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农药安全施用间隔期是指为保证农产品的农药残留量低于规定的容许量,在最后一次向作物施用农药到作物收获时的间隔时间。安全间隔期的长短,取决于农药的品种、作物品种、施药方法、施药量及气象条件等。根据农药的特性,对各种作物制定出安全间隔期,以限制最后一次施药时期,是农药残留量控制在国家规定的容许范围内,是确保食用安全的重要措施。我国颁布的"农药安全使用标准"规定了28种农药在16种作物上的安全间隔期。农药安全使用标准为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在农业上安全合理使用农药,防止和控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我国部分茶区茶网蝽暴发成灾,缺乏高效安全防治技术.以低水溶性化学农药、植物源农药为对象,从施药方法、药剂种类、药剂浓度、农药残留等方面,研究了茶网蝽药剂防治技术.结果表明,背负式机动弥雾机施药的防效显著高于背负式电动喷雾器,且防效随施药用水量增加显著提高.8种低水溶性化学农药单剂中,联苯菊酯、高效氯氰菊酯、甲氰...  相似文献   

3.
试验一种将内吸性农药稀释后灌注于香蕉叶柄基部防治香蕉叶斑病的新型精确定量施药技术。结果表明,这种施药技术与常规施药技术相比,防效相当,且对香蕉的生长无不良影响,而农药成本仅为常规防治的18%,农药利用率提高4倍,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为提高农药使用技术水平解决农残问题.笔者通过8年的研究探讨, 引进先进的低容量喷雾技术和药械进行农业、工业、科研方面多学科的联合攻关,较好地掌握了低容量喷雾技术并设计开发出高效专用药械,采用"绿色食品A 级"标准允许使用的农药品种对茶园病虫害的防治取得良好效果,产生了较大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5.
2015~2018年对东北中西部春玉米区玉米病虫草害防治用药情况进行调查。结果表明,该区域玉米田化学农药的使用量占农药总使用量的99%以上。吉林省玉米田农药年均用量为3 216.45 g a.i./hm~2,内蒙玉米田化学农药年均用量为1 133.44 g a.i./hm~2。各类化学农药按照使用量排序依次为除草剂杀虫剂杀菌剂,除草剂使用量占农药总用量的75%以上。苗后除草剂用量显著低于苗前除草剂用量,选择苗后除草的农户比例和应用面积逐年增加,各类苗后除草剂存在不同程度的超量应用现象。提出通过以草优化配方,减少长残留除草剂用量、明确苗后施药关键时期、升级施药器械、开展技术培训等措施、结合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集成农药减施综合技术模式。  相似文献   

6.
棉花脱叶剂的植保无人机喷施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植保无人机低空施药是一项适应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新型施药技术,采用无人机施药不仅能明显提高作业效率,降低劳动力成本,而且在实际作业过程中可依据作业对象精准变量施药,降低农药用药量,减少农药残留。目前我国棉花生产过程存在机械化水平低、规模化进程慢等问题,在棉田引入和推广植保无人机施药技术,对于提高我国棉花  相似文献   

7.
为提高农药使用技术水平解决农残问题。笔者通过8年的研究探讨,引进先进的低容量喷雾技术和药械进行农业、工业、科研方面多学科的联合攻关,较好地掌握了低容量喷雾技术并设计开发出高效专用药械,采用”绿色食品A级”标准允许使用的农药品种对茶园病虫害的防治取得良好效果,产生了较大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1 材料11 药械低容量喷雾法使用福州市农工商集团配套开发的3WDR-08型充电手持式电动低容量喷雾器,高容量喷雾法用工农-16型背负式手动喷雾器。12 病虫害与药剂生物防治的供试病虫害为茶黑毒蛾、茶假眼小绿叶蝉、茶橙瘿螨和茶…  相似文献   

