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猪红斑病是免疫抑制性的皮肤性疾病,具有发病率高、病程长、死亡率较低、饲料转化率降低等特点。1发病原因猪红斑病多种病因共同作用而引起猪群的一种综合性皮肤性疾病。诸多的猪传染性疾病中,免疫抑制性疾病比较多,对机体的危害也非常大,而对猪红斑病起主要作用的免疫抑制性疾病主要是由猪圆环病毒引起的猪  相似文献   

2.
猪"红斑病"是一种免疫抑制性的皮肤性疾病,在夏季非常多见。临床上主要表现为猪只体表的不同部位出现数量不等、大小不一的粉红色或红紫色斑点,具有发病率高、病程长、死亡率较低、饲料转化率降低等特点。1发病原因猪"红斑病"是多种病因共同作用而引起猪群  相似文献   

3.
袁圆咨询台     
《畜牧市场》2008,(12):66-67
四川谭中荣:猪“红斑病”的如何防治? 袁圆:发病原因 猪“红斑病”是多种病因共同作用而引起猪群的一种综合性皮肤性疾病。在诸多的猪传染性疾病中,免疫抑制性疾病比较多,对机体的危害也非常大,而对猪“红斑病”起主要作用的免疫抑制性疾病主要是由猪圆环病毒引起的猪皮炎肾病综合征、猪弓形体的“带虫免疫”、慢性猪瘟和慢性猪附红细胞体病等。  相似文献   

4.
猪呼吸道疾病种类繁多,致病因素复杂,临床外观症状不一,病程长、疗程久,是养殖户和集约化猪场春季最常见、最棘手的疾病,防治不当往往造成严重的损失。1致病因素猪呼吸道病一般为复合型疾病,主要由原发和继发或并发病症和春季的不良的饲养管理,协同作用而引起的,一般侵害呼吸道  相似文献   

5.
自2001年以来,湖北部分猪场断奶仔猪出现不明原因的红斑症状并伴随高热现象,病死率高达60%。为了探索其主要致病因素,对来源于22个发病猪场的108份病料进行实验室诊断。结果108份病料中猪圆环病毒2型(PCV-2)、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猪瘟病毒(CSFV)、猪附红细胞体(E.suis)和猪弓形虫的检出率分别为83.3%、33.3%、22.2%、48.1%和14.8%;同时存在PCV-2、PRRSV和E.suis等不同程度的混合感染现象,其中PCV-2和E.suis混合感染最为严重,阳性率达32.4%。表明湖北省部分"红斑病"发病猪场均不同程度存在PCV-2、PRRSV和附红细胞体感染的现象,特别是PCV-2感染情况极为严重,提示PCV-2等免疫抑制性疾病可能是湖北省一些猪场出现红斑症状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6.
马飞 《兽医导刊》2013,(Z1):93-95
副猪嗜血杆菌病又称纤维素性浆膜炎和关节炎,也称格拉泽氏病。副猪嗜血杆菌是引起猪多发性浆膜炎、关节炎和脑膜炎的病原体,为革兰氏阴性短小杆菌,具有多种不同的形态,显微镜下可见球杆状、长杆状与长丝状菌体,无芽孢,可见荚膜,是一种条件性、依赖性的致病细菌,广泛存在于猪的上呼吸  相似文献   

7.
《兽医导刊》2009,(9):15-15
猪高热病是以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变异毒株为主要病原,协同其他致病因素引起的一种以持续高热、发病急、死亡率高和传播迅猛为主要临床特征的高热综合征。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蔡雪辉研究员以《“猪高热病”的防制及其启示》为题做主题报告。  相似文献   

8.
<正>猪肠便秘是由于粪便在肠腔内蓄积变干、变硬,使肠腔完全阻塞的疾病。本病发生于各年龄段的猪,但以妊娠母猪多发,致病因素复杂。引起妊娠母猪便秘的原因有病原性因素、营养性因素、管理性因素、生理性因素、和药源性因素5种。1病原性因素母猪发生病原性的便秘,多数是由病毒、细菌和寄生虫所感染,临床上主要有猪瘟、猪丹毒、猪附红细胞体病、猪弓形虫病、猪乙型脑炎、猪链球菌病等,粪便多呈羊粪球状,少数呈栗状、柏油渣状。控制此  相似文献   

9.
正猪肺炎支原体病在兽医临床上又称为"猪喘气病",是由猪肺炎支原体致病原感染引起的一种慢性、接触性传染病,在养猪生产中呈局部地方性流行,长途运输、气温变化、生产应激等条件性因素是其促发的主要诱因,是我国多年来一直难以防治和根除的一种条件性传染病,从而在多数猪品种中持续性长期存在。由于该病在猪群中多呈散发性隐性感染,发病猪死亡率不高,其影响不显著,往往被养殖户所忽视。但近年来,在养殖规模较大、数量  相似文献   

10.
《动物保健》2009,(9):15-15
猪高热病是以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变异毒株为主要病原,协同其他致病因素引起的一种以持续高热、发病急、死亡率高和传播迅猛为主要临床特征的高热综合征。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蔡雪辉研究员以《“猪高热病”的防制及其启示》为题做主题报告。  相似文献   

11.
正猪"红斑病"是一种的免疫抑制性皮肤病,夏季多发。病猪体表的不同部位可见粉红色或紫色斑点,而且数量和大小都不一致,该病发病率较高、病程较长、死亡率偏低、饲料转化率也较低。因此养猪场应加强对该病的预防,一旦发病可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救治。1病因分析1.1免疫抑制性疾病猪免疫抑制性疾病较多,对猪机体造成的危害也相当大,而引起猪"红斑病"的免疫抑制性疾病主要是皮炎肾病综合症,该病是由猪圆环病毒而引发,还包括猪弓形体病的"带虫免疫"、慢性猪瘟以及慢性的猪附红细胞体病等。  相似文献   

