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98 毫秒
1.
1 为什么要实施以草定畜、草畜平衡制度? 草畜平衡是指为保护草原生态系统良性循环,在一定区域和时间内通过草原和其他途径提供的饲草饲料量,与在草原上饲养的牲畜所需的饲草饲料量动态平衡。目前,在草原畜牧业发展上,草畜矛盾日趋突出,所需饲草饲料短缺,不仅放牧场超载造成草场退化、沙化、碱化严重,而且牧区仍没有完全摆脱牲畜夏饱、秋肥、冬乏、春死的状况。为了加强草原保护和合理利用,改善生态环境,促进畜牧业可持续发展,国家对草原实行以草定畜、草畜平衡制度。通过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草原行政  相似文献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令第48号)第一条为了保护,建设和合理利用草原,维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促进畜牧业可持续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草原法》,制定本办法。第二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利用草原从事畜牧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单位和个人,应当遵守本办法。第三条国家对草原实行草畜平衡制度。本办法所称草畜平衡,是指为保持草原生态系统良性循环,在一定时间内,草原使用者或承包经营者通过草原和其他途径获取的可利用饲草饲料总量与其饲养的牲畜所需的饲草饲料量保持动态平衡。第四条开展草畜平衡工作应当坚持以下原则:(一)加强保护,促进发展;(二)…  相似文献   

3.
第一条为了保护、建设和合理利用草原,维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促进畜牧业可持续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草原法》,制定本办法。第二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利用草原从事畜牧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单位和个人,应当遵守本办法。第三条国家对草原实行草畜平衡制度。本办法所称草畜平衡,是指为保持草原生态系统良性循环,在一定时间内,草原使用者或承包经营者通过草原和其他途径获取的可利用饲草饲料总量与其饲养的牲畜所需的饲草饲料量保持动态平衡。第四条开展草畜平衡工作应当坚持以下原则:(一)加强保护,促进发展;(二)以草定畜,增草增畜;(三)因地制…  相似文献   

4.
笔者通过对宁蒗县以及天然草原面积较大、草食畜存栏较多的重点乡镇和村民小组进行调查,结合饲草饲料供给、草食畜存栏计算最大饲养量、实际饲养量等指标,对县、乡、组的草畜平衡状况进行全面评估。结果表明,全县年产各类干草43.02万t,最大载畜量65.48万个羊单位,实际饲养91.33万个羊单位,超载25.85万个羊单位,超载率39.48%。跑马坪和烂泥箐乡超载率分别为25.37%和10.64%,表明全县草原超载严重;2个乡超载率比全县平均稍低;3个村委会和6个村民小组未超载,达到草畜平衡。总体上看,全县草畜矛盾突出,必须加强草畜平衡管理,加大减畜力度,优化畜群结构,增加饲草产量,转变利用方式,缓解草原超载,遏制草原退化。  相似文献   

5.
张功 《兽医导刊》2020,(6):50-50
饲草是草原畜牧业的基础,饲草的数量和质量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草原畜牧业的生存和发展质量。近年来,畜牧业的飞速发展严重破坏了草原生态系统的平衡,造成草地覆盖面积大幅度减少,生态环境恶化,制约了生态可持续发展进程。为了实现草畜平衡,保护好生态平衡的前提下,促进畜牧业的发展,必须从源头解决畜牧业饲草问题,大力推进饲草生产机械化,实现增草增畜的,早日实现草原草畜平衡。转变传统畜牧业粗放型的发展模式,转而向集约型发展方向迈进。  相似文献   

6.
为严格控制载畜量,从根本上扭转草原超载过牧的局面,实现农业资源与生态环境保护并重,农业部制定《草畜平衡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办法》明确了草原载畜量标准的制定及相关措施,《办法》要求通过推广草畜平衡技术、支持人工种草、储备饲草饲料、改良牲畜品种、推行舍饲圈养等方法实现草畜平衡。为了使大家对《办法》有更详细的了解,本刊特约请农业部产业政策与法规司的李迎宾对《办法》做了解读,希望对业内人士的工作有所指导。  相似文献   

7.
正草畜平衡是指为保持草原生态系统良性循环,在一定区域和时间内,使草原和其他途径提供的饲草总量与饲养牲畜所需的饲草总量保持动态平衡。在草原保护和管理中,建立和推行草畜平衡管理制度是一项基础性工作,对合理利用草原,保护草原生态环境,维护生态平衡,实现草地资源可持续利用以及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3S技术是目前快速监测草地产量的主要技术手段之一,且随着遥感资料的变化而不断更新。美国1992年发  相似文献   

