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 毫秒
1.
试验采集了经过12个月育肥的8头大额牛×婆罗门(GBF1)阉牛和30头BMY阉牛血样,进行了肌酐、总蛋白、尿素氮等13项血液生化指标测定。结果发现,GBF1牛肌酐浓度显著高于BMY牛(P<0.05),其它指标两品种牛间差异不显著(P>0.05)。另外选取30头BMY牛和30头婆罗门牛,进行90 d的育肥,在育肥1、2、3月分别采血样,分析了肌酐、总蛋白等10个血液生化指标。结果发现,总蛋白在育肥3月极显著低于育肥1和2月(P<0.01);总胆固醇、谷丙转氨酶在育肥3月极显著高于育肥1和2月(P<0.01);甘油三酯、肌酐在育肥3月显著低于育肥2月(P<0.05);尿素氮在育肥2月极显著高于育肥1和3月(P<0.01);尿酸在育肥2月极显著低于育肥3月(P<0.01)。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BMY牛和婆罗门牛的毛色遗传,本文分析了BMY牛和婆罗门牛的生产资料,以期在BMY牛新品系的经济性状达到稳定遗传的同时,也达到毛色的相对固定。BMY牛和婆罗门牛的红色、黑色和灰色所占比例分别为31.55%、16.04%、14.98%和44.03%、0、11.19%。BMY牛3个毛色个体的比例占群体的62.57%,这暗示着还存在很大的选择潜力。基于毛色的遗传基础,推测BMY牛红毛和灰毛两个品系将快于黑毛品系育成。另外,我们也认为尽管毛色标志着品种的基本特征,但也不能一味强调对毛色的选种选配,而应更注重于经济性状的选择与提高。  相似文献   

3.
舍饲和放牧BMY牛血液生化指标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为了解不同饲养管理条件下,BMY牛血液生化指标的变化情况,以到达补充BMY牛的基础性资料,为BMY牛的人工饲养、疫病防治提供理论依据的目的。[方法]采用试剂盒对20头不同饲养管理条件下的BMY年母牛的血液生化指标进行了检测。[结果]显示:舍饲牛的STB、A/G、LDL、GLU、Crea和P等指标显著高于放牧组,放牧牛的GLO、ALT、AST/ALT、GGT和TG等指标显著高于舍饲牛(P<0.05),TP、HGB、ALP、BUN、URIC、T-CHOL、Ca、HDL在两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舍饲牛的血液生化指标的变异系数要明显小于放牧牛。[结论]舍饲BMY牛的血液生化指标明显要优于全放牧条件下的BMY牛。  相似文献   

4.
为我国热带亚热带的肉牛新品种(系)的育种提供理论依据,以了解其群体遗传结构及BMY牛的育成情况,选用婆罗门牛、云南黄牛其杂交后代BMY牛作为研究动物群体,对5条染色体上的7个微卫星DNA位点的遗传变异及多态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7个微卫星位点在3个群体中表现为高度多态性,多态信息含量在0.8362~0.5115之间。平均杂合度BMY牛最高为0.7439、云南黄牛为0.6708、婆罗门牛为0.6214。由此可见,BMY牛的育种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横交固定还需进一步加强。  相似文献   

5.
研究旨在比较大额牛和婆罗门杂交后代(GBF1)与云岭牛肉品质,评估大额牛杂交利用潜能。选择年龄相近、性别相同的GBF1牛和云岭牛进行育肥、屠宰,采集100个肉样冻存。以肉质较好的云岭牛肉为对照,检测GBF1牛肉的剪切力、失水率、系水力、蒸煮损失。结果表明,GBF1牛肩峰剪切力显著高于云岭牛(P< 0.05),其他部位肉剪切力两品种间没有显著差异(P> 0.05)。GBF1牛10个部位肉的平均剪切力、失水率、蒸煮损失分别为3.50 kg、24.15%、27.56%,低于云岭牛;平均系水力64.60%,高于云岭牛,但差异均不显著(P> 0.05)。由此可知,GBF1牛肉品质与云岭牛相似,且均较好。  相似文献   

6.
本文介绍了对引入青海省贵南牧场的新疆褐牛及其犊牛14项血液生理生化指标的测定结果。被检新疆褐牛系1983—1984年引入青海和1985年自繁的犊牛,共54头(成年母牛33头,犊牛21头)。结果发现:①犊牛组的RBC、Hb、PCV、WBC值均显著高于成年母牛组(P<0.001);②成年犊牛组的嗜酸性白细胞比例显著高于犊牛组(P<0.001);③两组的血清钙水平都较低,成年母牛组的血清无机磷水平显著低于犊牛组(P<0.001);④除血清钙和无机磷以外,其余指标均与青海其他牛种和牦牛的相应值近似。  相似文献   

