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为了探讨EBR(2,4-表油菜素内酯)对金线莲耐高温胁迫的影响,本文研究了高温胁迫下喷施EBR对金线莲叶片中活性氧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温胁迫导致金线莲大量积累ROS,使细胞受到伤害,其O2-产生速率和H2O2含量显著增加,AsA含量显著下降,SOD、CAT、APX、MDHAR、DHAR、GR等酶活性显著下降;而外源喷施1.0 μmol·L-1 EBR可显著提高SOD、CAT、MDHAR、DHAR和GR的活性,AsA含量上升,O2-产生速率和H2O2含量显著下降。由此可见,外源EBR处理可以提高金线莲叶片抗氧化酶活性,有效清除活性氧,增强植株抵抗高温胁迫的能力,本研究结果为生产上喷施EBR缓解金线莲高温胁迫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不同耐冷性杂草稻和栽培稻抗氧化系统对冷水胁迫的响应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从孕穗期到抽穗开花是水稻对温度最为敏感的阶段,这一阶段的低温冷害严重制约了东北地区水稻生长和种植面积的进一步扩大,探明水稻耐冷生理机制,将为东北水稻生产提供重要保障。探索耐冷性不同的杂草稻和栽培稻在冷水胁迫下开花期剑叶的活性氧代谢、抗氧化酶活性和抗氧化剂含量的变化规律,为耐冷性水稻品种的选育和栽培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耐冷性强的杂草稻WR03-45、栽培稻丽江新团黑谷和冷敏感的杂草稻WR03-26、栽培稻秀子糯为试验材料,采用盆栽方法,根据剑叶叶枕距判断主穗进入孕穗期的时间,于孕穗期在冷水池中进行低温处理,未经冷水处理的参试材料作为对照。在开花期,剪取参试材料的剑叶保存于-85℃的超低温冰箱中,用于测定超氧阴离子自由基()产生速率、过氧化氢(H2O2)含量、丙二醛(MDA)含量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和谷胱甘肽还原酶(GR) 5种抗氧化酶活性和还原型抗坏血酸(AsA)、还原型谷胱甘肽(GSH)两种抗氧化剂含量,研究孕穗期低温冷害对剑叶的活性氧(ROS)积累、抗氧化酶活性和抗氧化剂含量的影响。【结果】冷水胁迫下,冷敏感的杂草稻WR03-26开花期剑叶仅有CAT和GR活性显著增加,冷敏感的栽培稻秀子糯开花期剑叶SOD、CAT和GR活性显著增加;WR03-26和秀子糯剑叶的AsA和GSH含量及AsA/DHA值和GSH/GSSG值与对照无显著差异;WR03-26和秀子糯剑叶产生速率显著增加,H2O2含量极显著增加,膜脂过氧化产物MDA含量显著增加。耐冷性强的杂草稻WR03-45开花期剑叶SOD活性显著升高,POD、APX、CAT和GR极显著升高,耐冷性强的栽培稻丽江新团黑谷开花期剑叶SOD、POD和APX活性显著升高,CAT和GR活性极显著升高;WR03-45和丽江新团黑谷剑叶的抗氧化剂(AsA和GSH)含量及AsA/DHA值和GSH/GSSG值在冷水胁迫下显著高于对照;WR03-45和丽江新团黑谷剑叶产生速率、H2O2含量和MDA含量与对照相比无显著差异。【结论】冷水胁迫下,耐冷性强的水稻通过提高抗氧化酶活性和抗氧化剂含量,减少ROS的积累以及膜脂过氧化,增强对冷水胁迫的耐性。水稻的耐冷性与胁迫下抗氧化系统清除ROS的能力有关,杂草稻WR03-45作为一种强耐冷性的种质资源可以用于栽培稻耐冷性的遗传改良。  相似文献   

3.
干旱胁迫对小麦品种百农207叶片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PEG-6000模拟干旱环境,研究了PEG胁迫对百农207幼苗叶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还原酶(GR)、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等抗氧化酶及抗坏血酸氧化酶(AO)活性,以及过氧化氢(H2O2)、抗坏血酸(AsA)和谷胱甘肽(GSH)含量、相对含水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PEG胁迫使百农207幼苗叶片APX活性、GSH及H2O2含量显著增加,而使SOD、CAT、GR和AO活性、AsA含量及相对含水量均显著下降。本研究说明,PEG对百农207幼苗造成了氧化胁迫,而百农207幼苗则可以通过增强抗氧化酶APX活性、抗氧化物质GSH含量及降低抗坏血酸氧化酶AO活性而提高其抗旱性。  相似文献   

