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们都是怀着朝圣的心情来到湖州的!"不知到过多少次湖州的陈文华先生依然如是说.这句话是陈文华先生内心的真情吐露,同样精辟概括了前往湖州参加第十届国际茶文化研讨会的海内外专家学者、茶界朋友的共同心声.在我看来,陈文华先生不是一位一般的朝圣者,而是一位特殊的朝圣者,因为他的朝圣之旅与其他朝圣者有太多的不同,具有自己的鲜明风格和个人烙印.  相似文献   

2.
罗芥茶翁     
侯军 《农业考古》2003,(4):236-237
茶翁姓俞,名家声。在中国茶界并非名人,因为他的专业与茶无关,他是位名闻乡里的老中医。且老人家已经年逾八旬,从来不出山,不参加任何茶文化活动,也没写过茶文化的论文。他的自称“茶翁”完全是因了罗芥的缘故。  相似文献   

3.
茶痴     
茶痴茶痴是位老茶农。他说:“不讨老婆可以,不种茶不行。”一辈子,他不知种过多少株茶,从这山种到那山。队里给他的菜地,他划出一片种茶。村里包给他的一片荒山,他全部开垦种茶。责任田常年缺水,他索性改作茶园。他一生只认准种茶。他一生没离开过茶乡。平日有事没...  相似文献   

4.
罗岕茶翁     
茶翁姓俞 ,名家声。在中国茶界并非名人 ,因为他的专业与茶无关 ,他是位名闻乡里的老中医。且老人家已经年逾八旬 ,从来不出山 ,不参加任何茶文化活动 ,也没写过茶文化的论文。他的自称“茶翁”完全是因了罗的缘故。罗者 ,地名也。在浙江与江苏的交界处 ,有一大山名叫“茗岭” ,山阳为江苏宜兴 ,山阴为浙江长兴。世人咸知宜兴产紫砂 ,却不知长兴产名茶。就在茗岭靠浙江长兴的一侧 ,有一小山村 ,名唤罗。此地山青水秀 ,幽静无比 ,如果不是它出产那种“天珍异草” ,恐怕它永远不为世人所知。这“天珍异草”就是明清之际被文人雅士奉为茶…  相似文献   

5.
小农户如何对接瞬息万变的大市场?河南省郸城县有一位农民通过十多年的摸索,给出了答案。他成立专业合作社,带着社员,在希望的田野上抱团发展,将“泥饭碗”变成“金饭碗”。他就是郸城县培康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于培康。在该合作社的高标准优质小麦基地里,记者见到了49岁的于培康。因为接到了过几天要降温的气象信息,他特意到麦地里查看小麦的长势。  相似文献   

6.
清朝从清世祖顺治(爱新觉罗)至宣统(溥仪)及慈禧太后的十几位皇帝中,论嗜茶者,首当堪称乾隆皇帝了.他一生酷爱饮茶,特别是到了晚年更是嗜茶如命.在她85岁谕示群臣不能超过祖父康熙大帝在位61年的主动让位时,有一位老臣惋惜地说:"国不可一日无君."而这位太上皇却幽默感慨地说:"君不可一日无茶."一语道出了他对茶的深邃情缘.他有生之年,品遍天下名茶,鉴遍天下名泉,咏颂了历代君王最多茶诗文,又居于历代君王最长寿,真可谓嗜茶终生了.  相似文献   

7.
安明霞 《农业考古》2006,(5):194-195
叶羽晴川,一位专业出版茶文化图书的作者。爱茶的,又经常买茶书的朋友对这样一个名字并不陌生,应该说在大部分销售茶书的地方或多或少都有他的书籍,甚至在香港、台湾、马来西亚都有销售。至于怎么过去的,他本人也不知道。叶羽晴川曾经引起过记者的注意,记者也向一些销售商打探过他的情况,但大家均表示不认识此人。今夏的一天,记者在马连道偶遇了身背相机的叶先生。  相似文献   

