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程生忠 《畜禽业》2023,(9):15-17
为了探索饲料精粗比对肉牛生长性能和瘤胃发酵参数的影响。本试验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80头体质量在(150±2.5)kg,身体健康、体况良好、膘情良好的西门塔尔牛均分成4组,每组20头,分别为试验Ⅰ组(日粮精粗比为75:25)、试验Ⅱ组(日粮精粗比为70:30)、试验Ⅲ组(日粮精粗比为65:35)和试验Ⅳ组(日粮精粗比为60:40),试验周期为140 d,分别在记录育西门塔尔牛的每日采食量、初重、末重的基础上,计算出西门塔尔牛的平均日采食量、平均日增重和料重比,并对西门塔尔牛瘤胃胃液中的pH值、氨态氮、乙酸、丙酸、丁酸、乙酸/丙酸和总挥发性脂肪酸进行测定。结果显示,不同的饲料精粗比会影响肉牛的生长性能和瘤胃发酵参数,其中精粗比为60:40的日粮饲喂肉牛对肉牛的生长性能和瘤胃发酵作用效果最优。建议肉牛饲喂日粮的精粗比为60:40。  相似文献   

2.
<正>适宜的精粗料比例是科学饲养反刍动物的基础,合理的精料投入及其与粗饲料的配比对优化反刍动物瘤胃环境具有潜在的益处。国内外学者对反刍动物营养物质消化代谢规律及影响因素作了不同侧面的研究,在我国饲草饲料条件下,既提高反刍动物的生产性能,又能改善动物产品质量,己  相似文献   

3.
何锦玉 《畜禽业》2024,(2):17-20
为了探索黄芪多糖对育肥羊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及肉品质的影响。试验随机将60只身体健康、免疫完整、采食和饮水正常、体重在(20±0.5)kg的杜泊绵羊均分成4组,分别为对照组、试验Ⅰ、试验Ⅱ和试验Ⅲ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5只。对照组、试验Ⅰ、试验Ⅱ和试验Ⅲ组育肥羊在饲喂的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0%、0.05%、0.10%和0.15%的黄芪多糖。预试期为7 d,正试期为60 d。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试验Ⅰ、Ⅱ和Ⅲ组育肥羊的末重和平均日增重均显著升高(p<0.05);试验Ⅰ、Ⅱ和Ⅲ组育肥羊的料重比均显著降低(p<0.05);试验Ⅰ、Ⅱ和Ⅲ组育肥羊的屠宰活重、胴体重和屠宰率均显著升高(p<0.05);试验Ⅰ、Ⅱ和Ⅲ组育肥羊的羊肉亮度和蒸煮损失均显著降低(p<0.05)。结果表明,在育肥羊的基础日粮中添加黄芪多糖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改善育肥羊的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和肉品质,其中基础日粮中添加0.10%的黄芪多糖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4.
《畜禽业》2014,(5)
该试验通过添加相同水平的复合氨基酸微量元素螯合物和无机微量元素在生长育肥猪日粮中进行试验,测定对生产性能和屠宰性能的影响。添加氨基酸微量元素螯合物为试验组,添加无机微量元素为对照组。试验表明,实验组的日增重比对照组提高3.21%,料重比低0.13;实验组的屠宰率比对照组高2.5个百分点;实验组的肝脏形态外观、肉质颜色和系水力优于对照组。有机微量元素将成为常规的矿物元素添加到动物日粮中,值得在饲料中商业化使用,也是食品安全的需要和未来使用的趋势。  相似文献   