12.
《养猪》2015,(2)
<正>在猪病学专著上描述的可以引起猪发病的病毒至少有50种以上、细菌类(包括支原体、衣原体等)有30种以上,还有许多营养代谢性疾病和有毒有害物质中毒性疾病。虽然致病因素非常多,但是这些致病因素并不会在每个猪场都同时存在,或同样的致病因素在不同的猪场造成的危害是有很大差异的。因此我们有必要对这些致病因素在猪场的流行现状进行深入剖析,以便找到有效的防控对策。下面把我们对规模猪场猪病流行现状的分析和相应  相似文献   

13.
在兽医临床上,猪的肠道紊乱和皮肤红斑疫病主要有猪瘟、猪丹毒、猪弓形虫病、猪肺疫、猪炭疽、猪急性败血性链球菌病、猪刚伤寒等。这几种疫病均以发热为特征,在鉴别上比较容易混淆。笔者根据工作实践经验,浅述以上这几种疫病的临床诊断要点。一、猪瘟:各年龄组猪均易感,发病率和死亡率都高。;流行猛烈。高热稽留.脓性结膜炎,皮肤点状红斑指压不褪色,先便秘后腹泻,粪便有纤维索性粘液。猪瘟、猪丹毒、猪肺疫、猪炭疽最明显的区别在于:猪瘟各种年龄猪都发生,红斑指压不褪色;猪丹毒主要侵害架子猪,红斑格压褪色;猪瘟和猪丹毒不…  相似文献   

14.
猪皮肤红斑指猪体表的不同部位出现的数量不等、大小不一的粉红色或紫红色的斑点。导致猪皮肤出现红斑的原因复杂,一般认为有非传染性因素、传染性因素及寄生虫因素等。猪皮肤红斑的发病率高、病程长,但致死率较低,患猪饲料转化率降低。  相似文献   

15.
猪红斑病是一种免疫抑制性的皮肤性疾病,在夏季非常多见。临床上主要表现为猪只体表的不同部位出现数量不等、大小不一的粉红色或红紫色斑点,具有发病率高、病程长、死亡率较低、饲料转化率降低、皮毛粗长、体表苍白等特点,个别出现黄染、发热、便秘或腹泻等病症。病猪最后多因营养不良而衰竭死亡或继发其他疾病,如慢性副嗜血杆菌病、慢性胸膜肺炎、附红细胞体病、链球菌等。  相似文献   

16.
冬春两季是猪呼吸道疾病的多发季节。猪呼吸道病种类繁多,致病因素复杂,临床症状不一,病程长,疗程久,是养猪专业户和集约化猪场冬春季节最常见、最棘手的疾病,防治不当往往会造成严重损失。  相似文献   

17.
猪肺炎支原体主要经呼吸道感染,损伤纤毛和上皮细胞,其致病的一个重要的潜在因素是支原体与淋巴细胞的相互作用。在体外,支原体膜是猪淋巴细胞的促有丝分裂剂,感染支原体后改变了肺泡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使猪只产生免疫抑制。猪弓形体病是一种人畜共患病,能引起母猪流产、产弱仔、发育不良等症状。早在1971年,  相似文献   

18.
最近几年出现了一种以发热、咳嗽、气喘、呼吸困难、眼鼻分泌物增多、厌食、迅速消瘦为主症的猪病,并在规模猪场迅速蔓延,它就是猪呼吸道综合征即PRDC病(Porcine Respiratory Disease Complex,缩写为PRDC).PRDC病主要侵害的对象是断奶前后的仔猪和早期育肥猪,处于此阶段的猪正处于母体抗原保护力下降、自身免疫没有完全建立、消化和呼吸系统功能尚未健全、又处于断奶应激、混群和饲料更替时期,猪只极易发病.由于它致病因素复杂,许多专家又把它称谓为"复合病因猪呼吸道病"、"多因子猪呼吸道病"、"猪呼吸道病综合征",简称为"PRDC".  相似文献   

19.
<正>在养猪的过程中,细菌、季节、环境等诸多因素的改变,会增加猪病发生的概率,一旦发生猪病,如果饲养户没有掌握一定的检测方法,很可能会造成猪病的蔓延,增加养殖户的损失。因此,加强猪病检测方法的研究,不仅能够快速精准地检测猪病的类型,及时给予科学的治疗,同时还能够优化猪病的检测效果,提升猪病的预防和治疗水平。1致病性大肠杆菌的检测该病是饲养猪过程中经常发生的疾病,是饲养户必须注重的一种猪病。在这类型猪病的检测过程中,应该掌握科学  相似文献   

20.
2005年6月至8月间在四川暴发的导致猪和人死亡的猪链球菌病,是由致病性链球菌2型感染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病.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及其有关规定,猪链球菌病为二类动物疫病.多种猪源链球菌均可导致猪链球菌病,可致病的猪源链球菌中,最常见的是猪链球菌2型及马链球菌兽疫亚种(旧称兽疫链球菌).前者能导致猪急性败血死亡,同时又能感染皮肤有伤的人群并致死,后者一般只对猪及其它动物致病猪链球菌病的临床表现.无论哪一种猪源链球菌引起的猪链球菌病在临床上都有猪败血性链球菌病和猪淋巴结脓肿两种表现,其主要特征是败血症、化脓性淋巴结炎、脑膜炎以及关节炎,其中以败血症的危害最大,在某些特定诱因作用下,发病猪群的死亡率可以达到8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