8.
黑龙江省玉米除草剂施用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2017、2018年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绥化市、齐齐哈尔市、佳木斯市、鹤岗市问卷调查516户农户/合作社玉米田除草剂种类、使用方式和使用剂量等。结果表明,农户使用播后苗前土壤封闭处理除草剂种类主要包括乙草胺、莠去津、2,4-滴丁酯和噻吩磺隆;苗后茎叶处理的除草剂种类主要包括烟嘧磺隆、莠去津和硝磺草酮。采用播后苗前土壤封闭处理除草的农户分别为81.6%和52.7%,采用苗后茎叶喷雾处理除草剂的农户分别占53.1%和71.2%,两次用药的农户占34.8%和24.6%。采用播后苗前土壤封闭处理除草,超量使用除草剂的农户达82%以上,其中乙草胺和莠去津超量使用的比例在94%以上。苗后茎叶处理除草剂超量使用的农户数量达79%以上。分析讨论农户超量使用除草剂与除草剂品种选择、杂草抗性、除草方式、用药习惯、施药器械等的关系,为黑龙江省玉米田除草剂减施增效技术效途径挖掘提供科学指导。  相似文献   

9.
不同施药器械的工效与药效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化学防治是目前茶园病虫害防治上最主要的方法之一。由于病虫抗药性的出现和种群的演替,为害有日趋严重之势,致使农药用量与日俱增,防治成本提高,农药污染加重。克服上述弊端,除积极探索综合防治措施外,改进现有的农药喷施方式,提高施药质量,减轻劳动强度,提高工效和药效乃是当前不可忽  相似文献   

10.
前一讲中介绍了茶园的合理选用农药。有了适用的农药品种还必须有安全的使用技术,这包括使用适当的剂量和浓度、良好的施药技术和正确的推行安全间隔期。对茶园用药来讲,安全间隔期特别重要,因为茶树是一种全年多次采收的植物,它不象稻、  相似文献   

11.
茶叶农残超标问题一直阻碍着茶叶种植业的发展和产品的出口创汇。据了解 ,自 2 0 0 0年 7月 1日起 ,欧盟将对进口中国茶叶中的农药残留量采取限制 ,原有标准均上调 10~ 10 0倍。同时将扩大到11个农药检测品种 ,其中 4种菊酯类和扑虱灵农药是目前茶园常用农药品种 ,为此 ,切实解决该问题 ,推广无公害茶叶生产技术已迫在眉睫。我省对解决该问题尤为重视 ,1992年由省计委下达“八五”重点攻关课题《茶叶中农药残留降解技术研究》 ;1994年省政府下文【闽政办 ( 1994 ) 31号】禁止三氯杀螨醇等剧毒、高残留农药在茶园中使用 ;1996年省政府就茶叶…  相似文献   

12.
在田间施药以及其后的田间管理过程中,有关人员都会与农药接触,如果接触过多,或时间过长,就会造成不同程度的危害。在发达国家,早在70年代就开始了有关减少施药人员沾染农药的研究工作。我国大多数人口是农民,施药技术又比较落后,农药对施药人员的危害更不能低估。因此,研究农药对施药人员的沾染规律,以减轻农药  相似文献   

13.
不同施药器械、施药方法防治稻纵卷叶螟效果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10年在长汀县以3wH-36"华盛泰山"牌担架式动力喷雾机、3WF-950"华盛泰山"牌背负式喷雾机、20型电动式喷雾器、3W8S-16型手动喷雾器进行不同施药器械、施药方法防治稻纵卷叶螟的试验.结果表明,3WF-950背负式喷雾机不仅省时省工,而且防治的效果显著高于20型电动喷雾器和3W8S-16型手动喷雾器,是...  相似文献   

14.
农药撒滴,即在不使用喷雾器、不加水的情况下,直接将农药进行撒施的技术,具有施药轻便、省工省力、安全性好等优点,是农药使用技术的一项重大创新。永康市从1997年开始对18%杀虫双撒滴剂进行了试验、示范和推广应用,有关结果总结如下。(一)撒滴剂在使用上优点突出从我市18%杀虫双撤滴剂的试验、示范和推广应用情况看,撒滴技术具有如下优点:1.施药轻便施药时手持药瓶,不需加水,不用喷药器具,在田间边走边撒(甩),方法非常简单。2.省力省at用撒滴法施药每667m’大田仅需10分钟左右即可完成,大大提高了工效,且不须强劳力操…  相似文献   

15.
多效唑及其配套技术调节芒果树花期的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论述PP333(多效唑)及其配套技术调节芒果树花期的实施与效应,提出此技术最适宜的实施方法、施药量和施药时间 。  相似文献   

