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文章从产权的不同属性来论证中国“新土改”的农村土地产权公有(共有)性不变。通过对“新土改”政策下农村土地产权治理与制定农村土地产权制度一般原则探索,论证“新土改”政策是科学发展观一部分,是新时期具体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相似文献   

2.
产权残缺:我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困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成为影响农业产业化经营兴起和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关键因素。本文分析了产权残缺对农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影响,并在对产权进行合理限制的条件下,提出了完善农地承包经营权以促进其流转的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作为"三农"问题的核心问题,土地问题需要国家有关部门给予高度关注。在农村土地制度深化改革的形势下,农村土地产权制度问题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对农村经济的发展产生不利影响。该文在分析农村土地产权制度问题的基础上,探索了农村土地产权改革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代际公共品理论的角度时我国的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进行分析,既为我国的土地制度改革研究开辟了独特的理论分析视角,又从现实上对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目标和办法做出分析,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在我国经济建设的过程中,由于农村土地产权制度不够完善,如激励约束功能缺失、集体土地产权不清等,严重损害了农民的权益,导致土地资源浪费,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为了有效推动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保障农民的合法权益,必须要积极改革农村土地产权,对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与土地的物权性质加以明确和强化,合理推动农村土地的流转,从而实现社会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该文就对农村土地产权改革与农村经济发展的关系进行深入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6.
全国各地正在积极推进农村土地资源产权流转,四川省以郫县和泸县为试点,也在不断探索中。通过实地调查成都市郫县,全面了解农村土地资源产权资本化的发展现状并分析其存在的问题,从而提出积极加强人才建设,培育供需主体,发展产业特色和地区特色、全面协调发展等建议。  相似文献   

7.
黄领霞 《河南农业》2008,(24):20-21
土地是农民的生产资料,也是生活资料,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合理的土地制度是国家稳定和有序发展的基础。我国现有的土地制度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以后保障了我国的发展,但随着经济社会的大发展,一种制度势必得到不断革新才能保障其有效实施,土地制度也不例外,尤其农村土地制度更是关系着农村的稳定和农民的命运,因此分析现行农村土地制度,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本文就农村土地的物权体系建立阐发了感想和认识,认为应该以农村土地用益物权为核心,建立有序的农村土 地所有权和农村土地担保物权体系,弥补我国当前有关立法的欠缺。  相似文献   

9.
随着中国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在实践中实现了自发突破,从所有权和承包经营权的“两权分离”制度逐步调整为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的格局。但当前中国相关法律尚未明晰、配套机制还不完善,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变革仍面临许多不确定因素。  相似文献   

10.
本文认为:应把农村土地所有权与城镇土地作统一化安排,对农村土地物权制度进行改革,设立专门的机构,统一行使农村土地所有者的权利;把农村土地使用权物权化,从法律上明确农民对于土地使用权的性质,赋予农民物权人的法律地位,行使物权人的权利。同时,国家也应该对土地使用权的流转做出一定的限制。  相似文献   

11.
在城乡一体化背景下,如何处理因农村土地产权而产生的相关问题,成为城乡一体化发展和农村改革中的关键和重要问题之一。以襄阳市农村集体土地为研究对象,分析研究了目前襄阳市农村集体土地的现状,探讨了其农村土地产权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有针对性的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12.
现阶段,农村土地三种所有权主体并存。随着社会发展,与现实农村土地权力结构的变化是不适宜的。排除乡(镇)一级作为农村土地所有者主体地位,而确立行政村和村民小组两级分享的农村土地所有权主体并在制度和立法方面进行构造和安排,使"两级分享"格局进一步明确,这是重塑农村土地产权主体的的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13.
<正>一、漳州农村土地流转现状与特点漳州市农村土地流转始于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坚持以市场为导向,按照"保障所有权,稳定承包权,放活使用权"的原则,稳步推进农村土地流转工作,土地流转发展态势整体是正常、稳定、健康的。据初步统计,目前全市土地流转面积为21.8万亩,占农户承包耕地总面积  相似文献   

14.
中国农地产权改革模式比较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刘淑春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9):16550-16553
农地问题的核心是农地产权制度问题,而农地所有权是农地产权制度的核心。针对现行的农地集体所有制的种种弊端,学界从学理论证和操作层面上设计出土地产权改革的种种方案,代表性的有私有化方案、国有化方案、集体制改进方案、复合制方案等。争论之外,学界也初步达成一些共识。对此进行较为系统的评介。  相似文献   

15.
在实行家庭承包责任制以来,农村土地使用权的流转有的地方实行了大调整或微调,这其中表现出土地产权模糊的现象,农民的合法权利得不到保障,从税费改革到现在税费全免还实行农业补偿时期,我们必须进行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特别是要加强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明确农民是土地所有权主体,建立合理的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机制。  相似文献   

16.
我国农村信用社产权改革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我国农村信用社产权制度存在的问题 1.1产权虚置,产权主体错位,造成农村信用社的风险责任无法落实 在实际运行中,信用社的产权主体名义上是全体人股社员。而事实上产权主体却变异成国家或集体。这就造成了农村信用社的产权虚假,真正的产权主体被架空.社员对信用社所应拥有的权利被严重削弱。具体表现在:(1)非职工社员由于所有权分散且单个社员股权较小,在现实中已基本失去应行使的其他财产权利。(2)职工社员作为农村信用社的经营者,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行使其他财产权利。(3)农村信用社主任对农村信用料拥有宴际的专配权.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山西太谷、左权等地的调研,认为当前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存在缺失;土地承包经营权的不完全降低了农户投资的积极性和农地流转的价格,抬高了农地流转的交易成本,已经成为制约农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重要原因。并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8.
纵观历史可以发现,土地问题是千百年来阶级矛盾产生的根源,土地集中制贯穿整个封建社会的始终,虽然经过辛亥革命、新中国成立采取了一系列土地改革措施,使得土体分配得以平衡发展,但是仍然存在诸多漏洞和弊端。本文主要针对当今社会下农村土地制度的现状进行分析,包括资源配置、产权归属等方面,并且提出废除传统的土地集中制,建立符合时代要求的全新模式,即明确土地的所有权属于国家,经济所有权掌握在农民手中。  相似文献   

19.
解决我国目前的人地矛盾就要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而要解放农村生产力,从农业的根本——土地制度开始无疑最为彻底。解决土地制度现存问题的方法就是建立起合乎市场需求和农民意愿的土地流转模式和流转机制,也就是农村土地使用权的市场化。即在农地所有权属于国家的前提下,农民所享有的使用权可以遵循市场机制,在土地使用权流转市场中,  相似文献   

20.
目前我国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中存在的土地产权不明确、不完善的弊端已严重制约了农户对土地的长期性投入和土地流转市场的发展,成为解决"三农问题"的核心环节。坚持现有的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明确所有权行使主体,构建完善的农户土地承包经营体制,应当成为目前我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主要取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