7.
补饲舔砖对牛血液生理生化指标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试验组和对照组牛的部分血液学和血清酶学指标、血清蛋白质水平和血清无机离子含量进行了测试研究.结果表明补饲舔砖的牛各项指标均不同程度地优于对照组.其中血液RBC数、N占WBC的比例、血清AKP、LDH和GDH水平、Hb、Ip、Tf和NPN水平以及血清中Ca、P、Na、Cl、Fe、Cu、Zn的含量均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地高于对照组.说明补饲舔砖对牛的生理生化指标和营养状况有了较全面的改善.  相似文献   

8.
血液生化指标与产奶性能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奶是机体通过一系列生理生化过程产生的,其某些生化指标与产奶性能密切相关,因此从中可选择出与产奶性能密切相关的指标进行间接选种。1 血液代谢产物1.1 血糖国外研究表明血糖与产奶量呈显著负相关,而俞渭江等则认为血糖与产奶量呈显著正相关,于相业的研究表明血糖与产奶量相关不显著。  相似文献   

9.
为探究荷斯坦牛及弗莱维赫牛×荷斯坦牛杂交后代在血液生理生化及乳品质上的差异,选择48头1胎荷斯坦泌乳牛和27头1胎杂交F1代泌乳牛进行乳品质分析;根据体况、泌乳天数相近的原则,从上述牛只中选择处于泌乳中期的荷斯坦牛和F1代牛各8头,采集血液用于生理生化指标分析。结果表明:(1)F1代牛血液TP、ALB、GLB、GLU、CHOL、NEFA、BHBA均高于荷斯坦牛,分别高10.91%、3.93%、17.86%、11.62%、2.05%、53.85%、1.92%,但差异均不显著(P>0.05);F1代牛血液A/G、BUN含量低于荷斯坦牛,分别低12.75%、1.46%,差异均不显著(P>0.05);F1代牛血液INS、COR、T3、T4、T3/T4均高于荷斯坦牛,分别高4.47%、102.98%、2.26%、3.98%、13.33%,差异均不显著(P>0.05),表明在血液生理生...  相似文献   

10.
不同能量与蛋白比对BMY公牛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为了测定血液葡萄糖、蛋白、脂肪含量变化。[方法]利用三种不同能量蛋白比配合日粮对BMY公牛进行饲喂,测定12月龄BMY公牛的血液生化指标。[结果]表明,低能量蛋白比日粮组的血清总脂比有所降低,各试验组的其它指标,如血清总蛋白、血清葡萄糖以及血清尿素氮的浓度都比采食试验日粮前有不同程度的升高,但试验测定值均在文献报道的正常生理范围内。[结论]说明不同能量蛋白比日粮对BMY公牛生化指标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采集湘西黄牛保种区湘西黄牛青年母牛的血液样品,运用兽用全自动血液细胞分析仪进行检测。结果发现妊娠后红细胞压积(HCT)、中性粒细胞数目(Gran)及其百分比极显著降低(P<0.01),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淋巴细胞数目(Lymph)及其百分比显著升高(P<0.05),单核细胞数目(Mon)及其百分比、血小板数目(PLT)显著降低(P<0.05),红细胞分布宽度变异系数(RDW)升高,但不显著(P>0.05)。试验结果表明妊娠后血容量明显增加,导致血液稀释引起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数目降低,而平均红细胞体积(MCV)降低导致的HCT显著降低和RDW升高可能由妊娠母体缺铁性贫血引起。  相似文献   

12.
试验在海南和牛日粮中添加不同水平的维生素A,研究其对海南和牛血液生化指标和抗氧化性的影响。选体重和胎次相近的海南和牛12头,随机分为4个处理组,每个处理组设3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牛,对照组饲喂干稻草基础日粮,试验组在对照组日粮基础上分别添加2500、5000、7500 IU/kg维生素A,试验期为40 d。结果表明:①维生素A的添加水平对海南和牛的血清抗氧化性指标的影响差异不显著(P>0.05),但随着日粮中维生素A添加水平的提高,海南和牛的血清抗氧化能力逐渐增强;②维生素A的添加水平可显著提高血液中葡萄糖的含量(P<0.05),同时随着维生素A添加水平的提高还可以提高血液中一些关键酶的活性(P>0.05)。因此,日粮中添加维生素A可以提高海南和牛血液中一些关键酶的活性和血清的抗氧化能力,并以添加7500 IU/kg组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3.
为研究冬季延长光照时间对育肥期锦江牛血液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选取锦江公牛16头,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自然光照);试验组(延长光照):D8:L16。采血后测定血液各项指标。结果显示:试验组牛血液中WBC和MON数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其他血常规指标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组ALT和AST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BUN和Cr水平也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其他肝肾功能相关指标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组CAT和SOD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T-AOC水平两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研究结果提示,冬季延长光照能在一定程度上增强锦江牛机体免疫力,促进机体代谢,以减轻冬季低温环境对锦江牛育肥过程中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4.
中度热应激对荷斯坦牛部分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研究测定了中国荷斯坦牛分别在中度热应激、无热应激状态下的23个血液生化指标,结果表明:在中度热应激(THI=82.06)状态下,试验牛血液的总蛋白(TP)含量、红细胞数(RBC)、平均血红蛋白(MCH)含量、红细胞压积(HCT)与无热应激组差异显著(P<0.05);血清肌酐(CRE)含量、胆固醇(CHO)含量、淀粉酶(AMY)含量、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MCHC)含量、白细胞数(WBC)、碱性磷酸酶(ALP)6项血液生化指标与无热应激组差异极显著(P<0.01),其余13个生化指标两组间差异不显著.同时对结果进行了分析讨论,希望能为科学防控奶牛热应激提供参考思路和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15.
英国布特(BUT)火鸡血液生理生化指标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 2 0只肉用型英国布特火鸡为材料 ,测定了红细胞、白细胞及其分类、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红细胞脆性、血沉、尿素氮、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血浆总蛋白、白蛋白、球蛋白及血浆无机盐钾、钠、钙、氯等2 3项血液指标值。按统计学原理进行分析 ,并对总体正常值范围进行估计 ,获得了肉用型火鸡血液生理生化指标的参考值 ,为肉用型火鸡的生物学种质特性研究及疾病的临床诊断提供了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BMY牛的12、24和36月龄的BP I指数的应用研究,结果表明BMY牛BP I指数值随年龄、体高和体重的增长也随之增大,BMY牛的BP I数值达到肉用牛的标准,在12、24和36月龄时公牛分别为2.73、3.28和4.37,母牛分别为2.59、2.76和2.80。  相似文献   

