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本文通过对褐边绿刺蛾、丽绿刺蛾形态特征和生态习性的详细介绍,总结了两种虫害的综合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2.
绿刺蛾是争雄杏树生长过程中的主要害虫,对银杏生长影响较大.为指导银杏大面积生产,提高银杏叶、果的产量和品质,介绍了绿刺蛾在泰兴市的发生规律,并提出了相关综合防治措施,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对褐边绿刺蛾和褐刺蛾的形态特征和生态习性的详细介绍,提出了具体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4.
5.
生物药剂防治两色绿刺蛾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炜东 《安徽农学通报》2008,14(15):190-192
应用浸渍法选用5种不同浓度的白僵菌和苏云金杆菌,分别对两色绿刺蛾2龄初幼虫进行致病力测定,结果表明:白僵菌对2龄初幼虫致病力回归线方程为y=3.2363+0.2729x,其LC50为2.90×106孢子.ml-1,且5×10^6、5×10^7、5×10^8、5×10^9、5×10^10孢子.ml-1不同浓度的LT50分别为8.62d、7.72d、7.25d、6.07d和5.66d。苏云金杆菌对2龄初幼虫致病力回归线方程为y=3.2889+0.2919x,其LC50为7.28105伴孢晶体.ml-1,且8×106、8×107、8×108、8×109、8×1010伴孢晶体.ml-1不同浓度的LT50分别为7.62d、5.87d、4.84d、4.33d和4.21d。根据正交试验均值最大值的组合原理,混合生物药剂的最佳组合为c1b2a3,即1%阿维菌素5000倍液+白僵菌20倍液+苏云金杆菌3000倍液;而混合生物与化学药剂的最佳组合为A1C2B2,即20%杀灭菊酯8000倍液+1%阿维菌素10000倍液+白僵菌20倍液,经林间应用防治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对枣刺蛾和黄刺蛾的形态特征、生态习性的详细介绍,总结了枣刺蛾和黄刺蛾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7.
黄刺蛾别名刺蛾、洋辣子、毒毛虫、白刺毛,属鳞翅目刺蛾科黄刺蛾属,是林带、行道树、庭园树木和果树的重要害虫。  相似文献   

8.
黄刺蛾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黄刺蛾的形态特征、生活习性、危害特点,并提出防治措施,以为黄刺蛾的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银杏黄刺蛾的发生与防治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陈金安 《特产研究》2001,23(3):15-17
采用笼养及田间调查的方法,对银杏黄刺蛾的发生规律进行了研究,并于低龄幼虫发生高峰期进行了药效试验。结果表明:银杏黄刺蛾在湖北孝感1年发生2代,以老龄幼虫在寄主枝干上的茧内越冬,全年以8月上旬为害最烈。药剂防治以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2000倍液防效最好,其次是2.5%溴氰酯乳油3000倍液、44%多虫清乳油1500倍液和20%灭扫利乳油2000倍液,校正防效均达96%以上。  相似文献   

10.
扁刺蛾在我国分布广泛,危害乌桕、枫香、桂花、香樟、柿、梨等多种园林绿化树木及果树,以幼虫取食叶片危害,发生严重时可将寄主叶片吃光,对树木生长造成严重影响,甚至导致植株死亡。本文通过对扁刺蛾形态特征、生态习性的详细介绍,总结出该虫的综合防治技术,以指导园林虫害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11.
胡椒组织培养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进行了海南岛3个地区的大田成龄胡椒各种外植体的组织培养试验。结果表明:只有成熟的种子才可以建立无菌培养;对在无菌环境中萌发的实生苗茎尖进行增殖培养,可获得丛生芽,再经壮苗培养和生根培养,即可得到健壮的生根植株;适合茎尖增殖、壮苗和生根培养的培养基分别为1/2MS+1.5-2.0mg/L BA 0.1-0.2mg/L IAA,1/2MS和1/2MS+0.5-1.0mg/L IAA;无菌实生苗的胚轴和叶片切段均可诱导形成愈伤组织,但不定芽的分化率极低,仅约1%。  相似文献   

12.
胡椒脱皮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胡椒脱皮的方法有浸泡脱皮、机械脱皮、酶法脱皮、生物脱皮等方法。浸泡脱皮属于传统脱皮方法,机械脱皮污染严重,酶法脱皮成本高,生物脱皮是一种绿色环保的脱皮方法。相比传统脱皮法和化学脱皮法,生物脱皮具有提高胡椒质量、无污染等优点。胡椒生物脱皮技术是未来胡椒脱皮的主要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3.
胡椒化感作用及其机理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为建立合理的植物间套作机制、杂草的生物防治及研制新型植物源除草剂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测定胡椒叶水浸液对绿豆、萝卜、柱花草和刺苋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对胡椒的化感作用及其机理进行研究。[结果]胡椒叶水浸液对萝卜、柱花草和刺苋的种子萌发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且随着水浸液浓度的增加,抑制效应增大,达到0.05g/ml时,抑制作用最强;对不同受体植物幼苗生长的影响表现为低浓度促进,高浓度抑制的双重效应。萝卜体内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随着水浸液浓度的增加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丙二醛(MDA)含量增大。[结论]该研究为胡椒化感作用的开发和利用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采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优化从胡椒(Piper nigrum L.)中提取胡椒碱的工艺条件,分别考察了料液比、乙醇体积分数、提取时间和提取温度对胡椒碱提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胡椒碱的最佳提取工艺为料液比1∶30(g∶m L),乙醇体积分数95%,提取时间45 min,提取温度70℃。在最佳条件下,胡椒碱提取率达到6.12%。该提取工艺简单、高效,可以应用于从胡椒中提取胡椒碱。  相似文献   

