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目的]研究不同杨树杂交组合营造的试验林在抗性、生长性状方面的差异.[方法]按不同杨树杂交组合进行树高、胸径生长方差分析,确定生长性状存在的差异,通过电导率测定和低温处理对组织中MDA含量的影响,找出不同杂交组合抗性的差别.[结果]综合生长性状及抗性调查结果,初步选择出适于吉林省中东部河流冲击平地和低山丘陵地造林的优良杂交组合为大叶山杨×毛新杨.[结论]该研究可为开展大叶山杨杂交育种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华硕807是铁岭市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铁岭市农业高新技术开发中心以自交系铁T1270为杂交种母本、铁T12067为杂交种父本组配成的产量高、品质优、抗逆性强、适应区域性广的中熟玉米单交种。2017年参加辽宁东方科企联合体区域试验,平均亩产量比对照先玉335增产4.26%;2018年参加辽宁东方科企联合体区域试验并同时参加生产试验,平均亩产量分别比对照先玉335增加7.10%、7.90%。该品种在各类试验中表现出高产、耐密、优质等特点,适宜在辽宁省中熟春玉米区种植。  相似文献   

3.
优质、高产玉米新品种农大108的选育与推广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农大 10 8于 1973年立题 1991年育成 ,1994— 1996年参加京津冀晋等省市及全国区试 ,1997— 1999年相继通过京津冀晋渝及全国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2 0 0 1年全国品种审定委员会又第二次扩审黄准海、西南区及东南区 ,成为全国第一个二次扩审的新品种 ,同时被农业部定为东北、华北、黄淮海、西南区及东南区春或夏玉米全国区试的统一对照。1998年 10月被评为第三届全国农业博览会名牌产品。 99年 9月又被评为中国国际农业博览会名牌产品。同年 10月获大北农集团首届农业科技基金奖 ,2 0 0 0年获北京市科技进步一等奖 ,农业部全国农牧渔业丰收…  相似文献   

4.
丰禾96是山西丰禾种业有限公司玉米课题组自行选育而成的中早熟玉米新品种,其母本为F093,父本为F172,2008年4月通过山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具有产量高、品质好、抗病性强、耐旱等特点,不仅适宜山西省中早熟旱作区栽培,而且在中晚熟区推广应用也有着强劲的势头。2008—2010年累计推广面积达5万多hm2。  相似文献   

5.
黄淮海南部优质抗逆玉米新品种选育技术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黄淮海南部特殊环境条件下夏玉米生产中存在的问题,结合漯河市农业科学院的玉米育种实践,简要介绍了漯玉336、阳光98、阳光99和豫丰3358这4个优良品种的选育过程及特征特性,探讨总结了适宜该地区的优质抗逆玉米新品种选育技术:主要包括以本土优势种质为核心进行改良创新;加强外来玉米种质的改良利用;利用先进的育种技术提高育种效率;加强抗逆育种研究;科企合作,资源共享,联合攻关。  相似文献   

6.
高产、优质、抗逆玉米新品种吉单198的选育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吉单198是吉林省农科院玉米所培育的高产、优质、抗逆玉米新品种.该品种一般产量在10000~11000Kg/hm2.生育日数125d(公主岭)左右,需要≥10℃积温2550C左右.通过在省内外各级试验和大面积生产示范结果表明,吉单198比目前生产上主栽品种四单19、本育9增产10%以上.具有高产、穗产、抗病、抗倒伏、生育期适中,容量高,商品品质优良,达到国家一级粮食标准.已在北方春玉米区推广种植.2003年1月通过吉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3年3月申请国家新品种保护权.目前已在吉林、黑龙江、内蒙古等地累计推广0.667余万公顷.  相似文献   

7.
大麦协作组以创新为驱动力,树立一盘棋的思想,整合和挖掘现有技术、人才资源,集中力量进行攻关,努力提高大麦协作团队自主创新能力,争创一流创新团队,争创一流工作业绩。十二五期间共育成并通过省级登记品种12个;集成栽培技术研究成果4项;创造了大面积连片大麦单产全国最高纪录;示范推广大麦56.36万hm~2,平均单产2 745.6 kg/hm~2,总产154 750.74万kg;获省、市(厅)级科技成果奖8项;27人次先后受国家、省、市(厅)级表彰;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科技文章27篇。  相似文献   

8.
高产耐密优质玉米新品种龙单51的选育及推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简述了龙单51的品种来源及选育经过,并对其显著特征特性、品质及抗病性进行了详细介绍,该品种高产、耐密植,在67 500株.hm-2条件下,产量达到12 850 kg.hm-2,具有广阔的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10.
优质高产多抗玉米新品种强盛51号的选育及示范推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强盛51号是由山西强盛种业有限公司于2002年以自交系3613为母本,以自交系2B黄为父本杂交育成。2007年通过山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杂交种属中晚熟类型,株型紧凑,产量高、抗病性强、适应性广。适宜种植密度42000-45000株/hm2。目前正在加速示范推广。  相似文献   

