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仙人洞遗址外景。省市县有关领导、专家现场讨论仙人洞遗址保护规划问题万年县盘岭村现在还在使用的圆形谷仓保存着汉唐仓的古制 ,具有重要学术研究价值。图为本刊正副主编陈文华 (右 )、孙家骅先生在考察时合影。本刊主编陈文华研究员 (左 )为筹办“第四届农业考古国际学术讨论会”等事宜专门向著名农史学家、《中国稻作史》作者浙江大学游修龄教授汇报、请教“中国万年稻作文化节”筹备工作剪影  相似文献   

2.
日本六兴出版社将出版《中国的稻作起源》论文集。该书由本刊主编陈文华研究员和日本东海大学渡部武副教授担任主编,收有中国学者的论文七篇。其中有丁颖:《中国栽培稻种的起源及其演变》、严文明:《中国稻作农业的起源》、游修龄:《太湖地区稻  相似文献   

3.
中国汉代长江流域的水稻栽培和有关农具的成就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刊主编、江西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副所长、江西省中国农业考古研究中心主任、国务院农村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陈文华同志,应日本奈良县立橿原考古学研究所邀请,于1986年10月30日至11月13日赴日本讲学并进行学术访问。在日本期间,陈文华同志除访问奈良、大阪、京都、北九州、福冈、东京等十三个县市的博物馆、考古所、考古发掘现场并和当地考古学者举行座谈外,还在奈良县立橿原考古学研究所和东京明治大学考古学博物馆做了两场《中国汉代长江流域的水稻栽培和有关农具的成就》的学术报告。现将报告发表,供本刊读者参考。陈文华同志还放映了随身带去的大型彩色科教电影《中国古代农业》和《中国古代农业科技成就展览》录相带,也受到日本考古界的热烈欢迎。借此机会,向热情接待陈文华同志的日本考古界有关单位和专家学者以及关心、爱护《农业考古》的日本读者表示深切的谢意,并祝中日两国考古界的学术交流和亲密友谊日益发展。  相似文献   

4.
罗莉 《农业考古》2004,(3):73-73
2004年6月8日下午,应华南农业大学农史研究室邀请,中国农史学会副会长、被誉为“中国农业考古第一人”的陈文华研究员在我校人文学院作了一场精彩的学术报告。陈先生以“人生与学问”为题,通过自己富有传奇色彩的曲折人生经历,讲述了如何做人和战胜厄运的精神与方法。并以创立“农业考古学”的成功为例,介绍了自身的治学态度和治学方法,特别是研究方向的选择与开拓。长达3小时的报告气氛轻松热烈,掌声、笑声四起。陈先生的报告既是人生观教育,又有强烈的学术指导,令在座的华农学子受益匪浅。著名农史学家陈文华研究员来华南农业大学作学术报…  相似文献   

5.
由江西省中国农业考古研究中心和江西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联合主办,陈文华研究员主编的《农业考古》杂志已经创办十周年。当每年二次接到厚厚的一大本《农业考古》时,我认真阅读刊内的论文、资料、图片后,在兴奋之中,心中油然产生钦佩与谢衷。我感谢作者们的辛勤劳动,更感谢主办单位与主编陈文华研究员的苦心经营、坚持不懈,使《农业考古》十年来成为国内外学者欢迎和赞赏的一本专业学术性期刊。  相似文献   

6.
《农业考古》杂志主编陈文华研究员率编辑部全体同仁谨向30年来关心、支持本刊的广大读者、作者、各级领导及社会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致以崇高的敬礼!  相似文献   

7.
我国著名农业考古学家、茶文化专家,"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全国政协第八、九届委员,原江西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农业考古》杂志创刊人、主编、首席研究员陈文华先生因病医治无效,于2014年5月14日逝世,享年80岁。陈文华先生的去世,是农业考古和茶文化学界的重大损失,也是我刊的重大损失。本刊特辟一专栏纪念陈文华先生,以表达我们无尽的哀思。  相似文献   

8.
自《农业考古》创刊以来,一直连载陈文华主编的《中国农业考古资料索引》,颇受学术界和读者的欢迎。后因本刊稿挤,自2009年4期起暂时停载。应广大读者要求,自2014年1期起继续刊载陈文华先生所撰《中国农业考古资料索引》,本篇为陈文华先生生前最后一篇。  相似文献   

9.
自《农业考古》创刊起,丹麦国际农具史研究院即来信联系,进行学术交流,并定期将其主办的杂志《工具与耕作》寄赠本刊,还经常向西方学术界介绍《农业考古》杂志。1988年12月,本刊主编陈文华研究员收到了国际农具史研究院秘书处秘书格里希·勒席博士的一封业务通讯,现翻译如下,以使本刊读者对丹麦的《工具与耕作》杂志和他们的研究工作有一个较全面的了解。  相似文献   

10.
周昕 《农业考古》2001,(3):1-14
在人类历史长河中,20年只是短暂的一瞬,然而作为一个杂志,一个学术杂志,能够坚持20年,而且越办越大,越办质量越高,实在是相当的不容易,何况是在人力和财力都十分紧张 的情况下。我是与《农业考古》相伴成长的。回想20年前,为修订《农具史话》到处收集材料的时候,经朱洪涛先生介绍,在中国农业博物馆参观陈文华、张忠宽先生主办的“中国古代农业科技成就展览”后,与陈文华、张忠宽先生建立了联系,于是我也就成了《农业考古》的第一批 订阅者和受益者。我的《中国农具史纲及图谱》能够在1998年出版,是从《农业考古》…  相似文献   