5.
试验比较了3种不同生产工艺制备的中草药添加剂对猪生产性能和经济效益的影响。试验选择48头9kg左右的长×荣二元杂交猪,随机分成试验1、2、3组和对照组,试验组分别添加含1%常粉、1%超微粉、0.3%中药醇-水提取物(相当原药1%)的中草药添加剂.试验结果显示:日增重试验1组比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试验2、3组比对照组差异极显著(p<0.01),料耗试验1、2、3各组分别比对照组降低饲料消耗1.4%、5.8%、5.2%。在提高饲料报酬,有效预防仔猪疾病和综合经济效益方面,中草药添加剂不同制剂以超微粉碎与提取物制剂效果较好,常规粉剂较差。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饲料中植物油替代鱼油对三疣梭子蟹育肥性能、生理代谢和生化组成的影响,采用混合植物油(大豆油:菜籽油=1∶1)分别替代饲料中0%、25%、50%、75%和100%的鱼油,制成5种等氮等脂育肥饲料(分别记为饲料Diet 1~Diet 5)对生殖蜕壳后的三疣梭子蟹雌体[初始体质量为(150±25) g]进行45 d的育肥养殖。结果显示:(1)饲料中鱼油替代对雌体成活率(SR)、增重率(WGR)、性腺指数(GSI)、肝胰腺指数(HSI)、出肉率(MY)和总可食率(TEY)均无显著影响。(2)各组雌蟹肝胰腺中的甘油三酯(TG)含量,苹果酸脱氢酶(MDH)、脂肪酶(LPS)和脂蛋白酯酶(LPL)活性均存在显著性差异,其中TG和LPS水平均在Diet 5最高,MDH活性在Diet 1组最高,而LPL活性在Diet 2组最高;血清中甘油三酯(TG)和总胆固醇(TC)分别在Diet 3和Diet 4组最高。(3)Diet 1组肝胰腺中的过氧化物酶(POD)活性显著高于Diet 2和Diet 3组,而肝胰腺中碱性磷酸酶(ALP)和酸性磷酸酶(ACP)均在Diet 4组最高;血清中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活性在Diet 1组最低,Diet 2组最高,而ALP活性在Diet 1组最高。(4)不同饲料组肌肉中粗蛋白和总碳水化合物含量差异显著,均以Diet 3组最高;Diet 3和Diet 4组肝胰腺中的粗脂肪和总碳水化合物均相对较高;此外,卵巢中的粗蛋白含量在Diet 3组最高。(5)饲料中鱼油替代水平对三疣梭子蟹肌肉、卵巢和肝胰腺的脂肪酸组成产生显著影响,n-6多不饱和脂肪酸(n-6 PUFA)随鱼油替代水平的升高而升高,而n-3 PUFA和高度不饱和脂肪酸(HUFA)随饲料鱼油替代水平的升高而降低。研究表明,育肥饲料中植物油替代鱼油对三疣梭子蟹雌体成活和卵巢发育等无显著影响,但可提高肝胰腺中甘油三酯、粗脂肪、n-6 PUFA含量、部分抗氧化和免疫指标;50%的鱼油替代水平可提高卵巢和肌肉中粗蛋白含量。因此,混合植物油可以替代三疣梭子蟹育肥中50%的鱼油。  相似文献   

7.
孙淼  何超凡  张玲  蒋广震  刘文斌  李向飞 《水产学报》2021,45(10):1667-1676
为探讨不同水温与饲料磷水平对日本沼虾生产性能、组织及水体磷含量的影响,实验采用3×3因子设计,设定3个水温梯度(20、25和30°C)和3个饲料磷水平(1.1%、1.5%和1.9%),共9组(分别命名为20/1.1、 20/1.5、 20/1.9、 25/1.1、 25/1.5、 25/1.9、30/1.1、30/1.5和30/1.9),每组4个重复。虾饲养于室内循环系统中,养殖期为8周。结果显示,从水温来看,30°C组的终末体质量、特定生长率和增重率均显著高于20°C组,但与25°C组间差异不显著,而摄食量和饵料系数的变化趋势与此相反。此外,30°C组的磷保留率显著高于其他2组,且该组血淋巴磷含量显著高于25°C组,而与20°C组无显著差异。从饲料磷水平来看,1.9%磷水平组的终末体质量、增重率和磷保留率显著低于其他2组,而磷摄入量与饵料系数的变化趋势与之相反。1.9%磷水平组的特定生长率显著低于1.5%磷水平组,但与1.1%磷水平组差异不显著。此外,1.1%磷水平组全虾磷含量显著低于其他2组,且该组的血淋巴钙含量显著高于1.9%磷水平组,而与1.5%磷水平组无显著差异;1.5%磷水平组血清碱性磷酸酶活性显著高于1.1%磷水平组,但与1.9%磷水平组间无显著差异。水温和饲料磷水平之间的交互作用显著影响摄食量、磷摄入量、磷保留率、血淋巴磷含量及碱性磷酸酶活性,峰值分别发现于20/1.1、25/1.9和30/1.9、30/1.1、30/1.9及25/1.5组。另外,水体磷含量随时间延长显著升高,而20/1.5组水体磷含量极显著高于25/1.1组和30/1.1组。研究表明,当水温为30°C而饲料磷水平为1.1%时,日本沼虾的生长性能及饲料效率最优,同时其对水体中磷的排放量也较低。  相似文献   

