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本文以结球白菜贮藏3个月时的好菜率代表其耐贮性,主要分析了8个品种初采时及贮藏过程生长点过氧化物酶活性、叶球呼吸强度、叶球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及叶片叶绿素含量变化与耐贮性的关系。结果表明:初采时,耐贮品种的生长点过氧化物酶活性、叶球呼吸强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及叶片叶绿素含量均明显高于不耐贮品种。建议这些指标可作为选育和采后筛选耐贮品种的综合指标。在贮藏过程中,不耐贮品种的生长点过氧化物酶活性增加的百分数比耐贮品种增加的百分数明显高,但不耐贮品种叶球呼吸强度、可溶性固形物及叶片叶绿素含量均一直低于耐贮品种。本文支持生长点生理活性的迅速增加而导致生长点再生长是结球白菜整株衰老腐烂的主要原因这一观点。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信恢6号、信恢8号、信恢95336、信恢78、信恢150这5个恢复系和豫香A、D62A、T98A、冈46A这4个不育系不完全双列杂交组配,测定20个F1后代的产量水平。通过对各个后代产量数据分析测定各个恢复系和不育系的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选育出杂交后代杂种优势比较明显的恢复系,同时也筛选出在引进的现有不育系中在本地配合力表现优良的不育系品种。目的在以后的制种组合中给于一定的指导和参考。  相似文献   

3.
为有效利用野生草莓资源,提高渐渗系创制效率,通过测定二倍体RG×八倍体红玉正反交杂交结实率、杂交种子出苗率,用卡宝品红染色法与流式细胞术对种间杂交后代进行染色体倍性检测,比较研究了六倍体种间材料RH28与父母本的植株叶片结构、株型、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花药活力等。结果表明,RG×红玉杂交结实率为22%,高于红玉×RG的15%;RG×红玉杂交种子出苗率为12.04%,低于红玉×RG的20.83%。RG×红玉杂交后代中不同倍性植株占比分别为2x 19.57%、3x 45.65%、4x 19.57%、5x 13.04%、6x 2.17%,红玉×RG杂交后代3x 20.0%、4x 26.67%、5x 26.67%、6x 26.67%。种间杂交后代RH28植株略高于RG,分枝数少于RG,能抽生少量匍匐茎;叶片细胞组织厚度介于2个亲本之间,说明叶片组织结构与染色体倍性成正比;花朵大小和雄蕊数介于2个亲本之间,在花期各阶段均能检测到花粉活力,花药活力强度低于红玉,但花药活力趋势与红玉相仿,在大蕾期至开花第1天最强。种间杂交后代RH28在花粉活力、匍匐茎抽生特性、株型、果实品质等方面都显示出向优趋势,这为优良野生草莓资源和种间杂交育种手段的利用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4.
选用7种不同细胞质源滇型不育系与滇一型保持系及恢复系各5个材料进行杂交,对70个杂交组合的剑叶穗颈夹角、剑叶长宽比、株高、穗长及穗总粒数这5个性状进行分析。试验结果表明,滇型杂交水稻在剑叶长宽比、株高、穗长及穗总粒数等性状的表现主要受不育系母本的影响,在组配滇型杂交稻时考虑不育系多项农艺性状的表现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5.
密度、播期及施肥量对黄芽白菜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大力开发泰山的名、特、优蔬菜,保存品种资源,我们承担了市科技局项目,近几年对黄芽白菜进行提纯复壮。同时又在2003年进行了优质高产栽培正交试验,以便找到黄芽白菜适宜密度、播期及基肥施用量,为生产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根据EST数据库拼接了1条大豆Cl-通道基因的EST序列,并通过RT-PCR技术从大豆cDNA中获得该EST.Southern blot、半定量Northern blot、RT-PCR和分光光度法等检测结果表明:该EST所在Cl-通道基因在供试栽培大豆和野生大豆杂交组合(Jackson×BB52)亲本及其耐盐杂交后代JB185(F5)株系等材料中的拷贝数无差异,但在盐胁迫下,栽培大豆Jackson幼苗根和叶中该基因的转录水平表现减弱趋势,而野生大豆BB52和杂交后代JB185(F5)表现增强趋势或相对较高水平,在JB185(F5)中更为明显.盐胁迫下Jackson幼苗体内积累的Cl-相对较多,且向叶片运输比例较大,而BB52和JB185(F5)体内积累的Cl-相对较少,且主要积累在根部,向叶片运输比例较小.  相似文献   

