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什么养蜂者宁愿生产不成熟蜜而不生产成熟蜜?最主要的原因是生产不成熟蜜的产量高、经济效益好;不成熟蜜能够在市场上销售,自然养蜂者愿意生产。为了弄清生产成熟蜜与不成熟蜜的产量与质量的关系,以及不同的取蜜方式对养蜂的近期和远期效益的影响问题。笔者根据牡丹江农业学校张彤等发表的《不同取蜜方式与蜂蜜产量、质量以及产值关系的研究报告》[1](下称牡丹江点)与为了验证勤取蜜的效益,河北省青龙县燕山联合养蜂场赵景民[2]在2001-2002年荆条花期进行的勤取蜜和取成熟蜜的对比试验情况(下称河北点),进行分析研究后得出的结论是:取成熟…  相似文献   

2.
在现阶段的养蜂生产中 ,主要以取液态蜂蜜为主 ,只有少数地区的蜂农生产巢蜜 ,而产量极低。由于目前大多数蜂农采用转地饲养 ,受时间、条件限制 ,而取不成熟蜜时间短、产量高、生产过程简单 ,因此普遍采用勤取蜜 ,取不成熟蜜这一生产方式 ,致使蜂蜜质量低下。我认为 ,要解决这一问题 ,生产巢蜜不失为一种有效的办法。由于巢蜜从蜂箱中取出来只要通过包装就能直接成为商品 ,不用任何加工 ,质量上等 ,又无任何污染 ,是真正的绿色天然食品。在生产巢蜜的过程中 ,要学习借鉴外国的先进技术和经验 ,但又不能生搬硬套。我国养蜂人员的文化水平普遍…  相似文献   

3.
张功勋 《中国蜂业》2004,55(3):39-39
<中国养蜂>2003年第6期,苏松坤、陈盛禄二位教授撰写的"天然成熟蜜生产模式"一文中提出:"提高蜂产品质量是蜂业持续发展的关键.建立中国特色的天然成熟蜜生产模式是解决蜂蜜质量问题的必由之路".关于蜂蜜质量文中指出:"蜂蜜质量必须做到尽可能生产天然成熟蜜.进入流蜜期,视进蜜情况确定取蜜时间,到了流蜜盛期,待蜂蜜酿制成熟,即蜜房封盖或呈鱼眼状才能分离,不要见蜜就取".关于取蜜方法,文中介绍了"国外用浅继箱生产天然成熟蜜的方式.自动化程度高,设备投资大,一般蜂场无法承受".  相似文献   

4.
李建修 《中国蜂业》2003,54(6):30-30
多年来 ,我国一直是世界养蜂大国和蜂蜜出口大国 ,但蜂蜜质量一直不理想 ,部分蜂蜜因不成熟须经真空浓缩才能销售 ,这种情况是 1 95 8年后才出现的。从此以后 ,我国蜂蜜质量一直没有根本好转 ,令人遗憾。本文就提高蜂蜜质量提出几点浅见。一、统一提高蜂蜜标准到目前我国还没有蜂蜜国家标准。各部制定的标准不统一 ,有的指标偏低。如最近公布的“无害食品———蜂蜜质量标准” :水分 2 3% ,还原糖 6 5 % ,蔗糖 8%。我认为属半成熟蜜。只有还原糖在 70 % ,蔗糖不超过 5 %才能算成熟蜜。再有中国药典上的蜂蜜标准 ,要求波美 37 2度 ,即水分 2 …  相似文献   

5.
我国是世界养蜂大国,蜂蜜是我国出口创汇的拳头产品之一。由于蜂蜜是一种胶状液体,含水量高,易发酵变质,不便于贮存运输,掌握蜂蜜的深加工技术,对发展外贸及国内消费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蜂蜜的浓缩加工1.工艺流程:原料安验收~选配一融蜜一粗滤~精德~真空浓缩~冷却~检验~包装。2.操作方法:(1)原料蜜验收:原料蜜的质量直接影响加工后的蜂蜜质量。因此,必须对原料蜜的色泽、气味、水分含量、蜜种、淀粉酶值(鲜度指标)、农药残留等逐一进行严格检测。淀粉酶值一般要求在8以上。(2)选配:根据国内外订货的要求把收…  相似文献   

