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脲醛树脂固化特性对胶接性能、甲醛释放量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用3种低毒脲醛树脂胶粘剂压制胶合板及中密度纤维板试验,对不同固化体系UF树脂胶粘剂的胶接性能和甲醛释放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固化体系UF树脂胶粘剂产品的胶接性能和甲醛释放量有所不同。胶合板试验中,氯化铵与盐酸组成的固化体系胶接强度最高,氯化铵与过硫酸铵组成的固化体系甲醛释放量最低;不同施胶方法,中密度纤维板甲醛释放量也有较大差别。  相似文献   

2.
低甲醛释放量脲醛树脂研究及述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分析了人造板释放甲醛的来源,述评了当前降低脲醛树脂甲醛释放量的措施,提出了多元改性工艺,采用该工艺生产脲醛树脂,甲醛释放量小,不需脱水操作,成本略有降低。  相似文献   

3.
固化剂对低摩尔比脲醛树脂固化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决低摩尔比脲醛树脂固化速度慢、胶接制品胶合强度低的问题,该文采用甲酸铵、乙酸铵与过硫酸铵组成复合固化剂,与传统氯化铵固化剂作比较,研究了不同固化体系对5种摩尔比脲醛树脂的固化性能及胶合板的胶接强度与甲醛释放量的影响。结果显示:以甲酸铵或乙酸铵与过硫酸铵混合作为脲醛树脂的固化剂,固化时间和适用期可以调控以满足胶合板生产需要,固化后体系的pH值高于以氯化铵为固化剂时体系的pH值,胶合板甲醛释放量明显低于以氯化铵作为固化剂的甲醛释放量。   相似文献   

4.
改性脲醛树脂合成工艺与胶合性能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应用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设计方法进行实验设计,对改性脲醛树脂合成工艺与胶合性能的关系进行研究。重点分析了实验因素(终摩尔比、三聚氰胺加量、聚乙烯醇加量和浊点温度)对改性树脂胶合性能(胶合强度、预压强度和甲醛释放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胶合强度、预压强度和甲醛释放量的回归方程是显著的、拟合的,可以很好地描述胶合性能的变化趋势。影响胶合强度、预压强度和甲醛释放量最显著的因素是终摩尔比,终摩尔比越大则胶合强度、预压强度和甲醛释放量越大;增加三聚氰胺用量有利于胶合强度的提高和甲醛释放量的降低,但不利于预压强度的提高。聚乙烯醇的用量增加对提高预压强度有利,但对甲醛释放量的变化没有作用。  相似文献   

5.
脲醛树脂固化机理及其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脲醛树脂在人造板生产中的大量使用是室内空气中产生甲醛污染的主要原因. 掌握脲醛树脂的固化机理将成为解决甲醛污染问题的关键. 该文依据高分子缩聚的经典理论和胶体学说以及一些实验与生产事实,讨论了脲醛树脂中的游离甲醛问题、胶接制品的甲醛释放问题、脲醛树脂的耐水性问题、脲醛树脂固化速度与摩尔比以及固化剂种类的关系问题,分析了脲醛树脂固化的经典理论与胶体学说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以高浓度甲醛和尿素为主要原料合成脲醛树脂,借助核磁共振(13 C-NMR)和动态热机械性能( DMA)分析树脂结构组成及热机械性能。结果表明,以高浓度甲醛制备的脲醛树脂具有较高的固含量,其制备的刨花板内结合强度达1.27 MPa,较普通甲醛制备的明显提高,增幅为50%。13 C-NMR和DMA测试结果表明,高浓度甲醛制备脲醛树脂羟甲基含量为31.0%,而普通甲醛制备树脂羟甲基含量只为23.7%,表明前者甲醛加成反应进行更彻底;而其醚键含量较普通甲醛制备的树脂提高了一倍,同时缩聚度提高,保证了足够的机械强度。  相似文献   

7.
脲醛树脂是目前工业生产中最主要且无可替代的人造板胶黏剂,改善其胶合强度和甲醛释放量一直是研究热点。本研究以传统的“碱-酸-碱”工艺合成脲醛树脂,在合成过程的酸性阶段和冷却出料阶段分别加入明胶,对脲醛树脂进行改性。通过红外光谱、核磁共振碳谱、差式扫描量热仪等对树脂的结构和固化性能进行分析,并对胶黏剂改性前后的胶合性能、黏度、固化时间等进行测试。结果表明,不同阶段改性后的UF树脂固化温度降低、固化时间缩短,黏度和胶合强度均增加,甲醛释放量降至1.39 mg·L-1,达到GB/T 18580-2001中要求的E1级。  相似文献   

8.
本文考察了杨木、桦木在不同pH值下对三种不同脲醛树脂固化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木材本身的pH值不同,脲醛树脂胶粘剂的固化反应也有所不同。由于杨木的pH值高于桦木,因此固化反应出现的峰温要比桦木晚一些;不同pH值下,低毒脲醛树脂胶粘剂的固化反应时间有所差异,酸性条件下随着pH值的升高延长了固化时间。  相似文献   

