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研究草莓白粉病病原菌分生孢子的适宜萌发条件,为草莓白粉病菌发生、病害防治提供参考。以活体保存的羽衣草单囊壳菌(Sphaerotheca aphanis)的分生孢子为试验材料,在室内进行不同pH值、碳源、温度、湿度、光照等处理,研究其对分生孢子萌发率和芽管长度的影响。结果表明:草莓白粉病菌分生孢子萌发和芽管伸长最适pH值为7;分生孢子萌发的适宜温度范围为20~30℃,最佳萌发温度为25℃,致死温度达到42℃以上10 min分生孢子停止萌发;连续24 h光照对孢子萌发有促进作用;2%葡萄糖处理环境下有助于孢子萌发及芽管伸长。综合分析表明,草莓白粉病菌分生孢子最适温度和致死温度分别为25℃和42℃10 min,喜中性、高湿环境,在葡萄糖、光照充足的环境下有利于草莓白粉病菌分生孢子萌发。该研究结果为防治草莓白粉病菌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
环境条件对月季白粉菌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无菌条件下,研究了月季白粉菌分生孢子萌发与温度、湿度的关系。结果表明:月季白粉病菌分生孢子萌发最适温度为15℃,最低、最高温度分别为4和33℃。月季白粉菌分生孢子萌发的最适相对湿度为98%-100%,相对湿度小于93%时萌发率很低.在水滴中的萌发率更低。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索苦瓜白粉病病原菌分生孢子的适宜萌发条件及光质对其萌发的影响,为苦瓜白粉病菌培养、保存及病害防治提供参考.[方法]以纯化后活体保存的苦瓜白粉病菌分生孢子为材料,采用水琼脂玻片法,进行不同光质及光照时间、温度、湿度、pH、供氧、碳氮源处理,统计不同处理下苦瓜白粉病菌分生孢子的萌发数量,计算萌发率.[结果]适宜苦瓜白粉病菌分生孢子萌发的温度区间为20~30℃,最适萌发温度为25℃,致死温度为48℃10 min;分生孢子萌发最适相对湿度为100%;全黑暗环境最适于分生孢子萌发;分生孢子萌发的最适pH为7,对弱碱环境的适应性强于弱酸环境;全氧条件下分生孢子萌发率显著高于半氧和无氧处理(P<0.05),无氧处理下分生孢子几乎不萌发;紫光不利于分生孢子萌发,红、黄和绿光对分生孢子萌发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苦瓜白粉病菌最喜葡萄糖,甘露醇有一定的促进萌发作用,多糖不利于分生孢子的利用;氮源抑制苦瓜白粉病菌分生孢子萌发.[结论]苦瓜白粉病菌分生孢子萌发的最适温度和致死温度分别为25℃和48℃10 min,喜高湿、黑暗和中性环境,好氧,喜葡萄糖,萌发不需氮源,长波光质较短波更有利于苦瓜白粉病菌分生孢子萌发.因此,苦瓜生产中可用叶面喷施氮肥、补充短波光及保持叶面无水滴等措施防治白粉病;在生产空闲期间,利用高温闷棚消灭温室内部白粉病菌分生孢子,从而切断内部传染源,达到物理预防和控制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采用26S rDNA序列对分离自异常生长小麦白粉菌分生孢子上的菌株17wy1进行鉴定,明确其分类地位;通过孢子萌发抑制试验、室内盆栽和田间小麦白粉病防治试验测定17wy1发酵液对小麦白粉菌分生孢子萌发的影响及对小麦白粉病的生防效果,并通过定量PCR技术分析小麦病程相关蛋白基因PR1、PR2、PR5、TaPAL的表达模式,解析17wy1的拮抗机制,为小麦白粉病的生物防治提供依据。结果表明,菌株17wy1为腥掷孢酵母(Golubevia albescens),其发酵液(5×107个/mL)对小麦白粉菌分生孢子萌发抑制率为85.1%,对室内盆栽麦苗和田间小麦白粉病的防效分别为58.5%和69.8%;喷施酵母17wy1发酵液后,室内显症麦苗体内的病程相关蛋白基因PR1、PR5被诱导显著上调表达。可见,酵母菌17wy1可抑制小麦白粉菌分生孢子萌发,对室内盆栽麦苗和田间小麦白粉病具有较好的防治作用,是小麦白粉病的潜在生防菌。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测定了不同条件对变叶木[Codiaeum variegatum BI var.pictum(Lodd.)Muen]白粉病分生孢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分生孢子萌发的适宜温度为21~24℃,最适温度为24℃;最适相对湿度为80%;在p H为8时,萌发率最高;光照对分生孢子萌发无影响;葡萄糖、氯化铵有利于分生孢子的萌发;分生孢子的致死条件为43℃10 min。可见变叶木白粉病菌喜好温暖、潮湿、偏碱、富含营养的环境。  相似文献   