4.
高温是限制马铃薯生长和稳产的重要环境胁迫因子,研究高温胁迫下马铃薯活性氧代谢及相关生理指标变化,对培育耐热型马铃薯品种(系)具有重要意义。以马铃薯栽培种费乌瑞它为研究对象,进行高温胁迫、正常温度恢复处理,对O-2·及H2O2活性进行组织化学定位,检测幼苗抗氧化酶(APX、CAT、POD、SOD)活性、脯氨酸含量和可溶性蛋白含量。结果表明:高温胁迫后,马铃薯幼苗O-2·、H2O2与MDA含量明显提高,4种抗氧化酶活性均增强,可溶性蛋白含量降低,脯氨酸含量升高。解除高温胁迫24 h后,O-2·及H2O2含量明显降低,POD活性降低,可溶性蛋白恢复正常;抗氧化酶APX、CAT和SOD的活性持续增强,脯氨酸含量保持较高水平。适度高温胁迫能提高马铃薯费乌瑞它耐热性的抗氧化机制,APX、CAT、SOD和脯氨酸可作为耐热性鉴定生理指标,并维...  相似文献   

5.
以赣南10年生纽荷尔脐橙为试验材料,探讨不同生长发育期果实和叶片中5种抗氧化酶(SOD、POD、CAT、APX和GR)活性变化对高温环境的适应性。结果表明:生长发育期5种抗氧化酶活性大小差异性显著,不同抗氧化酶之间存在着协作机制,其中SOD活性最大,CAT和POD次之;果实中5种抗氧化酶活性大小都低于叶片,果实SOD活性呈现"降低—升高"的趋势,与POD、CAT、APX和GR活性变化趋势"升高—降低"相反,其中POD、CAT、APX活性峰值和SOD活性谷值都出现在9月份;叶片中抗氧化酶活性都有一个活性峰值,SOD、CAT、APX和GR活性高峰都出现在9月份。因此,脐橙果实抗高温胁迫能力大于叶片,且7—9月份果实抗高温胁迫能力大于10—11月份;SOD、CAT和POD共同组成脐橙植物体抗高温胁迫的关键酶系统。  相似文献   

6.
冷蒿抗氧化防御系统对机械损伤的响应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放牧对草地植物的直接影响包括动物的采食和践踏。为了探讨冷蒿Artemisia frigida的耐牧性,采用人工机械损伤(轻度、中度和重度)的方式处理盆栽冷蒿地上枝叶,分别测定冷蒿叶片和根系活性氧(ROS),丙二醛(MDA),抗坏血酸(AsA)和谷胱甘肽(GSH)质量摩尔浓度,同时测定了抗氧化防御酶和抗坏血酸(AsA)-谷胱甘肽(GSH)循环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机械损伤强度的增加,冷蒿叶片超氧阴离子(O2·-)和过氧化氢(H2O2)质量摩尔浓度升高,膜质过氧化增强;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随机械损伤强度的增加而升高。在轻度和中度处理下,冷蒿叶片中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脱氢抗坏血酸还原酶(DHAR),单脱径抗坏血酸还原并(MDHAR)和谷胱甘肽还原酶(GR)活性增强,抗氧化剂(AsA和GSH)的还原力(ρAsADHA值和ρGSHGSSG值)处于稳定平衡状态;重度机械损伤下AsA-GSH循环效率显著降低(P≤0.05)。冷蒿根系抗氧化防御系统对机械损伤也表现出明显的应激反应能力。综上所述,机械损伤使冷蒿体内ROS质量摩尔浓度升高,且冷蒿能够在不同程度的机械损伤下快速、有效地启动体内抗氧化防御系统,清除体内过量的ROS,维持一定的AsA-GSH循环效率,表现出较强的耐损伤能力。图4表1参42  相似文献   

