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商品肉牛生产中母牛的繁殖性能直接决定养殖效益,而母牛的繁殖性能直接的表现就是情期受胎率。目前冷配技术广泛地应用于肉牛生产,已成为肉牛业优质高效、安全生产的重要环节。提高肉牛冷配受胎率,增加产犊数量,是增加农牧民养牛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笔者多年从事牛冷配工作,现将提高肉牛冷配受胎率的技术措施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
提高繁殖率、加快肉牛出栏是肉牛产业开发工作中极其重要的环节.黄牛的冷配工作是繁殖的基础,提高冷配受胎率则是加快繁殖、提高出栏率的关键.笔者结合巴林左旗牧区肉牛养殖和黄牛冷配的实际情况,找出影响黄牛冷配受胎率的主要因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正提高肉牛情期受胎率是提高肉牛繁殖率的重要措施,对于提高肉牛良种覆盖率、推进肉牛良种化程度具有重要的作用。在生产实践中,牛群的饲养管理状况、公牛的精液品质、配种人员的授精技术、母畜的生殖生理、外界环境等诸多因素都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牛的冷配受胎率,因此只有采取综合措施,才能提高母牛的冷配受胎率。  相似文献   

4.
肉牛冷配是加快黄牛改良工作进程,提高良种肉牛覆盖率的重要手段。冷配工作的中心任务就是要采取一切有效措施,设法提高冷配受胎率。我县家畜改良站开展肉牛冷配工作已有近20年的历史,积累了一定经验,特别是1996~1998年在全县实施“优质肉牛生产配套技术推...  相似文献   

5.
1999年以来,为了响应省委、省政府建设畜牧业大省,大力发展草食家畜的号召,加快畜牧产业化的发展,我县全面开展了肉牛冷配工作。由于专职从事冷配工作的技术员较少,各乡站冻配技术员大都是重新培训的新手,技术不规范,冻配受胎率和产犊率不高。为搞好冷配工作,我们制定了相应的技术措施,通过努力,肉牛冻配受胎率和产犊率不断提高。2003年,我县总结历年牛改工作的经验,对2002年效果  相似文献   

6.
<正>上世纪80年代,新化县在湖南省率先推广肉牛人工冷配技术。随着肉牛产业前景不断看好和特色黑牛产业的快速发展,尤其是肉牛细管冻精冷配技术的应用,使得母牛受胎率和产仔率得到了极大提高,肉牛品改工作已在全县得到了普及推广。目前,新化县有肉牛品改站(点)20个,品改技术员达30多人,年冷配量2万余胎次,产杂交湘中黑牛仔1.5万多头,涌现出了许多冷配里手、品改能人。半路出家的吉庆品改站品改员彭华清  相似文献   

7.
利用冷配技术来改良当地黄牛品种,是优化肉牛品种,促进肉牛业发展的关键性技术。采用该项技术,关键是要提高冷配的配种受胎率,这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冻精冷配所涉及的技术环节较多,要想提高受胎率和犊牛的成活率,需要掌握好关键性环节,包括做好母牛的发情鉴定工作,选择合适的时机,做到适时配种,规范的操作,并要做好母牛生殖系统疾病的预防工作。  相似文献   

8.
太康县开展黄牛冷配改良工作有近30年的历史,存栏牛质量有较大提高,逐渐形成了以夏洛来、西门塔尔牛为父本的三元杂交肉牛。近年来,肉牛养殖已初具规模,繁殖母牛与育肥牛混养较多。笔者结合生产实践,就如何提高肉牛冷配受胎率谈一点自己的建议。1推广配合饲料,实行科学养牛1.1营养方面当饲料营养成分不足,如能量、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等缺乏时,会直接影响母牛的生殖机能。因此,应推广使用配合饲料,满足肉牛对各种营养物质的需要,以保证肉牛正常发情、妊娠,提高受胎率。  相似文献   

