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江苏丰收菇业有限公司企业为基地,开展杏鲍菇、草菇新品种引进筛选;集成创新培养料高压灭菌;养菌育菇环境智能化调控;菌渣再利用栽培双孢菇等技术研究,建立健全了生物质资源梯次利用工厂化栽培杏鲍菇草菇关键技术体系。本文从栽培基质收集与预处理、优良新品种引进、菌种扩繁、杏鲍菇工厂化栽培、菌渣发酵、草菇工厂化栽培、菌渣作为有机肥还田等方面对生物质资源梯次利用工厂化栽培杏鲍菇草菇关键技术进行总结,以期为种植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8个不同草菇菌株进行室内网床层架式草粪料栽培试验,经菌丝培养、萌发、出菇性状及产量等方面测评,结果表明:V0045 (2号)、V0014 (1号)、V23 (8号)3个菌株生物学效率较高,出菇期长,破膜率低,适宜推广.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8个不同草菇菌株进行室内网床层架式草粪料栽培试验,经菌丝培养、萌发、出菇性状及产量等方面测评,结果表明:V0045 (2号)、V0014 (1号)、V23 (8号)3个菌株生物学效率较高,出菇期长,破膜率低,适宜推广.  相似文献   

4.
形态特征草菇的子实体由菌盖、菌柄和菌托组成。菌盖直径5~19cm,初期成钟形,成熟时平展,边缘整齐,中央稍起,突起处鼠灰色至灰黑色,向四边逐渐变浅。菌肉白色松软,中部较厚,菌褶为白色,后变为粉红色;菌柄中生、近圆柱形,上细下粗,菌托杯状,由外菌膜形成,粗厚,白色至灰色。常见的草菇品种有:V901、V2039、V白、V35、Vp35、V9、V733等,其中V白、V2039颜色较浅且菇体中等,其他颜色较深且菇体较大。对环境条件的要求温度草菇属高温型食用菌,适于夏季栽培,其生长发育的温度范围为10~44℃,适温30~39℃,最适36℃;子实体生长的最适温度为27~31℃,…  相似文献   

5.
海鲜菇工厂化瓶栽优良菌株的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拮抗试验和酯酶同工酶电泳试验考察国内外常见的5个海鲜菇主栽品种(编号1~5分别对应的是菌株来源为日本、日本、市售、市售、福建三明真菌研究所),并对其进行出菇比较,以期筛选出适宜工厂化的优良菌株。结果表明,5种菌株间均有拮抗现象;酯酶同工酶试验表明,这5种海鲜菇菌株可以分为4类,即2、3号为一类,1、4、5号各为一类。5种菌株瓶栽出菇后的农艺性状差异较大,其中4号菌株菇形最好、丛高一致、菇盖均一性最好,且子实体产量居第2,生物学转化率达到77.5%;5号菌株菇形较好,子实体产量最高,生物学转化率最高,为78.1%。因此可见,4号、5号菌株是适合工厂化瓶栽的海鲜菇菌株。  相似文献   

6.
为筛选出适合工厂化栽培的双孢蘑菇(Agaricus bisporus)菌株,收集国内外共20个双孢蘑菇菌株,在工厂化栽培条件下进行比较试验,综合分析不同菌株在PDA平板上的菌丝生长状态、生长速度以及工厂化生产过程中子实体出菇时间、产量、质量等农艺性状。结果表明:根据菌丝在PDA平板上的生长形态,将20个菌株分为两类,一类为气生/半气生型,表现为菌丝生长速度快,气生菌丝旺盛;另一类为贴生型,表现为基内菌丝发达,菌索明显,菌丝生长速度慢。贴生型菌株的产量高于气生/半气生型菌株。根据出菇时间、采收时间、产量及子实体质量性状评价得到4个(AZ1509、J5、AU02、AZ1109)出菇时间早(覆土后16—17 d)、采菇时间集中(一潮菇采收时间5 d)、产量高(3.6-4.5 kg/筐)、品质佳,适合市场鲜销的菌株。  相似文献   

7.
为了找出栽培白灵菇的最佳培养料配方和栽培模式,对以棉籽壳、阔叶树木屑、玉米芯为主料不同培养料配方下菌丝生长和出菇等情况进行了比较,并分析了双排菌袋覆土栽培、工厂化栽培、层架式栽培三种模式下白灵菇的产量等差异情况。结果表明,棉籽壳为主料时,菌丝生长快,优等菇比例高,且菌袋不易污染,棉籽壳和玉米芯混合作为主料时,菌丝生长稍差,但可大大降低成本;三种栽培模式中工厂化栽培模式产量高,且子实体形态好。棉籽壳和玉米芯混合做主料综合考虑为最佳培养料,工厂化栽培为最佳栽培模式。  相似文献   

