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探究新疆褐牛种公牛生长发育规律,利用SAS 8.1软件中的Logistic、Gompertz、Brody和Bertallanffy 4种常用的生长曲线模型对344头次新疆褐牛种公牛体重生长曲线进行拟合。结果表明,4种模型均能较好的拟合新疆褐牛种公牛体重生长,拟合度R2分别为 0.9217、0.9263、0.9176和0.9261,其中Gompertz模型对新疆褐牛种公牛体重生长发育的拟合效果较好,Logistic、Gompertz和Bertallanffy模型生长曲线的拐点分别为(0.4937岁、502.10 kg)、(1.3168岁、379.54 kg)和(1.0477岁、311.25 kg)。本研究对实际生产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选择新疆乌鲁木齐种牛场6头新疆褐牛种公牛及后代母牛为研究对象,运用DMU软件AIREML算法及动物模型BLUP法,估计该场后代母牛的遗传参数及种公牛的育种值,并进行排序,为该场褐牛种公牛及后代母牛的选种选配计划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该场新疆褐牛后代母牛的产奶量、乳脂率、乳蛋白率、乳糖率及总固体的遗传力分别为0.35、0.06、0.19、0.06、0.04;00233号种公牛在所选公牛中的各项育种值最高,196318号种公牛各项育种值最低。通过研究结果,可对公牛各项育种值高的后代母牛进行选育选配,进一步扩大核心群体,为该场牛品种的改良提供决策。  相似文献   

3.
新疆褐牛公牛与阉牛产肉性能和肉品质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新疆褐牛生产高档牛肉提供数据依据。[方法]选择同等营养条件下、体重相近、生长发育正常的10~12月龄新疆褐牛21头(公牛6头、阉牛15头)作为试验对象,进行新疆褐牛公牛与阉牛产肉性能和肉品质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新疆褐牛公牛组与阉牛组增重效果显著差异(P0.05)、屠宰率差异不显著(P0.05);公牛组胴体后腿长、胴体后腿宽极显著高于阉牛组(P0.01),公牛组眼肌面积显著高于阉牛组(P0.05),其余指标差异不显著(P0.05);阉牛组的肉色比公牛组的肉色鲜亮,差异显著(P0.05),阉牛组牛肉脂肪颜色白色与公牛组脂肪颜色稍黄,差异不显著(P0.05),大理石花纹阉牛组显著优于公牛组(P0.05),阉牛组牛肉蒸煮损失、剪切力、pH值显著小于公牛组(P0.05),阉牛组牛肉的水分高于公牛组(P0.05)。[结论]新疆褐牛阉牛体脂肪沉积好,肉色泽鲜亮、蒸煮损失少、剪切力小、水分含量高且大理石花纹丰富,适合高档牛肉生产。  相似文献   

4.
本试验旨在探讨在新疆褐牛种公牛日粮中添加不同水平N-氨甲酰谷氨酸(NCG)对其精浆激素水平及射精量和精液品质的影响。将20头新疆褐牛种公牛随机分为4组,每组5头,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Ⅰ组、试验Ⅱ组和试验Ⅲ组在基础日粮中每天分别添加15 g、30 g、45 g NCG,试验期为90 d。试验期内每周对试验牛进行采精,并测定其射精量、精子密度和精子活力;试验期第0、30、60和90 d对种公牛精液进行采集,并检测精浆中精氨酸、尿素和NO含量。结果发现,种公牛日粮中添加不同水平NCG,其射精量和精液品质均优于对照组;45 g/d N-氨甲酰谷氨酸(NCG)的添加量,能够显著提高新疆褐牛种公牛精液品质。种公牛日粮中添加45 g/d NCG试验至90 d,可有效提高种公牛精浆中精氨酸和NO含量,降低尿素浓度。  相似文献   

5.
试验旨在对新疆褐牛体尺指标进行分析,研究其生长发育规律并揭示各性状间的相互关系。选取2010~2015年间伊犁昭苏地区8~20月龄新疆褐牛公牛,共计2 794头,测定其体重、体高、体斜长、胸围及管围指标数据,绘制生长发育曲线,并对新疆褐牛2010~2015年体尺测定数据进行相关性回归分析及验证。结果表明,新疆褐牛公牛的体长在14~15月龄间增长较快;体重与所测4项体尺指标间均呈正相关关系,且均为极显著(P<0.01),其中与胸围相关性系数最高(r=0.796),与体长的相关性系数最低(r=0.163);获得新疆褐牛公牛体重回归预测方程:Y=-564.607-0.174X1+2.441X2+3.497X3-1.086X4,经过验证回归方程具有统计学意义,为新疆褐牛的选育提供数据基础。  相似文献   