8.
目前,大口黑鲈(Micropterus salmoides)配合饲料对鱼粉的依赖性大,而鱼粉价格不断上涨,导致其饲料成本居高不下,严重制约了其养殖业的健康发展。为降低饲料成本,本研究以鱼粉、鸡肉粉和猪肉粉为饲料动物蛋白源,制作7种配合饲料(D1~D7),其鱼粉/鸡肉粉/猪肉粉的添加百分比分别为45.0/22.6/0、37.1/22.6/8.0、28.8/22.6/16.0、45.0/14.5/8.0、45.0/5.3/16.0、41.6/18.0/8.0和37.0/13.8/16.0。采用上述饲料投喂大口黑鲈幼鱼(初始体重约为55 g) 60 d,评估饲料动物蛋白源组合对鱼生长性能、组织生化指标、肌肉质构特性以及肝脏蛋白质代谢和肠道炎性因子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显示,相比于其他饲料投喂组,D3组鱼的终末体重、增重率、特定生长率显著提高,饲料系数显著降低(P<0.05);D3组全鱼粗蛋白质显著高于D5组,其粗脂肪水平显著低于D4和D6组(P<0.05)。在组织生理生化指标方面,D3组鱼血清总氨基酸含量显著高于D1和D4组(P<0.05),而其谷草转氨酶活性显著低于D5组(P<0.05);D3组鱼肝脏总蛋白含量显著高于D7组(P<0.05)。在肌肉品质方面,D3组肌肉硬度和胶着性以及咀嚼性分别显著低于D4组和D6组(P<0.05)。此外,D3组肠抗炎基因il-10,肝脏蛋白质合成基因tor、s6k1、akt、pi3k mRNA表达水平上调,显著高于D7组(P<0.05);而肠促炎因子il-1β、il-6和肝脏翻译抑制因子4ebp-1 mRNA表达水平下调,显著低于D1组(P<0.05)。上述结果表明,饲料中添加28.8%鱼粉、16.0%猪肉粉和22.6%鸡肉粉对大口黑鲈的促生长效果最优,且有利于提高肝脏蛋白质合成,维护肠道健康。研究结果可为降低大口黑鲈配合饲料对鱼粉的依赖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9.
为探究饲料中茶树油与虾青素对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i)生长性能、抗氧化能力及免疫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设计了 6 组等氮等能饲料, 分别为基础饲料组(CT)、50 mg/kg 虾青素组(AS50)、50 mg/kg 虾青素与 50 mg/kg 茶树油组(AS50+AST50)、50 mg/kg 虾青素与 100 mg/kg 茶树油组(AS50+AST100)、50 mg/kg 虾青素与 200 mg/kg 茶树油组(AS50+AST200)、50 mg/kg 虾青素与 400 mg/kg 茶树油组(AS50+AST400), 进行了 8 周的养殖实验。添加了虾青素后, AS50 组与 CT 组相比, 饵料系数显著降低(P<0.05), 末均重、增重率、特定生长率虽有提高但差异不显著(P>0.05), 血淋巴及肠道中总抗氧化能力(T-AOC)显著提高(P<0.05), 肠道丙二醛(MDA)含量显著降低(P<0.05), Crustin、Astacidin、CuZnSOD 以及 HSP70 基因表达显著升高(P<0.05)。添加了虾青素与茶树油后, AS50+AST100 组末均重, 增重率, 特定生长率, 总抗氧化能力(T-AOC)均显著高于 AS50 和 CT 组(P<0.05), 肠道丙二醛含量显著低于 AS50 组和 CT 组(P<0.05)。肠道组织 Crustin 与 Astacidin 基因随茶树油含量提高, 其表达量呈升高趋势, AS50+ AST50 组显著低于其余各组(P<0.05), CuZnSOD 表达量随茶树油浓度提高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 AS50+AST50 以及 AS50+AST100 显著高于其余各组(P<0.05)。HSP70 表达量随茶树油含量的提高与对照 CT 组差异显著(P<0.05)。 研究结果显示, 饲料中存在 50 mg/kg 虾青素条件下, 添加 100 mg/kg 茶树油可以提高克氏原螯虾抗氧化能力与免疫能力, 促进生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