8.
传统反季节栽培秀珍菇培养基以木屑为主料,采收6~7潮,周期长,用工量大,栽培成本高。工厂化秀珍菇栽培量大,生产周期短,要求产量集中。为探索工厂化秀珍菇单潮爆发性出菇关键技术,本研究比较了秀珍菇不同菌株、培养基配方、发菌期等因素,发现适宜工厂化单潮爆出菇的优良菌株为金秀,最佳配方为棉籽壳15%、玉米芯15%、木屑26.5%、甘蔗渣20%、麸皮20%、豆粕2.5%、石灰1%,适宜开袋出菇的发菌期为70 d。  相似文献   

9.
草菇工厂化栽培原材料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研究综述了适宜草菇工厂化栽培的原材料,包括稻草、废棉、玉米芯、杏鲍菇菌渣、金针菇菌渣、蟹味菇菌渣、双孢蘑菇菌渣和甘蔗渣等。给出了一些栽培过程需注意的关键点,以期为草菇栽培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目的]筛选适宜福州市栽培的优质高产秀珍菇菌株。[方法]通过拮抗试验和出菇试验,对10个秀珍菇菌株的满袋天数、原基发生时间、子实体农艺性状、袋平均产量以及生物学转化率等指标进行综合比较。[结果]夏丰一号满袋时间较短,子实体农艺性状优良,袋平均产量和生物学转化率最高,分别为231.94 g和51.54%。[结论]夏丰一号是适合在福州市栽培的优良菌株。  相似文献   

11.
<正> 我们用子实体作菌种直接栽培平菇试验,于1994年11月开始大面积栽培已获得丰收。现介绍如下: (一) 栽培方法 1、选种(选子实体) 选择118菌株和1012菌株平菇子实体作种。选用出菇早,丛生健壮,朵形大,肉质肥厚,色泽纯正,六七成熟,刚采下来  相似文献   

12.
为筛选适宜福建省罗源县窝口菌袋栽培的秀珍菇配套优良菌种,引进6个秀珍菇菌株进行比较试验,分析各菌株菌丝生长速度、生物学效率、子实体性状指标、优质菇比例、产出投入比等。结果表明:在生物学效率上,秀57菌株最高,为62.53%;其次是台秀P86,为61.82%,二者无显著性差异。优质菇比例上,秀57和台秀P86两菌株的A菇比例高,均超过70%,明显高于其他菌株。通过经济效益分析,秀57、台秀P86两个菌株的单袋利润较高,分别为1.13元和1.08元,其产出投入比均大于1.30。综合以上分析表明秀57和台秀P86两个菌株在供试菌株中表现优良,在产量、性状和优质菇比例指标上均较优,是适宜在罗源地区采用窝口菌袋栽培模式的两个应用型菌株。  相似文献   

13.
为有效解决江苏省农作物秸秆及菌渣等生物质资源量大而再利用效益低、菌菇规模产能大而产业链条偏短、关键技术标准化程度低等问题,进一步促进农业增效和菌菇产业发展,2013年以来,我们以企业为基地,开展菌菇新品种引进筛选、集成创新培养料高压灭菌、养菌育菇环境智能化调控、菌渣再利用栽培双孢蘑菇和草菇等试验研究,建立健全了生物质梯次利用工厂化栽培菌菇关键技术体系,具有重要的生产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桑黄古称桑臣、桑耳、胡孙眼和桑黄菇,其子实体具有抗氧化、预防癌症、免疫调节、控制血糖等作用。该试验对引进的1株桑黄菌株进行代料栽培试验,为明确桑黄6号在高原地区菌丝生长和子实体发育情况,找出在拉萨地区适合人工栽培桑黄菌丝和子实体发育的空气相对湿度、温度、光照等环境因子以及相应的管理措施。研究表明:桑黄6号生长发育所需时间为86 d,其中菌丝生长阶段59 d,出菇阶段27 d;菌丝生长阶段及后熟转色温度为28℃左右,湿度50%~60%,后熟转色期每天用散射光照射菌袋转色;出菇阶段温度控制在28℃左右,湿度在85%~95%之间;桑黄平均产量干质量为40.28 g/袋,拉萨地区工厂化可出2茬,但第2茬产量会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15.
利用杏鲍菇菌糠生产秀珍菇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将工厂化生产后产生的废弃菌糠进行有效循环利用,达到合理控制生产成本从而提高生产效益,笔者以工厂化一次出菇后淘汰的杏鲍菇菌糠为原料,按不同比例替代棉籽壳与玉米芯栽培秀珍菇,进行配方筛选,以期获得最适合秀珍菇生长的菌糠添加比例配方。试验结果表明,添加一定比例的杏鲍菇菌糠对秀珍菇子实体农艺性状没有显著影响;随着菌糠比例逐渐增加,秀珍菇产量、产值、产投比呈现出逐步增加的趋势;在培养料中添加50%杏鲍菇菌糠配方小区产量、产值及产投比最高,具有推广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16.
黄斌 《农家顾问》2001,(5):20-20
草菇又名兰花菇、中国蘑菇.目前国内栽培的草菇,是速生高温型的草腐菌,适合热带、亚热带栽培.在粤北和湘南的最适栽培季节只有6、7、8三个月.在长江流域只能在7、8月的高温季节生产.加上草菇子实体极易开伞,保鲜和运输困难,大大影响了其销售和商品价值.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郴州为他生物技术有限责任公司食用菌中心,从引进的十多个银丝草菇菌株中,筛选、驯化获得了V18、V19两个中低温型银丝草菇菌株.这两种菌株有如下优点:  相似文献   

