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 蚕茧是缫丝厂的原料,烘茧质量在相当程度上决定了生丝质量和缫折的高低,烘茧技术又直接影响到蚕茧的质量,所以,必须抓好蚕茧收烘这一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2.
<正> 我省农林牧业系统在中央科技体制改革的精神指导下,稳步积极发展我省蚕桑生产,积极疏通蚕茧流通渠道。今年以来办烘茧灶34处,据春茧投产收烘的27个烘茧灶统计,共收鲜茧256196.4斤,占全省收购量5.4%,其中上茧率占88.8%,平均茧价1.8元/斤,烘茧无一亏损。  相似文献   

3.
雷善云 《四川蚕业》2000,28(1):33-35
<正> 茧站内部管理又称蚕茧收烘管理。茧站内部管理是以蚕茧收烘为中心的全部生产过程的活动。管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一个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它可以转化为生产力,是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科学、技术、管理是当  相似文献   

4.
蚕茧收烘工作是茧丝绸生产经营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收烘工作的好坏对蚕茧生产乃至整个茧丝绸行业都会带来很大影响。而良好的茧站管理是收烘工作顺利进行的保障。自1998年以来靖江市通过加强茧站管理,强化责任考核,完善生产设施,狠抓收烘技术落实,蚕茧上车率、解舒率、茧丝长等主要指标均达到了较高水平(表1)。由于茧质较好,在省内外赢得了良好声誉,尽管2002年全国茧丝绸行业处于低谷状态,但本市的蚕茧仍然实现了畅销、高效。  相似文献   

5.
茧丝绸行业赖以生存的原料基础是蚕茧,蚕茧加工的第一道工序在茧站。茧站在茧处理方面的收烘行为,对茧质有着直接和间接的双重影响,规范茧站收烘行为,对茧质的保优保全和提高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1茧站收烘行为对茧质的直接影响茧站收烘行为对茧质的直接影响表现在茧站对蚕  相似文献   

6.
蚕茧收烘工作,既是一个蚕茧干燥过程,又是一个保全茧质、补正茧质的过程,关系到农、工、贸三者的利益,影响着茧丝最终的质量、效益。若收烘处理得当,鲜茧干燥后既可减少解舒率等鲜茧指标的下降,又可对蚕茧的清洁、净度、丝胶溶失等质量指标具有一定的补正作用;若收烘处理不得当,虽然同样把鲜茧烘干了,但会大幅度影响干茧质量,降低经济效益。所以,做好蚕茧收烘工作对提高经济效益越来越重要。近年来.我站认真贯彻落实《烘茧规范》,加强收烘现场管理,干茧质量有所提高,较好地保全、补正了茧质,2001年解舒率65.9%,适干率100%,无霉蛹,干毛茧出丝率全年平均40.42%,洁净都在92分  相似文献   

7.
<正> 目前,国内蚕茧干燥设备普遍采用直接式烟道气烘茧和间接式热风烘茧两种类型,但两种烘茧灶孰优孰劣却一直没有一个权威性的定论,对此,中国丝绸进出口总公司从1991年秋季起,组织国内蚕茧收烘技术专家,聘请各地在蚕茧收烘方面有专长的工程技术人员,对全国烘茧使用最广泛的直接式和间接式烘茧工艺,选择了江苏、浙江、山东、安徽四个有代表性的省,进  相似文献   

8.
正2014年以前,我市鲜茧收购采取"眼看、手摸、心定级、口喊价"方法定价,收购矛盾多,蚕茧质量提升慢。从2014年夏蚕茧收购开始,率先在兴文县蚕桑重点乡镇五星茧站推行仪评收茧试点,当年就取得了良好效果。鲜茧均价比普茧高4.41元,蚕农张种增收160~200元;正茧烘折同比下降9kg,毛折266kg。2015年,仪评收茧定级技术在兴文县、珙县所有蚕茧收购站点全面推  相似文献   

9.
<正> 提高蚕茧的采售质量是提高蚕茧质量的重要一环。为此,收购部门在评茧标准上作了有关补充规定,以鼓励蚕农提高售茧质量。如1987年规定,收购春茧上茧率达90%以上可以享受价外补贴每公斤茧0.16元,生产扶持费每公斤茧0.90元,而上茧率在90%以下的,没有价外补贴,生产扶持费也只有0.70元。茧层含水率实行茧量升降补正,毛脚茧实行按比例扣级。对此,有的蚕农还不甚知道,还有出售统茧、潮茧、毛脚茧的现  相似文献   

10.
<正> 在蚕茧收烘经营中,每个企业都希望自己能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在蚕茧收烘过程中,通过正当手段获得经济效益的途径颇多,笔者在此只对通过整选干茧,提高上车率来增加销售收入,从而达到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谈一点管中之见,以求教于同行。  相似文献   

