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供试的 7份棉花柱头外露种质材料中有 4份属光期敏感类型。在不同的光照长度处理下 ,棉花柱头外露种质的感光性 ,即对短光照的感应性有强、中、弱 3类。 (1)强感光性 ;(2 )中感光性 ;(3)弱感光性。  相似文献   

2.
利用几个柱头外露率较高的品系与闭花授粉的大黑杂交,研究了栽培稻柱头外露性的遗传。试验表明,柱头外露性受一显性主基因(Ex)和一些微效基因所控制。通过连续回交和选择,已将籼型品系的柱头外露特性导入粳稻品种之中。  相似文献   

3.
棉花柱头外露性状的遗传规律及生物学特性研究进展综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棉花柱头外露种质主要来源于陆地棉和海岛棉种间杂交后代 ,它受两对隐性基因控制 ,自交或异交都能结实 ,在棉花杂种优势利用中具有应用潜力 ,到目前为止 ,已转育成四个柱头外露系。棉花柱头外露种质的生物学特性表现出远缘种后代的多样性。株高可分为矮杆和中杆 ;叶形有鸡爪叶和掌状叶 ;花器形态表现出蕾期花蕾有一小孔、花柱异长、花色多样、种子大小不一 ;其发育特性集中表现为种质的感光性、感温性和基本营养生长期 ;主要产量性状中霜前皮棉产量超高优势的幅度为 - 2 8.8%~ 13.17% ,平均为 - 3.0 6 %。  相似文献   

4.
供试的7份棉花柱头外露种质材料中有4份属光期敏感类型。在不同折光照长度处理下,棉花柱头外露种质的感光性,即对短光照的感应性有强、中、弱3类。(1)强感光性;(2)中感光性;(3)弱感光性。  相似文献   

5.
滇型杂交粳稻保持系与不育系柱头外露的遗传关系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通过对滇型杂交粳稻保持系和不育系开花期柱头外露率的调查,研究保持系与不育系柱头外露的遗传关系。分析结果表明:保持系柱头单外露率、双外露率与不育系柱头单外露率、双外露率均存在着极显著正相关关系,保持系柱头单外露率与不育系柱头单外露率之间的相关关系最密切;偏相关系数分别为rBA,A1=0.657,rB1A1,A=0.556,rB1A,A1=0.345,rBA1,A=0.100。保持系柱头单外露率、双外露率对不育系柱头单外露率的二元回归方程为:Y=2.623 0.765X1 0.455X2,说明保持系与不育系的柱头外露存在着显著的遗传关系。保持系柱头单外露率对不育系柱头单外露率的贡献(0.660)大于保持系柱头双外露率对不育系柱头单外露率的贡献(0.183),选择柱头外露率高的保持系能够选育出柱头外露率高的不育系。  相似文献   

6.
对棉花柱头外露4个光敏种质的不同叶龄期幼苗进行16h长日照处理,据观察结果表明:在南昌地区夏播条件下,凡通过1真叶期后的各叶龄期的自然光照(13.84h)处理,接着再给长日照,不能控制棉株现蕾的出现,只有在棉苗子叶期给予长日照,棉株才可能不现蕾,该类种质进行光照试验必须在1真叶平展以前进行处理才能得到正确的结论,棉花柱头外露光敏种质感光敏感期为子叶期至1真叶期。  相似文献   

7.
选育出棉花海陆型恢复系64R,对其性状遗传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64R兼具母本陆地棉和父本海岛棉的特征,具有植株较矮,始果节位低,花大、黄花冠,铃小、衣分低,绒短,柱头外露和恢复性能好等特点。对64R测恢后代性状遗传分析表明,株高、衣分和铃质量为超显性遗传;始果节位、绒长和熟性为加性遗传;育性恢复性状由1对显性基因控制,柱头外露性状由1对隐性等位基因控制,且二者彼此独立,不存在连锁关系。研究认为,64R是一个新型恢复系,它的育成给棉花三系配套增添了新的恢复基因源,为棉花杂种优势利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水稻柱头外露率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杂交水稻制种中,高柱头外露率不育系可有效提高杂交种产量,降低生产的单位成本,受到广大种业公司的欢迎。因此,对水稻(Oryza sativa L.)柱头外露率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和广泛的市场需求。对近年来发表的在水稻柱头外露率的遗传和环境因子,以及高柱头外露率水稻品系育种实践的探索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9.
选用4个光温敏核不育系,考察其在自然条件和喷施"九二○"条件的柱头外露率,了解其柱头外露特性,研究喷施"九二○"对不育系柱头外露的影响。结果表明,自然条件下各不育系柱头总外露率介于79.8%~87.1%之间,处于较高水平,GD-7S最高,各不育系外露柱头都是单边外露居多。在喷施"九二○"条件下,各不育系(除GD-7S)柱头总外露率得以提高,普遍提高柱头单边外露率,对柱头双边外露率则因不育系而异,兴86S柱头总外露率对"九二○"反应最好,提高程度最高。可见,"九二○"能提高不育系柱头外露率,尤其是单边外露率。  相似文献   

