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红平菇化学诱变育种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竹文坤  贺新生 《食用菌》2008,30(4):17-19
以0.01~1mmol/L亚硝基胍(NTG)为诱变剂,处理红平菇孢子2h,培养孢子得到双核异核菌株,随机选出部分菌株进行出菇试验。结果表明:25个新菌株间有拮抗的占75.4%,无拈抗的占24.6%。32个菌株出菇试验,子实体浅红色的14个,红色12个,白色6个。菌褶正常生长59.3%,向上生长28.1%,菌褶反卷向上生长12.5%,对照100%正常生长。19号和15号菌株产量最高、商品性、传代稳定。  相似文献   

2.
通过用系统选育对9个野生黑木耳菌株进行筛选,通过初筛、复筛,菌株AU5—23号具有所有目标性状,暂定名旗黑1号。旗黑1号菌丝洁白浓密,菌落边缘整齐、均匀,气生菌丝发达呈绒毛状。子实体单片簇生,商品性状好,抗绿霉等杂菌能力强。2年的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表明,每100千克干料鲜耳平均产量为78.7kg,比对照品种延特5号平均增产5.9%。  相似文献   

3.
谭琦  ROMAINE  CP  SCHLAGNHAUFER  C  陈明杰  郭倩  GEML  J  GARZON  C 《食用菌学报》2006,13(1):13-23
在中国的6个白灵菇商业菌株中,ITS区域的621bp DNA片段和蛋白转录延长因子的519bpDNA片段的序列完全相同,表明该6个菌株属同一个种,RAPD分析结果表明,其中5个白灵菇菌株的亲缘关系较近,用PAUP4.0软件中的UPGMA方法进行聚类分析,遗传差异小于3.4%,但这5个菌株与6号菌株的差异较大,达到了16.9%。在此基础上构建了6号菌株的特异性标记引物。  相似文献   

4.
用杏鲍菇10号菌株和13号菌株通过单孢杂交育种技术选育出杏鲍菇16号杂交新菌株。杏鲍菇16号杂交新菌株的子实体呈保龄球形,产量较高,生物学效率达到118.33%。  相似文献   

5.
引进了9个樱桃萝卜品种,在宁夏中卫市沙漠日光温室内,采用全空间循环生态立体种植技术开展了品种筛选试验。试验结果表明,京白一号、玉笋萝卜、京彩一号、红元等品种比对照京彩二号增产4.8%-114.0%,美红与对照的产量接近,这5个品种的各项综合指标优于或等同于对照,都适合于沙漠设施内应用。  相似文献   

6.
杏鲍菇不同菌株对比试验   总被引:8,自引:4,他引:4  
比较了杏鲍菇不同菌株,试验表明杏鲍菇9号菌株表现最好,其次为8号和1号菌株。9号菌株菌丝生长速度较快,菌丝生长势较强,子实体产量最高,生物学效率98.3%。子实体形态特征最好。  相似文献   

7.
基于RAPD和EST-SSR标记的秀珍菇菌株聚类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利用RAPD标记和EST-SSR标记对10个不同来源的秀珍菇菌株进行聚类分析。200条RAPD引物中127条有扩增产物,引物可用率为63.5%。从NCBI数据库中下载秀珍菇及相近侧耳属食用菌EST序列2167条,聚类比对后得到全长为713.541kb的非冗余EST1442条,搜寻后得到的29个EST-SSR全部设计引物,其中26对引物(89.7%)显示多态性。根据17条RAPD核心引物和10对EST-SSR核心引物的扩增结果,对10个秀珍菇菌株进行了RAPD标记、EST-SSR标记及二者相结合的聚类分析。3种分析结果相近,且与菌丝、子实体生长特性分析结果相统一——10个供试菌株区分为5组:1~4号菌株为一组,6号和7号菌株为一组,8号和9号菌株为一组,5号和10号菌株各自为一组。  相似文献   

8.
提高苹果梨座果率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提高苹果梨座果率的各项试验,结果表明,在花期-2.8℃低温冻害和沙尘条件下人工点授粉、花前套袋+人工点授粉、人工鸡毛掸授粉,均能显提高苹果梨的座果率,它们的花序及花朵座果率分别为100%、26.6%;99.4%、30.5%、83.1%、13.1%,较对照花序、花朵座果率分别提高75.8和23.5;73.3和27.3;68.0和11.1个百分点。其次,受冻后经人工喷保果剂2号、产生单性结实也比对照效果显,其花序、花朵座果率分别为76.0%和8.5%,较对照分别提高61.9和6.7个百分点。同时对果型做了分析,除药剂处理与对照间无差异外,其它处理的果型显比对照端正。  相似文献   

9.
用杏鲍菇9号菌株和11号菌株通过单孢杂交育种技术选育出杏鲍菇14号杂交新茵株。杏鲍菇14号杂交新菌株的子实体呈棍棒形,生物学效率达到84.64%。  相似文献   