6.
在紫薇上,有3种白粉菌寄生——Uncinulliella australiana,Erysiphe lagerstroemiae和Phyllactinia corylea经研究,在昆明地区紫薇上的白粉菌应为Uncinulliella australiana,这与雅安地区所发生的紫薇白粉菌同属一种。菌丝体在紫薇芽鳞下越冬,春天来临或给予合适的条件,菌丝体便开始发育蔓延,对紫薇造成初侵染。分生孢子的散布受降水、温度相对湿度及风速的影响。降水明显对分生孢子散布不利。分生孢子散布具有明显的昼夜变化节律。在一年中,紫薇白粉病在春季开始发生,雨季(6月到9月)达到高峰,在晚秋停止了发展。  相似文献   

7.
白粉菌在不同抗病性葡萄叶片上的侵染过程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明葡萄白粉病侵染过程中病原与植物互作的关键时期。【方法】以抗白粉病的中国野生葡萄白河-35-1、感病欧洲葡萄品种佳丽酿及其F1代抗病株系6-12-4和感病株系6-12-2为材料,通过考马斯亮蓝G-250染色和解剖观察统计叶片的自然带菌率。采集田间白粉病发病葡萄叶片,人工接种试验叶片,于接种后0,1,3,5和7d分别采集接种叶片,制片后显微观察,研究白粉菌在葡萄叶片表面的生长和侵染过程。【结果】田间自然条件下和田间人工套袋隔离2周后,葡萄抗、感白粉病植株的新稍叶片均存在自然带菌现象,但抗病植株带菌率较低。人工压片接种后,菌丝和分生孢子成功附着在感病和抗病植株的叶片表面。随着接种后时间的延长,不同抗病性葡萄叶片表面白粉菌的数量均增加,接种3 d后感病植株叶片表面的菌丝数量快速增加,并表现出白粉症状;抗病葡萄植株叶片表面的菌丝数量增加较慢,不表现白粉症状。感病材料上葡萄白粉病的侵染过程为:分生孢子萌发形成芽管,然后在芽管顶端萌发形成附着胞,附着胞下方长出侵染丝并侵入叶片,完成侵染过程。【结论】葡萄白粉病菌与寄主识别反应的关键时期在接种后3 d内。白粉病人工接种前,葡萄叶片保持至少2周的隔离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8.
环境因素对尖孢镰刀菌分生孢子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悬滴法和凹玻片法,对影响尖抱镰刀菌分生孢子萌发的环境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尖孢镰刀菌分生抱子萌发的最适温度为25℃,在小于5℃、大于45℃的条件下会失去萌发能力;弱酸条件促进分生孢子的葫发,其最适宜pH5.0;在相对湿度100%的条件下,病原菌分生抱子萌发率最高;碳源营养条件比氮源更有利于分生孢子萌发;光照可以促进分生抱子的萌发。  相似文献   

