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大规模诱导突变体时,在M1代筛选候选多性状共变突变体,有助于提高在后续世代中筛选稳定遗传的突变体的效率和获得聚合育种所需优异多基因共变体。本试验利用0.4%EMS诱导处理早熟大豆品种“延农11”种子,在严格控制全试验区环境保持均一的条件下,通过全生育期整株对比观察和鉴定,筛选候选突变体。结果表明,经EMS处理种子后,产生了18种类型突变;不同性状的突变率在0.1~0.2%之间;多性状共变体的突变性状数在2~5之间。筛选出4个负向超亲极端表型突变体,其单株荚数、单株粒数和单株粒重只有野生型的1/2~1/3。筛选出5个正向超亲极端表型突变体,其单株荚数、单株粒数和单株粒重分别为野生型的1.9~3倍;其中,抗倒伏、超荚数、超粒数和超四粒荚候选突变体M1-31,单株粒数、单株粒重和四粒荚数分别是野生型的2.4~3.7倍。在突变体群体中,一粒荚与二粒荚、二粒荚与三粒荚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一粒荚与三粒荚呈正相关、一粒荚与四粒荚呈负相关、二粒荚和三粒荚与四粒荚呈正相关,但相关系数都很小(r0.2,P0.05)。本试验为借助高通量表型组学鉴定技术,在M1候选突变体的后续世代代群体中高通量筛选真实遗传的多基因共变突变体,建立高容量的突变体库、发掘和解析大豆功能基因奠定了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2.
发掘响应接种根瘤菌的大豆产量相关性状遗传位点和基因,对于大豆固氮能力改良的分子育种至关重要。本研究通过在低氮条件下对大豆重组自交系群体和自然群体分别接种根瘤菌,进而发掘了株高、主茎节数、分枝数、单株荚数、单株粒数、单株粒重和百粒重等产量相关性状QTL位点和候选基因。通过关联分析共获得分布于10条染色体上的59个产量相关性状显著性SNP,有8个SNP与单株荚数、单株粒重和百粒重等重要产量性状显著关联。在RIL群体中,共定位到23个产量相关性状加性QTL和13对上位性QTL,其中加性QTL分布于8条染色体,表型贡献率为5.90%~32.87%。在这些QTL中,控制单株荚数和百粒重的QTL各有2个、控制单株粒数和单株粒重的QTL各有3个,对表型的贡献率为5.95%~24.60%。进一步分析发现,在自然群体和RIL群体中的产量相关性状一致性QTL主要位于6号与19号染色体上,有23个可能的候选基因位于这些一致性QTL附近的基因组区域。  相似文献   

3.
对来自于中国黄淮海大豆产区、北方大豆产区和南方大豆产区的316个大豆品种的主要农艺性状进行了鉴定和比较。结果表明,育成品种的分枝数、分枝荚数、单株总荚数明显不及农家品种,而其它性状如主茎荚数、单株粒重、单株粒数和百粒重优于农家品种。以育成品种和农家品种分别所作的相关分析表明,主茎荚数、分枝荚数、单株总荚数均与单株粒数和单株粒重呈显著的正相关;主茎节数与株高、主茎荚数、单株总荚数、单株粒重、单株粒数呈显著正相关;分枝数与分枝荚数、单株总荚数、单株粒数和单株粒重呈极显著或非显著正相关,但与主茎荚数呈负向显著相关;单株粒数与单株粒重显著正相关,百粒重与单株粒重正向显著相关,与单株粒数负相关显著。通过比较和分析,就百粒重、生育期和株高筛选出一些具有极端值的品种,可以用作品种选育的亲本和大豆分子育种如转基因受体或分子标记作图群体的遗传材料。  相似文献   