7.
为了选育出适宜春季反季节栽培的结球白菜新品种,满足生产和市场供应需求,以北京小杂55、四季王和强势为对照,对自育的5个大白菜新组合进行了产量及耐抽薹性等性状的比较鉴定试验.结果表明:大白菜组合C-2×ye15-1和C-1×Zui-4的产量较高,分别比对照品种强势增产8.04%和4.37%,经方差分析表明,C-2×ye1...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小麦氮代谢相关指标的遗传与表达差异,为选育小麦氮高效品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用6个不同氮效率小麦品种及其组配的3个杂交组合,采用霍格兰营养液进行苗期试验,设置3个氮水平:低氮(LN)、正常供氮(CK)、高氮(HN),分别为0.2、4和8 mmol•L-1,在3个氮水平下对小麦苗期形态、氮代谢相关酶、氮含量和氮素积累量进行遗传分析,同时探讨了根叶的氮代谢相关基因的表达量差异。【结果】根长和根鲜重在低氮水平下明显高于正常供氮,杂种优势表现为负向。苗高和苗鲜重随着氮水平的增加呈抛物线增长趋势,杂种优势表现为超中亲甚至超高亲。根长随氮水平增加先大幅降低后趋于平缓,而苗高则先大幅下降后趋于平缓。根苗鲜重变化规律与根长和苗高一致。根含氮量随着氮水平增加呈上升趋势,而叶片含氮量和氮素积累量则先大幅升高后小幅下降,高氮水平下根叶含氮量杂种优势显著。硝酸还原酶活性和谷氨酰胺合成酶活性均随着氮水平升高而升高,硝酸还原酶活性的杂种优势均为负向,而谷氨酰胺合成酶活性表现为正向杂种优势。硝酸还原酶活性的杂种优势变化与根系性状基本一致,谷氨酰胺合成酶活性杂种优势与地上部幼苗性状基本一致。根系硝酸转运蛋白的3个基因的表达量趋势一致,均随着氮水平升高呈先大幅下降后趋于平缓,且杂种优势整体表现为正向。叶片NRT1.1和GS1c的表达量均随着氮水平增加呈先大幅上升后小幅下降趋势,杂种优势整体表现为正向。小麦根系与叶片NRT1.1的表达变化趋势不一致,根系NRT1.1的表达量在氮胁迫时大幅升高,而叶片NRT1.1的表达量在氮胁迫时大幅下降。综合所测15项指标结果显示,在低氮水平下低氮高效品种YM35和高氮水平下高氮高效品种DK138多数指标较高。组合YM35×DK138是由低氮高效品种和高氮高效品种杂交而成,该组合在低氮水平15项指标中有10项指标较高,且在正常供氮和高氮水平下有6项和5项指标较高。【结论】与氮素吸收密切相关的根系指标随着氮水平增加先大幅下降后趋于平缓。与氮素利用相关的指标和基因表达随着氮水平增加先大幅增加后趋于平缓。3个组合在不同氮水平下大多数指标表现为正向杂种优势。以低氮高效和高氮高效品种作亲本组配利于在低氮环境下对优良后代的选择,以氮高效品种作亲本有利于后代在正常供氮时的生长。  相似文献   

