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正>一、研究背景我国生猪行业在1990年以前主要以散养模式为主,年出栏生猪占比达到90%。近年来,市场价格的波动、劳动力价格的上涨、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以及我国政府各项生猪扶持政策的出台,促使散养户在不断退出,我国生猪规模化养殖比例(年出栏50头以上)不断上升,特别是实行生猪标准化规模化养殖建设项目以来,有效的推动了我国生猪规模化养殖的进程。目前,我国规模化养殖场(年出栏500头以上)生猪出栏占比达到45%以上。  相似文献   

2.
2014年8-9月,对云县生猪存栏和出栏、3个行政村中的60个散养户及12个规模化养殖户进行调查。结果显示,2014年散养户发展速度快,仍然是云县生猪养殖的主体;坝区、半山区和山区的发展速度和质量提升差异显著;规模化养猪的技术提升速度快,效益比散养户好;云县生猪产业发展稳健,已经由原来增加基数转变为提质增效;全国的生猪养殖快速向规模化方向发展,但云县的散养户能繁母猪和出栏商品猪还在增长,散养还将继续存在很长一段时间。  相似文献   

3.
修水县畜禽规模养殖与环境保护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1修水县畜牧业现状与特点改革开放30年来,修水县的畜禽规模化养殖与集约化经营稳步的发展。近年来,大量的青壮年农民外出务工,传统的千家万户散养模式逐步萎缩,规模养殖户大幅增加。全县现有饲养生猪50头  相似文献   

4.
我国生猪规模养殖的发展趋势与动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利用1998年以来《中国畜牧业年鉴》中生猪规模养殖的统计数据,分析了我国生猪规模养殖的变化趋势,并探讨了生猪规模养殖的发展动因。结果表明,1998—2009年,我国散养生猪年出栏量减少12%,而规模养殖生猪年出栏量则增长了3.7倍;同时,生猪规模养殖比重增长了1.6倍,从1998年的23.20%增长到2009年的61.33%。这是散养猪场数量不断减少、规模养殖猪场数量加速增长以及规模养殖猪场饲养规模持续增大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得益于人口增长与经济社会发展、技术进步、粮食增产、市场竞争、政策扶持等多种因素的推动。但2009年我国年出栏生猪500头以上的规模猪场及其年出栏量在所有规模猪场中所占的比重仅为7.66%和51.6%,年出栏生猪1万头以上的规模猪场及其年出栏量所占比重也仅为0.125 8%与9.81%。这表明,我国生猪规模养殖水平仍然不高,行业集中度相对偏低。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随着猪肉需求量的不断增大,我国生猪养殖产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散养是我国普遍存在的一种生猪饲养方式,与集约化以及规模化养殖相比,散养猪需要较长的生长周期,其养殖密度较小,同时生猪运动量较多,因而猪肉口感更佳。但是在实际的饲养过程中,由于缺乏专业的养殖技术,饲养管理较为粗放,导致生猪疫病问题较多,因而必须要制定一个切实可行的疫病防控措施,使散养猪管理工作具备更高的安全性以及可靠性,进而帮助养殖户获取更高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6.
正我国目前的生猪养殖模式主要包括规模化养殖和农户散养。规模化养殖不仅推动了我国养猪业发展,还对畜牧业结构调整具有重要意义。农户散养、"农户+公司"养殖、中小规模养猪场为农民增收,调动农村闲置劳动力,提高农村人民生活水平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由于养殖户的科学养殖经验不足,不能合理选址和规划猪场布局,一旦出现疫病就无法很好控制,甚至可能会造成猪群感染和地方流行性疾病,给养殖户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  相似文献   

7.
<正>阜新市是生猪养殖大市,生猪养殖户达到8.1万户,占全市养殖户的60%以上。为了了解养猪情况,总结经验教训,促进阜新市养猪产业健康发展,特对阜蒙县和彰武县的10个生猪规模场、20个饲养大户和20个散养户的2014年养殖情况进行调研。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1生猪产业发展现状(1)基地现状。据统计,2014年阜新市生猪饲养量达到639万头、出栏量达到392万头,人均生猪饲养  相似文献   