15.
对保山潞江镇百花村知青农场3种不同栽培模式下的胡椒主要农艺性状进行观测。结果表明:不同栽培模式下胡椒的主要农艺性状差异明显,其中胡椒与咖啡套种栽培模式及胡椒与包谷套种栽培模式下农艺性状表现较胡椒纯种模式好,胡椒与咖啡套种栽培模式下农艺性状表现最好。  相似文献   

16.
胡椒主要病害及其防治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胡椒是1种重要的调味品和香料作物,病害是其生产的主要障碍,每年造成大量的损失。对胡椒病害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综述了几种常见胡椒病害,分析了各种病害的病原菌,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17.
以大叶种胡椒(Type Lampong)为对照,对胡椒属野生近缘种质资源‘芦子’(Piper betle L.)的植物学性状、农艺性状及抗逆性状(抗寒、抗病)等主要性状进行鉴定评价。结果表明:野生近缘种质‘芦子’长势强,冠幅大,果穗长,座果率高,抗寒、抗病能力较强,农艺性状及抗性明显优异大叶种胡椒;通过对‘芦子’种质资源的无性繁殖品种改良技术进行探究,说明‘芦子’野生近缘种质资源是胡椒品种改良较好的中间材料,将为胡椒种质资源创新利用及胡椒产业发展奠定良好的基因基础。  相似文献   

18.
对侵染海南胡椒的3个黄瓜花叶病毒分离物(CMV-WN1,CMV-DA,CMV-FT)的全序进行克隆和分析。CMV-WN1,CMV-DA,CMV-FT分离物RNA1全长分别为3 361,3 360,3 359个核苷酸(nt),编码1a蛋白;RNA2全长分别为3 044,3 048,3 046 nt,编码2a和2b蛋白;RNA3全长分别为2 217,2 224,2 216 nt,编码3a和CP蛋白。序列一致性比较结果表明,CMV-WN1,CMV-DA,CMV-FT的RNA1,RNA2,RNA3均与CMV亚组IB CMV-SD序列一致性最高,编码的所有蛋白的氨基酸序列一致性也均与CMV-SD序列一致性最高,其中除了2b氨基酸序列一致性低于90%外,其他蛋白的氨基酸序列的一致性均高于93.5%。RNA3的5'NTR结构分析以及RNA3 5'NTR核苷酸序列和CP氨基酸序列系统进化树分析结果表明CMV-WN1,CMV-DA及CMV-FT均属CMV IB亚组。CP系统进化树中CMV-WN1,CMV-FT与云南胡椒分离物CMV-YNP聚成一簇,而CMV-DA与海南胡椒分离物CMV-HNP独立形成另一个分支。  相似文献   

19.
Known as the "king of spices",black pepper (Piper nigrum),a perennial crop of the tropics,is economically the most important and the most widely used spice crop in the world.To understand its suitable ...  相似文献   

20.
胡椒总多酚的提取及其抗氧化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明确总多酚在胡椒果上的分布与抗氧化活性,建立胡椒总多酚的提取和分析方法,为胡椒总多酚的进一步研究奠定基础。以黑胡椒果实为主要原料,通过单因素和正交实验,分析乙醇浓度、提取时间、料液比、提取温度等4个因素对胡椒总多酚提取率的影响。以没食子酸作为标准物质,利用福林酚比色法测定黑胡椒提取液中总多酚含量。分析测定胡椒果皮、种子和果梗中总多酚含量。以维生素C作对比,清除DPPH自由基的半抑制浓度(IC50)作为评价抗氧化活性指标,分析总多酚含量与IC50的相关性。结果表明:胡椒总多酚的最佳提取条件为55%乙醇浓度、提取时间4 h、料液比1:30(g/mL)、提取温度90℃,黑胡椒总多酚含量为6.556 mg/g。总多酚类物质在胡椒果梗中含量最高,为12.208 mg/g,其次为果皮(12.105 mg/g),种子最低(2.891 mg/g)。胡椒总多酚含量与IC50值呈显著负相关 (P<0.05)。胡椒总多酚相对维生素C具有更高的清除DPPH自由基能力。总多酚是胡椒的重要抗氧化活性成分,胡椒果梗和果皮可以作为一种良好的天然抗氧化剂物质来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