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吉林农业科学》2017,(4):44-48
本研究采用凝胶色谱分析技术,以牛乳乳清为研究对象,建立一种简便、快速的测定α-乳白蛋白和β-乳球蛋白含量的方法。通过一系列的试验,确定最佳凝胶色谱试验条件:采用PBS缓冲液作为流动相,柱温为35℃,检测器为示差折光检测器,流速1 m L/min,进样量为20μL。在该工艺条件下,牛乳乳清中的α-乳白蛋白和β-乳球蛋白被有效地分离纯化,蛋白的回收率在90%以上。本方法具有良好的重复性和稳定性,为短时间内对乳制品中的α-乳白蛋白和β-乳球蛋白进行分离和定量检测提供一种新的方法,满足了科研和生产的需求。  相似文献   

2.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检测多种乳清蛋白成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一种快速、简便鉴定和定量检测乳清蛋白中牛乳铁蛋白(bLf)、转基因人乳铁蛋白(rLf)、α-乳白蛋白(α-La)和β-乳球蛋白(β-Lg)的方法。对样品进行离心脱脂和酸法去除酪蛋白,水洗乳脂和酪蛋白以提高α-乳白蛋白、β-乳球蛋白和乳铁蛋白(Lf)的回收率。乳清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检测,采用Proteonavi反相C4色谱柱,以体积分数为0.1%的三氟乙酸水溶液和乙腈水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0.5mL/min,柱温35℃,检测波长280nm。结果显示:此方法可以有效分离牛α-乳白蛋白、牛β-乳球蛋白、牛乳铁蛋白和转基因人乳铁蛋白。标准品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在正常范围内。  相似文献   

3.
乳清蛋白-低聚异麦芽糖的制备及抗原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低聚异麦芽糖通过糖基化引入乳清蛋白制备乳清蛋白-低聚异麦芽糖,用间接竞争ELISA法测定不同乳清蛋白与低聚异麦芽糖质量比,不同反应时间生成的乳清蛋白-低聚异麦芽糖中α-乳白蛋白和β-乳球蛋白抗原性的变化。结果表明:糖基化能有效降低乳清蛋白中α-乳白蛋白和β-乳球蛋白的抗原性;不同反应时间、不同乳清蛋白与低聚异麦芽糖质量比对乳清蛋白中α-乳白蛋白和β-乳球蛋白抗原性的影响不同,乳清蛋白与低聚异麦芽糖的质量比为1∶4,反应24 h时效果最好,α-乳白蛋白的抗原性从25.67μg/mL降低到9.33μg/mL,β-乳球蛋白的抗原性从97.82μg/mL降低到28.25μg/mL。  相似文献   

4.
牛乳乳清蛋白过敏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慧  刘小翠 《山西农业科学》2011,39(12):1328-1331
乳清蛋白是引起牛乳过敏的主要成分,其中,β-乳球蛋白(β-Lg)和α-乳白蛋白(α-La)是最主要的过敏原。通过蛋白质改性的方法,可以控制和消除乳清蛋白的过敏性。综述了β-Lg和α-La引起过敏的主要结构片段,并介绍了常用的降低乳清蛋白过敏性的改性方法。  相似文献   

5.
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分离比较了乳牛、牦牛、绵羊、山羊等的乳清蛋白组分.结果显示,在C8色谱柱上,牛、绵羊和山羊乳清蛋白主要组分在35 min内能得到较好的分离;绵羊、山羊、牛β-乳球蛋白、牛α-乳清蛋白的色谱图存在差异,可用于乳种类的区分;而牛β-乳球蛋白的遗传变异体未分离到.  相似文献   

6.
牛初乳、常乳和免疫乳乳清中主要蛋白的SDS-PAGE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集荷斯坦奶牛初乳、常乳和免疫乳,通过SDS-PAGE电泳对其乳清中的主要蛋白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从SDS-PAGE电泳图谱上可见有5个清晰的条带,自上而下分别为乳铁蛋白、牛血清白蛋白、IgG重链、β-乳球蛋白和α-乳白蛋白.其中32d免疫乳和0~3d初乳可见有IgG轻链,其他乳样IgG轻链条带较弱.0~7d初乳乳清蛋白含量随泌乳天数的增加而逐渐下降,0~5d初乳乳清蛋白含量差异显著,并维持较低水平.免疫乳15和32d各乳清蛋白含量均高于常乳.  相似文献   