9.
黄牛冷配改良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对改良当地黄牛品种质量,提高生产性能和养牛业经济效益,增加农民经济收入,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在生产实践中,冷配改良受胎率低成为制约此项技术推广和肉牛产业提质增效的瓶颈。笔者通过多年的实践和探讨,总结出几项技术措施,在生产中对提高母牛冷配受胎率具有显著的作用,在此作以简单介绍,  相似文献   

10.
湖南肉牛产业散养户占80%以上,增大了以冷配为主的品种改良和新技术推广工作的难度.文中分析了目前肉牛品种改良冷配员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供冷配员输精的牛源不足、部分地区冷配牛受胎率不高、冷配员工作盲目被动、冷配员流失以及广大农村缺乏推广先进繁殖技术的平台等,提出了湖南目前冷配员的配种工作,应从单纯技术问题上升到组织管理层次的观点,以"控制发情"技术和计算机管理软件为核心,采用"科研机构+公司(大户)+冷配员+农户"的实施模式,利用市场调节,在不增加政府大批资金投入的前提下解决以上问题,提高湖南肉牛品改工作效率和良种覆盖率.  相似文献   

11.
利用肉牛冷冻精液人工授精技术提高能繁母牛受胎率,充分发挥优秀公牛的潜在繁殖能力,提高牛群生产质量,减少或防止传染性疾患,是发展现代养牛业最具推广价值的关键技术措施。结合实际,对基础母牛群减少、冷配量下降、劣质公牛淘汰不力、种公牛选择方向不明确、技术人员缺乏、资金投入不足、冻精质量不稳定等困扰肉牛冷配改良工作的难点问题进行了认真分析,并提出了做好肉牛改良工作的应对措施,旨在为全面推进冷配工作的进村入户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宁南山区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南部,行政区划共辖4县1区。地处黄土高原温室干旱气候区,是典型的大陆性气候,年降雨量200~600mm,多集中在7、8、9三个月,无霜期约100~140d,平均日照时数约2400h。宁南山区是宁夏的肉牛产业带,近年来借助各类项目支持,肉牛冷配改良服务体系建设也取得了明显进展,现建有肉牛冷配改良点220个,主要推广利木赞冻精改良黄牛,冷配改良覆盖面达39.1%,受胎率达75%以上。  相似文献   

13.
从1998年起,江西省高安市实施"肉牛良种工程",把肉牛生产当作畜牧业的主导产业来抓,当作加快农村经济发展、促进农民增收的"亮点"工程来抓。经过近3年努力,他们在牛改冷配、杂交良种母牛保护、种草、肉牛生产适用技术推广运用、规模养牛、肉牛流通等方面都得到了较快的发展。他们的主要作法是: 以牛改冷配为突破口。把牛改冷配作为肉牛生产的突破口来抓:一是把牛改冷配列入国民经济发展计划,以政府名义把任务下达到各乡镇;二是明确责任,实行双重考核。把牛改任务完成好坏作为市政府考核各乡镇政府、市局考核各基层畜牧兽医站年度工作的重要内容;三是进一步完善乡级人工授精站,加快建设村级人工授精点,延伸冷配服务,提高冷配率。目前全市有乡级人工授精站23个,村级人工投精点10个;四是积极推广运用细管冻精新技术,提高冷配受胎率。  相似文献   

14.
冷配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工作,搞好冷配,提高冷配受胎率,扩大冷配复盖率,是秦川牛保种的关键。4年多来,我站通过签订冷配予约合同和保配保怀合同,提高冷配受胎率,与本交点竞争,冷配牛1,301头。其中包括省家畜改良站全国保种牛试验项目和中央农业部“秦川牛导入外血中间试验研究”项目。情期受胎率65%,总受胎率达到了90%以上,受到了育种专家和有关干部、群众的好评。在实践中,使我体会到,提高母牛冷配繁殖受胎率,必须抓好以下几个环节:  相似文献   