7.
为了探讨毛竹Phyllostachys edulis对高温干旱及协同胁迫的响应,采用人工模拟干旱(对照、轻度、中度和重度干旱),高温(对照25℃和高温40℃)及协同胁迫处理毛竹3年生盆栽苗,分别测定叶片活性氧(ROS),丙二醛(MDA),抗坏血酸(AsA)和谷胱甘肽(GSH)质量摩尔浓度,同时测定抗氧化防御酶和抗坏血酸-谷胱甘肽(AsA-GSH)循环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干旱胁迫下,毛竹叶片超氧阴离子(O2·-)和过氧化氢(H2O2)质量摩尔浓度显著增加(P < 0.05),抗氧化酶活性及ρGSHGSSG(GSSG为氧化型谷胱甘肽)比值均随干旱处理程度的增加而升高,其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和ρGSHGSSG在中度干旱胁迫时较对照分别增加了1.7倍、1.7倍和0.6倍(P < 0.01)。高温胁迫下,MDA较对照增加1.4倍(P < 0.01);SOD,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和ρAsADHA(DHA为二十二碳六烯酸)均极显著升高(P < 0.01)。协同胁迫下,ROS进一步增加,膜脂过氧化程度增强,同时CAT活性的稳定性最强,活性随协同胁迫程度的增加稳步增加,ρAsADHA降低,而ρGSHGSSG值变化不大,GSH循环对抵抗协同胁迫比AsA循环表现出更强的耐性。在高温干旱及协同胁迫下,毛竹幼苗可以通过调节抗氧化酶系统和非酶系统AsA-GSH循环协同作用来清除氧化物质,提高抗旱胁迫能力。  相似文献   

8.
古侧柏针叶活性氧产生及其清除机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活性氧(ROS)与抗氧化系统在古树衰老与延缓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以黄帝陵、嵩阳书院、岱庙的不同树龄侧柏(20 ~3000a)针叶为试材,对生长季中(8月份)和生长季末(11月份)侧柏针叶ROS(O-2·、H2O2、·OH)含量、MDA摩尔质量分数、抗氧化物酶(SOD、POD、CAT、GR、APX)活性及抗氧化物(AsA...  相似文献   

9.
采用溶液培养法研究氯化镧对盐胁迫下新单29幼苗根和叶抗氧化特性、渗透调节物质和单株生物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0μmol/L LaCl3显著增加盐胁迫下叶片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谷胱甘肽还原酶(GR)活性、还原型抗坏血酸(AsA)质量摩尔浓度及根系过氧化氢酶(CAT)、GR和脱氢抗坏血酸还原酶(DHAR)活性及AsA质量摩尔浓度;30μmol/L LaCl3显著增加盐胁迫下叶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CAT、APX和GR活性、AsA质量摩尔浓度、脯氨酸质量分数及根系GR、DHAR活性、AsA质量摩尔浓度与可溶性糖质量分数;60μmol/L LaCl3显著增加盐胁迫下叶片SOD、CAT、APX和GR活性、AsA质量摩尔浓度、脯氨酸质量分数及根系DHAR活性和AsA质量摩尔浓度;90μmol/L LaCl3仅造成盐胁迫下叶片脯氨酸质量分数、根系DHAR活性及根叶AsA质量摩尔浓度显著增加。10~60μmol/L LaCl3均显著降低盐胁迫下根系和叶片丙二醛(MDA)质量摩尔浓度,从而显著增加单株生物量。90μmol/L LaCl3却显著增加盐胁迫下根系MDA质量摩尔浓度,使单株生物量下降。说明,外源施加低浓度的氯化镧可显著增强新单29幼苗的抗盐性,高浓度则不利于抗盐性的提高。  相似文献   

10.
《天津农业科学》2017,(4):10-13
抗氧化系统能够清除植物体内活性氧,是植物提高抗逆性的主要途径,其中,抗氧化系统酶活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了筛选出湖南低温寡照烟区烟苗的最适假植期,研究了不同苗龄假植对烤烟整个生育期抗氧化系统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烤烟整个生育期,SOD,POD,CAT,APX和GR的活性变化趋势均为先升后降;烤烟SOD,CAT,POD,APX和GR的活性最高的时期为打顶期;不同苗龄假植中,5叶1心处理的烤烟抗氧化系统酶活性较高,故其抗逆性较强。  相似文献   

