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韦震 《内陆水产》2014,(12):57-57
进入11月份以来,豆粕市场没有继续上月的反弹行情,震荡中小幅下跌。主要受到美豆新货出口装运正常,未来两个月国内大豆到货量大的影响,最终导致国内大豆由上月的供应紧张到目前供应宽松,高于预期。具体分析如下:国际市场:美国:进入11月份以来,美豆逐渐进入出口高峰期,从9月22日美国农业部首次公布大豆收割进度,到11月中旬收割结束,整个收获季节美豆录得3.6%的涨幅。  相似文献   

2.
韦震 《内陆水产》2014,(5):61-61
五一小长假之前,外盘持续冲高,国内豆粕现货价格持续跟盘走高。而小长假期间。多头获利平仓抛售,导致美豆主力合约大跌,拖累沿海部分大厂大幅下调豆粕价格。5月13日,美国农业部公布5月份供需月报,CBOT大豆价格亦急剧变化。报告中大幅下调13/14年度美豆结转库存,同时上调了14/15年度美豆新作数据,以及巴两大豆产量等关键数据,体现了新年度大豆供应宽松的状态,进而形成市场近强远弱的格局。具体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3.
韦震 《内陆水产》2014,(6):57-57
进入6月之后,美豆旧作库存紧张对于市场的影响力度逐渐减弱,新作供应宽松格局正逐渐占据市场主导.6月USDA报告中性偏空,美国中西部良好的天气以及历史高位的播种进度和优良率,皆降低了基金的持多热情.国内豆粕现货市场持续跟盘调整,油厂进口大豆压榨仍然处于亏损状态、油脂行情持续低迷,因而挺粕就成为国内大豆压榨企业的唯一选择.具体分析如下:国际市场:美豆旧作库存紧张对于CBOT近月合约的影响力度逐渐减弱,来自基金平仓以及指数基金移仓使得近月合约重挫,尽管1,400美分附近存在支撑,但调整尚未结束.远月合约下调空间虽然暂时有限,但由于尚未进入天气市正式炒作,因而短期又缺乏上涨动力.  相似文献   

4.
<正>进入12月份以来,全球大豆供应和库存增加仍将抑制大豆期价,南美大豆预期继续增产,同时阿根廷出口政策可能对美豆出口构成一定竞争压力。国内市场上,随着到港量的增加和开机率的提升,豆粕现货压力逐步增加。具体分析如下:国际市场:美国:目前国际市场对于美豆需求依然强劲,美豆仍在继续寻找新的需求迹象。豆粕市场上升和美国大豆出口市场前景改善,为市场提供支撑。但是供应量大的层面没有改变,致使豆粕价格难以上涨。  相似文献   

5.
韦震 《内陆水产》2014,(11):61-61
进入10月份以来,豆粕市场虽不像鱼粉市场那样惊心动魄,但也走出了整整一个月的小幅反弹行情.主要炒作的题材是美国中西部持续降雨,延缓新作收割;以及巴西干旱导致新豆播种开局不利;以及中国的大豆进口需求旺盛,加上技术买盘活跃,均推动美豆期价的重心振荡上移.而国内豆粕现货市场基本面更加偏强于外盘,由于10月份是南北美大豆交替上市的季节,国内短期大豆进口量降低,亦有部分油厂停机限产以等待新的大豆原料补充,这一季节性因素对豆粕现货价格形成支撑.  相似文献   

6.
<正>4月9日,美国农业部供需报告再次确认美豆旧作供应持续紧张的局面,并推升当日美豆期价升至2013年7月来最高水平;之后一段时间,国内豆粕现货市场也持续跟盘反弹,目前价格较3月中旬低点,涨幅已达200~300元/t。但现阶段国内养殖饲料需求疲软的担忧仍在,依然影响着下游的备货节奏。4月国内豆粕市场仍以执行合同为主,油厂面临的豆粕销售压力较前期相对减轻,但在低迷的需求压力之下,继续拉高豆粕现货报价存在难度。总  相似文献   