15.
从2002年开始,我县从省畜牧局良种推广中心引进皮埃蒙特、利木赞等优良肉牛品种细管冷冻精液,在鸾凤、崇仁、止马等乡镇开展牛人工授精、黄牛品种改良工作。迄今共实施冷配黄牛728头,情期受胎率52.4%,年总受胎率85.9%,已产一代杂交肉牛346头。现结合本人曾在某牧场(乳牛场)学习、从事乳牛人工授精及近年从事黄牛人工授精的工作经历.就如何提高山区黄牛人工授精受胎率,谈我个人的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16.
精河县的黄牛冷配技术更新从1996年开始,大面积推广应用细管冻精新技术,在实践中证明细管冻精冷配技术比颗粒冻精提高受胎率20%~30%,1996~2001年6年时间累积冷配母牛数已达9,815头,平均受胎率达74%,技术推广第一年(1996)全县冷配母牛数为148头,其受胎率为61%,到了2001年全县的冷配母牛数达5,065头,其受胎率预计达82%左右,2000~2001年县兽医站冷配点完成冷配520头,受胎率达到86%,个别家庭牛场和养牛专业户已达90%,双胎率达2%.  相似文献   

17.
提高牛冷冻精液人工配种受胎率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来,在全国掀起了“肉牛热”,肉牛生产大户相继涌现,役牛改肉牛的杂交改良工作广为养牛户所接受,牛的人工授精技术得到了大面积的推广和应用。1976年我县就开展了牛常温人工授精,1999年我县建立牛品种改良站9个,实行午冷冻精液入工输精,至去年十一月底共冷配牛312头,复配27头,实受胎母牛285头,受胎率达90.4%,在实际工作中通过反复摸索探讨,要提高牛冷冻精液人工配种受胎率,必须掌握以下技术要点。1影响人工授精受胎率的因素分析常说的“三率”是指受配率、受胎率、繁殖成活率,见表1。计算公式如下:在生产中,可以根据…  相似文献   

18.
利木赞牛改良当地黄牛效果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宁化地处闽西北山区 ,是三明市黄牛养殖大县 ,黄牛饲养以放牧为主。长期以来本地黄牛处于野交乱配、近亲交配 ,牛种退化 ,其体型日益变小 ,生长速度缓慢 ,产肉性能极低 ,经济效益低下。为了合理调整优化牧业内部结构 ,改良当地牛种 ,提高养牛经济效益 ,促进肉牛养殖规模化、集约化、产业化 ,我县自 1 996年开始从福建农业大学引进法国利木赞肉牛细管冻精对当地自然发情的黄母牛进行杂交改良。到目前全县已建立一个县级黄牛冷配中心 ,1 0个乡镇黄牛冷配站 ,1 4个黄牛冷配点 ,冷配黄牛 51 1 7头 ,受胎 4 733头 ,总受胎率 92 .5%。在以放牧为主…  相似文献   

19.
利用冷冻精液开展人工授精,实现对本地黄牛品种的有效改良,是优化肉牛品种结构,促进肉牛养殖产业健康发展,实现当地黄牛复壮的关键举措。通过推广应用冻精冷配技术能够显著提高繁殖母牛的受胎率,有效避免了自然交配所造成的养殖成本增加以及生殖系统疾病传播流行的问题。但由于冻精冷配改良技术是一个十分系统性的工程,要想提高本地黄牛的受胎率,就需要对其中影响的因素进行全面的探讨,掌握好关键的配种环节,重点做好母牛的发情鉴定,选择最佳的人工授精时机,做到适时配种,规范化操作,并且要注重做好繁殖母牛生殖系统疾病的有效预防。本文主要结合实际工作经验,在探讨云南大理市黄牛品种改良现状的基础上,就黄牛冻精冷配改良技术进行了进一步的探讨,希望对更好的推广应用该项技术,实现黄牛品种快速改良有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20.
随着畜牧业的发展,牛的配种方式已逐渐由冷配取代自然交配。牛的冷配受胎率与饲养管理、繁殖技术、疾病防治、精液品质等密切相关。笔者对提高牛冷配受胎率的几点措施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