4.
大豆荚粒性状对单株产量的效应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富厚  郑跃进  侯典云  韦淑亚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5):3632-3633,3636
针对河南省内外14个大豆品种的若干荚粒性状进行相关分析和通径分析,结果表明,大豆单株荚数、单株荚重、单株粒位数、单株粒数、百粒重、荚皮重与单株产量呈正相关,而荚皮重/粒重与单株产量呈负相关;对单株产量为直接正效应的性状的通径系数大小依次是单株荚重、单株粒位数、单株荚数、株高和百粒重,为直接负效应的性状依次是荚皮重/粒重、单株粒数和荚皮重。此结果对大豆育种工作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选用20个山西早熟大豆品种,对13个性状进行遗传相关及通径分析。结果表明,生育期性状遗传力较高,荚粒数变异较大,遗传型相关一般接近或稍高于表型相关,百粒重、株高、单株粒数、单株荚数、二粒荚数、主茎节数、生育期、一粒荚数与产量呈极显著的正相关,百粒重和单株粒数对产量起决定作用。选育早熟高产品种要以百粒重和单株粒数为主要目标。  相似文献   

6.
为探究分枝性状(分枝数、分枝长度、分枝节数、分枝粒数、分枝粒重)与产量、农艺性状间的相关程度,以及各性状间相互影响的主次关系,选取两个不同类型的大豆品种,在不同株距下进行了本试验,运用相关性及灰色关联度分析法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两类型大豆品种分枝性状均与主茎节数、主茎3粒荚、主茎粒数、主茎粒重、单株总粒数、单株粒重呈极显著正相关;亚有限生长型大豆分枝性状与百粒重、小区产量呈负相关,无限生长型大豆分枝性状与百粒重、小区产量呈正相关,均没达到显著相关。(2)无限生长型大豆农艺性状与分枝性状关联度依次为:单株总粒数﹥单株粒重﹥主茎节数﹥主茎粒重﹥主茎粒数﹥主茎3粒荚﹥主茎4粒荚﹥主茎1粒荚﹥主茎2粒荚﹥株高﹥小区产量﹥百粒重;分枝性状与农艺性状的关联度依次为:分枝数﹥分枝粒重﹥分枝粒数﹥分枝节数﹥分枝长度。(3)亚有限生长型大豆农艺性状与分枝性状关联度依次为:单株总粒数﹥单株粒重﹥主茎3粒荚﹥主茎粒数﹥主茎粒重﹥主茎节数﹥主茎4粒荚﹥主茎2粒荚﹥主茎1粒荚﹥株高﹥小区产量﹥百粒重;分枝性状与农艺性状的关联度依次为:分枝节数﹥分枝数﹥分枝长度﹥分枝粒重﹥分枝粒数。(4)在黑龙江省育种选择时应根据结荚习性不同而有所侧重,农业生产应依据品种特性合理密植。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EMS诱变"京农6"得到的小豆窄叶、矮秆突变体(NLD)的遗传行为,选用小豆DR029×NLD杂交组合,对亲本和F2分离群体中个体的株高和叶形进行调查统计,发现小豆突变体的窄叶矮秆性状是由单基因控制的隐性性状,为孟德尔遗传。对株高、茎粗、主茎节数、主茎分枝数、单株荚数、荚长、荚宽、单荚粒数、单株粒数、百粒重、单株产量共11个性状进行相关性调查统计,结果表明各性状间显著相关;其中株高、茎粗、荚长、单株荚数、单株粒数、单株产量的广义遗传力达到90%以上,可作为小豆杂交育种早代选育的重点考察指标。  相似文献   

8.
为了研究陕西省关中地区大豆主要农艺性状对产量的影响,以陕西夏播大豆的16个品种(系)为试验材料,通过大田试验,应用通径和灰色关联度分析的方法对与产量相关的农艺性状进行了主次关系的分析。通径分析结果表明:大豆主要农艺性状对产量的贡献率大小依次为单株粒重单株粒数百粒重单株荚数株高单荚粒数结荚高度。灰色关联度分析表明:大豆主要农艺性状与产量灰色关联度依次为单株粒重单株粒数单株荚数株高百粒重有效分枝数生育期结荚高度单荚粒数。通过两种不同分析方法,单株粒重、单株粒数和株高被认定为影响大豆高产最为重要的农艺性状。  相似文献   