8.
王东梅 《新农村》2020,(4):48-48
《塔木德》中有一则经商的寓言故事:有位商人到市镇游览,他得知数天后会有价格低廉的商品出售,便留在那里等待着大削价的日子到来。但是,他带着很多现金,放在身边十分不安全。于是,他趁人不注意,来到一个隐蔽之处挖了一个洞,将钱包埋藏在洞里。然而,他第二天回到原地取钱时.  相似文献   

9.
嗜茶挚友,上老年大学书法课,问老师,有写"茶"的书法吗?老师正讲颜真卿,一楞,说:"有个和尚写过"。瞄了他一眼,又接着讲他的颜真卿。"哪个和尚写过‘茶’书法呀"茶友跑来问我?我知道他问的是关于写茶的书法,"有个和尚写过"。他急于想知道,我却不急。问他最近在喝什么茶,因为他是经常光顾茶城,爱追求新奇,是我  相似文献   

10.
只为北方茶飘香──记北方茶痴肖翔沈阳申阮有一日,肖翔请我到他家喝茶,他刚陪一位新加坡富商吃了顿饭,谈及起来,平时很是自信的肖翔忽然惭愧起来:“跟人家比,咱这老板可就差多喽。”其实,肖翔不必自惭形秽,他至少有三笔足以自豪的财富。一是家中有几千把美轮美奂...  相似文献   

11.
《百姓》2003,(10)
2003年5月15日,江苏省启东市近海镇渔民郭建兵带着白菊来到黄海之滨,眼前大海浩淼,这位有着25年出海经历的船老大胸中也盛着大海和波涛。“10·19”成为这位英雄船长内心永远抹不平的伤痛,在那场惊人的风暴中,他救下10多位渔民的生命,但还是有5位渔民长眠在了大海深处。而今,没有供奉鲜花的墓碑,没有拜祭的奠堂,他只有在心里默默地怀念,怀念……  相似文献   

12.
茶乡风情     
一、茶客初春时节,我受别人委托,因事出差安徽六安县洽谈购茶事宜。为了便于业务联系,我来到县城郊区的一们朋友家。说也巧,朋友外出不在家,女主人曼花热情接待了我。那天,因为下着靠罪的春雨,天气带着几分寒冷的凉意。曼花女士招呼我进屋后,还没等我落坐,她便搬来一个小四方寝桌,双手捧一壶泡好的热茶,倒满一杯,递给我说:“天怪冷的,先喝杯茶取取暖。”她开口带笑,笑有酒窝:“一方风土一方情,到我们六安农家作客,先喝茶,再品茶,不然就是不礼貌!”我呷了几口茶,茶味有些浓烈,我说:“这茶好香呀!”曼花笑着对我说:…  相似文献   

13.
庄云海 《农业考古》2006,(5):138-139
茶有茶语。关于茶的心得体会是自己告诉自己而不是茶告诉你。茶语无声、无影、无形、无忌、无边、无穷、用心倾听,得到的悟到的因人而异。茶府年龄不大,但道行不浅,茶府很静、因为来人心更静。来茗雨轩茶府品茗,再听茶艺师们讲茶,茶更有益味了。喝茶的不少,能品出感觉的不多,能  相似文献   

14.
李萍 《农业考古》2019,(2):216-221
在中国,"喫茶"的说法自唐朝以后就很少使用,仅还留存于佛教文献和地方茶文化的口述中。荣西的《喫茶养生记》写于他从南宋留学回国后,他在书中将"喫茶"理解为治疗行为,这既不同于当时中国宋代士大夫阶层的茶文化意象,也有别于日本贵族自中国唐代接受的茶道理念。荣西从养生入手借治身以治心,推广喫茶中的心身一体,由此构建日本新兴武士阶层的"士文化"。  相似文献   

