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信息化技术在奶牛养殖管理之中的应用,能够有效地将养殖业向流程化、精细化以及智能化的方向发展。而文章主要阐述的是信息化技术在奶牛养殖管理工作的应用。  相似文献   

2.
上海市针对奶牛“两病”不断改善防控措施,形成奶牛产业规模化、奶牛“两病”监测制度化、牛只流动管理信息化、生鲜乳质量管理程序化、行政执法精细化的良好工作局面,“两病”阳性率连续多年低于0.005%。  相似文献   

3.
随着奶牛养殖业精细化、智能化、信息化发展程度的提高,“奶牛福利”也逐渐成为奶牛养殖业发展的热门话题。奶牛福利不仅影响奶牛的生长发育和健康繁殖,更关系着广大消费者的饮食营养与健康。因此,从动物福利的五项原则对奶牛福利做综述性探讨,为牧场的奶牛饲养与运营管理提供可行性的依据与建议。  相似文献   

4.
奶牛养殖信息化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养殖信息化加速了奶牛养殖业向精细化、智能化、流程化方向的发展。就现代奶牛养殖信息化技术的发展和广泛应用的技术进行了阐述,以期信息化技术的发展给奶产业发展带来更多日新月异的改变。  相似文献   

5.
随着奶牛业的发展,奶牛养殖也趋向于科学化、精细化、效益化。但是,由于地区差异和生产力水平不同,奶牛生产性能表现的也不一样。繁殖管理是奶牛生产中的最为关键的环节之一。  相似文献   

6.
奶牛肢蹄病是奶牛的三大疾病之一,肢蹄病容易导致奶牛的损失较大,体重、产奶量下降,繁殖能力降低,增加奶牛场对奶牛疾病的治疗费用,增大奶牛的淘汰率。而提高奶牛福利待遇,实现精细化管理,经常给奶牛修蹄,保证奶牛营养丰富、均衡,卫生保健工作到位,减少应激发生,能够有效降低奶牛肢蹄病的发生,降低治疗费用,增强奶牛生产力,保障奶牛场获得理想收益。  相似文献   

7.
随着奶牛业的不断发展,奶牛养殖已从传统的生产管理方式向现代化管理方式转变,奶牛养殖不但要实现集约化和规模化,更重要的是要实现奶牛养殖的现代化和标准化。1 奶牛的信息化管理 目前,牧场的信息化管理主要是安装了挤奶台(计量产量、监测乳腺炎)、称重体系(监测健康状况)和牛奶成分在线分析仪(在线检测乳成分)等。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国内奶牛养殖场逐渐向规模化、标准化、科学化转变.在牧场信息化建设方面,目前国内大多数奶牛养殖场应用了牧场信息化管理系统,同时配备有高端挤奶机以及发情监测及精准饲喂等智能化设备.传统的牧场信息化管理系统已无法满足奶牛养殖场对于运营模式进一步升级的需求.本文介绍了一种先进的奶牛养殖场繁育管理数字化分析系统,本系统具...  相似文献   

9.
奶牛生产性能测定(DHI)通过测定牛奶中乳成分,然后结合奶牛的基础数据,反映奶牛健康、繁殖以及营养需要等具体状况,从而达到奶牛场科学化和精细化管理。宁夏回族自治区自2001年就开始应用DHI测定,并取得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10.
当前,我国奶牛养殖正处于由于传统方法向现代化饲养转变的关键时期。但是,大多数场的生产设施任然较为简陋,管理不能精细化,生产管理中的许多问题没有引起重视,造成奶牛生产效益偏低,本文就如何提高奶牛生产效益提出以下建议。  相似文献   

11.
随着我国畜牧业的发展,现代化奶牛牧场的生产和营销信息量快速增加。传统的牧场管理模式往往存在劳动强度大、管理困难或标准不统一等诸多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奶牛信息化管理系统不仅实现了对奶牛的产奶量、繁育或疾病等情况进行系统分析和评估,也可以实现对相关工作人员的信息化管理。笔者介绍了Dairy Comp 305软件的基本结构,并在大庆星星火牧场进行了应用评估。  相似文献   

12.
<正>为了给奶牛场提供更加精细化服务,在国家和省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河北奶牛生产性能测定(DHI)中心配备了全国一流奶样检测配套设备,建立了河北省奶牛信息网、奶业生产和质量监管数据平台,实现了现代化互联网式奶牛精细化管理系统、生鲜  相似文献   