9.
枯草芽孢杆菌对烟草白粉病抑制及控病效果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本文探究了枯草芽孢杆菌对白粉病病的抑制作用及其防治效果。【方法】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枯草芽孢杆菌对白粉菌菌丝的抑制作用,同时结合田间及烘烤对比实验测定烟草生长期和烘烤过程中枯草芽孢杆菌对白粉病的防控效果。【结果】枯草芽孢杆菌对白粉菌菌丝生长和分生孢子萌发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能使白粉菌菌丝顶端肿胀变形呈球状,导致新生分生孢子的个数显著减少;田间实验显示,枯草芽孢杆菌对烟草白粉病的田间防效可达70%以上,与化学药剂甲基硫菌灵相当,且对烟草叶片有一定的促生作用;烘烤前在发病烟叶上喷施枯草芽孢杆菌,可有效降低烘烤过程中白粉病的发病程度,其防效为36.59%,而甲基硫菌灵则不具备这种作用。【结论】枯草芽孢杆菌不仅对田间防治白粉病具有重要应用价值,而且在烘烤过程中也能降低白粉病原菌的再侵染,其控病作用的机制可能是对病原菌孢子萌发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0.
绿豆叶斑病菌分生孢子的产生和萌发条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明确绿豆叶斑病病原菌变灰尾孢菌(Cercospora canescens)分生孢子形成及萌发的最适条件,研究了变灰尾孢菌在9 种供试培养基上,在不同培养条件下分生孢子的产生及分生孢子的萌发情况。结果表明,在高粱粒培养基上25℃,光暗交替条件下培养10 天后即可产孢,培养14 天后产孢量可达9×105个/mL,玉米粉培养基和小麦粒培养基产孢较少,其他培养基不产孢。分生孢子在25℃、pH 6~7、连续黑暗条件下无菌水中培养20 h 后萌发率可达76.0%,不同温度、不同光照处理间萌发率差异显著。在蔗糖溶液和蛋白胨溶液中培养20 h 后萌发率分别达87.0%和86.3%。变灰尾孢菌的最适产孢条件为高粱粒培养基上25℃光暗交替培养;分生孢子最适萌发条件为25℃、pH 6~7、连续黑暗培养,蔗糖和蛋白胨可适当提高分生孢子的萌发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优化抗金银花白粉病菌贝莱斯芽孢杆菌HC-8菌株的发酵培养基及发酵条件,为其快速大量生产及进行大田生物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贝莱斯芽孢杆菌HC-8菌株为材料,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分别优化其发酵培养基及发酵条件;结合分生孢子萌发和平板对峙试验,分析优化方案下HC-8菌株对白粉病菌分生孢子萌发的抑制效果及对尖孢镰刀菌、烟草疫霉和轮状镰刀菌的拮抗活性。【结果】HC-8菌株最适基础培养基为酵母蛋白胨培养基(YSP);最佳培养基配方为蛋白胨5.0 g/L、酵母膏25.0 g/L、麦芽糖10.0 g/L;最佳发酵条件为温度37℃、初始pH 6.0、转速180 r/min、接种量0.100%、装液量20 mL/300 mL、培养时间48 h。优化方案下,HC-8菌株对白粉病菌分生孢子萌发的抑制率为83.15%,显著高于优化前的74.65%(P<0.05,下同);对尖孢镰刀菌、烟草疫霉和轮状镰刀菌的抑菌率分别为60.66%、59.03%和65.32%,显著高于优化前的54.31%、55.24%和59.17%。【结论】优化后的方案可提高HC-8菌株的发酵产量,并增强对尖孢镰刀菌、烟草疫霉和轮状镰刀菌的拮抗效果及对白粉病菌分生孢子萌发的抑制效果。建立的方案可用于快速、大批量发酵HC-8菌悬液。  相似文献   

12.
多主棒孢霉分生孢子萌发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影响多主棒孢霉分生孢子萌发的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30℃水膜存在的条件下,多主棒孢霉分生孢子培养2 h即可萌发,6 h后分生孢子萌发率达到较高水平;分生孢子萌发形式多样,可从一端、两端、一端一侧、两端一侧长出条芽管。不同黄瓜品种叶表露珠及叶片研磨液对分生孢子萌发率、芽管数量、菌丝长短有显著影响。抗病黄瓜品种叶片研磨液对该菌分生孢子萌发起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为番木瓜高产优质栽培提供依据。[方法]对云南种植区番木瓜白粉病的病原菌进行了鉴定,并对其危害症状、发生和流行因素进行了观察和分析。[结果]番木瓜白粉病病原菌无性世代属半知菌亚门、丝孢纲、丝孢目,其子实层呈白粉状,分生孢子近椭圆形;该病主要危害番木瓜叶片、花芽,严重时也危害果实、果梗;番木瓜白粉病的发生和流行与气象条件关系密切,空气相对湿度低于25%时其分生孢子仍可萌发并侵入危害,分生孢子的最适萌发温度为20~25℃;栽培管理不当也是病害发生、流行的重要因素之一。[结论]加强栽培管理,同时结合药剂防治可有效控制番木瓜白粉病的发生和蔓延。  相似文献   