6.
蜘蛛腿综合征(Arachnomelia syndrome,AS)是一种牛的先天性致死性骨骼畸形遗传病。在瑞士褐牛群体中该病是由位于BTA5上编码亚硫酸盐氧化酶的SUOX基因外显子4上的一个G碱基的插入所致,插入突变c.363-364insG会导致SUOX蛋白编码提前终止,从而导致犊牛患病。鉴于我国新疆褐牛含有瑞士褐牛血液,本研究对我国新疆地区广泛使用的55头褐牛公牛AS致病位点c.363-364insG进行了筛查。结果显示被检的55头公牛在SUOX基因该突变位点全部为纯合子,不含G碱基插入位点,表明目前经常使用的褐牛公牛不含有致病位点,不存在传播AS疾病的风险,但未来仍需要对其他褐牛公牛及母牛群体开展检测工作,进而排除AS在中国牛群中的传播。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育成荷斯坦奶公牛与西门塔尔牛、新疆褐牛及新疆土种牛肉品质部分指标的比较分析研究,旨在探讨荷斯坦奶公牛的肉品质。选择在相同营养模式下18月龄左右4个品种牛各3头进行屠宰,取右半边胴体的背最长肌作为肉品质试验样品,分别对牛肉的肉品质、常规营养成分及氨基酸含量进行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荷斯坦奶公牛肉色、失水率、系水力、熟肉率、大理石花纹等指标均优于新疆褐牛、新疆土种牛,次于西门塔尔牛;荷斯坦奶公牛嫩度优于新疆土种牛;粗蛋白质、粗灰分含量分别为20.14%、1.11%,且各品种间差异均不显著(P>0.05),干物质含量为26.30%,显著高于新疆褐牛和新疆土种牛(P<0.05),低于西门塔尔牛(P>0.05),粗脂肪含量为10.04%,显著高于其他品种牛(P<0.05);荷斯坦奶公牛含有人体需要的各种氨基酸,其中蛋氨酸、谷氨酸、甘氨酸、组氨酸、牛磺酸等含量丰富,氨基酸组成比例良好。  相似文献   

8.
为探索新疆褐牛种公牛的生长发育规律,本研究通过对新疆褐牛种公牛主要体尺指标和体重进行连续19个月的追踪测定,分析了体重和主要体尺指标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新疆褐牛种公牛的体重和主要体尺指标随着月龄的增长而逐步增长,体重生长曲线趋势明显,胸围、十字部高和体斜长的增长速度高于体高和管围的增长速度;十字部高、体高、胸围、体斜长、管围和体重之间的相关系数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对体尺和体重筛选变量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得到回归方程为:y=-1116.09916+6.48481x3+2.53006x4(式中,x3、x4分别为胸围和体斜长自变量)。  相似文献   

9.
饲养体格健壮,精力充沛,生产能力优良的优质种公牛是提高养殖效益的关键。目前,如何延长优质种公牛的使用寿命已经成为现阶段需要重点解决的内容。笔者主要结合实际情况,就影响新疆褐牛种公牛使用年限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希望通过本次研究对同行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10.
为提高种公牛精液品质与产量,本实验基于2006—2019年新疆褐牛种公牛精液生产性能数据,采用SAS9.2软件多因素方差分析法对新疆褐牛精液品质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通过DMU软件对精液生产性状进行遗传参数估计。结果显示:公牛年龄、采精年份、采精频次对种公牛精液品质有极显著影响;采精季节对鲜精活力与鲜精密度有极显著影响;精液量与鲜精密度的遗传力分别为0.144与0.166,属于中等偏低遗传力;鲜精活力的遗传力为0.08,属于低等遗传力;种公牛精液量与鲜精活力呈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057,精液量与鲜精密度、鲜精活力与鲜精密度之间分别呈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523与-0.045。本研究表明,改善公牛饲养方式,增加舒适度,可以充分发挥优秀种公牛的遗传潜力,提高种公牛站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1.
新疆褐牛种公牛的饲养管理与合理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新疆褐牛种公牛的饲养管理方法,保证其有充沛精力生产品质优良的精液,以便对其进行合理利用,在保持其优良品质基础上,促进对牛群品种的改良。  相似文献   

12.
种公牛肢蹄病的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种公牛肢蹄病的防治托合提哈孜(新疆盲禽繁育改良总站,乌鲁木齐830009)本站是技术推广单位,饲养有国外引进和国内繁殖的优良种公牛41头,其中西门塔尔16头、新疆褐牛12头、黑白花10头、夏洛来3头,年龄为2-11岁,于1985年初有不同程度的肢势异...  相似文献   