13.
自动化、信息化是未来奶牛养殖业发展的重要方向,为突破安静发情母牛的自动化发情监测技术瓶颈,继活动量变化规律之后,体温变化成为母牛繁殖周期规律研究焦点。研究发现,奶牛体温呈现一定年龄特征和昼夜变化规律,同时,成年母牛发情、妊娠及分娩等均表现出特征性体温变化规律,并因测定部位而表现较大差异。其中,阴道与繁殖活动紧密相关,阴道温度变化规律对繁殖行为更具指导意义。另外,温度测定不同程度地受到生殖激素、环境温湿度、疾病、测定方法等因素影响,经过科学分析体温测定影响因素,构建体温数据自动采集技术及数据库,是科学利用体温数据的前提基础,将推动奶牛繁殖与健康管理的自动化、精细化以及智能化。  相似文献   

14.
目前我国奶牛养殖业的发展方向逐步迈向现代化,科学技术化,可持续发展化。为了使我国的奶牛养殖业发展的越来越好,本文将从现代奶牛的发展、信息化管理等方面入手,探讨现代奶牛的发展方向、面临的挑战和应该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15.
随着我国现代化奶牛养殖业的快速发展,奶牛生产水平已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不断提升、完善奶牛干奶期乳房炎精细化防控技术,已成为广大奶牛养殖者的一个迫切要求.笔者在实践研究和学习借鉴的基础上,对停奶前、干奶前期、干奶中后期的乳房炎精细化监控技术做了详细的总结.  相似文献   

16.
奶牛DHI测定技术是奶牛养殖业一项科学、成熟、先进的实用技术,是奶牛场实施数据化、精细化管理不可缺少的有效工具。利用奶牛DHI测定提供的数据,管理者可从这些数据的研究分析中,发现奶牛场当前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及时采取针对性措施进行整改,达到提高单产、降低成本、增加效益的目地。离开报告的应用,DHI测定就失去了意义。下面根据近几年山东省奶牛DHI测定的部分数据进行分析解读。  相似文献   

17.
开展奶牛品种登记可以摸清奶牛生产现状、理顺奶牛血缘关系、建立奶牛资源数据库,分析奶牛优缺点,有效组织奶牛群体改良,同时奶牛场可以利用这一资源科学引入良种种质资源开展选种选育,主动更新奶牛群体,动态监测生产水平,实现奶牛场信息化管理,科学指导生产。开展奶牛品种登记工作对于改善奶牛遗传品质,提高奶牛单产和综合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随着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和科技的快速发展,奶牛养殖正从传统粗放型松,散化管理,向现代集约型精细化管理方向发展,奶牛饲养管理必将进入一个全新的数字化管理时代.所谓数字化管理,就是指所有的管理过程都是以数字为依据,包括对配种日期、产犊时间、每天的产奶量、牛奶营养指标、饲料的配比、采食量,甚至包括每头奶牛每天的运动情况都进行量化,通过专业录入工具对这些数据进行采集,再经系统管理软件进行分析,进而给出科学的管理方案,进行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19.
奶牛生产性能测定(DHI)技术是通过技术手段对奶牛场的个体牛和牛群状况进行科学评估,依据科学手段适时调整奶牛场饲养管理,最大限度发挥奶牛生产潜力,达到奶牛场科学化管理和精细化管理。DHI技术是奶牛场管理和牛群品质提升的基础。通过对DHI技术报告层层剖析,使问题得以暴露,主要着眼于反映出的奶牛隐性乳房炎、乳脂乳蛋白含量、泌乳天数变化等几个关键环节的指标数据,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适时调整奶牛场管理,从而提高牛群生产水平和生鲜乳质量,最终达到提高牛场经济效益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正>奶牛乳房炎是奶牛场中的常见病、多发病,给对奶牛生产带来巨大危害。本文结合生产实际浅析该病的发病机理以及在生产中如何通过精细化管理来预防该病的发生。奶牛乳房炎是奶牛乳腺因感染、外伤或化学刺激而发生炎性的一种反应,是奶牛常见的一种多发性疾病,同时也是奶牛生产中危害最大的疾病之一[1]。据统计,奶牛乳房炎在我国的平均发病率高达40%~65%,其中临床型的乳房炎的平均发病率为2%~3%,隐性乳房炎的发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