9.
本文研究了4个大豆品种种子经EMS处理M_2代主要农艺性状的遗传变异及相关关系。M_2代主要农艺性状均发生不同程度的遗传变异,分枝数、株高、单株荚数的遗传变异系数较大,接近或超过20%。M_2代各性状的广义遗传力以生育期、株高、主茎节数和分枝数较高,单株荚数、单株粒数、单株粒重为中等,百粒重的遗传力偏低。M_2代按10%的选择率进行选择,各主要农艺性状都能获得一定的遗传进度,分枝数、株高、单株粒数的相对遗传进度最高。单株粒数、单株荚数、全株重及生育期与单株粒重呈极显著的基因型和表型正相关;株高、主茎节数、分枝数与单株粒数、单株荚数也呈极显著的基因型和表型正相关,为相关选择指出了方向。M_2代中,株高、生育期的株系间变异大于株系内变异;分枝数、单株荚数、单株粒数的株系间变异小于株系内变异。对株系内变异大的性状,M_2代株行群体以适当大些为宜。  相似文献   

10.
黑龙江省不同大豆品种的主要农艺性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用50份黑龙江省大豆品种的株高、底荚高、单株荚数、单株粒数、百粒重等主要农艺性状进行多样性分析及聚类分析。结果表明:黑龙江省的大豆品种底荚数、单株荚数、单株粒数的变异幅度较大,株高、百粒重等性状的变异幅度较小;各积温带的品种性状变异幅度存在很大差异,第四积温带的大豆品种性状存在丰富的变异类型;通过聚类分析将供试品种分为3个组群,第Ⅲ组的大豆品种产量相关性状表现优于其他组群的大豆品种。  相似文献   

11.
为了研究陕西省关中地区大豆主要农艺性状对产量的影响,以陕西夏播大豆的16个品种(系)为试验材料,通过大田试验,应用通径和灰色关联度分析的方法对与产量相关的农艺性状进行了主次关系的分析。通径分析结果表明:大豆主要农艺性状对产量的贡献率大小依次为单株粒重>单株粒数>百粒重>单株荚数>株高>单荚粒数>结荚高度。灰色关联度分析表明:大豆主要农艺性状与产量灰色关联度依次为单株粒重>单株粒数>单株荚数>株高>百粒重>有效分枝数>生育期>结荚高度>单荚粒数。通过两种不同分析方法,单株粒重、单株粒数和株高被认定为影响大豆高产最为重要的农艺性状。  相似文献   

12.
[目的]为提高大豆新品种(系)农艺性状的选择效率提供帮助,为区域性大豆品种更新和筛选及高产栽培工作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12个春大豆新品种(系)为材料,对主要农艺性状进行遗传变异分析、简单相关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结果]大豆有效分枝数的变异系数最大,为61.64%,生育天数的变异系数最小,为3.33%;产量与单株粒数、百粒重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单株荚数、株高、有效分枝数、主茎节数呈正相关,与生育天数、结荚高呈负相关;从主成分分析看,前4个主成分的累积贡献率达94.356 7%。[结论]有效分枝、单株荚数、单株粒数、主茎节数、百粒重、结荚高、株高的变异系数较大;大豆产量和单株荚数、每荚粒数、单株粒重密切相关;产量的构成主要性状有单株荚数、单株粒数、百粒重、结荚高、株高、单株粒重、每荚粒数。在选择大豆品种时应注意产量高和生育期、株高适中的品种,要着重对第1、2、3主成分的综合性选择。  相似文献   

