司经营的都是杂交种,如果我国粮食供给要避免受制于人,就必须加强农作物强优势杂交种的创制与应用,这正是我国种业与国际种业竞争的突破口。"日前,在河南省安阳市召开的"六大农作物强优势杂交种的创制与应用"工程科技论坛上,中国工程院院士、南京农业大学教授盖均镒如是说。  相似文献   

5.
正为进一步加强项目间的交流与衔接,"七大农作物育种"专项管理团队依据研究目标共性在专项内部设立了"作物杂种优势利用"项目交流群,包括水稻、玉米、棉花、大豆、小麦、蔬菜杂种优势利用技术与强优势杂交种创制和"主要农作物杂种优势形成与利用机理"8个项目。2017年12月8日,"作物杂种优势利用"项目群交流会在吉林长春举行。特邀专家和涉及作物杂种优势利用的8个项目的首席、课题主持等90余人参加。  相似文献   

6.
为扩增我国现有玉米种质基础提供重要理论依据,贵州省农业科学院旱粮研究所利用热带玉米Suwan1C11群体与温带Lancaster种质核心系Mo17构建的Suwan1C11×Mo17群体(Suwan-Lancaster)为基础材料,基于群间强优势互补与优良基因聚合选育方法,创制选育出优良苏兰(Suwan-Lancaster)群体温热玉米自交系QB446,该自交系具有产量高、出籽率高、脱水快及配合力高等优点。利用QB446自交系育成并通过审定的玉米杂交种目前有8个,QB446已成为我国南方玉米育种和生产应用的骨干自交系。  相似文献   

7.
<正>玉米优异种质创新及抗逆广适杂交种选育应用获河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合作)。该项目通过种质创新育成了一个高产、稳产、耐密、抗逆、广适系列玉米杂交种,在冀、豫、鲁、皖、蒙、川、陕、晋、辽、京、津等地推广,取得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高产550公斤氦高效优质强筋冬小麦新品种邯00-7086获河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邯郸市科技进步一等奖。该品种列为国家  相似文献   

8.
2月19日上午,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玉米新品种培育与扩繁”十二五课题启动会议在国际会议中心举行,国家863重点课题“强优势玉米杂交种的创制与应用”十二五课题同日启动。  相似文献   

9.
高产抗逆玉米杂交种成单16的选育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玉米生产上推广应用的单交种遗传基础相对狭窄,大部分单交种对不利 自然条件,如西南丘陵山区玉米生长期间干旱频繁的抗逆性和适应性较差,影响玉米高产稳 产。在玉米杂交种选育中,以挖掘优良地方种质,选育抗逆高配合力玉米自交系,组配抗逆 高产强优势玉米杂交种为育种目标,首先对我国主要是西南玉米区特有的地方种质资源重新 进行鉴定、筛选、重组,提高地方种质的优良基因频率,充分利用其优良性状选育出抗逆高 配合力玉米自交系7331及姊妹系7327。同时,从国外引进杂交种中,经适应性、丰产性 及配合力鉴定评价选育出优良二环系7239。采用“国外种质系×地方种质系”杂种优势利用 新模式,于1996年经双列杂交试验决选出7239×7331,代号为9264,该组合于1992~19 93年参加多点比较试验,1994~1995年参加四川省区域试验平丘组,1995年通过省区试,同 年进行生产试验,1996年在省内进行大面积示范,1997年通过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 审定,定名为成单16,自1997年起在省内外大面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以抗病、抗倒、稳产高产优质为育种目标,利用外来种质与当地优良种质相结合的方法,扩大了遗传多样性,选育出强优势玉米杂交种冀玉12号.  相似文献   

11.
正"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育种专项首批项目执行近半,为了解项目研究进展和交流协作,5月3日由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举办的"蔬菜杂种优势利用技术与强优势杂交种创制"项目中期品种展示会在山东寿光召开。来自科技部、农业部及中国农业科学院的相关领导,受邀专家、项目首席、课题主持以及项目骨干共70  相似文献   

12.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在超高产、多抗性玉米育种方面取得了重要的进展。在种质资源的扩增改良方面,山东省农科院玉米研究所通过常规育种方法,将热带、亚热带玉米种质导入温带玉米种质,获得了一大批含有不同比例的热带、亚热带种质的玉米新种质,育成了以齐319为代表的一批优良玉米自交系。齐319自交系含有丰富的热带、亚热带玉米种质,配合力高,多抗性强,综合性状优良,已成为国内众多育种单位利用的重要玉米种质之一。利用丰富的玉米种质资源,山东省农科院玉米研究所选育出了一批高产优质多抗性玉米优良杂交种玉米杂交种。鲁单50号不但…  相似文献   

