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宁蒗县天然草原可利用面积27.17万hm2,占全县国土面积的45.10%。本文论述了全县天然草原现状,分析了退化的原因,为治理草原提供行政管理、科技管理的依据。  相似文献   

2.
自2002年我县接受世行贷款发展草食畜产业以来,全县的牛、羊饲养量逐年上升,已由2001年年末存栏牛1.53万头、羊0.17万只,发展到2008年年末存栏2.18万头、0.54万只,出栏牛0.47万头,羊0.26万只,占畜牧业收入的48.2%。随着草食畜产业的不断发展壮大,饲草料消耗逐步增多,为了保持我县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在发展产业的同时,对全县的饲草料资源和草食畜进行了全面的平衡监测调查,确保畜牧业的科学、有序、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草原是重要的绿色生态屏障,具有多种功能和用途。甘南草原面积4084万亩,但近年来却面临不同程度地退化,直接影响到牧民的生产生活和牧区的经济发展,造成水土流失,江河泥沙淤积,草原沙漠化等严重生态问题。造成甘南草原大面积退化的原因,除自然因素外,超载过牧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超载过牧,使草原得不到休养生息的机会,  相似文献   

4.
5.
6.
本文从岷县落实草畜平衡制度的政策措施与实际现状出发,制定了符合当地实际的载畜量核算标准和方法,分析论述了岷县推行草畜平衡制度中取得的成果和经验以及存在的问题和困难,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对策和建议,以期对岷县乃至其它同类地区,更好落实草畜平衡制度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为切实保护和恢复新疆阿克苏地区日益恶化的草原生态环境,合理利用天然草原,改善全区生态环境,维护生态环境安全,促进地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阿克苏地区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结合当地实际,制定了<关于开展天然草原禁牧休牧及草畜平衡的实施意见>,并于2008年在全地区全面实施.现笔者将实施情况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8.
甘肃草原是我国第六大牧区,面积1 790.4万hm2,人均草原面积为0.72 hm2。长期以来,由于气候、人为、超载过牧等因素使得该省草原大面积退化,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导致干旱、雨涝、沙尘等恶劣天气频发,制约着其畜牧业的发展。草畜平衡是我国草地畜牧业的核心,中央统一部署,根据甘肃省省情和草原现状进行实施,但草畜平衡政策实施多年,甘肃省草原依然存在退化趋势。本文对甘肃省草畜平衡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并提出草原建设和草畜平衡的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9.
昭苏县天然草原退化调查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气候变化、牧区流动人口和牲畜的增加、乱开垦乱采挖以及资金投入相对不足、管理相对滞后等因素是导致昭苏天然草场退化的主要原因。加强组织领导、加大公共财政投入力度、多渠道做好天然草原保护工作、落实各项草原保护制度是近年昭苏县治理草场退化的主要做法和主要经验。但是治理草场退化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采取综合措施才能发挥长期效果。本文最后总结了治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提出了几点建议、对策。  相似文献   

10.
《新疆畜牧业》2012,(6):4-5
第一条为建立草原禁牧和草畜平衡监督管理机制,保护草原生态环境,促进畜牧业生产方式的转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草原法》、《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草原法)办法》及农业部《草畜平衡管理办法》的规定,结合自治区实际,制定本办法。  相似文献   

11.
通过地面监测与遥感监测相结合的方法测定生物量等参数,对富蕴县天然草地产草量及草畜平衡状况进行了测算。结果表明,2011年全县超载32694个羊单位,整体超载率为5.64%,基本不超载,部分乡有不同程度的超载,其中超载最为严重的为杜热乡,超载率为53.30%。  相似文献   

12.
草畜平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吉林畜牧兽医》2004,(2):62-63
任继周认为草畜平衡在自然界是生态系统自我调节功能产生作用的过程。草地生产分为四个层次:前植物生产和动物生产,草畜平衡就是这两个核心系统很复杂的耦合问题。第一阶段是自然界自身的生态平衡:第二阶段是由于人类对物质过度追求而造成平衡,需要恢复,这个时间很长:将来会发展到第三个阶段,即人、草、  相似文献   