17.
[目的]筛选适于木薯酒精渣栽培的草菇优良品种.[方法]以木薯酒精渣为主料,棉籽壳、麸皮为辅料,采用全脱袋覆土出菇方式,对引进和分离的13个草菇品种进行出菇试验.[结果]供试的13个草菇品种中菌丝生长速度较快的菌株有V97、V9、V25、V木和V112,菌丝日生长速度分别为15.43、14.86、13.57、12.78和12.78 mm/d;产量和生物转化率较高的菌株有V9、V木和V112,产量分别达29.16、21.70和18.21g/袋,生物转化率分别达24.50%、18.20%和15.30%;不易开伞的菌株为V9、V97、V365和草01.[结论]初步筛选出V9作为木薯酒精渣的适栽草菇品种,并作为下一步扩大试验规模的出发菌株.  相似文献   

18.
以发菌期,出菇期、转潮期、菌盖与菌柄的重量比及生物转化率5个指标,对玉米芯栽培的23个平菇菌株进行了模糊类分析,结果将其归为12类,其中,第1类的莱平1号和第2类的莱平4号、PL-802三个菌株,发菌快、出菇早、转潮快、产量高、子实体性状优,是适宜玉米芯栽培的优良平菇菌株。  相似文献   

19.
白灵菇又名白阿魏菇 ,其子实体色泽洁白 ,菌肉肥厚 ,质地细嫩 ,味道鲜美 ,是一种非常有开发前景的珍稀菇种。1 栽培季节8~ 9月为适宜制袋时期。此时最高气温稳定在 30℃以下 ,适宜白灵菇菌丝生长。菌丝长满后 ,气温下降 ,适于出菇和子实体生长。最适宜制袋时间 8月中旬至 9月上旬 ,赶在元旦至春节期间出菇 ,菇价高 ,经济效益好。2 菌种选择宜选用菇形好、抗逆性强、产量高的白灵 5号、新疆 3号、天山 2号 ,这些菌株可搭配使用。3 培养料配制和堆积发酵培养料配方 :玉米芯 40 0kg ,棉籽壳 40 0kg ,麸皮 10 0kg ,菜籽饼粉 30kg ,石灰 2 0…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菌糠基质的理化性质进行分析,并以其培养料栽培草菇,探讨菌糠在草菇生产中应用存在的问题。主要从两个个方面展开讨论,利用菌糠为主要原料栽培草菇试验,比较了棉籽壳、木屑、玉米芯三种不同配方的菌糠栽培草菇后的农艺性状、营养成分变化情况及其经济效益;通过对菌糠栽培草菇过程中常见病害烂棒病的调查发现,该病主要危害菌柄基部或整个菌袋,导致菌袋污染而减产甚至绝收。结果表明,菌糠作为一种新型农业废弃物,含有丰富的有机质和微量元素;同时,由于其具有较高的pH、通气性好等优点,可以有效地降低草菇菌丝生长期间杂菌感染率,提高子实体产量与品质。但菌糠也存在一些缺点,如易酸化、板结严重等,这些因素都会影响草菇正常发育以及出菇效果。应针对不同类型的菌糠应采取相应的措施来解决上述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