13.
大豆杂交组合F1代优势及亲子代间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9个广西优良大豆品种(系)为母本,4份巴西大豆种质作父本,配组12个。研究F1代各主要产量性状的杂种优势,以及F1代与中亲值,F2代间的关系。大多数组合F1代在产量性状上存在不同程度正向超亲,少数组合向超亲,各性状平均正向超亲大小依次为:单株产量>单株荧数>单株粒数>株高>百粒重>生育日数。F1代与中亲值在株高、分枝、单株荚数、单株粒数上达极显著正相关,单株产量显著正相关;F1与F2代在株高和单株荚数上极显著正相关,在单株粒数、单株产量上达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新疆超早熟大豆品系(种)产量与主要农艺性状的关系,为新疆超早熟大豆新品种选育和品种改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16个超早熟大豆品系(种)的产量及主要农艺性状进行分析.[结果]产量与主要农艺性状的关联度由大到小排序为:单株粒重>株高>单株粒数>单株有效荚数>有效分枝>结荚高度>主茎节数>百粒重.[结论]单株粒重、株高、单株粒数、单株有效荚数是影响北疆超早熟大豆产量的重要因素,研究对高产、优质的超早熟大豆选育具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5.
株高是大豆最重要的株型性状之一。本研究以大豆株高突变体z110及其野生型吉大豆5号为材料,分析了突变体株型变化以及产量潜力。结果表明,与野生型相比,突变显著降低了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叶片含氮量,对光合速率无显著影响;突变显著降低了株高、平均节间长度、平均叶柄长度,显著增加了节数、分枝数,且第4节后叶柄长度随着节数的增加而逐渐缩短;突变使百粒重显著降低,而使单株产量、单株粒数、单株荚数等性状显著增加,表现出一定的增产潜力。  相似文献   

16.
黑龙江省近20年来中熟大豆品种遗传改进的明显趋势是株高、有效节数、一二粒荚数、三四粒荚数、单株荚数、单株粒数、每荚粒数和单株粒重增加,底荚高度略有增加。分枝数、蛋白质含量呈现先增后减的趋势.脂肪含量呈现先减后增的趋势,百粒重变化不大。株高、有效节数、三四粒荚数、单株荚数、单株粒数、百粒重与单株粒重呈显著或极显著的正相关。各性状对单株粒重的贡献大小依次为单株粒数、单株荚数、三四粒荚数、株高、有效节数、百粒重。提高单株粒数、单株荚数、三四粒荚数.兼顾株高、有效节数、百粒重是该区大豆育种的主攻方向。  相似文献   

17.
黄淮夏大豆主要农艺性状与单株产量关系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利用黄淮地区53个夏大豆品种(系)的7个主要农艺性状与单株产量的表型值资料进行简单相关分析和通径分析,结果表明,株高、主茎节数、单株荚数、单株粒数与单株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百粒重与单株产量呈显著正相关,底荚高和分枝数与单株产量呈不显著正相关。各农艺性状对单株产量的直接作用从大到小依次为单株粒数、百粒重、单株荚数、株高、分枝数、主茎节数、底荚高度。  相似文献   

18.
以黑龙江省13个育种单位覆盖6个积温带的132份品种为试验材料,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对影响大豆单株粒重的主要农艺性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与大豆单株粒重相关的农艺性状中,荚粒重、单株粒数和3粒英数的重要性排在了前三位,整体性状重要性的排序为:荚粒重>单株粒数>3粒英数>2粒英数>茎杆重>4粒英数>英皮厚>1粒英数>粒...  相似文献   

19.
对2015年天津夏播大豆区试各品种产量与其农艺性状之间的灰色关联度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百粒重、单株粒数、单株粒重、有效分枝、每荚粒数对参试大豆品种产量影响较大。因此,在天津地区进行育种单株选择时,应首先考虑百粒重、单株粒数、单株粒重、有效分枝、每荚粒数等主要农艺性状。  相似文献   

20.
本文对4个栽培大豆与半野生大豆杂交组合后代进行了遗传分析。结果表明:除百粒重外,杂种F_1代各农艺性状优势表现普遍存在。F_2代性状分离广泛,类型丰富,出现了大量超亲植株。株高、主茎节数、百粒重、茎粗、一荚粒数遗传力较高。单株粒重、单株粒数、单株荚数、每节荚数遗传力居中,分枝数最低。各性状的遗传进度绝对值都比较大,选择效果明显。半野生大豆利用应予以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