11.
2020-06ml 目录     
目的异形叶性是植物为适应环境在同一植株上产生多种形态成熟叶片的现象。胡杨是典型的木本异形叶植物,前人研究发现,胡杨异形叶片间展现出不同的生理特性及环境适应性。本研究拟通过对胡杨异形叶差异表达miRNA及其靶基因功能的分析,揭示胡杨叶片形态及其生理变化的分子调控机制。方法以成年胡杨披针形叶和锯齿卵圆形叶为实验材料,通过高通量测序对其miRNA的表达模式及差异表达miRNA的靶基因功能进行比较研究。结果共获得6个高质量的sRNA文库,各文库有效序列占原始序列的56% ~ 81%。通过比对,共鉴定517个已知miRNA和127个新预测miRNA,主要长度分布区间为20 ~ 22 nt,其中的389个miRNA匹配至54个已知的miRNA家族。两种形态叶片共同检出的miRNA有369个,与披针形叶片相比,锯齿卵圆形叶中7个miRNA上调表达,15个下调表达。通过靶基因预测及功能分析,发现差异表达miRNA参与调控胡杨异形叶的抗逆相关途径,如对盐胁迫的响应,磷酸肌醇代谢,角质、软木脂和蜡的生物合成,碱基切除修复和RNA降解等代谢途径。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验证了5个差异表达miRNA的表达趋势与高通量测序结果一致,通过PCR检测发现差异表达miRNA与其靶基因存在一定的负调控关系。结论胡杨异形叶中miRNA表达模式存在差异。其中,调控植物生长发育的保守的miR167、miR166及调控植物抗逆性的miR172在锯齿卵圆形叶中表达量上调,参与植物逆境响应的保守的miR169、miR396在锯齿卵圆形叶中下调表达,推测差异表达miRNA引起了异形叶间形态的差异,同时使锯齿卵圆形叶对不利环境具有较强的耐受性。这与我们前期有关胡杨异形叶形态与生理特性的研究结果相一致。   相似文献   

12.
胡杨多态叶光合和水分生理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对胡杨大树典型多态叶-锯齿卵圆形和披针形叶的光合特性、气孔特性及水分生理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锯齿卵圆形叶的Pn高于披针形叶。自然条件下,锯齿卵圆形叶的光补偿点为60 μmol/(m2•s),披针形叶为75 μmol/(m2•s),两种叶的光饱和点都在 1 800 μmol/(m2•s)以上, 在自然状态下都达不到光饱和点。锯齿卵圆形叶的Tr、气孔密度及大小均大于披针形叶,气孔开放率略小于披针形叶,Ψ100、Ψ0以及二者的差值均小于披针形叶。锯齿卵圆形叶的体积弹性模量(ε)为8.432 4,披针形叶为2.359 7。锯齿卵圆形叶枝条的平均导水率为6.61×10-5 kg/(s•MPa),披针形叶为5.19×10-5 kg/(s•MPa);失水胁迫后锯齿卵圆形叶枝条的导水率降低了0.06×10-5 kg/(s•MPa),披针形叶降低了1.88×10-5 kg/(s•MPa),表明锯齿卵圆形叶枝条的导水力在干旱环境下比较稳定。胡杨两种形态的叶光合能力和保水能力存在明显不同,锯齿卵圆形叶具有相对较强的耐高光强和水分亏缺胁迫的能力。正是有多态叶的这种个体发育形式,胡杨才具有更强的适应恶劣多变生态环境的能力。   相似文献   