7.
《当代水产》2021,(4):70-70
3月以来,国内部分地区猪瘟再现,生猪集中出栏,饲料需求减弱,豆粕行情持续下跌,跌幅超过10%。库存压力倍增,库存持续75万t一线,大豆油厂豆粕胀库,陆续停机检修,利空因素打压,豆粕持续下跌一个月。3月31日美农种植报告数据出炉,美豆、美豆粕全面上涨,4月1日连豆粕跟盘大涨,豆粕现货行情大幅上涨,市场均价3,500元/t.  相似文献   

8.
韦震 《内陆水产》2013,(11):35-35
11月初美国农业部供需月报出台之前,国内豆粕现货市场总体处于缓跌状态,饲料厂商普遍降低库存周期,保持谨慎观望.11月8日,倍受市场瞩目的11月月度供需月报如期公布,美豆单产如期上调.但报告同时大幅上调大豆需求数据,尤其是中国需求数量大幅调高,从而使得全球大豆期末库存意外下调,并推动当日美豆期价单日涨幅超过2%,创下近两个月来的最大单日涨幅,也刺激国内部分地区工厂豆粕价格跟盘上涨.但由于市场普遍预期11~12月份期间国内进口大豆集中到港,因而国内豆粕现货市场的上行压力依然较大.具体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9.
《当代水产》2019,(7):79-79
6月末,美豆的播种窗口逐渐接近尾声,市场担忧种植进度难以赶上,投机基金空头平仓推动价格上涨;G20中美贸易磋商进展顺利,而我国豆粕市场现货情绪受养殖需求影响相对悲观,而盘面则在美豆天气影响下表现相对坚挺,考虑已进入6月下半月,而油厂合同销售仍有近半未完成,再加上后续伴随大豆集中到港仍有增库预期,因而短期豆粕基差看弱,但由于9月~12月船期大豆我国油厂买船仍处于慢节奏,再加上进口成本持续提高,因而中期现货基差仍有向好预期。具体分析如下:种植面积低于预期提供支撑,外盘价格窄幅震荡,而国内大豆供应充足豆粕库存继续上升,现货价格稳中小跌,期价近期窄幅震荡。  相似文献   

10.
近一个月,豆粕上演一出情节激烈、跌宕起伏的"大戏".俄乌两国冲突加剧不仅破坏两国农业生产地带,还带动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国际原油的走强,给大豆市场带来强大动力,导致大豆持续高价运行.加之南美大豆因干旱气候持续发酵,阿根廷、巴西等国家产量严重下降,全球大豆供应紧张,国际买家把目标转向美国,对美豆采购需求强劲十足,致使美豆价...  相似文献   

11.
韦震 《内陆水产》2014,(9):55-55
8月以来,美豆进入关键生长期之后,美国中西部产区天气状况一直维持良好,丰产格局较为明朗,但在利空逐渐出尽背景下,市场仍将会对天气变化较为敏感,因而行情波动在所难免,但中长期利空格局仍未改变。而国内豆粕市场的看空情绪继续升温,在近阶段油厂总体开机率回升、终端消费现状明显低于预期以及贸易商低价抛货等因素之下。  相似文献   

12.
《当代水产》2021,(3):71-71
从去年12月中旬一直到新年元旦过后,豆粕价格一度持续飙涨,而大涨过后,随即上演高台跳水,价格持续下跌,随后进入振荡状态。春节假期至今,美豆也一度处于振荡状态,USDA二月展望论坛之后,市场开始关注春季美国中西部播种问题,美豆在1,400美分的相对高位震荡已有一个多月,继续突破需要更强劲的推动力,但在偏强的基本面下深幅下跌也有难度,将在高位震荡中继续酝酿新的题材;国内豆粕市场在春节假期后也一直处于胶着状态,除美豆未提供明确方向引导之外,来自国内的基本面也是造成市场人气疲软的重要原因,而豆油市场强势也使得豆粕承压。  相似文献   