8.
为了研究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苏尼特右旗草畜平衡情况,试验通过对该地区2019年饲草料资源和畜禽养殖情况进行调查分析,以《天然草地合理载畜量的计算》(NY/T 635—2015)为测算依据,根据《苏尼特右旗2019年夏季牧业普查资料》《苏尼特右旗2019年国民经济统计提要》和《苏尼特右旗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实施方案(2016—2020年)》等资料,统计畜牧饲草需求量,利用草场载畜量、饲草量核算可载畜量了解当地草畜平衡情况。结果表明:全旗2019年暖季草场适宜载畜量为110.41万羊单位,冷季草场适宜载畜量为38.81万羊单位,暖季全旗超载10.42万羊单位,冷季全旗超载42.11万羊单位;全旗2019年饲草需求量为64.16万t,全旗天然草场饲草料缺口总计21.43万t,缺口量达畜牧饲草需求量的33.15%。说明整个苏尼特右旗草畜不平衡情况较为明显,需要合理规划农牧业发展,增加饲草料供应量,实现草畜平衡发展。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由于牛、羊及其产品价格相对稳定,市场竞争优势日趋明显,所以大力发展以牛、羊为主的草食畜牧业,得到了各级政府和广大农牧民的高度重视.但是随着畜牧业的大发展,草畜矛盾也日益突出,草原纠纷案件增多,所以合理解决饲草饲料问题,对于缓解草原压力,提高草原载畜量,增加养畜科技含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云南省巧家县尖山社岩溶石漠化地区草畜平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云南省巧家县石漠化严重的尖山社草原牧草产量的测定和农户的入户调查,分析了该村草原的牧草供给量、草食牲畜饲养量、牲畜对饲草的需求量以及年牲畜补饲状况、畜群结构、农户收入等。结果表明:2007—2009年各类草地牧草产量逐年增加,牲畜数量呈增长态势,草原超载率达3.4%、3.6%、10.0%;通过补饲,超载率为1%、2%、8%;说明2007年和2008年尖山社基本能达到草畜平衡,而2009年牲畜饲养量快速增长,出现超载反弹现象,这与饲养的适龄母绵羊数量较多,畜群结构不合理有关;农牧民收入逐年增加,其中畜牧业收入呈现翻倍增长,正快速发展,但超载反弹趋势强劲,草畜平衡问题面临极大的挑战。以草定畜,加强草畜平衡监管,落实各项相关措施是实现草畜平衡的有力保障,是落实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政策的具体任务。  相似文献   

11.
日前。农业部公布了《草畜平衡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并已于3月1日起正式实施。该《办法》的主要内容包括开展草畜平衡工作的基本原则.各级草原行政主管部门及草原监理机构的职责.草原载畜量标准的制定.草畜平衡的核定与抽查,草畜平衡的日常管理等。《办法》强调:国家对草原实行草畜平衡制度是加强草原监督管理的一项最基本的制度,是实现草原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为提高宁夏优质饲草供给量和加工利用率,保障草畜平衡,通过对饲草资源供应量、开发利用措施测算和分析,得出饲草供应和草食家畜需求不匹配和不相适应的现状和原因。在此基础上,采取推进种植业结构调整、加强饲草生产利用技术创新、推进优质饲草收贮和调制配送社会化服务、加大非常规饲草资源加工利用等措施,促进饲草供应和草食家畜需求平衡,使草畜产业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13.
加强草原建设,积极引进推广优质高产牧草新品种,促进草畜平衡,是当前乃至今后榆阳区草原畜牧业发展的重要内容。实践证明,利用饲料桑改良草场,是发展草原畜牧业一种很好的方法,有待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马非  冶兆平 《青海草业》2021,30(2):61-63
民和县通过积极组织实施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政策,全县草地实行草畜平衡制度,增加了牧草种植和饲草总量,草地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文章在总结工作的基础上,提出了提高奖补标准,加强草原监督,增加实施单位工作经费,稳定补奖政策工作队伍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由于牛、羊及其产品价格相对稳定,市场竞争优势日趋明显;所以大力发展以牛、羊为主的草食畜牧业,得到了各级政府和广大农牧民的高度重视。但是随着畜牧业的大发展,草畜矛盾也日益突出,草原纠纷案件增多,所以合理解决饲草饲料问题,对于缓解草原压力,提高草原载畜量,增加养畜科技含量具有重要意义。1青贮饲料 青贮用的原料主要来源于青贮玉米或贪青晚熟  相似文献   

16.
库车县是以农业为主的大县,又是新疆棉花生产基地,有着丰富的棉花秸秆资源,为了解决困饲草短缺而制约着畜牧业发展的矛盾,综合开发利用棉花秸秆,增加棉花种植的综合效益,是解决草畜不平衡的矛盾、加快库车县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由中国科学院新疆化学研究所与库车县科学技术委员会、草原工作站共同完成了棉秆发酵饲料喂养家畜对比实验,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饲料喂对比实验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草畜平衡制度是切实保护草原生态环境、维持草原生态平衡和草原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有效途径。近年来,锡林郭勒盟在全国五大牧区率先推行草畜平衡制度,取得了初步成效,探索出一条草原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成功之路,成为促进锡盟畜牧业经济转型的新举措。  相似文献   

18.
正落实草原禁牧和草畜平衡制度,恢复草原植被,促进生态系统良性循环,是实施草原生态补奖政策的目标。从实施第一轮草原补奖政策以来,牧区各级党委、政府和农牧部门把落实草原禁牧和草畜平衡制度提上重要议事日程,作为做好整个草原生态补奖工作的核心内容和重要考核指标;县级草原监理机构把落实禁牧和草畜平衡制度作为重要工作职责,切实强化监督,积极推进两项制度的落实,对全面落实草原  相似文献   

19.
甘肃草原是我国第六大牧区,面积1 790.4万hm2,人均草原面积为0.72 hm2。长期以来,由于气候、人为、超载过牧等因素使得该省草原大面积退化,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导致干旱、雨涝、沙尘等恶劣天气频发,制约着其畜牧业的发展。草畜平衡是我国草地畜牧业的核心,中央统一部署,根据甘肃省省情和草原现状进行实施,但草畜平衡政策实施多年,甘肃省草原依然存在退化趋势。本文对甘肃省草畜平衡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并提出草原建设和草畜平衡的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20.
草畜平衡的问题一直是大家比较关注的。本论文针对巴林左旗草食家畜可利用饲草数量不足、质量较差、利用率偏低的问题,通过在试验示范区进行草食家畜饲草需求量和可利用饲草资源数量调查,综合考虑当地舍饲家畜畜群变动规律和饲草需求特点,提出适合于巴林左旗在禁牧、休牧期间不同季节家畜的饲草平衡供给模式。为缓解当地草畜矛盾、贯彻落实禁牧、休牧生态治理战略措施以及草地畜牧业健康稳定、持续发展,提供可参考的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