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此次调查研究在美国加州天草农场紫花苜蓿商业生产田进行,通过监测灌溉量、紫花苜蓿草产量、质量来比较地下滴灌和漫灌的优劣及其生产经济效益,为紫花苜蓿地下滴灌技术的进一步推广应用做试验示范。结果显示,新建苜蓿第一年,地下滴灌比漫灌节水4 496.8m3/hm~2(26%),增产485.84kg/hm~2(2.2%),水分利用效率平均提高38.95%,增收2 277.05元/hm~2,地下滴灌苜蓿的平均粗蛋白含量和相对饲喂价值高于漫灌。  相似文献   

2.
为了探讨相同灌水量、不同灌溉方式对宁夏盐池地区苜蓿产量、经济效益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试验设计了大水漫灌、喷灌和埋深分别为10,20,30 cm 3种地下滴灌处理,分析了不同灌溉方式下的水分分布特点、水分利用率及苜蓿的产量和经济效益。结果表明:在0~100 cm深的土层中,相同灌水量、不同灌溉方式下土壤的含水率呈地下滴灌大水漫灌喷灌的趋势,分别为21.20%、19.13%、18.38%;不同灌溉方式的水分利用率为地下滴灌大水漫灌喷灌,分别为5.2,5.0,4.9 kg/m~3;全年风干草总产量以埋深30 cm的地下滴灌年产量最高,为16 191.75 kg/hm~2,显著高于喷灌的产量(14 670.15 kg/hm~2,P0.05),但与大水漫灌的产量(14 946.75 kg/hm~2)间差异不显著(P 0.05);埋深为30 cm的地下滴灌处理纯利润(19 673.40元/hm~2)显著高于喷灌的纯利润(17 238.45元/hm~2,P0.05),收益提高14.1%。说明埋深为30 cm的地下滴灌可有效提高灌溉水的利用效率和苜蓿收益,该灌溉方式可在宁夏盐池干旱半干旱地区进行大面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不同灌溉方式对紫花苜蓿产量及灌溉水利用效率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郭学良  李卫军 《草地学报》2014,22(5):1086-1090
通过监测不同灌溉方式灌溉后水分的运动变化规律,调查不同土层中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根系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地下滴灌的水分主要集中于10~35 cm的土层,喷灌集中分布于10~40 cm的土层,漫灌水分可以渗透至60 cm以下。地下滴灌、喷灌和漫灌处理的苜蓿干草产量依次为21030,19035和17295 kg·hm-2;在0~30 cm土层中的根量为总根量分别为87.86%,85.72%和80.96%。地下滴灌、喷灌和漫灌处理灌溉水利用效率分别为33.0,23.3和13.3 kg·mm-1·hm-2。与漫灌相比,地下滴灌和喷灌的节水率分别达到了50.8%和37.5%。  相似文献   

4.
苜蓿节水滴灌技术的应用是现代农业发展的趋势.随着石河子地区水资源开发、利用的再度紧张,过去大面积的水浇灌溉方式已被淘汰.在相继成功地种植膜下滴灌青贮玉米、滴灌小麦的基础上,通过两年滴灌苜蓿的试验,认为此项技术在干旱地区节水灌溉中具有代表性,值得在生产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干旱半干旱地区农业持久发展的一个重要的限制因素是灌溉用水短缺,而微咸水膜下滴灌技术是目前最有发展潜力的农业咸水微咸水灌溉利用技术。本文总结概括了微咸水膜下滴灌对土壤水盐动态变化、作物生理生态及产量的影响,从多角度、不同方面认识微咸水膜下滴灌存在问题,为微咸水膜下滴灌的实施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6.
地下滴灌苜蓿地土壤水分分布规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在地下滴灌条件下开展苜蓿田土壤水分分布规律的研究,以期为苜蓿高效节水生产提供理论依据。试验设置11个压力处理,研究工作压力对滴头流量的影响;设置600、750和900m3·hm-2 3个灌溉量处理,研究土壤湿润体入渗规律及土壤水分再分布规律。结果表明,滴头流量随工作压力增加而增大,呈对数函数关系;灌溉初期湿润体形状呈近似球体,灌溉30min后变为垂直地面方向狭长的椭球体,120min后呈开口较小,中部凸起、下部略尖的坛状,3种灌溉量下土壤湿润体形状相似,但湿润体入渗深度随灌溉量增加而增大。灌溉停止48h后不同土层土壤水分分布不均,垂直方向上,水分主要分布在0-30cm土层;水平方向上,随与滴灌带距离增大土壤含水率呈递减趋势,不同灌溉量比较表现为水平距滴灌带10cm处,0-50cm土层随灌溉量增大土壤含水率呈增加趋势,50-70cm土层无明显规律,水平距滴灌带20和30cm处各土层土壤含水率与灌溉量之间也无明显规律。  相似文献   