14.
1发病条件 瓜类白粉病病原属于子囊菌纲,白粉菌目,白粉菌属或单丝壳属.病原以菌丝或子囊在病残体上越冬,产生孢子,靠风雨传播蔓延.孢子萌发直接侵入寄主的表皮细胞,吸取寄主细胞内的营养.孢子萌发温度10~30℃,以20~25℃最适,对湿度要求不严,高湿有利于萌发.  相似文献   

15.
1985~1988年,我们在吉林农业大学试验站人参病害试验地,发现了白粉病菌侵染普通人参和西洋参的现象。据田间调查,人参白粉病主要为害果实,其次为害叶片和嫩茎。被侵染的绿色果实初期在果面上产生白色,近圆形的粉状霉斑,条件适合时白粉霉斑向四周迅速蔓延而将整个绿果包裹起来,果面布满白色粉状物,即病原菌的菌丝体、分生孢子和分生孢子梗,此时果实褪绿变白,发育不良,重病果不能结子。病斑上散生的黑色小点为病原菌的闭囊壳。绿果后期受侵,在红果时呈现病状。叶与嫩茎上的  相似文献   

16.
贵阳二球悬铃木白粉病病原鉴定及防治药剂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了解贵阳市二球悬铃木(Platanus acerifolia Willd)白粉病病原菌种类及发生情况,筛选防治该病害的药剂。【方法】选择6个地点对贵阳市二球悬铃木白粉病进行调查;选用80%硫磺WG、28%咪鲜·己唑醇SC、12.5%腈菌唑ME、25%三唑酮WP、70%甲基硫菌灵WP、75%甲硫·乙嘧酚WP、400克/升氟硅唑EC等7种药剂,采用琼脂载玻片法测定分生孢子萌发率进行药剂筛选。【结果】调查结果表明:贵阳二球悬铃木白粉病发病率最高的是南明区遵义路为36.9%,最低的是花溪区黄金大道为4.3%。通过对二球悬铃木白粉病菌形态特征观察,经rDNA-ITS序列比对,病原物为悬铃木白粉菌(Erysiphe platani),未发现有性阶段。药剂筛选结果:在相同最低稀释倍数62500倍下,抑制效果最好的是80%硫磺WG,抑制率为85.31%;效果最差的是12.5%腈菌唑ME,抑制率为69.23%;药剂对分生孢子萌发的EC50最小的是28%咪鲜·己唑醇SC,为0.2876μg/mL;EC50最大的是70%甲基硫菌灵WP,为1.4728μg/mL。  相似文献   

17.
白粉寄生菌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寄生在凤仙花白粉菌上的白粉寄生菌经鉴定为 Cicinnobolus cesatii deBary.,培养在 BPA,PDA,V_8培养基和灭菌的米饭、麦粒、燕麦片等上面,于20~25℃生长良好并产生大量分生孢子。孢子悬液接种在患白粉病的10种植物病叶上,该菌能寄生在单丝壳、蔷薇单丝壳、鞑靼内丝白粉菌、禾白粉菌和二孢白粉菌上。  相似文献   

18.
对平凉市辣椒白粉病发生的症状特点、病原物的形态特征、生理特性等进行了观察和研究,明确了辣椒白粉病在不同温湿度条件下不同的症状特点,观察了其病原菌的侵染丝、分生孢子梗、分生孢子以及分生孢子萌发的形态特征。同时,依据该病发生规律,提出了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9.
梨黑星菌接种体在低温干燥条件下保存10个月后仍有70%以上的分生孢子具有萌发力。在干燥条件下,低温有利于黑星菌接种体的保存。-18——20℃和3—5℃保存的分生孢子萌发率分别为72.43%和71.02%,而室温保存的分生孢子萌发率为0。离体接种和田间接种表明,在接种点上,低温干燥保存的梨黑星菌接种体分生孢子与新鲜孢子一样具有侵染力。而且在田间接种下,接种16天后均引起接种部位的发病。  相似文献   

20.
调查了亚麻白粉病在新疆的发生及危害情况,对亚麻白粉病病原菌及田间发生规律进行了初步研究.调查表明,亚麻白粉病在新疆亚麻种植区均有发生,是亚麻田的主要病害;亚麻白粉病的分生孢子在15~30℃均可萌发,20~25℃是适宜萌发温度,在自然条件下白粉病分生孢子侵染的潜育期为8 d;亚麻白粉病田间发生规律初步研究表明,新源县亚麻白粉病始发生期与6月上旬气温和降雨关系密切,气温低、降雨多的年份亚麻白粉病发生相对较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