9.
三聚氰胺-尿素-甲醛共聚树脂的胶接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实际应用出发,利用三聚氰胺(M)对脲醛树脂(UF)进行共聚改性,研究树脂的胶接性能,在尿素(U)分两次(U1、U2)加入的前提下探讨了三聚氰胺的质量分数、添加方式、甲醛(F)与尿素(U)物质的量比及缩聚阶段甲醛与尿素(U1)物质的量比的不同对树脂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F与U1物质的量比以及三聚氰胺质量分数的增加,胶接强度增加,甲醛释放量明显降低;F与U物质的量比升高,胶接强度以及甲醛释放量都明显提高;二次投料可以有效降低甲醛释放量。当n(F)∶n(U)=1.3,n(F)∶n(U1)=1.9,三聚氰胺的加入量为16%时,胶合板胶接强度达到GB/T9846.3—2004I类板的要求,甲醛释放量达到GB/T9846.3—2004E1级。  相似文献   

10.
[目的]综合利用茶叶废料,变废为宝。[方法]将茶叶废料分别以固体粉末、热水抽提物和弱碱溶液抽提物的形式添加到脲醛树脂中,研究茶叶废料对脲醛树脂胶接胶合板的胶合强度及甲醛释放量的影响。[结果]添加茶叶废料热水抽提物后,脲醛树脂的固化速率减慢。茶叶废料粉末的加入量低于脲醛树脂的10%时,胶合板的胶合强度比未加之前升高。茶叶废料热水抽提物加入量为脲醛树脂的2%、4%和8%时,胶合板的胶合强度均较高。脲醛树脂中添加茶叶废料弱碱抽提物时,胶合板的胶合强度升高。脲醛树脂中加入茶叶废料粉末、热水及弱碱抽提物后,胶合板的甲醛释放量降低。[结论]添加适量的茶叶废料有利于提高脲醛树脂的性能,降低胶合板的甲醛释放量。  相似文献   

11.
松香松节油在环氧树脂及固化剂中的应用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综述了国内外在利用松香、松节油合成与改性环氧树脂、固化剂方面的研究现状,以及其应用方面的进展。  相似文献   

12.
为进一步完善密集烤房配套烘烤技术2,009年在云南省曲靖市进行了烤前不同晾置时间对烤烟烘烤质量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以处理烤前晾置18~24 h的上等烟比例、均价、产量和产值最优,上等烟比例达到72.77%,均价达到11.18元/kg,外观质量同样为最优;烘烤用时随晾置时间增加而减少,晾置24 h烘烤用时最少;烘烤成本以处理烤前晾置18~24 h最低,为0.61元/kg。综合各项指标,以晾置18~24 h为最佳晾置时间范围;适当的烤前晾置再烘烤可以改善烟叶品质,增加密集烤房的烤能,缩短烘烤用时,节约能耗,节约劳力。  相似文献   

13.
pH值对酚醛甲阶树脂固化速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碱土金属镁的氧化物或氢氧化物作为酚醛树脂缩聚反应的催化剂,制成酚醛甲阶树脂,通过加入酸度调节剂,探讨了pH值对酚醛甲阶树脂的固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氢氧化钠-酚醛树脂不同,对于镁-酚醛树脂,加入合适的酸度调节剂可以使树脂固化速度加快,聚合时间明显缩短。在中性或接近中性条件下,树脂在150℃的聚合时间基本在35~60s之间。  相似文献   

14.
测定了21种竹材基、中、梢3部分的酸含量,研究了竹材中不同酸度对脲醛树脂胶胶凝时间的影响。其结果为:①竹材的总酸含量为4.179~29.197mmol/100g竹粉,游离酸含量为1.648~14.637,结合酸含量为0.067~19.742;②竹秆基、中、梢3部分的酸含量差异大;③竹材—脲醛树脂胶胶凝时间与竹材pH值、碱缓冲容量、总缓冲容量、总酸和结合酸含量具有极显著的相关性,与游离酸含量具较显著相关性,而与酸缓冲容量相关性不显著。  相似文献   

15.
四层密集烤房烘烤成本效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节约集约建设用地,提高密集烤房利用率,增加效益.[方法]将现行三层800mm台距密集烤房改成625 mm、700mm台距四层密集烤房,试验对比不同类型烤房烘烤成本效益.[结果]试验表明,625 mm、700 mm台距四层烤房较现行密集烤房装烟容量分别增加28.83% 、34.23%,烤后烟叶上等比例烟分别增加11.31%、10.40%,均价增加分别0.17、0.07元/kg,能耗及用工成本分别降低0.53、0.11 元/kg,产投比增加51%、10%.[结论]四层密集烤房进一步发挥了密集烤房的优越性能,对改善现行密集烤房性能具有积极意义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6.
姚恒  王亚辉  曾建敏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3):14353-14356
[目的]比较研究新引进的烤烟品种与本地主栽品种的烘烤特性以及在烘烤过程中内在化学成分的相似性。[方法]采用云南烟区红花大金元(红大)、K326、云87共3个品种与津巴布韦KRK26和KRK23进行烘烤理化特性的比较研究。[结果]津巴布韦品种KRK26、KRK23与云南本地品种红大的失水特性相似性在91.2%和92.0%。在烘烤过程中淀粉降解显示K326、云87和KRK23相似性分别是96.1%和98.6%,红大与KRK26相似性达到了94.7%。烘烤过程中不同品种烟叶总糖、还原糖、总氮和烟碱含量变化相似性都在90%以下,但两糖差的相似性都在90%以上。[结论]该研究为特色优质原料烟的生产开发提供了试验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