13.
<正>3月,国内外豆粕市场多空因素交织,演绎出先跌后涨的行情。3月10月美国农业部公布月度供需报告,报告后美豆期价大幅下挫,并创下自1月21日以来的最大跌幅。国内豆粕现货市场价格也持续下跌,利空压力不仅有美盘的下跌,还有来自于国内养殖需求持续低迷以及大豆进口预期数量庞大  相似文献   

14.
1国际方面1.1美豆方面2月12日美国公布了中美签署阶段性协议后的首份USDA供需报告,本次报告对美豆陈作数据未作调整,新作方面,单产、产量、收获面积、压榨等均维持1月判断,唯一对美豆平衡表中的出口项进行了调整,美豆出口由1月份的17.75亿蒲调增至18.25亿蒲,其余各项均不变,受此影响,美豆新作结转库存由1月份的4.75亿蒲调降至4.25亿蒲,处于机构预估下沿,报告前市场对美豆库存平均预期为4.43亿蒲,USDA美豆数据较市场预期利多。  相似文献   

15.
国际大豆市场聚焦南美天气,中国在国际市场上的需求变化以及与美国新作种植规模有关的题材也是主要因素;而在金融方面,市场仍将关注各国新冠疫情的变化和全球可能的新经济刺激政策上;美豆强势反弹之后转为盘整行情,我国豆粕市场也持续跟盘振荡,市场心态相对谨慎,由于环保停机、防范疫情以及物流担忧及一系列因素影响,今年下游总体基差合同采购力度明显强于去年,但受制于库容等因素现货采购力度并不算高。  相似文献   

16.
<正>2015年度全球大豆库存消费比创历史新高,供大于求格局显现,大豆库存进入累计库存状态;在南美大豆丰产预期下,当前大豆期现市场承压较重。出口市场主要靠美豆提振,国内受春节因素影响,成交短期见好,但不具备持久性。目前国内豆粕期现货市场一直跟随美盘大豆保持震荡下行趋势。国际市场:美国:出口需求提振市场:美国农业部的出口销售报告显示,截至2015年1月29日,2014/2015年度(始于9月1日)美国对  相似文献   

17.
广东温氏食品集团有限公司经营部采购管理室经理卢冬梅:2010年6月份以后,美豆期价行情开始飙涨,国内的进口大豆市场则表现平平,呈现外强内弱的态势。2011年,大豆市场将围绕天气变数及争地之战展开剧烈波动。受此影响,2011年豆粕行情可能呈V字型走势。  相似文献   

18.
《当代水产》2020,(4):74-74
目前新冠肺炎疫情仍在海外蔓延,全球大豆三大主产国均受影响。随着疫情发酵,后期国外大豆运输和出口装船的节奏仍有可能延缓,加剧国内大豆和豆粕供应的短缺。国内疫情基本得到有效控制,企业逐渐复工复产,豆粕下游提货和成交逐渐增加。加上目前豆粕供应持续偏紧,价格连续上涨,刺激下游积极采购。国内外疫情发展的差异,导致大豆和豆粕供需错配,将会加剧了国内豆粕供应偏紧的格局。  相似文献   

19.
《畜禽业》2008,(1):9-9
当前市场现状:近期,国内豆粕现货市场继续稳中上涨.其中北方地区涨幅较大.其动力主要来自于当地大豆收购价格强劲的上涨势头。2007年12月国内豆粕现货价格高位振荡,粕价集中运行在3750-3820元/t之间。  相似文献   

20.
韦震 《内陆水产》2014,(1):47-47
1月10日,美国农业部报告如期公布,报告总体来说中性偏空.美豆亩产调整在预期内,巴西产量及全球库存上调继续压制远月价格,报告再次确认全球大豆供应将继续加大预期.来自基本面的持续利空以及内外盘面持续回落的拖累,国内豆粕现货持续回落,终端饲料厂商总体采购节奏有所放缓,整体进入合同执行阶段,提货速度也随着饲料需求疲软和禽流感疫情影响而有所放缓.油厂方面出货意愿依然较强,部分工厂持续降价吸引成交,但近期油粕同步下滑,利空已有所释放,因而豆粕现货价格的跌势相对放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