8.
余海波 《饲料广角》2014,(22):24-27
<正>我国生猪养殖业正经历由传统农户散养向规模化、集约化、工厂化饲养转变。近年来,在国家政策的强力推动下,中国猪业转型升级进程明显加快,由世界养猪大国变成世界养猪强国的愿望正在逐渐实现。1我国生猪养殖业的发展现状1.1五类模式同时并存我国生猪养殖已经形成了多种模式,主要包括传统养殖、过渡养殖、现代养殖、生态养殖和健康养殖五类。生态养殖和健康养殖尚处于起步阶段,传统养殖的农户(年出栏1~3头)或散养户正在加速退出  相似文献   

9.
我国生猪养殖产业现状、模式与区域布局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收集整理我国生猪养殖规模、成本收益、区域分布数据的基础上,回顾并总结了我国生猪养殖行业发展的大致历程,分析了生猪养殖的现状、模式与区域布局。分析认为,我国生猪养殖产业的规模持续发展,规模化养殖发展迅速,但散养模式仍占较大比重。与散养模式相比,生猪的规模化养殖能够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且规模化养殖也将是未来养殖业发展的趋势。近年来,从养殖区域变化看,受粮食种植、环境、养殖成本等因素影响,生猪养殖逐渐向饲料供应充足、人工成本较低的地区转移。  相似文献   

10.
2009年我国年出栏50头以上养殖户的生猪出栏量占全国生猪出栏量的比例为60%,比2001年增加20个百分点左右;年出栏1万头以上的占5%左右,比2005年提高2个百分点左右。预计未来3~5年我国生猪规模化养殖将进入加速发展阶段,年出栏1万头以上生猪养殖场(小区)将快速增加。  相似文献   

11.
2009年我国年出栏50头以上养殖户的生猪出栏量占全国生猪出栏量的比例60%以上,预计未来3~5年我国生猪规模化养殖将进入加速发展阶段。从政府层面来看,2008年起国家每年投资25亿元左右补助规模化养殖场(户),预计在未来3~5年还将继续。  相似文献   

12.
据中国畜牧兽医报消息,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一系列外力将作用于生猪养殖行业,行业将进入转型期。我国生猪养殖行业在1990年以前主要以散养模式为主,年出栏生猪占比达到90%。近年来,我国生猪规模化养殖比例不断上升,到2010年末已经接近65%,散养户在不断退出,为规模化养殖企业留出更大的市场空间。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江苏省畜牧业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在加快品种改良和积极发展农畜产品加工、流通的同时,积极推行规模饲养,提高规模化经营水平,使江苏省畜牧业由千家万户的粗放式散养生产方式向专业化、规模化生产方式转变,为推进畜牧业产业化经营、提高畜牧业质量建设水平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规模养殖的数量和比重不断增加。2001年全省有生猪规模养殖(年出栏20头以上)场户10.8万个,共出栏生猪705.9万头,比1996年的387.4万头增加318.5万头,占全省出栏总数的比重为22.3%,比1996年增加8.6个百分…  相似文献   

14.
《湖北畜牧兽医》2013,(9):60-60
<正>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一系列外力将作用于生猪养殖行业,行业将进入转型期。我国生猪养殖行业在1990年以前主要以散养模式为主,年出栏生猪占比达到90%。近年来,我国生猪规模化养殖比例不断上升,到2010年末已经接近65%,散养户在不断退出,为规模化养殖企业留出更大的市场空间。  相似文献   

15.
Lotka-Volterra模型也称猎食模型,是Logistic模型的延伸。笔者采用Lotka-Volterra模型,以2002—2016年中国生猪年出栏量为样本数据,将生猪养殖户分为散户养殖和规模养殖两大类进行实证分析,以研究生猪市场结构演进的动态过程。结果表明:我国生猪产业规模化具有稳定点,该稳定点显示我国生猪市场均衡状态为散户养殖与规模养殖并存,其年出栏量均衡值分别为21 494.184 1万头和50 773.460 9万头。我国下一阶段发展生猪养殖规模化应当有序提高生猪养殖规模程度、加强散户养殖模式政府管理并严格制定生猪市场准入准出门槛。  相似文献   