7.
消除乳清蛋白中β-乳球蛋白致敏性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现阶段的婴儿配方奶粉添加脱盐牛乳清粉以调节乳清与酪蛋白的比例,而乳清粉中含有大量的β-乳球蛋白,β-乳球蛋白可能引起婴幼儿的食物过敏,文章就消除乳清中β-乳球蛋白致敏性的研究进展进行了详尽阐述。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瞬变高压条件下β-乳球蛋白的变性规律。[方法]以鲜牛乳为原料,通过瞬变高压处理后β-乳球蛋白的SDS-PAGE和巯基含量检测,考察压力水平、进料温度、处理时间对β-乳球蛋白的影响。[结果]瞬变高压处理可导致β-乳球蛋白发生凝聚和解聚;20~60 MPa范围内随着压力的提高,β-乳球蛋白的凝聚作用增强,但过高的压力(80 MPa)会导致其产生解聚作用;25~45℃进料温度的影响结果与压力类似;而2~8 min处理时间的影响不显著。[结论]该研究为消除β-乳球蛋白的致敏原及高压技术在牛乳中的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转人α-乳清白蛋白基因番茄的获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农杆菌介导、采用叶盘法将人α-乳清白蛋白基因导入番茄外植体,经过筛选培养,获得了18株抗性植株.PCR分析和GUS染色检测结果表明外源基因已经导入到番茄中.这一结果为进行人α-乳清白蛋白生物反应器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为分离及纯化重组大豆7S球蛋白(β-conglycinin)α′-亚基,将大肠杆菌工程菌pET-28a-α′-BL21经异丙基硫代半乳糖苷(IPTG)诱导培养,得到含有重组7S球蛋白α′-亚基目的蛋白的菌液,再经超声破碎、离心得到粗提的重组蛋白。采用AKTA蛋白纯化系统利用Ni 2+亲和层析柱进一步纯化重组蛋白,当采用流速为5mL/min的平衡液平衡Ni 2+柱可以得到较高纯度的目的蛋白,纯度可达89.1%。  相似文献   

11.
牛乳过敏原β-乳球蛋白间接竞争ELISA检测方法的建立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检测牛乳中的主要过敏原β-乳球蛋白,利用β-乳球蛋白纯品免疫新西兰白兔,制得兔抗牛β-乳球蛋白的多克隆抗体,以β-乳球蛋白包被抗原、自制抗体为一抗、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的羊抗兔IgG为二抗、四甲基联苯胺(TMB)为底物,建立了牛乳中β-乳球蛋白的间接竞争酶联免疫检测法(ELISA).确定了包被抗原质量浓度为0.5 μg/mL,一抗最佳稀释度为1∶6 400,酶标二抗稀释度为1∶10 000.结果达到批内误差3.87%,批间误差6.51%;检测的线性范围为0.05~1.00 μg/mL,标准曲线回归方程y=-1.930 2x-0.124 1,相关系数为0.994 5,说明所建立的方法灵敏度高,具有良好的准确性和重复性.  相似文献   

12.
为评价浓缩乳蛋白(Milk protein concentrate)溶液经动态高压微射流(Dynamic high-pressure microfluidization,DHPM)及DHPM结合加热(65℃30min和95℃30min)处理过程中α-乳白蛋白、β-乳球蛋白、α-酪蛋白和β-酪蛋白抗原性的变化,采用间接竞争ELISA法测定不同压力条件下MPC中各蛋白抗原性的变化。结果表明:1)4种蛋白抗原性对DHPM及DHPM结合加热的反应各不相同。2)DHPM+65℃/95℃处理后,蛋白质α-乳白蛋白、α-酪蛋白和β-酪蛋白抗原性均明显低于DHPM处理样和水化对照样。因此,DHPM及DHPM结合加热处理可降低MPC中酪蛋白的抗原性,增加α-乳白蛋白的抗原性,但对β-乳球蛋白效果不明显。  相似文献   

13.
牛β-乳球蛋白基因5′调控成分的分离、克隆及序列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PCR方法克隆了牛β-乳球蛋白基因5′调控成分(1 449 bp),其中包括5′侧翼序列(645 bp),第一外显子及第一内含子(804 bp).PCR产物回收纯化后,克隆在pMD 18-T Vector的T位点.序列分析表明,该序列与牛β-乳球蛋白A型基因、牛β-乳球蛋白B型基因、山羊和绵羊β-乳球蛋白基因的同源性分别为98.55%,99.79%,90.70%和90.09%.计算机分析表明,此调控成分含有诸多调节因子结合位点或反应元件,其中包括视黄酸反应元件(RARE)、佛波酯反应元件(TRE)、乳腺特异性因子(MSBF)和核因子1(NF1)结合位点等,提示此调控成分可调控外源基因在乳腺细胞中高效表达,可用于构建乳腺特异性表达载体.  相似文献   