13.
以玉米为试材,采用溶液培养方法,研究了外源氯化镧对铜胁迫下玉米幼苗叶片及根系抗氧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铜胁迫显著提高了玉米叶片SOD、CAT、APX、DHAR活性、GSH含量、细胞质膜透性、MDA含量及根系SOD、CAT、DHAR活性、As A含量、细胞质膜透性、MDA含量,而使叶片POD、GR活性、As A含量及根系POD、APX、GR活性、GSH含量显著降低。与铜胁迫相比,氯化镧+铜复合处理叶片的SOD、APX、GR、DHAR活性与As A含量分别显著增加了16.3%、86.2%、225.0%、62.5%、267.7%,其根系POD、APX、GR、DHAR活性和GSH含量分别显著增加了148.5%、66.7%、51.5%、23.7%、19.3%,叶片CAT、POD活性、GSH含量、细胞质膜透性、MDA含量分别降低了47.5%、15.0%、15.4%、44.3%、48.1%,根系CAT活性、As A含量、细胞质膜透性、MDA含量分别降低了42.9%、50.0%、35.8%、41.1%,氯化镧+铜复合处理使玉米幼苗生物量显著增加了25.4%。综上,氯化镧可提高玉米幼苗的抗氧化能力,从而缓解铜胁迫玉米植株所造成的伤害。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外源茉莉酸甲酯(MeJA)对芜菁幼苗形态指标及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为茉莉酸参与芜菁抗逆机理提供理论参考。【方法】以温州盘菜和卡玛古两个商业品种的芜菁作为材料,将萌发的芜菁种子培养于添加不同浓度MeJA的1/2MS培养基中,7 d后测定芜菁幼苗的生长指标、渗透调节物质含量、抗氧化酶活性等生理指标。【结果】随着MeJA浓度增加,芜菁幼苗长度及干、鲜重呈降低趋势,叶片中SOD活性先升高后降低,POD、CAT、APX活性逐渐增高,渗透调节物质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脯氨酸含量逐渐增高,MDA、H2O2和O2·-含量逐渐增高,叶绿素含量逐渐降低。【结论】施加外源MeJA增加了芜菁幼苗的抗氧化酶活性,降低了芜菁幼苗的生长指标,抑制了幼苗的生长。  相似文献   

15.
盐胁迫是果树生长发育所面临的主要危机之一。为探讨外源褪黑素对缓解美味猕猴桃Actinidia deliciosa盐胁迫的生理机制,对根灌褪黑素后的美味猕猴桃实生苗进行盐胁迫处理。通过测定对照(ck),氯化钠胁迫(S1),褪黑素预处理和氯化钠胁迫(S2)下的美味猕猴桃实生苗叶片保护酶(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物酶、过氧化氢酶)活性、抗坏血酸及渗透调节物质的变化,分析外源褪黑素提高植物耐盐性的生理机理。结果表明:与对照(ck)相比,氯化钠胁迫处理后,美味猕猴桃实生苗叶片中丙二醛、脯氨酸、保护酶活性先升高再下降,抗坏血酸和可溶性蛋白质先下降再升高,过氧化氢和可溶性糖显著上升;而根灌褪黑素可有效缓解美味猕猴桃实生苗膜脂过氧化程度,降低丙二醛和过氧化氢,最多时分别降低102.45%和44.35%。同时,可显著增加脯氨酸、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质和抗坏血酸,并提高保护酶活性。外源褪黑素可以通过提高抗氧化物酶活性和渗透调节物质含量有效减缓氯化钠盐胁迫的危害,提高美味猕猴桃的耐盐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明确抗枯萎病香蕉品种桂蕉9号、宝岛蕉和南天黄在枯萎病菌(Fusarium oxysporum f.sp.Cubense)侵染前后其根系抗氧化酶活性及抗氧化能力的变化趋势,为揭示香蕉品种对枯萎病的抗性机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荧光标记的尖孢镰刀菌(古巴专化型)4号生理小种菌株(Foc37-GFP)对不同抗性香蕉品种(桂蕉6号、桂蕉9号、宝岛蕉和南天黄)进行接种处理(孢子悬液浓度1.0×106 CFU/mL),分别于侵染第0~6 d取样检测不同香蕉品种根系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和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及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清除率和总抗氧化能力等生理指标。【结果】经Foc37-GFP侵染后,桂蕉6号根系SOD、POD、CAT和PAL活性呈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趋势,至侵染第6 d,POD、CAT和PAL活性均极显著低于抗枯萎病香蕉品种(P<0.01,下同),SOD活性则极显著高于抗枯萎病香蕉品种;根系O2-·清除率表现为先上升后下降再上升,至侵染第6 d达最高值;总抗氧化能力前期变化不显著(P>0.05),至侵染第6 d则极显著低于3个抗枯萎病香蕉品种。经Foc37-GFP侵染后,宝岛蕉根系SOD和CAT活性及抗氧化能力呈先下降后上升再急速下降的变化趋势,POD活性先上升后下降,PAL活性和O2-·清除率则先上升后下降再上升;南天黄根系SOD活性变化趋势与宝岛蕉的一致,POD、CAT和PAL活性整体上呈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趋势,O2-·清除率呈上升趋势但变化幅度较小,总抗氧化能力先下降后保持在一定水平上;桂蕉9号根系SOD、POD和PAL活性及O2-·清除率均呈先下降后上升再下降的变化趋势,CAT活性先急速下降后急速上升,至第6 d达最高值并接近宝岛蕉的活性水平,但极显著高于南天黄和桂蕉6号,总抗氧化能力呈先上升后下降再上升的变化趋势,与SOD、POD和PAL活性及O2-·清除率的变化规律相反,且与宝岛蕉的相反。【结论】感枯萎病香蕉品种桂蕉6号根系抗氧化酶主要通过协同方式发挥抗氧化作用,抗枯萎病香蕉品种宝岛蕉、南天黄和桂蕉9号抗氧化酶主要通过互补方式发挥抗氧化作用;在枯萎病菌侵染期间,不同抗性香蕉品种根系中不同抗氧化酶发挥的主导作用各不相同,从而保持抗氧化酶系统的动态平衡。  相似文献   