13.
对具有100多年种植历史的宁蒗县泸沽湖高原稗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当地种植的稗属植物有2个种(食用稗和类谷稗)。食用稗每平方米有28株丛、438枝,地上生物量鲜重4 039.0g;类谷稗每平方米有27株丛、415枝,地上生物量鲜重2 931.67g。干穗产量:食用稗为5 746.5kg/hm~2,类谷稗为3 996kg/hm~2。  相似文献   

14.
《当代畜牧》2011,(9):57
<正>农业部草原监理中心主任马有祥日前表示,从今年起,我国全面建立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这是新时期我国草原保护建设和牧区发展的一项重大政策,涵盖2.5亿公顷草原,惠及近千万牧民。草原占我国国土面积的41.7%,是我国陆地生态系统的  相似文献   

15.
正落实草原禁牧和草畜平衡制度,恢复草原植被,促进生态系统良性循环,是实施草原生态补奖政策的目标。从实施第一轮草原补奖政策以来,牧区各级党委、政府和农牧部门把落实草原禁牧和草畜平衡制度提上重要议事日程,作为做好整个草原生态补奖工作的核心内容和重要考核指标;县级草原监理机构把落实禁牧和草畜平衡制度作为重要工作职责,切实强化监督,积极推进两项制度的落实,对全面落实草原  相似文献   

16.
青海省同仁县天然草地草畜平衡现状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调查同仁县2013年全县可食草产量2979.30㎏/hm2,增产率为20.9%;合理载畜量为21.47×104只羊单位,实际载畜量30.04×104只羊单位,超载8.57万只羊单位,超载率达39.40%,全县平均每0.62 hm2草地可养一只羊。  相似文献   

17.
贯彻《内蒙古自治区草畜平衡规定》是内蒙古自治区党委政府的重大决策。本文通过对贯彻《规定》精神的重要性、可行性的分析 ,提出了进一步深化和完善草地利用制度的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18.
基于四子王旗荒漠草原家庭牧场的调研数据和植被监测数据,通过植物群落数量特征计算植物多样性指数,构建草畜平衡模型和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比较第一轮、第二轮草畜平衡奖励在草地植被、草畜能量平衡和经济收入层面的实施效果。结果表明:四子王旗草畜平衡区载畜率显著下降,植被高度、盖度、物种数、生物量和Margalef丰富度指数显著增加;草畜能量呈夏季能量充足,冬季能量不足的不均衡态,但全年草畜能量趋于平衡;影响牧民收入的主要因素由成本类逐渐转变为牧业规模类和收入类,补贴收入开始显著影响牧民收入。草畜平衡奖励有利于当地植被的生长与恢复,缓解了草畜能量供需不平衡的矛盾,并改变了牧民收入的经济结构,促进牧民增收和收入结构多元化,补贴收入成为一项重要的收入来源。整体而言,草畜平衡奖励在当地已有一定成效。未来草畜平衡奖励政策的制定与实施应加强对草畜能量季节不平衡等问题的研究,精细化补助方案,以促进家庭牧场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农业部颁布的《草畜平衡管理办法》从2005年3月1日开始实施了。《草畜平衡管理办法》是贯彻《草原法》的配套规章。它是加强草原保护,贯彻草原工作保护为主,生态效益优先方针的具体措施,是保证草原畜牧业实现循环经济的重要步骤。其目标是保护草原,实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健康发展,防止草原过渡放牧而造成的草原退化、沙化和生态的破坏。《草原法》提出“国家提倡在农区和半农半牧区及有条件的牧区实行牲畜圈养”;《草畜平衡管理办法》进一步提出了“推行舍饲圈养”。我们应当认真贯彻《草原法》和《草畜平衡管理办法》,从维护国家生态安全的大局出发,推行禁牧舍饲,做到羊下山,牛进圈,把建设生态城乡落实到实处。  相似文献   

20.
谈草畜平衡     
草地备牧业是把草地和牲畜紧紧地结合在一起,通过放牧家畜采食牧草而完成由第一性生产到第二性生产转变过程的产业。没有草地,牲畜就失去赖以生存的物质条件,而没有牲畜,草地就失去存在的经济价值。但是长期以来,人们往往只注意养畜而忽视草原的保护和建设,导致草原生态系统的恶化,致使草地生产的潜力没有通过牲畜的有效利用、转化而充分的表现出来。草地超载过牧,草与畜出现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