16.
保护环境实现畜禽养殖产业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昕 《饲料广角》2005,(1):31-33,38
1规模化养殖污染管理现状1.1规模化畜禽养殖发展状况随着畜牧业的发展,畜禽饲养规模不断扩大,从全国来看,生猪常年存栏在200头以上的规模化养殖场(相当于年出栏500头)的饲养总量已占到总出栏量的7.7%;禽类的规模化饲养水平则更高,仅规模饲养肉鸡(年均存栏2000只)的出栏量已占全国家禽出栏量的48%以上。从各地区来看,北京、上海、广东等发达地区的总体规模化养殖程度较高。从分布来看,规模化养殖主要分布在广东、北京、浙江、上海、福建、山东、河南、河北、湖南、广西、江西、黑龙江、辽宁、吉林、宁夏等省(区)。另外,环境影响比较大的大中…  相似文献   

17.
武深树 《猪业科学》2015,(1):124-127
以湖南省生猪存栏量、出栏量、肉产量、不同规模养殖户数量等为主要指标,对2008—2012年不同产区的区域性特征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5个生猪产区的生猪产业发展各有特点,情况变化各异。推进生猪养殖转型升级重点是要加大对生猪生产的公共投入,切实转变传统落后的散养模式,加快发展适度规模的标准化养殖;在推动生猪产业规模化养殖的同时,应注意保持一定比例的散养户存在,形成不同规模层次合理搭配的产业群结构体系;鼓励生猪生产向土地承载能力强的资源优势产区转移,实施生猪"科技入户"工程,提高生猪单体的肉产量和肉品质量,打造优良生猪品牌。  相似文献   

18.
生猪主产省区散养生猪成本收益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生猪是我国养殖范围最广、涉及养殖农户最多的一种畜禽品种,在我国畜牧业结构中占据重要地位。1998年以来,我国生猪养殖量持续稳定增加,全国出栏总量从1998年的50 215·2万头直线增长到2005年的62 366·2万头,年均增长率为3·14%。目前,农户散养是我国生猪养殖的主要形式,这种模式下的出栏量在我国生猪出栏总量中占据绝对统治地位。2003年,全国52.9%的生猪由年出栏量1~9头的散养户饲养。散养模式在加速粮食及青粗饲料转化、利用农村剩余劳动力以及带动种植业发展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1]。生猪养殖收入也是我国农户家庭收入、尤其是现…  相似文献   

19.
随着畜牧业的发展,畜禽饲养规模不断扩大,从全国来看,生猪常年存栏在200头以上的规模化养殖场(相当于年出栏500头)的饲养总量已占到总出栏量的77%;禽类的规模化饲养水平则更高,仅规模饲养肉鸡(年均存栏2000只)的出栏量已占全国家禽出栏量的48%以上。从各地区来看,北京、上海、广东等发达地区的总体规模化养殖程度较高。从分布来看,规模化养殖主要分布在广东、北京、浙江、上海、福建、山东、河南、河北、湖南、广西、江西、黑龙江、辽宁、吉林、宁夏等省区,这些省区的规模化养殖比重蒋近全国规模化养殖的50%。  相似文献   

20.
正鼓励实行社会化环境污染治理的专业化运营服务,积极推进散养户的畜禽养殖污染物的资源化利用。一、畜禽养殖污染现状与危害近几年,随着畜牧业的快速发展,山东省龙口市畜禽规模化饲养场如雨后春笋迅速发展,集约化和机械化的程度越来越高,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成为养殖户争相追逐的目标。然而,在追求效益最大化的过程中,各类畜禽尤其是龙口市的主导畜牧产业生猪、蛋肉鸡场的排泄物,对生态环境的污染也越来越严重。饲养场已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污染源。据不完全统计,2014年,龙口市畜牧业主导产业中,出栏500头以上的生猪规模化饲养场221处、存栏3000只以上的规模化蛋鸡场91处、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