17.
本试验旨在通过对围产期一胎奶牛与经产奶牛血液进行生化指标检测,反映出一胎奶牛与经产奶牛血液生化指标的差异以及变化规律,为规模化奶牛场围产期一胎奶牛与经产奶牛的饲养管理与产后护理提供理论依据。选择年龄、体况相近的一胎次奶牛5头,经产奶牛5头作为试验动物,在产前7(-7d),4(-4d),1d(-1d)、分娩当天(0d)和产后1,3,5,7,9,11,14,17,20d时尾静脉采血10mL,分离血清进行血液生化指标葡萄糖(GLU)、钙(Ca)、磷(P)、镁(Mg)、β-羟丁酸(BHBA)、游离脂肪酸(NEFA)、总蛋白(TP)、白蛋白(ALB)、球蛋白(GLO)、甘油三酯(TG)的检测。结果显示,GLU浓度一胎牛在-7,-4d时极显著高于经产牛(P0.01),在0,3,5,7,9,11,14,17,20d时显著高于经产牛(P0.05);且0dGLU浓度最高。Ca浓度一胎牛在0,1d时极显著高于经产牛(P0.01),在-4和-1d时显著高于经产牛(P0.05),且分娩当天最低。P浓度一胎牛在0d时极显著高于经产牛(P0.01),一胎牛血清P浓度整体高于经产牛。Mg浓度一胎牛在1d时显著低于经产牛(P0.05)。BHBA、NEFA、TG、TP、ALB、GLO一胎牛与经产牛各采血时间点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且经产牛产后血液生化指标BHBA、NEFA、TP、ALB、GLO略微的高于一胎牛。结果表明,本试验一胎牛在能量代谢指标与Ca、P、Mg指标上优于经产牛,经产牛产后发生营养代谢病的风险高于一胎牛,建议牧场管理者应重视奶牛围产期的饲养管理工作,最好做到一胎牛与经产牛的分群饲养,加强对经产牛的产后保健护理工作。  相似文献   

18.
不同硒水平对生长育肥猪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试验研究了宁夏常用饲料中不同硒水平对生长育肥猪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 :(1 )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 (GSH PX)活性随饲粮硒水平的增加 ,呈现下降 上升 下降的动态变化趋势。谷胱甘肽硫转移酶可反映缺硒的程度。 (2 )缺硒组仔猪血硒含量和全血中GSH PX均处于缺硒边缘状态 ,在临界值以下 ,不能满足仔猪的代谢需要。 (3)随饲粮硒水平的逐渐增加 ,猪瘟的抗体水平和淋巴细胞转化率明显升高 ,以饲粮中添加硒 0 45mg/kg时达到最高 ,仔猪发病率最低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真鲷血液的红细胞数、白细胞数、血红蛋白含量、血清酸性磷酸酶活力、血清碱性磷酸酶活力、血清乳酸脱氢酶活力,以及血清白蛋白、血清总蛋白、血清总胆固醇、血清甘油三酯含量进行测定。其结果经统计学分析表明,真鲷血液的红细胞数为(223.25&#177;14.89)万个/mm^3,白细胞数为(4.55&#177;0.60)万个/mm^3,血红蛋白含量为(65.75&#177;6.85)g/L,血清酸性磷酸酶活力为(2.58&#177;0.45)U/L,血清碱性磷酸酶活力为(42.97&#177;4.17)U/L,血清乳酸脱氢酶活力为(205.28&#177;14.82)U/L,血清白蛋白含量为(31.73&#177;3.53)g/L,血清总蛋白含量为(63.10&#177;3.74)g/L,血清总胆固醇含量为(4.11&#177;0.57)mmol/L,血清甘油三酯含量为(1.10&#177;0.22)mmol/L。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