17.
通过分析茉莉酸甲酯(methyl jasmonate,MeJA)处理对‘黄冠’梨果皮褐变及部分生理指标的影响,探讨MeJA抑制‘黄冠’梨果皮褐变的机制。分别用1、10、100 μmol/L的MeJA水溶液浸泡处理‘黄冠’梨,经商品化包装后低温贮藏,观测贮藏期间果皮褐变情况,总酚含量和多酚氧化酶(PPO)、L-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等抗氧化保护酶的活性以及自由基清除能力(DPPH)和过氧化氢(H2O2)含量等的变化。结果表明,100 μmol/L的MeJA处理,显著降低了‘黄冠’梨果皮褐变率及褐变指数,降低了PPO、PAL酶活以及总酚含量,提高了POD、CAT、APX等保护酶活性以及DPPH总抗氧化能力,降低了H2O 2含量。采后MeJA处理,通过降低果皮H2O2的积累、增强梨果皮抗氧化酶活性以及抑制PPO酶活和酚类物质的消耗,显著抑制了低温贮藏下‘黄冠’梨果皮褐变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以鸢尾为试验材料,采用营养液水培控制溶氧浓度的方法,研究了短期低氧胁迫下外源硝态氮对鸢尾体内的几个逆境指标的影响。NO-3浓度共设4个水平:0、7.5、15.0 mmol·L-1和22.5 mmol·L-1,以1/2×Hoagland营养液正常低氧处理(NO-3浓度7.5 mmol·L-1)为对照。结果表明:各处理SOD、POD、CAT酶活性均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与对照相比,营养液加氮处理的SOD、POD、CAT酶活性升高,膜质过氧化程度减轻;氮浓度越大,酶活性升高幅度越大,而营养液缺氮处理的酶活性降低,膜质过氧化程度加重;营养液缺氮处理鸢尾体内的H2O2和MDA含量升高,而营养液加氮处理可降低O·-2的产生及MDA含量,且NO-3离子浓度高时效果更好,说明适当提高营养液中的氮素水平可以缓解低氧胁迫对鸢尾的伤害。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施氮量对烤烟烟叶抗氧化系统及质量的影响。[方法]以K326为试验材料,对不同施氮水平烤烟生长成熟期间烟叶活性氧含量、SOD活性、GR活性、APX活性、抗氧化剂含量、化学成分进行了研究。[结果]随着烟叶在田间的生长成熟,烟叶内超氧阴离子产生速率、过氧化氢的含量呈增加趋势;抗氧化酶活性整体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抗氧化剂GSH逐渐下降;As A含量在生长前期逐渐增加,但生长后期逐渐下降。不同施氮水平对烤烟烟叶生长成熟期间抗氧化系统有显著影响。在高氮水平下,烟叶内活性氧清除系统中的自由基清除剂(GSH、As A)和相关酶活性(SOD、GR、APX)均显著或极显著高于低氮水平处理。随着施氮量的增加,烤后烟叶含氮化合物显著增高,蛋白质、淀粉、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等大分子物质降解量减少,石油醚提取物显著减少,但对钾和氯影响不显著,烟叶质量降低。[结论]烤烟大田管理中适量施氮(45.0 kg/hm2)有利于烟叶生长前期保持较高抗氧化活性,抵御胁迫,在成熟期确保适时成熟,提高烟叶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