6.
周建慧 《蜜蜂杂志》2007,27(6):45-45
西方国家大多使用多箱体养蜂法取成熟蜂蜜,不取蜂王浆,实现机械化养蜂和一人多养的目的,人均收入较高。我国是养蜂大国,也是蜂蜜消费大国,养蜂机械化程度低和一直以来以转地饲养为主。  相似文献   

7.
赴美国加州养蜂考察纪闻(续)葛凤晨张大隆宫之睿三、高浓度蜂蜜包装和链锁性的蜂蜜市场葛凤晨张大隆宫之睿赴美国加州养蜂考察纪闻(续)美国蜂蜜质量的特点主要是高浓度,不管是本国生产的封盖蜜还是从国外进口的浓缩蜜,都要达到含水量18%以下。养蜂者生产的封盖蜜...  相似文献   

8.
西方国家大多使用多箱体养蜂法取成熟蜂蜜,不取蜂王浆,实现机械化养蜂和一人多养的目的,人均收入较高.我国是养蜂大国,也是蜂蜜消费大国,养蜂机械化程度低和一直以来以转地饲养为主.  相似文献   

9.
1.从我多年的养蜂实践中发现,要把住蜂产品质量关,收购是重要的一环。有的收购人员凭经验,用口尝、眼观的方法来收蜜。由于蜂蜜的成分复杂,眼观根本看不出搀入少量蔗糖的蜂蜜,更何况抗生素、农药、重金属残留超标的检测。如果收购环节不采取先进的检测手段,凭经验和感观就难以收到优质蜂蜜。2.假如收购环节对40波美度以下的蜜坚决不收购,让不成熟蜜无销路,养蜂者自然就生产成熟蜜了。但有一点需要说明的是,养蜂者生产的是成熟蜜,收购部门就要优质优价。因为生产成熟蜜意味着产量就要减少,要是在价位上不提高,也会挫伤蜂农生产成熟蜜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10.
取蜜五注意     
刘茹馥 《中国蜂业》2006,57(7):13-13
按照我国蜂蜜行业标准,成熟蜂蜜含水量是18%以下,42.5波美度以上。而过早取蜜,分离出来的蜂蜜水分多,容易发酵。那么,初学者怎样正确取蜜呢?  相似文献   

11.
运用经济手段,推动成熟蜜生产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蜂蜜含水量高,直接影响着我国蜂蜜的质量。拉开蜂蜜度间差价,实行优质优价,是提高蜂蜜浓度,改变生产低度蜜的现状和习惯的重要措施。拉开蜂蜜度间差价的依据是生产成熟蜂蜜、提高成熟蜜的销售价格,并以此补偿因蜂蜜浓度提高而使产量降低所带来的经济损失,真正体现出蜂蜜的价值。  相似文献   

12.
成熟蜂蜜的含水量是 1 6—2 5% ,波美度 40以上。过早取蜜 ,分离出来的蜂蜜水分多 ,营养价值低 ,还容易发酵变质。应该等巢脾装满了蜜 ,蜜脾有三分之一封盖时才可取蜜 ,这样的蜜是成熟的。那么 ,怎样正确取蜜呢 ?一、掌握好天气情况。晴天每 4— 5d取一次蜜。这时的蜜脾已部分封盖 ,蜂蜜成熟。取蜜时间应安排在早上或上午 ,蜜蜂大量出勤以前取蜜 ,这既不影响工蜂采蜜 ,又可避免当天采回来的花蜜混到成熟蜜中而降低蜂蜜质量。按时收听天气预报 ,如果第二天是晴天 ,要少留多取 ,抽脾三分之二 ;如阴天则应多留少取 ,抽脾二分之一。二、初期早…  相似文献   

13.
打击蜂蜜掺假应实行优质优价蜂蜜质量是蜂业的生命,困扰蜂业发展的突出问题之一是蜂产品质量低劣,致使价格低落。如何使我国蜂业走上健康发展之路,使蜂蜜在市场上享有盛誉,不只是养蜂人的事。如果收蜜单位不认真把好质量关,不实行优质优价,养蜂前景将是一片暗淡。在...  相似文献   