13.
结合四川地区生态环境,选育生育期适中、抗病、抗倒、品质优、高产和适应性广的玉米杂交种。根据基因重组的原理,以优良玉米地方种质作为选系的主要基础材料,结合籽粒品质、综合抗性定向选择及配合力分析,加速选育优良自交系。成功选育出抗逆性强、抗病、配合力高和自身产量高的自交系宜2397,与外引系0151 组配育成了玉米新品种‘显玉509’。试验结果表明:该品种具有高产、稳产、优质、抗逆性强、适应性广的特点,适宜在四川省海拔200~800 m的平坝、丘陵地区推广种植。利用优异地方种质和表现型好的杂交种进行杂交重组选育的自交系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高配合力,组配的杂交种产量高,品质好,具有广阔的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对河北省玉米杂交种发展历史的回顾与现状分析,预测了未来生产对玉米杂交种的要求,并试拟了河北省玉米杂交种的发展战略,即要以种质资源的征集,改良和利用为基础,以大幅度地提高单产为前提,实现局部高产与大面积均衡增产的结合,高产与稳产、高产与优质的结合,高产与低成本高纯度的结合和品种配套与合理布局的结合。  相似文献   

15.
为了获得高产、抗病性强的玉米杂交种,利用SSR标记对24份非洲玉米种质进行了类群划分,利用田间抗病性鉴定试验对抗锈病优异资源进行了筛选,并将非洲优异种质和自育骨干自交系H70492、H70202、H10802,按P(P-1)/2双列杂交设计进行组配,对高产优势组合进行了筛选。结果表明:24份非洲玉米种质可分为4大类群,从中筛选出抗锈病优异种质6份(K7、K8、K12、K21、K2和K10);将6份非洲优异种质和3份自育骨干自交系进行组配得到36个组合,其中,H70202×H10802、H70202×K7、H70202×K12组合单株产量200 g/株,且显著高于其他组合,具有明显的高产优势,可进一步进行生产试验。  相似文献   

16.
为扩增我国现有玉米种质基础提供重要理论依据, 贵州省农业科学院旱粮研究所利用热带玉米Suwan1C11群体与温带Lancaster种质核心系Mo17构建的Suwan1C11×Mo17群体(Suwan-Lancaster)为基础材料,基于群间强优势互补与优良基因聚合选育方法,创制选育出优良苏兰(Suwan-Lancaster)群体温热玉米自交系QB446,该自交系具有产量高、出籽率高、脱水快及配合力高等优点。利用QB446自交系育成并通过审定的玉米杂交种目前有8个,QB446已成为我国南方玉米育种和生产应用的骨干自交系。  相似文献   

17.
玉米是秦巴山区的主要粮食作物,也是最主要的饲料来源。玉米的高产稳产对当地农业的发展举足轻重,因此优质、高产、抗病、适应性强和适宜的生育期是该区育种必须考虑的重要目标,也是实现秦巴山区玉米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概述了秦巴中高山区玉米杂交种自交系及地方种质改良创新的情况等,对地方种质改良创新的对策及利用途径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8.
正本项目是在辽宁省"九五""十五""十一五""十二五"玉米育种攻关"高产、优质、专用、多抗玉米新品种选育"(2001201001,2006201001,2011201001)、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农林动植物育种工程"专用玉米育种研究及新品种选育"(2006BAD01A03)等项目实施中取得的核心成果,主要围绕我国鲜食玉米育种的核心即品质问题展开技术攻关。项目确立了鲜食玉米品质评价指标即品质评价技术体系研究、鲜食玉米品质形成机理研  相似文献   

19.
由省科技厅立项、武威市农科所承担的"高产、优质玉米新杂交种选育"项目,历时13年南繁北育,选育出了优质、高产玉米杂交种:高淀粉玉米新品种"凉单2号"、"凉单4号",优质蛋白玉米新品种"凉单3号"。该项目2003年获武威市科技进步一等奖。现将这几个品种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0.
玉米是近几年来红河州最大的粮食作物,常年种植面积9.7万hm2左右,由于多变复杂的气候和地理位置,国内外育成的大宗玉米杂交种进入后很难适应.为此,"七五"期间红河州确定了玉米育种目标,即充分利用当地种质分离选系与国内外种质系互导选育出强优势杂交种,成功解决了红河州乃至云南省南部地州对路品种推广难题.介绍了红河州当前玉米生产的状况,回顾了红河州玉米育种的历程,结合现阶段红河州州情,找出玉米科研育种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措施,以期使红河州玉米科研育种有一个长足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