10.
茶薪菇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在瓶栽试验的基础上,选出5个茶薪菇菌株和2种培养料,进行二因素随机区组袋栽试验。结果表明,①AC1产量最高,平均生物学效率为69.2%。AC9平均生物学效率为67.4%,AC1与AG生物学效率差异不显著。②AC1在以棉籽壳为主的培养料上的生物学效率为74.4%,AC9在以麦草为主的培养料上的生物学效率为63.3%。③参试菌株的生物学效率均显著地高于对照菌株(AC4)的生物学效率,达到5.0%的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11.
临沂市2006年桃树栽培面积41138公顷,总产84.5万吨,是临沂第一大果树树种.其产量分别占到山东省、全国的33.5%和8.7%.属国内最大的桃果生产基地之一.当地原产和引进品种的桃树品种(系)上百个,品种资源相当丰富。近年来,临沂发掘选育了一些桃树的新品种(系)。2007年临沂市科学技术局分次组织专家委员会现场考察、测产鉴定.认为金沂蒙1号、晚9号、金皇后3个桃品系综合性状优异、推广利用价值较高,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2.
干制辣椒新品种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确保遵义县干辣椒产业持续发展,对参试的7个干辣椒新品种-9对照品种遵辣1号进行生物学性状、经济性状、抗逆性、抗病性比较试验。结果表明:红塔单身朝天椒产量最高,其次是遵椒2-17,干椒产量分别为222-3kg/667m2和216.2kg/667m2,分别比对照增产28.57%和25.04%;遵辣1967、遵辣1994、理想单身2号等3个品种分别比对照增产21.45%、14.27%、3.59%;应以市场为导向进行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加以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盐胁迫对雪菊种子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纸培法,用不同浓度NaCI单盐溶液(O%、0.5%、0.6%、0.9%、1.2%)处理雪菊种子,研究不同浓度盐胁迫对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盐浓度的升高,雪菊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都有所降低,在O%~0.9%盐浓度范围内,各性状指标与对照差异不显著,1.2%盐浓度下与对照形成显著差异。低浓度(0.3%)盐胁迫对雪菊种子萌发有促进作用,发芽率为87%,高于对照3个百分点,盐浓度超过0.9%时,明显延迟种子发芽时间,发茅率为57%,低于对照27个百分点。雪菊种子萌发时的耐盐适宜范围为0%~1.5%,耐盐半致死浓度为2.25%,耐盐极限浓度为5.85%,可在河北滨海滩涂盐渍化土壤地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4.
9个引进干辣椒新品种在遵义地区的适应性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赖卫 《长江蔬菜》2013,(20):22-24
将9个干椒新品种的生物学性状、经济学性状、抗逆性、抗病性与对照天升进行了比较,以期筛选出适合在遵义地区栽培的干椒品种。试验结果表明,红鹰七号、湘冠4号综合评价较好,其抗倒性、耐旱性强,较抗病毒病和疫病,商品性好,产量分别比对照增加6.53%、5.83%。  相似文献   

15.
杏鲍菇13号杂交菌株选育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用杏鲍菇1号菌株和9号菌株通过单孢杂交育种方法选育出杏鲍菇13号杂交菌株。杏鲍菇13号杂交菌株的子实体产量最高,生物学效率达到109.20%。 ?A ?A ?A ?A ?A  相似文献   

16.
在贺州地区2011年秋冬季节自然环境条件下,对8种秀珍菇菌株进行栽培选优试验,从中选出适宜贺州地区推广栽培的优良菌株。试验结果表明,秀珍菇0抗杂菌能力强,菌丝生长速度快,栽培的第33天现蕾,6d~7d转潮;生长周期最短,64d内产3潮菇;袋产量和生物学效率分别为343.5g和85.9%,是8种秀珍菇中是最有栽培前景的菌株,其次是秀珍菇845和秀珍菇3,袋产量和生物学效率为336.9g、329.1g和84.2%、82.3%。  相似文献   

17.
侧耳属种间杂交选育白色高产菌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白黄侧耳(Pleurotus cornucopiae)菌株姬菇258和糙皮侧耳(P.ostreatus)菌株青平1号为亲本,单孢杂交,选育出两株白色优质高产姬菇新菌株28号和41号菌株。28号和41号菌株的出菇单产较生产上主栽菌株西德33(对照)增产19.2%和19.1%;28号和41号菌株商品菇比例(88.6%和85.6%)高于对照西德33(71.8%),即菇体商品性优于对照;综合体现出了亲本菌株姬菇258的优质丰产性和亲本青平1号的白色菌盖菇体特征。拮抗试验和ISSR标记试验表明,28号和41号菌株与亲本具有遗传差异,即为不同于亲本的新菌株。研究认为,28号和41号菌株具有"姬菇"的典型商品性特征,是2株优质高产的白色姬菇新菌株,可做进一步的中间试验和示范栽培。  相似文献   

18.
以低能离子束注入诱变平菇(农平8l号)孢子,培养孢子获得双核异核菌株。随机选育4个菌株,进行出菇试验,结果表明,4个菌株子实体颜色及形态特征都有变化。诱变的菌株生长速度普遍快于对照菌株,诱变的菌株生长势普遍好于对照菌株,诱变后各菌株生长发育比对照都快,其中1号生长最快。出菇结果表明各诱变菌株从营养生长转向生殖生长快,出菇早,1号比对照提前12 d,其中以1号菌株产量最高。  相似文献   

19.
闫静  周祖法  朱徐燕 《食用菌》2012,(4):19-19,22
比较三个金福菇菌株在含40%的菌糠料上的菌丝生长情况和生物转化率,结果表明:1号菌株菌丝平均生长速度为0.280cm/d,菌丝洁白、浓密。2号菌株菌丝生长缓慢,生长势弱,而且污染率高达12.3%。3号菌株菌丝生长情况介于1、2号菌株之间。但是从生物学转化率看,三个菌株生物学转化率均在90%以上,而且三个菌株之间差异不显著。综合分析,1号菌株是比较适宜利用菌糠料栽培的金福菇菌株。  相似文献   

20.
1991年10月至1993年7月,笔者用Co-27等12个菌株做了四批十二次金针菇品种比较试验,菌株Co-27比优良品种三明一号,F908分别增产14.26%和12.39%,差异显著性测验表明,它们之间的差异均达到了显著程度;Co-26,Co-14,Co-23,Co-15,Co-24,Co-13等菌株与两个对照品种相比,其产量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除Co-25之外,各菌株之间菌丝生长速度没有表现出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