15.
李芳芳 《农业考古》2007,(2):247-249
两年前。一个窝居深闺的小山村,一个近乎绝迹的以水为动力的木制水转捻茶机,一位古稀考古学老教授。近似惊鸿的一瞥,他醉了,然后,带着积蓄一生的资金来了。他享受地去做,快乐地去做,执着地去做,像是一个传说———油菜花开了。3月21日,陈文华从厦门飞回,马不停蹄地赶往婺源上晓  相似文献   

16.
巩志 《农业考古》2003,(4):307-308
清朝高宗乾隆皇帝爱新觉罗·弘历 ,是继宋徽宗赵佶以后的又一位嗜茶、爱茶、咏茶的皇帝 ,他写了 30 0多首茶诗 ,收集在《御制诗》初集———五集里 ,仅《中国茶文化经典》就收集了近2 0 0首。嘉庆元年 ( 1 796 ) ,弘历禅位给皇太子禺页琰 (仁宗 ) ,自称太上皇。他的禅位意愿在朝堂提出 ,有的老臣进谏 :“国不可一日无君”。弘历戏答曰 :“君不可一日无茶。”虽是随口戏言 ,足见他是一个真正的有茶癖的茶瘾君王。乾隆在位期间 ,曾七次下江南 ,写有《焙茶坞》诗和题唐伯虎《品茶图》、文征明《茶具图》等诗 ,对古代茶事无不涉及。到过杭州狮峰…  相似文献   

17.
茶诗话(续)深圳商报侯军寒夜客来茶当酒一羽先生在《茶话》中,曾提到一位宋代诗人,说“他一生写了多少诗已不可考,但如今大家熟知的仅剩了如下名句:‘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的确,正是沾了这句茶诗的光,后代茶客们才知道宋时曾有一位诗家名叫杜耒,...  相似文献   

18.
刘志一 《农业考古》2000,(4):261-265,269
彝文经典《物始纪略·茶的由来》曾这样描述远古时代彝先民如何发现与饮用“茶”的过程:“茶的根由,说来有头绪。高大的树,荫深枝叶相结合,异味的苦叶,遮天蔽日,君喝后施令,臣喝后断事,师喝后祭祖。盛名东方传,宝树生西方,汇集到彝地。在尼米举沟,尼能不开化。在惹米妥朵,惹蒙氏头昏。彼家楚觉山,人们不积德。默家糯扎山,断事不得酒。侯家翁遇山,死水溏不流。天君不吃盐,地王不用药,阿娄不守更。大师不司时,三圣不高兴,六君不行善,宇宙门不开,就像这样了。恒赛易之女,投赛易之子,到了春三月,采青花红花;到了夏三日…  相似文献   

19.
寇丹 《农业考古》2006,(5):74-75
作为一个常常说到茶字的人,往往会被问及:“你认为什么茶最好呀?”“你爱喝什么茶呀?”我往往回答:“草帽茶”。看着对方一脸惊愕或狐疑,我说了一个故事:“从前,有位远道而来的客人走进一位老汉的家。主人见客不速而至连忙让坐倒茶。可是一看,茶罐里空空如也,又来不及去镇街上买,情急中,抬头看见房柱上挂着一顶草帽,就摘下来用剪刀剪下一块,揉碎了沏了一壶,说声‘请用茶’恭敬地捧给了客人,这就是草帽茶。”听者以为我在玩笑,其实并非如此。编草帽的草不是茶,没有茶味;此草也不会是毒草,但可以入口,其味是茶外之茶。中国各民族不约而同都遵…  相似文献   

20.
乐在一煎中──记日本煎茶小川流家元小川后乐湖州寇丹小川后乐家元是我认识的第一位日本茶人。自八十年代末他只身来湖州考察茶史遗迹以来,他本人或带学生来湖就有6次之多,还一年几次地到中国各茶区进行研习。印象最深的头一点就是他绝对没有日本有些茶人的那种可敬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