14.
低酸度酒精阳性乳患牛血清蛋白组成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实验采用醋酸纤维素薄膜电泳法分离了低酸度酒精阳性乳患牛血清中各蛋白组成成分,并测定了血清蛋白组份的相对百分含量.结果表明:酒精阳性乳患牛血清总蛋白含量没有显著变化(P>0.05);各血清蛋白组分中,清蛋白、α-球蛋白没有显著的变化(P>0.05);但β-球蛋白极显著升高(P<0.01),γ-球蛋白显著升高(P<0.05).由此可见,酒精阳性乳患牛体内血清蛋白组分发生了变化,这种变化可能是酒精阳性乳患牛体内氧化损伤及甲状腺机能降低所致.  相似文献   

15.
黑曲霉产β-甘露聚糖酶的纯化及酶学性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伟东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0):9366-9368
[目的]分离纯化黑曲霉固态发酵产生的β-甘露聚糖酶,研究β-甘露聚糖酶酶学性质。[方法]黑曲霉经固态发酵制备粗酶液,分别采用硫酸铵分段沉淀法、丙酮沉淀法和Sephadex凝胶层析法对β-甘露聚糖酶进行分离纯化,用PAGE检验其纯度。同时测定纯化后的β-甘露聚糖酶酶学性质。[结果]β-甘露聚糖酶经40%~90%饱和度硫酸铵沉淀法纯化后比活力可提高到1 180.9 U/mg 经1.0 ∶1.0~1.6∶1.0(V/V)丙酮沉淀法纯化后的比活力可提高到1 847.0 U/mg;最后经凝胶层析法纯化后的比活力可提高到7 950.4 U/mg,纯化倍数为8.67,在PAGE凝胶电泳图谱上得到单一条带,即纯化后的β-甘露聚糖酶。[结论]纯化后β甘露聚糖酶的酶学性质为:最适pH值4.2,最适反应温度60 ℃,米氏常数Km 2.67 mg/ml。  相似文献   

16.
为鉴定猪乳中的蛋白质组分,研究采集了8头大白猪的全乳,经离心脱脂后,采用SDS-PAGE对脱脂乳中的蛋白质进行分离,然后切取凝胶上的3条蛋白质条带,经还原烷基化和胰蛋白酶解处理后,采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分析产生的水解肽,以鉴定这3种低分子量蛋白质。结果表明,获得鉴定的2种蛋白质包括β-乳球蛋白(β-LG)和乳清酸蛋白(WAP),其中WAP可能对猪乳的生物学功能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7.
《中国畜禽种业》2008,4(6):75-75
加拿大圭尔夫大学的科学家们采用2%的全奶蛋白、奶蛋白的主要成分(酪蛋白酸和乳清)和部分产物(β-乳球蛋白和两个水解乳清蛋白)对鸡肉制作的法兰克福香肠进行了水解研究。研究显示,与对照组相比,添加了酪蛋白酸、常规乳清和乳清蛋白的2种水解物(WPH-Ⅰ和WPH-Ⅱ)可以显著降低烹煮损失,2种水解产物的水解效果最好。酪蛋白酸和常规乳清增加了鸡肉硬度,但是WPH-Ⅰ和WPH-Ⅱ能够显著降低鸡肉硬度、剪切力和弹性。  相似文献   

18.
在分析甘肃黑白花奶牛α-乳清蛋白及β-乳球蛋白遗传多态性的基础上,作者对这两个基因座与产奶量的相关性及其互作效应作了研究。发现这两个基因座对产奶量无显著影响及明显的互作效应,结合国外对β-乳球蛋白多态性与乳加工特性及乳品质相关性研究的结论,作者认为在甘肃黑白花奶牛进一步的选育中,应适当或尽可能地提高β-LgBB型个体的比例。  相似文献   

19.
在分析甘肃黑白花奶牛α-乳清蛋白及β-乳球蛋白遗传多态的基础上,作者对两个基因座与产奶量的相关性及其互作效应作了研究。  相似文献   

20.
为优化植物乳杆菌M1-UVs29细菌素的萃取条件,选择合适的成相物质后,通过单因素试验考察不同PEG浓度、硫酸铵浓度、p H、离子强度等对细菌素效价及萃取率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利用响应面进行优化。结果表明:最佳萃取条件是20%PEG4000,18%硫酸铵,1.3%氯化钠,体系p H4.0,效价1 258.01±14.23 IU·m L-1,萃取率达到83.7%。说明双水相法可以较好地纯化植物乳杆菌M1-UVs29细菌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