9.
杂交小麦主要产量性状优势及亲本选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121个小麦杂交组合中14个增产幅度较大的超标优势组合F1代的产量性状、株高和抗病性等进行分析,发现各超标优势组合的产量三因素均具有较高水平.在产量三因素中,有效穗数的优势对产量优势的贡献最大,其次是每穗粒数,千粒重优势对产量优势的贡献最小.此外还发现,湖北麦区生态条件下,杂种F1代株高为88~97 cm、父本比...  相似文献   

10.
从猪蛋白质(酶)多态性和DNA分子水平上估测出亲本种群间的遗传距离,探讨它们与基因杂合度及经济性状杂优率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亲本间遗传距离与基因杂合度呈正相关,与日增重、屠宰率的杂优率也呈正相关,与眼肌面积、后腿比例、瘦肉率、熟肉率的杂优率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11.
甘薯采后贮藏期短,在采后贮运过程中极易腐败变质,从而影响甘薯的品质,造成大量损失.因此,研究不同耐贮性甘薯的生理生化指标差异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价值.以耐贮藏甘薯品种南瑞苕、奥墨红、徐55-2、新大紫、徐薯18和不耐贮藏甘薯品种徐薯23、大红花、南瓜薯、满村香、万二、金吊薯为试验材料,考察甘薯叶片中抗氧化酶活性及活性氧(ROS)含量的差异,解析抗氧化代谢与甘薯耐贮性的相关性.结果表明,与不耐贮藏甘薯品种相比,耐贮的甘薯品种抗氧化酶如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活性较高,脂氧合酶(LOX)活性、丙二醛(MDA)含量、过氧化氢(H2O2)含量和超氧阴离子(O2-·)产生速率相对较低.热图分析结果显示,耐贮藏甘薯品种的叶片抗氧化酶活性相对较高,活性氧含量相对较低,不耐贮藏甘薯品种的叶片抗氧化酶活性相对较低,活性氧含量相对较高.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不同耐贮性的甘薯品种中抗氧化能力和贮藏性能之间呈正相关.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不同抗氧化酶之间有着较高的正相关系数,而与LOX活性、H2O2含量、O2-·产生速率、MDA含量呈明显负相关.由此可见,耐贮藏甘薯品种较不耐贮藏甘薯品种有着更好的抗氧化能力.研究结果为耐贮甘薯的选育提供了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2.
从猪蛋白质(酶)多态性和DNA分子水平上估测出亲本种群间的遗传距离,探讨它们与基因杂合度及经济性状杂优率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亲本间遗传距离与基因杂合度呈正相关,与日增重、屠宰率的杂优率也呈正相关,与眼肌面积、后腿比例、瘦肉率、熟肉率的杂优率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13.
罗非鱼亲本与杂交子代遗传差异的RAPD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普恩  刘丽  刘楚吾 《现代农业科学》2008,15(12):95-98,111
运用RAPD技术对奥利亚罗非鱼(Oreochromis aureus)、尼罗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及其杂交子代(O.aureus ♂×O.niloticus ♀)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研究。从40个RAPD随机引物中筛选出扩增效果好的引物13个,分别用于这3个罗非鱼群体的基因组DNA的扩增。结果显示,3个罗非鱼群体的平均多态性位点比率(P)分别为52.78%、44.36%、44.99%;个体间平均遗传相似系数(S)分别为0.9102、0.9121、0.9043;平均遗传距离(D)分别为0.0898、0.0879、0.0957;平均Nei基因多样性指数(H)分别为0.2248、0.2450、0.2293;平均Shannon信息指数(Hi)分别为0.0922、0.1040、0.1329。同时得到可用于鉴别3个群体的9条特异性分子标记。  相似文献   

14.
对樱桃谷鸭和麻鸭及其杂交子代(樱♂×麻♀)3个样本的基因组DNA进行了RAPD标记分析,探讨了杂种优势产生的分子遗传机制。从120个随机引物中筛选出20个引物进行扩增,460条扩增带中,有330条带具有多态性。群体内相似性指数分别为0.7888(樱桃谷鸭)、0.7629(麻鸭)和0.8227(F1)。F1与母本的相对遗传距离为0.3300,与父本为0.3505,表明F1偏向母本。  相似文献   