13.
基于主成分逐步回归法的新疆褐牛体重预测模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为了找到适合新疆褐牛体重预测的方法。[方法]运用主成分回归分析法构建了新疆褐牛公牛体重模型,消除了常用估重方法中体尺指标间普遍存在的多重共线性模型。[结果]表明,该模型具有较高的精度(R2=0.810,P0.01),估测体重与实测体重具有较高的拟合度(R=0.922,P0.01)。[结论]这种方法适合新疆褐牛的体型结构特点,同时,该方法与模型的应用也为其他品种牛体重估测模型的构建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4.
<正>采用西门塔尔种公牛改良地方品种黄牛在我国已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杂交黄牛不仅具有地方品种耐粗饲、抗病力强、肉质好等特点,而且具有西门塔尔牛生长迅速、胴体肉多、脂肪少且分布均匀的特点。近年来,张爱玲等[1]、周正奎等[2]、付雪峰等[3]、王志军等[4]分别对秦川母牛、鲁西黄牛成母牛、新疆褐牛种公牛、夏洛来公牛的体尺体重规律进行了研究。本试验选取河南省鼎元种牛育种有限公司的西门塔尔种公牛为研究对象,通过统计西门塔尔种公牛体  相似文献   

15.
《养殖技术顾问》2009,(5):F0004-F0004
北京奶牛中心种公牛站是农业问国内建立的第一个种公牛性能测定中心,并被农业部命名为“国家重点种公牛站”,目前饲养从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进口和培育的优秀荷斯坦种公牛140头(有供选择的冻精超过160头),娟珊牛4头,瑞士褐牛5头,西门塔尔、夏洛来、利木赞、安格斯及纯种和牛等肉用种公牛25头,  相似文献   

16.
《畜牧与兽医》2017,(2):10-14
为了解新疆褐牛生长发育规律,利用1~16月龄新疆褐牛公牛(1 059头)和母牛(1 276头)的体尺与体重测定数据绘制了生长发育曲线,并应用SPSS 16.0软件分析了各项体尺指标(十字部高、体斜长、胸围、管围)与体重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新疆褐牛犊牛期各项体尺指标的生长速度低于育成期,犊牛期体重的生长强度大于育成期,生长速度小于育成期,整个生长期内各项体尺指标均与体重存在极显著(P0.01)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7.
为评价塔额垦区黑安格斯牛对哈萨克牛与新疆褐牛体尺、体重方面的品种改良效果,试验筛选体况健康、品种特征明显的相应品种公牛、母牛,分别进行初生、6月龄、12月龄与24月龄的体高、体斜长、胸围、管围、体重的测量分析。结果表明,安哈F1较哈萨克牛的体尺、体重改良效果明显,差异显著(P0.05),安褐F1与新疆褐牛在不同月龄阶段均有个别不同指标差异不显著(P0.05),安哈F1的体尺、体重指标改良增幅优于安褐F1,安褐F1体尺、体重水平优于哈萨克牛。  相似文献   

18.
根据农业部办公厅农办财[2008]25号,<农业部办公厅关于做好2008年奶牛良种补贴申报准备工作的紧急通知>精神,全国畜牧总站组织有关专家对申请参加2008年奶牛良种补贴项目的种公牛站及种公牛进行综合评选,评选出36家种公牛站的996头种公牛,其中,荷斯坦牛814头,奶水牛104头,褐牛45头,牦牛15头,乳用西门塔尔牛18头.  相似文献   

19.
《养殖技术顾问》2010,(2):F0004-F0004
北京奶牛中心种豁牛站是农业部在国内建立的一个种公牛性能测定中心,并被农业部命名为“国家重点种公牛站”,目前饲养从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进口和培育的优秀荷斯坦种公牛178头,娟珊牛4头,瑞士褐牛5头,蒙贝利亚9头、西门塔尔、夏洛来、利木赞、安格斯及纯种和牛等肉用种公牛25头。  相似文献   

20.
《养殖技术顾问》2009,(6):F0004-F0004
北京奶牛中心种公牛站是农业部在国内建立的第一个种公牛性能测定中心.并被农业部命名为“国家重点种公牛站”,目前饲养从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进口和培育的优秀荷斯坦种公牛140头(可供选择的冻精超过160头),娟珊牛4头.瑞士褐牛5头.西门塔尔.夏洛来、利木赞、安格斯及纯种和牛等肉用种公牛25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