11.
陈贺 《北方蚕业》2006,27(3):34-36
茧丝绸行业赖以生存的原料基础是蚕茧,蚕茧加工的第一道工序在茧站。茧站在茧处理方面的收烘行为,对茧质有着直接和间接的双重影响。规范茧站收烘行为,对茧质的保优保全和提高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干茧进仓验收考核是现行蚕茧收烘体制下,工商双方确定的收烘责任制.近几年来的实践证明,搞好干茧进仓验收考核对指导蚕茧收烘工作,正确执行茧价政策具有重要意义.但是,我们必须看到目前实行的《干茧进仓验收考核办法》(以下简称《考核办法》)是根据1987年前制订的《考核办法》为样本而制订的,加之1989年又值"蚕茧大战",收购难度较大,在制订《考核办法》时各项考核指标均有所放宽.随着蚕茧收烘秩序的稳定和  相似文献   

13.
随着我省桑园面积逐年扩大,蚕茧产量不断提高,做好蚕茧的收烘管理工作,对提高经济效益越来越重要。为此,拟对烘茧工作中如何更好地保全茧质,补正茧质,提高干茧价格,作进一步探讨。1.建立健全烘茧管理制度,认真落实《烘茧规范》建立健全烘茧管理规章制度,是做好烘茧工作的前提。1996年山东省丝绸总公司制定了《烘茧技术规  相似文献   

14.
<正> 为了提高蚕茧收烘质量,必须不断提高茧站管理水平。从茧站质量管理来看,有了先进设备、先进技术、先进工艺,也只有通过科学的管理办法,才能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蚕茧收烘工作,由于养蚕户头多,每户饲养数量少,售茧时间集中,卖茧人次多、批量小,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热风烘茧机的烘茧过程进行全方位跟踪调查研究,并和老式烘茧设备五通灶对比后得出,用热风烘茧机烘的蚕茧具有净度高、出丝率高、操作简便等特点,是今后蚕茧干燥设备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6.
<正> 我省年收鲜蚕茧9万多吨,干燥由1700余个茧站的4000多副烘茧灶(机)承担,其土灶静置辐射热烘茧占99%,对烘茧主要工艺参数(温度和烘率)的检测,长期靠一般温度计和剖茧验蛹来检测判断。其方法原始,耗能高,工作环境恶劣,效率低,验蛹损坏大量蚕茧(据测算,全省年损失蚕茧达45吨,直接经济  相似文献   

17.
当前蚕茧收烘市场的无政府状态,价格之间的竞争、评茧质量标准,烘茧工艺的不规范都为我市蚕桑业的可持续发展埋下了隐患。目前我市蚕茧上车率低于80%,解舒率徘徊在50%~60%之间,丝厂严重亏损。   1 蚕茧收烘存在的问题   1.1 收烘茧站数量泛滥   我市年发种7万余张,而各种类型的收烘茧站五花八门,私人茧站增多。年发种300张左右的村均有茧站。以南郑为例,南郑县年发种5000张左右,而各种类型的茧站10个,以集体为名的只有2个,其余全是个体户经营。如此多的茧站虽使养蚕户不会发生“售茧难”,但严重违背了蚕茧市场规律,导致互相争夺原料。   1.2 收烘技术不规范   目前收茧过程中没有一个固定的评茧标准,仅告肉眼、手抓进行。只要蚕茧形成,养蚕户就采茧售茧。有的茧站为了争夺原料,走村串户预定蚕茧,所收的蚕茧均是含水率高的毛脚茧。烘茧技术更差,烘茧过程中的工艺参数配置,根本没有一种通用的、固定的组合。大部分茧站不是根据蚕茧含水率情况、化蛹情况,来决定烘茧的温度、湿度。而是按常规临界点烘率来配置温度,导致蚕茧质量一再下滑。   1.3 收烘人员业务素质差  相似文献   

18.
<正> 重庆今年春茧生产减产。据重庆《蚕茧收烘简报》报道,受干旱天气和蚕病的影响,今年重庆市春季发种量虽比去年增加了5.7%,但收茧量却比去年减少13%,仅为6250吨。该市今年的正茧均价为12.29元/公斤,综合均价为11.88元/公斤。从茧质情况看,今年重庆市的蚕茧颗粒小,茧层薄,上车率只有85%,且毛脚茧比例  相似文献   

19.
蚕茧站是丝绸行业的基层单位,是蚕茧生产与丝绸工业的桥梁和纽带,蚕茧质量的好坏与茧站的管理有直接关系。近年来,省丝绸总公司在全省范围内深入开展争创A级茧站活动,对强化茧站管理,提高蚕茧生产收烘管理水平起到了促进作用。怎样才能创建A级站,在此谈一谈自己的看法。 1 强化茧站管理,明确创A级站的奋斗目标明确工作目标是做好工作的前提。年度工作开始首先应结合本站实际理出一个创建A级站的总体工  相似文献   

20.
<正> 近几年来兴化市钓龟乡蚕桑生产发展很快。1988年蚕茧产量达230多吨,比1982年翻了一番多。但蚕茧质量一直不高。为提高茧质,1989年钓鱼茧站立足于生产,改变过去只顾收烘、不问生产的状况,他们在农村设点,从提高养蚕技术、强化服务着手,努力提高蚕茧质量,取得了较好效果。他们联系的松木村1989年春茧平均张产36.8公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