7.
随着信息技术的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计算机技术在节水农业中的应用越来越深入,成为未来节水农业发展的方向和趋势.分析了我国发展节水农业的背景及意义,介绍了计算机在节水农业发展中的应用,主要包括:数据采集与分析、地下滴灌、智能化灌溉管理、自动化灌溉控制等.  相似文献   

8.
本刊讯(思桂琼,特约通讯员柏斌)针对干旱无雨的实际,云南省元谋县在葡萄产业上大力推广应用节水灌溉技术,目前全县1333.33hm2葡萄推广应用滴灌和膜下滴灌1200hm2。该项技术不仅节约灌溉用水、提高果实产量和商品性,而且还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减  相似文献   

9.
正泰米尔纳德邦农业大学农业工程学院与研究所在Kumulur地区引进了结合滴灌和施肥来灌溉香蕉作物的滴溉施肥技术,目前该技术已见成效。供试品种为"Elarasi"香蕉。在Kumulur地区,这种香蕉数量较少,主要是该品种需要的劳动量大,需要整年的时间照管。大多数种植户倾向于使用大量水灌溉香蕉,但研究人员指出,在三角洲地区大量灌溉是不需要的。香蕉过量灌溉常常导致水资源浪费、营养浸出和杂草问题。滴灌采用统一  相似文献   

10.
王猛  高健  穆海军  张福泉 《山东饲料》2013,(18):193+233
膜下滴灌是集工程节水、滴管技术、覆膜种植技术等诸多技术相结合的一种高效节水灌溉技术,本文在扎鲁特旗近年来推广玉米膜下滴灌技术取得良好成果的背景下对其产生的节水、增产、社会环境效益以及自然环境影响做进一步阐述。  相似文献   

11.
正一、技术名称:苜蓿地下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二、技术概述(一)技术基本情况西北地区光热资源丰富,然而水资源短缺是该区域牧草产业发展的主要限制因子之一,针对西北地区牧草生产水资源短缺的问题,新疆农业大学草业团队自"十二五"开始,历时十余年,开展滴灌材料选型、苜蓿耗水规律、苜蓿地下滴灌灌溉模式等系列研究和技术研发,总结形成了"苜蓿地下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  相似文献   

12.
污水灌溉条件下草坪草耗水规律与灌溉制度初步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污水灌溉是污水资源化的重要途径。本研究以三种典型的冷季型草坪草草地早熟禾、多年生黑麦草、高羊茅为供试草种,以自来水和经过砂过滤和沉淀处理的城市居民小区的生活污水为灌溉水源,采用地下滴灌和渗灌两种灌水方法,通过田间对比试验,探讨了污水灌溉条件下草坪草的耗水规律。结果表明,污水灌溉条件下草坪草耗水量与清水灌溉条件下草坪草耗水量差异不显著;污水灌溉条件下草坪草耗水规律和清水灌溉条件下草坪草耗水规律呈相似的变化趋势。在此基础上,结合北京地区的有关气象资料,初步分析制定了不同降雨年型草坪污水灌溉制度,为北京市城市草坪污水灌溉管理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
本文采用漫灌、喷灌、滴灌3种主要灌溉方式,其中滴灌设有不同间距及滴头流量。通过对不同灌溉方式对苜蓿地下部分生长的影响的研究,找出最佳的灌溉制度,以合理利用水资源,提高苜蓿产量,降低生产成本,为苜蓿的产业化发展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生产实践,从首部过滤器的选择,地下地上管网的布设与连接方法,田间管理措施及应注意的问题,苜蓿滴灌的效果评价等几个方面论述了滴灌技术在苜蓿生产上应用的成功经验。  相似文献   