11.
为培育高产玉米品种,提高玉米种植效益,邯郸市农业科学院通过多年优良自交系筛选和杂交组合测配,以自交系H33为母本、LH196为父本杂交选育出玉米新品种邯玉396。该品种在2017年冀中南早熟组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中产量分别为10 051.5kg/hm2和9 591.61kg/hm2,分别比对照(郑单958)增产2.1%和3.3%,增产水平显著。2018 年4月通过河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冀审玉20180025)。邯玉396综合抗性好,早熟,丰产稳产性好,适宜在河北省夏播玉米区种植。  相似文献   

12.
金友99是采用一穗两种,隔时授粉方法对培育的自交系进行早代配合力测定,组配出的高抗丝黑穗、抗大小斑病、红叶病、青枯病,轻感锈病的玉米新杂交品种。该品种生育期140 d,试验区平均产量14 622 kg/hm~2,较先玉335增产5.9%;经甘肃省农科院分析:含粗蛋白(干基)96.9 g/kg,淀粉(干基)763.4 g/kg,粗脂肪(干基)48.9 g/kg,赖氨酸(干基)3.09 g/kg,属高产、优质、多抗、耐盐碱、耐瘠薄、广适性强的品种。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高产多抗玉米新品种双玉103的选育过程,分析了其生物学特性品质表现、抗性表现而产量表现,并提出其适宜的栽培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4.
优质、高产玉米新品种的选育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回顾了20年来的优质玉米育种工作,介绍立题时的总体思路和技术路线,着重在扩大种质资源,选育新的自交系。广泛利用外来种质,特别是热带种质和优质蛋白种质,分次导入国内种质,从中连续选二环系。在选系的基础群体上,既利用现有的单交种,更主要的是根据选系目标,有意识的组配新的基础群体,从中选育目标自交系。组配杂交种时,一方面组配纯高赖氨酸的杂交种,也利用高赖氨酸的自交系与普通自交系组配优质的普通杂交种,以适应农业生产的需要。  相似文献   

15.
玉米新品种鲁单6076系山东省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以鲁系3199为母本、鲁系2111为父本杂交育成,2012年通过山东省审定。本文介绍了该品种的选育经过、生物学特性、抗逆性、丰产性、栽培和制种技术等。  相似文献   

16.
介绍鲁单6075的选育过程、特征特性及配套高产栽培技术,以期加快玉米育种进程,提高玉米的产量和质量,有效解决玉米供求关系日益紧张的现状。  相似文献   

17.
金奥688是河北金奥兰种业有限公司、邯郸市农业科学院、河北东昌种业有限公司共同选育的密植玉米新品种。该品种丰产性、稳产性和抗逆性均好,籽粒品质优良,适宜在河北省夏播玉米区种植。2014年、2015年河北省夏播高密组区域试验,平均产量分别为11 116.5和10 776.0 kg/hm2,均显著高于对照品种郑单958;2016年河北省夏播高密组生产试验,平均产量为10 110.0 kg/hm2,极显著高于较对照品种郑单958。2017年4月通过河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品种审定(审定编号:冀审玉20170057)。  相似文献   

18.
洪文金 《农业科技通讯》2018,557(5):220-221
玉米新品种高德533是以自然系CA1524为母本、自选系CA235为父本选育而成,(审定编号:皖审玉2017017)。本文作者介绍了高德533的亲本选配、选育过程、特征特性、抗性表现、品质性状、产量表现和栽培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9.
粟玉15由河北粟神种子科技有限公司以自交系SQ66为母本、自交系SQ47为父本选育的玉米新品种,该品种具有丰产、稳产、优质,综合抗性好,结实性好、不秃尖等特点,于2014年5月通过河北省审定,在河北省夏播区具有广阔的推广前景。  相似文献   

20.
邯玉398是邯郸市农业科学院以自交系H39-1为母本、自交系H74为父本杂交选育的玉米新品种。2014~2015年河北省夏播高密组区域试验,该品种平均产量为11 149.5 kg/hm2,较对照郑单958增产5.1%;2016年河北省夏播高密组生产试验,该品种平均产量10 138.5 kg/hm2,较对照郑单958增产5.3%。该品种高抗矮花叶病,中抗大斑病和茎腐病,抗小斑病和穗腐病;倒伏和倒折率平均值均3%。2017年4月通过河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品种审定。适宜在河北省唐山市、廊坊市及其以南的夏播玉米区夏播种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