15.
作物内不同类型间种子耐贮性研究   总被引:27,自引:4,他引:27  
作物内不同类型间种子耐贮性研究陈晓玲,陈叔平,卢新雄(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北京100081)关键词小麦,油菜,种子人工老化,种子耐贮性近年来,我国作物种质资源保存已得到迅速发展,据“八五”国家种质库贮存种子生活力跟踪监测阶段性的报告,入...  相似文献   

16.
以超强抗寒性冬油菜品种陇油7号分别与抗寒性品种延油2号和耐寒性品种天油2号的杂交后代(F1、F2、BC1)为研究对象,对各世代越冬率进行统计并结合亲本及杂交后代的CAT、POD、SOD酶活性变化研究,分析它们之间的抗寒性关系。结果表明:不同抗寒性品种杂交后代的越冬率均介于2个亲本之间,但不同世代越冬率存在较大差异;母本的抗寒性越强,在F1代中,后代的越冬率越高,F1代的自交后代(F2)越冬率比F1代的低;在BC1中,后代的越冬率变化范围较大,既有低于F2代自交后代的杂交组合(天2×陇7)×天2,也有高于F1代的杂交组合(陇7×天2)×陇7,以抗寒性强的品种作轮回亲本可以使回交一代的越冬率明显升高。低温胁迫后,2个群体不同世代的保护酶活性均增加,在群体1中,F1代CAT平均值从降温后比降温前升高了,F2从8.41 U·g-1到15.72 U·g-1,BC1从10.62 U·g-1到19.20 U·g-1。对越冬率与保护性酶进行回归分析,回归方程为Y=1.208+2.698X1+1.154X2+0.163X3,可得出越冬率与CAT酶、POD酶、SOD酶活性的关系呈极显著正相关,说明保护性酶活性越强,越冬率越高,抗寒性也就越好。  相似文献   