10.
柱头外露棉花柱长度与花器长度的相关及温度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试验结果表明:具有柱头外露长度在10mm以上的长花柱柱头外露棉,其雌蕊、花柱和果柄都长,成极显著正相关。特别是柱头外露棉的果柄越长其柱头外露的长度也愈长,在育种上有一定的应用价值。此外,高温能促进柱头外露棉花柱的伸长,且会降低自交成铃率,但人工辅助授粉可以提高长花柱类的棉花自交成铃率。  相似文献   

11.
水稻柱头外露性状的遗传分析及QTL定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高柱头外露率60B与低柱头外露率辽粳9杂交,以P1、P2、F1和F2为材料,采用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分析柱头外露性状(开颖单边外露率、开颖双边外露率、开颖总外露率、闭颖单边外露率、闭颖双边外露率、闭颖总外露率)的遗传效应;并以F2群体为材料,采用复合区间作图法对各性状进行了QTL定位。结果表明:柱头外露率的遗传符合E-2、E-1、E-1、E-0、E-1、E-1模型;共检测到控制柱头外露的主效QTLs12个,分别位于第1,2,5,8,9染色体上,其中位于第9染色体上RM257~RM215的位点效应最为显著,其LOD值为12.96,贡献率为32.04%;柱头外露性状的遗传分析结果与QTL定位结果相一致。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滇型杂交粳稻保持系和不育系开花期柱头外露率的调查,研究保持系与不育系柱头外露的遗传关系。分析结果表明:保持系柱头单外露率、双外露率与不育系柱头单外露率、双外露率均存在着极显著正相关关系,保持系柱头单外露率与不育系柱头单外露率之间的相关关系最密切;偏相关系数分别为rBA,A1=0.657, rB1A1,A=0.556, rB1A,A1=0.345, rBA1,A=0.100。保持系柱头单外露率、双外露率对不育系柱头单外露率的二元回归方程为:Y=2.623+0.765X1+0.455X2,说明保持系与不育系的柱头外露存在着显著的遗传关系。保持系柱头单外露率对不育系柱头单外露率的贡献(0.660)大于保持系柱头双外露率对不育系柱头单外露率的贡献(0.183),选择柱头外露率高的保持系能够选育出柱头外露率高的不育系。  相似文献   

13.
以山西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棉花远缘杂交课题组近年来培育出的综合性状优良、柱头外露长度不同的4份长柱头材料为研究对象,分析研究了不同授粉方式、不同时段授粉、不同柱长不同时间杂交授粉等方面的差异性,并对杂交种主要经济性状的杂种优势指数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可以利用长柱头棉花不去雄授粉来简化去雄工序,提高杂交效率;柱头外露长度不同,异交率也不同;生产上宜选用柱头外露长度在10 mm以上、异交率在95%以上且具有较强杂种优势潜力的优良株系来进行转育或杂交制种,一般于8:00—10:00杂交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4.
棉花柱头外露种质在不同年份、不同播期和不同日照长度下种植,使其处在不同的光温特别是在不同的温度条件下发育,造成棉花现蕾期的变化.根据种质营养生长期天数、感温指数和对短日照的反应,可将种质划分成4种感温性类型:Ⅰ光温敏早中熟型、Ⅱ光温敏中迟熟型、Ⅲ温敏早中熟型、Ⅳ温敏中迟熟型.  相似文献   