15.
西北旱区灌溉方式对苜蓿生长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陶雪  苏德荣  寇丹  乔阳 《草地学报》2016,24(1):114-120
为探讨不同灌溉方式对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生长、水分利用效率及产量的影响,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地下滴灌(SDI)、畦灌(BI)、喷灌(SI)和不灌溉处理(CK)4种灌溉方式下苜蓿生长的变化。结果表明:各处理间,SDI的土壤含水率在试验期间最高,且SDI的苜蓿株高、分枝数、单株叶面积及单株干重均显著高于BI,SI和CK;SDI两茬的产量分别为4815.87和4300.41kg·hm-2,与BI,SI和CK相比,第2茬分别提高了10.56%,14.92%和95.26%,第3茬分别提高了13.64%,23.60%和120.85%,均达到显著水平(P<0.05);SDI两茬的水分利用效率分别为2.66和2.50kg·m-3,较BI和SI处理,第2茬分别提高了17.70%和21.46%,第3茬提高了20.77%和34.41%,均达到显著水平(P<0.05)。因此,从苜蓿生长、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角度考虑,地下滴灌是西北旱区最为适宜的灌溉方式。  相似文献   

16.
王海涛 《草业科学》2006,23(1):33-33
近年来,青海省水利厅积极探索草原节水灌溉的新模式,开展牧区草原节水灌溉。经过5年的实践,其中机械动力淋洒技术、步行式喷灌技术、集雨滴灌技术等效果显著。机械动力淋洒技术就是利用积蓄山上的雪融水或泉水,引入防渗衬砌渠,在常压下采用自流喷灌,无压力时利用拖拉机为机械动  相似文献   

17.
干旱缺水是发展人工草地建植的瓶颈,膜下滴灌技术是目前解决干旱缺水地区最有效的一种节水灌溉方式。该技术在农业上已经大面积推广,并取得了显著效益,但在人工草地建植中的应用甚少。阐述了膜下滴灌技术在人工草地建植中的重要意义,分析了内蒙古地区膜下滴灌技术在人工草地建植中的应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及现状,旨在借鉴该先进技术,将其应用于人工草地建设中,从而为水资源匮乏地区人工草地建设提供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18.
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是我国农业科技的一项重要内容。而滴灌是迄今最省水的农业灌溉技术,和传统的地面灌溉技术相比,它避免了渠道渗漏水,蒸发和田间深层渗漏等多项水量损失,可节水70%~80%。水窖蓄水是在山地雨水容易汇集的地方,进行打窖蓄水。是我省乃至我国北方干旱地区解决人畜引水的主要方法,如果将窖水应用于农业灌溉,即可减少提灌所需费用,也可以扩大灌溉面积,是干旱地区解决灌溉的有效途径。我省近200万hm’的东部干旱山区,目前正进行退耕还林(草)和环境治理工作。若采用水窖滴灌技术,将大大地改善这些地区的土地用水…  相似文献   

19.
简述了国内外节水灌溉的历程;结合自身实践经历,介绍了对浅埋式滴灌灌溉技术在牧草建植工作中的认识,以及对浅埋式滴灌铺带播种机的作业性能进行的研究,从中发现问题,并对相关核心部件进行改造。该机械比较适合多年生牧草种植应用,同时具有"二段分离、深浅可调,前铺后播、作业有序,铺带多样、用量精准,二次平地、合理播种"等特点。  相似文献   

20.
为探讨新疆绿洲区不同灌溉方式及灌溉量对苜蓿田间土壤水分空间分布及运移的影响,在苜蓿生长第二年设滴灌和漫灌两种灌溉方式,每种灌溉方式设3个灌溉梯度,对土壤含水量进行了测定与分析。结果表明,苜蓿生长季内,随生育进程的推进及灌水次数的增加,土壤水分含量呈波动式递减变化趋势。灌溉后垂直方向上0~40cm、水平方向上0~30cm土层土壤含水量明显增加,且垂直方向上土壤水分湿润峰明显大于水平方向。苜蓿整个生育期随灌水量及收获茬次的增加,水分利用效率逐渐下降。滴灌和漫灌水分利用效率分别为4.55~5.48kg/(mm·hm2)、3.21~3.81kg/(mm·hm2),与漫灌相比,滴灌方式总水分利用效率提高了42%~44%。当滴灌灌溉量为3000m3/hm2、漫灌为5250m3/hm2时,苜蓿生产的综合经济效益最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