17.
本试验,对7个杂交组合的后代表观收获指数与亲本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F2群体表观收获指数平均值与双亲平均值呈极显著正相关(r=0.8303),与双亲差值显著负相关(r=-0.6978),F2分离出高表观收获指数的个体的比率与双亲平均值相关显著(r=0.7638);F2群体分布受亲本的组配方式影响较大。因此,在提高大豆表观收获指数育种中,选择双绝对值均高且差值较小的材料为亲本有利于提高育种选择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杂交水稻亲本产量相关性状的配合力。[方法]以5个三系不育系和5个恢复系采用不完全双列杂交(NCⅡ)设计,对产量相关性状进行了配合力分析。[结果]F_1产量相关性状的遗传同时受加性效应和非加性效应控制;在单株产量上,不育系一般配合力由大到小依次为301A、421A、606A、五丰A、贡A,恢复系一般配合力由大到小依次为R208、R615、玉桂、华占、R319;狭义遗传力的由大到小依次为千粒重、穗颈长、穗长、穗总粒数、穗实粒数、剑叶长、单株有效穗、株高、结实率、播始历期。[结论]该研究为亲本材料的合理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利用亲本种遗传资源是改良甘蓝型油菜的重要手段。以甘蓝型油菜与菌核病抗性甘蓝杂交合成的六倍体为桥梁,与大量的白菜型油菜杂交,合成杂种,探索改良甘蓝型油菜菌核病抗性的策略。【方法】采用菌核病抗病甘蓝(C01)与甘蓝型油菜(中双9号)杂交合成六倍体,通过分析六倍体的育性、菌病抗性和减数分裂行为来分析其作为桥梁材料转移菌核病抗性的可能性;将六倍体与110份白菜型油菜杂交,通过考察杂种发育和可交配性来分析六倍体与白菜型油菜杂交的可行性;通过鉴定杂种的苗期表型特征、自交结实率及离体茎秆的菌核病抗性来分析杂种在改良甘蓝型油菜遗传背景上的利用潜力。【结果】该六倍体的花粉育性为90.6%—92.7%,自交结实率为3—7粒/角果;菌核病抗性显著高于对照品种(中双9号);处于减数分裂后期I的花粉母细胞中,68.80%(86/125)的染色体分离比为28﹕28。110份春性、冬性和半冬性的白菜型油菜与六倍体杂交,授粉15 d后的胚珠发育正常,并且都能收获成熟种子,平均可交配性为(4.25±3.91)粒/角果。尽管不同基因型之间的可交配性存在显著差异,但是不同生态型的白菜型油菜与六倍体杂交的可交配性无显著差异(半冬性:(4.35±3.77)粒/角果,春性:(4.34±4.51)粒/角果,冬性:(4.01±3.43)粒/角果;P=0.44)。六倍体作为母本或者父本与白菜型油菜杂交都能结籽,而且没有显著性差异(六倍体为母本:平均结实率为4.27粒/角果;六倍体为父本:平均结实率为3.95粒/角果;P=0.69)。六倍体与白菜型油菜杂交创建的杂种,苗期形态似甘蓝型油菜,但是表型变异丰富;杂种都能自交结籽,平均自交结实率为(7.72±4.45)粒/角果;来自不同生态型的白菜型油菜与六倍体合成的杂种自交结实率无显著性差异(冬性白菜型油菜合成的杂种平均自交结实率:(8.07±3.43)粒/角果,半冬性:(7.88±4.64)粒/角果,春性:(6.41±3.00)粒/角果,P=0.95)。经过两年的离体茎秆菌核病抗性鉴定,6份杂种的菌核病发病程度两年均显著低于中双9号(P0.05)。【结论】以六倍体为桥梁能有效地将甘蓝型油菜亲本种的优良性状导入到甘蓝型油菜中。  相似文献   

20.
【目的】本文通过甘蓝型油菜和特早熟白菜型油菜种间杂交,实现遗传物质的互相转移,选育新型甘蓝型油菜。【方法】对甘蓝型油菜与特早熟白菜型油菜种间杂交早期世代F_1、F_2和F_3进行细胞学分析。【结果】(1)以甘蓝型油菜为母本的甘白杂交比以特早熟白菜型油菜为母本白甘杂交更易获得杂交种。(2)甘白杂交F_1植株形态偏甘蓝型油菜,花粉育性不佳,染色体数目为29。PMCs减数分裂时染色体配对以二价体方式为主,数目在9~14个之间,后期I分离方式以15/14为主,并出现落后染色体和染色体桥。(3)杂交后代F_2细胞学分析,表型偏白菜型的植株2n=20,中间型植株2n=23~28,偏甘蓝型植株2n=29~58,其中2n=38的植株较少。(4)偏甘蓝型的F_2植株自交后代F_3植株全为偏甘蓝型,2n=35~38的植株后代中2n=38的植株占25.00%以上。(5)F_1花期介于双亲之间,F_2群体中偏白菜型植株大都开花较早,而中间型、偏甘蓝型植株中早花植株的概率较低,且F_3中早花植株更少,不足20.00%。【结论】甘白杂交以甘蓝型油菜为母本更易获得杂交种,且F_1植株偏甘蓝型,2n=29,减数分裂过程出现单价体、多价体、落后染色体、染色体桥等异常行为,且育性不佳。F_2群体植株以偏甘蓝型为主,其自交后代F_3全为偏甘蓝型,其中F_2中2n=38的植株较少,且自交后代染色体并非全为38条。甘白杂交后代中早花植株所占比例随着世代的增加趋于减少。该试验为甘白杂交选育特早熟甘蓝型油菜提供了细胞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