15.
《广西农业科学》2007,38(6):701-704
作物遗传育种·生物技术小麦雄性不育系周13S-1的育性与形态特征初步研究……………………………………………1(001)蝴蝶兰的组织培养和遗传转化体系的研究进展……………………………………………1(006)水稻稻褐飞虱抗性基因研究进展…………1(011)天等1号辣椒遗传转化再生体系的研究…1(016)我国水稻航天诱变育种的研究动态及展望…………………………………………………2(113)水稻超高产育种研究进展及存在问题……2(117)激素处理对东方百合试管苗生根与移栽的影响……………………………………………2(121)试管苗瓶外生根技术……………  相似文献   

16.
棉花开放花蕾长柱头外露种质在杂交制种中的利用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选用柱头外露棉种质的柱头外露长度在 10mm以上 ,异交率达 95 %以上 ,且将该种质的柱头外露性状回交转育到丰产品种上的次数达 2次以上的优良株系 ,来从事杂交棉的繁殖和制种生产 ,既可在进行杂交制种时免去人工去雄 ,降低杂种F1代的生产成本 ,又可选配出具有很好制种效率的强优势杂交组合。从而证明 ,选用长柱头外露棉材料在杂交制种中有很好的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杂交旱稻保持系沪旱1B柱头外露率的QTL定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利用沪旱1B/Ⅱ-32B杂交的F2群体,对水稻的柱头外露率性状进行了QTL分析,研究其遗传机制,以改良沪旱1B的柱头外露率.试验共检测到10个与柱头外露率有关的QTLs,分布在4条染色体上,加性效应起主要作用.检测到3个影响单边柱头外露率(PSES)的QTLs,分别位于3号、7号和9号染色体上,联合贡献率为21.44%;检测到2个影响双边柱头外露率(PDES)的QTLs,位于3号和9号染色体上,联合贡献率为15.98%;检测到5个影响总柱头外露率(PES)的QTLs,位于3,4,7,9号染色体上,其中3号染色体上有2个QTLs位点,总柱头外露率QTLs的单独贡献率在6.86%~9.73%之间,联合贡献率为39.42%.QTL上位性分析,检测到7对显著互作位点,解释了表型变异的67.39%,检测到的上位性效应主要以加性/加性互作效应为主,部分主效QTLs参与了互作.这些QTLs分子标记为改良沪旱1B的柱头外露率性状进行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为提高水稻的异交率,于1983—1984年调查分析了435份国内外栽培稻种的柱头外露性.结果表明、不同类型和产地的栽培稻种间柱头外露率存在较大的差异.依其平均数,外露率的高低,籼稻高于粳稻(1983年和1984年的观察品种分别为19.85%、5.91%和19.34%、7.61%);陆稻高于水稻(18.76%、11.24%和30.52%、5.34%);云南高原粳高于太湖粳(25.2%,3.25%). 影响柱头外露的主要性状有三类,即柱头特性、小穗特性和开颖角.前两者包括开花时柱头的向外弯曲程度,雌蕊总长,柱头分枝数,小穗长、宽、厚、长宽比等.稃毛和芒长可以作为反映柱头外露性的间接指标.不同类型和产地的栽培稻种柱头外露率的差异以及影响柱头外露的主要性状表明,柱头外露率的高低与稻种的起源和进化之间表现为平行关系.  相似文献   

19.
棉花柱头外露种质在不同年份、不同播期和不同日照长度下种植,使其处在不同的光温特别是在不同的温度条件下发育,造成棉花现蕾期的变化。根据种质营养生长期天数、感温指数和对短日照的反应,可将种质划分成4种感温性类型:I光温敏早中熟型、Ⅱ光温敏中迟熟型、Ⅲ温敏早中熟型、Ⅳ温敏中迟熟型。  相似文献   

20.
5个水稻三系新不育系异交特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5个新育成的水稻不育系和金23A(CK)的开花习性、柱头外露率、柱头活力、田间异交结实率等异交特性进行了系统观察研究。结果表明:井冈5A异交性能总体最好,柱头外露率高,花时集中,开花率高,田间异交结实率高达48.1%;其次是井冈2A、井冈3A,开花率高,柱头活力强,田间异交结实率分别为38.5%、39.2%;井冈1A、井冈4A异交特性表现较一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