16.
茶园常用农药及其应用农药防治具有见效快,防效高的优点。在防治时,关键是要合理使用农药,首先要慎选农药品种。 (一)根据茶树生长特点选用农药茶树收获的对象是新梢,在一年中多次分批采收,采摘的新梢就是直接施药部位,而某些农药往往  相似文献   

17.
一、低量喷雾技术指单位面积上施药量不变 ,将农药原液稍微稀释 ,用水量相当于常规喷雾技术的1/10~1/5。此技术提高了作业效率 ,不仅在温室中得到广泛应用 ,日本还开发出适合大田使用的低量喷杆喷雾机。二、静电喷雾技术通过高压静电发生装置使雾滴带电喷施的方法。此法可使药液雾滴在叶片表面的沉积量显著增加 ,将农药有效利用率提高到90 % ,缺点是带电雾滴对植株冠层的穿透能力较弱。此技术在非洲已广泛用于棉铃虫的防治。三、丸粒化施药技术对于水田使用的水溶性强的药剂 ,可以采用丸粒化施药技术 ,只需用手把药丸均匀撒于农田…  相似文献   

18.
我国茶叶农药残留的新特点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茶叶中的农药残留,除部分源自被污染的环境外,其主要来源是直接施用化学农药.因此,茶叶中农药残留品种及含量的变迁与化学农药品种的衍化更新有着密切的关系.由于50年代中期至70年代早期在茶园中大量使用有机氯农药,导致60年代至80年代初期茶叶中高水平的六六六、DDT残留.有机氯农药被禁用之后,70年代开始在茶园主要使用毒性较低、降解较快的敌敌畏、马拉松、辛硫磷、乐果、杀螟松等有机磷农药防治虫害,代森锌、托布津和波尔多液等防治螨类和病害.80年代初又引进高效低残留的拟除虫菊酯类农药,由于这类农药对害虫天敌的杀伤力强,并出现了抗药性等问题,至80年代末,茶园中开始使用第三代农药,如安全低毒、具选择性的昆虫生长调节剂扑虱灵和除虫脲.目前,我国茶园杀虫剂的品种已比较齐全,与化学防治最发达的国家日本相当,但杀螨、杀菌剂的开发进展缓慢,有的地区为了控制茶树螨害,不得不使用已禁用的三氯杀螨醇,加上茶园经营体制改革后,分散型农户在农药使用方面缺乏指导,在茶园中使用剧毒农药的事件屡有发生.本文通过对近年来全国各地大量茶样农药残留检测结果的分析,试图阐述我国茶叶中农药残留的演替趋势及存在问题,以揭示茶叶中农药残留的新特点,探讨进一步控制农药残留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9.
针对辽宁省玉米田农药使用情况进行深入调查,结果表明,当前辽宁省玉米田病虫草害防治以化学农药为主,用量最大的除草剂为莠去津,用量最大的杀虫剂是二嗪磷,用量最大的杀菌剂为福美双。在农药的使用过程中,存在农民对农药科学使用技术认知不足、用药技术落后、抗药性发展等问题。建议采取普及农药科学使用方法和安全使用准则、推广高效高质量施药机械、制定并实施合理的抗性治理对策应对玉米生产中病虫草的抗药性威胁,解决目前春玉米生产中农药不合理使用问题。  相似文献   

20.
模拟降雨对茶树上几种化学农药残留性的影响(英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选择5种不同水溶解度的农药(敌敌畏、喹硫磷、乐果、马拉硫磷、氯氰菊酯),采用模拟降雨的方法进行雨水淋失实验,结果表明,雨水对茶树叶片上的农药淋失率与该农药的水溶解度有明显的相关性(r=O.885),水溶解度愈高的农药,雨水淋失率也愈高。此外,遇雨距喷药期的间隔时间愈长,雨水淋失作用愈小,而降雨量大小的影响相对较小。具内吸作用的农药(如乐果)除施药初期遇雨有一定影响外,其后的影响逐渐减小;非内吸性农药在施药后24小时内遇15毫米降雨时,其水溶解度每上升1ppm,雨水淋失率增加0.28%。文中还讨论了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