14.
蜂产品质量可以说是个永恒的话题。当前我国的养蜂业还是传统的生产方式 ,以小规模专业户形式存在 ,生产方式相对落后。提高蜂产品质量应该从养蜂者抓起。作为蜂产品的直接生产者对蜂产品的质量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就采蜜而言就有浓度高低之分。譬如在椴树流蜜期2天取1次蜜与每天取1次蜜浓度就有明显差异。2天取1次蜜的浓度高、质量好 ,而每天取1次的蜜稀薄 ,水分含量高 ,这种蜂蜜在蜂场短期存放就有可能发酵 ,质量很不稳定。当然 ,这里也有个产量的问题。2天取1次蜜比每天取1次蜜总产量必定要低 ,再不按优质优价收购时就要吃大亏 ,…  相似文献   

15.
目前,我国有些地方,采用养小群、勤取蜜的方法来增加养蜂收益,这样的蜂蜜没成熟,含水份较高,容易发酵变质,影响贮存和出口,造成不应有的损失。我国蜜源植物资源丰富,发展养蜂有很  相似文献   

16.
正成熟蜂蜜是经过蜜蜂充分酿造的天然产品,是蜂蜜的"返璞归真"。长期以来,我国的蜂蜜生产一直名不副实,停留在取未成熟蜂蜜而后加工浓缩阶段,蜂蜜质量差,远未体现蜂蜜应当具备的色香味和药用保健价值。我国是养蜂大国,蜜源资源丰富,生产成熟蜂蜜是实现我国蜂业变革,全面提升蜂蜜质量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7.
李海燕 《中国蜂业》2002,53(6):13-13
目前 ,产生我国蜂蜜质量低劣的原因之一是生产者采用“勤取蜜”的方法生产稀薄蜂蜜 ,由此引起后续的一系列问题。为了从源头上纠正生产低质量蜂蜜 ,必须改“勤取蜜”的生产方法为养强群、取成熟蜜。众所周知 ,强群哺育力强 ,群势发展快 ,能采集早期蜜源 ,提高蜂产品质量 ;蜂群越大 ,采集量也越多。有人曾精确试验过 ,在椴树大年 ,3框蜂小群只采 7公斤蜜 ,而 12框蜂的中等强群 ,却采了 49公斤蜜 ,两者相差 7倍 ;而且蜂蜜的浓度后者比前者高。培育强群的工作要从上一年秋季培育适龄越冬蜂时抓起 ,争取做到强群越冬。所谓强群 ,因各地养蜂季节…  相似文献   

18.
西方国家对蜂产品的质量要求很高 ,我国对蜂产品的质量要求也日趋严格和规范。当前我国普遍存在的取不成熟蜜、用锈铁桶贮运蜂蜜等情况极不适应国内外蜂产品市场的需求 ,中国养蜂业的改革已迫在眉睫。中国养蜂重视蜂王浆生产 ,同时采蜜又脱粉 ,夫妻俩带一二名徒工的家庭型蜂场 (占了中国养蜂场的绝大多数 )饲养蜜蜂 1 3 0~ 1 50群 ,一般年取蜂王浆可达几百公斤 ,显著区别于西方国家用多箱体仅取成熟蜂蜜的养蜂法。照搬西方养蜂模式 ,不适应我国养蜂业的国情。我们应以中国传统养蜂为基础 ,结合西方国家养蜂技术优势 ,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标…  相似文献   

19.
蜂产品的质量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它直接关系到养蜂事业的前途命运问题,也直接关系到千千万万养蜂人员的饭碗问题。前几年由于生产、价格、包装、贮存、运输等方面的问题,造成蜂蜜质量差,含水量高,在国际市场上缺乏竞争能力,在国内市场上也不受欢迎。因此,危及养蜂事业的发展,已给养蜂事业的发展带来一定损失,一九八零年至一九八一年,我县因此而垮掉集体蜂场约八十个左右。蜂蜜质量差,含水量高,一般都超出外贸出口蜂蜜要求18—23%的规定范围,这种蜂蜜容易发酵变质,也容易腐蚀包装容器  相似文献   

20.
中国是世界养蜂大国,蜂群数量、蜂产品产量和出口量均居世界前列,目前中国蜂蜜产量40多万吨,占世界蜂蜜总产量的四分之一以上[1]。而我国的蜂业发展存在严重的不足之处,如大多数蜂产品生产是以传统的、分散的家庭生产模式,从业人员大多是为老年人且文化程度不高,出现了追求产量,不等蜂蜜成熟就摇蜜、药物残留、掺假等现象,对蜂产品产量造成了直接影响[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