11.
《农业考古》2006,(1):235-235
本刊主编陈文华研究员十年磨一剑,撰著《中国古代农业文明史》最近已由江西科技出版社隆重推出。全书60余万字,图版100多幅,印刷精美,装帧考究。出版后即引起广泛关注。江西科技出版社专门为之举行隆重的出版座谈会。《文汇读书周报》、《中华读书报》相继发表长篇评论。本刊备有少量存书,定价50元,挂号邮寄费5元。需要者请将款通过邮局汇到本刊编辑部。款到寄书。地址:南昌市洪都北大道649号,邮编:330039。《中国古代农业文明史》出版  相似文献   

12.
以日本京都女子大学狩野直祯教授为团长、国际日本文化研究中心村井康彦教授为副团长的“京都女子大学史学科访中团”一行32人,于1988年9月2日至12日访问江西、浙江等地。本刊主编陈文华研究员应邀在庐山为访问团做了“中国稻作的起源和东传日本路线”的学术报告,引起日本学者的浓厚兴趣。在访问景德镇期间,得到著名古陶  相似文献   

13.
1988年11月13日晚,农业部何康部长在南昌参加全国农业广播电视学校第八次工作会议期间接见本刊主编陈文华研究员,听取了有关农业考古研究工作及《农业考古》编辑出版情况的汇报。何部长在听取汇报后指出,研究中国传统农业历史是件有意义的科研活动,但只研究几百本古农书是不够的,必须结合大量的考古资料以及民族学的资料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4.
<正>2014年5月14日晚,从遥远的黑龙江传来了噩耗,尊敬的陈文华先生在出差途中,因病医治无效,溘然长逝,永远离开了我们。陈文华先生是国际著名农业考古专家和茶文化专家,第八届、九届全国政协委员,长期担任我院副院长、《农业考古》主编、首席研究员,他的逝世,是我院的重大损失!陈文华先生半生坎坷,大学时代就被错划为右派,文革中又被打成"反动学术权威"遭批斗并被下放农村,接受改造,在这种艰苦的境遇下,先生没有灰心气馁。这一段艰苦的农村生活,使他对中国  相似文献   

15.
胡道静先生传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虞信棠 《农业考古》2004,(1):272-279
我国著名科技史和古典文献专家胡道静先生于2003年11月5日在上海逝世,享年90岁。这是我国学术界的重大损失。胡老生前对本刊十分关心,常加指点,备加爱护,使我们终身难忘。胡老仙逝时,本刊主编陈文华研究员正出访欧洲各国,未能及时发去唁电,深以为憾。现将虞信棠先生撰写的《胡道静先生传略》重新发表,以表达本刊全体同仁对胡老的沉痛哀悼和深切的怀念。  相似文献   

16.
由日本著名考古学家樋口隆康为团长、历史学家福永光司为副团长、内藤大典为秘书长的“东亚文化交流史研究会学术调查团”一行10人于1990年10月2日——18日再次访问中国(该团在1989年10月曾来华访问)。先后访问上海、厦门、泉州、福州、南京、常州、无锡、湖州、杭州、绍兴、余姚等地,考察中国江南地区的稻作文化及其他文物古迹,并与当地的中国考古家进行座谈。本刊主编陈文华研究员和北京大学考古学系讲师苏哲应邀全程陪同。  相似文献   

17.
汪玉奇:(江西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副主席、研究员):各位领导,各位同志,陈文华先生农业考古三十周年座谈会现在开始。三十年前,中国从“文化大革命”十年浩劫中走出来,中国学术界最先以自己的学术敏  相似文献   

18.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原《农业环境保护》)自1996年开始被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列为来源期刊,连续进入“被引频次最高的中国科技期刊500名排行表”内。据2003年统计,《农业环境科学学报》影响因子为0.332,总被引频次为374次,在中国科技期刊总排序中按被引频次排在第375位。2002年引用过本刊的科技期刊计105种,除本刊自引外,引用本刊频次较多的期刊有:《生态学报》、《环境科学》、《环境科学学报》、《中国环境科学》、《应用生态学报》、《环境化学》、《土壤学报》、《土壤》、《农村生态环境》、《农药》、《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等。本刊…  相似文献   

19.
鲁鸣皋 《农业考古》2005,(2):338-340
2005年3月15日,我们湖北天门陆羽研究会一行赴江西南昌市访问江西省中国茶文化研究中心和南昌女子职业学校。在陈文华研究员的陪同下。我们观看了南昌女子职业学校学员的茶艺表演,游览了婺源县“中国茶文化第一村——晓起村”。参观了运茶古道、运茶手车、山村茶亭、制茶作坊、水转揉捻机、高山茶园、品茗乐园等景点。感慨良多。因得东韵60韵以纪其胜。  相似文献   

20.
本刊讯(陈德利王家缙特约记者姚希凯)2008年2月25日,泉州市茶文化研究会成立暨第一次会员大会在泉州世贸大酒店隆重召开.泉州市政协主席林荣取,市政府副市长洪泽生,市政协副主席陈立德,泉州军分区政委向贤彪,江西省社科院首席研究员、《农业考古》杂志社主编陈文华,福建农林大学党委副书记、省茶叶学会副会长、省茶文化研究会会长杨江帆,福建省茶文化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姚信恩,福建省文化厅原副厅长、泉州市诗词学会会长庄晏成,香港茶人协会副会长施世筑等领导和专家以及会员300多人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