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生猪养殖生产中,后备母猪的养殖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是猪群快速发展的基础和关键部分,只有搞好后备母猪的饲养管理,才能保证后备母猪繁殖力的提高,达到高产繁育的目的。因此,做好后备母猪饲养繁殖管理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笔者对后备母猪的饲养繁育方面和管理技术要点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综合技术,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后备母猪是指被选留后未参加配种的母猪,后备母猪群大多以青年母猪为主,为了保障猪群的生产和繁殖能力,年龄大、繁殖力低和疾病母猪被及时淘汰。因此,后备母猪的选育、饲养和管理直接关乎猪场生产业绩,必须通过科学的饲养管理才能提高规模化猪场的养殖收益。为此,本文从后备母猪选择与留种、饲养技术和日常管理等方面简述了规模化猪场后备母猪的饲养管理要点,以期提高规模化猪场后备母猪的科学养殖水平。  相似文献   

3.
母猪的生产性能直接关系着猪场的经济效益,想要母猪生产性能好,就要从后备母猪抓起来,如何饲养好后备母猪,更好地发挥生产性能,制定后备母猪饲养方案,需要注意哪些要点等问题一直困扰着养殖企业.该文将从后备母猪饲养管理的6个技术要点进行一一讲解,以期为养猪企业在后备母猪管理方面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4.
后备母猪的饲养管理对于猪场养殖的经济效益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因此如何培育优良的后备母猪逐步成为了提高母猪生产性能的主要探讨话题。后备母猪主要是指从2月龄开始到初配之前所存留并当作种用猪的母猪,他们是繁殖猪群的重要组成部分,后备母猪生产性能的好坏影响着整个猪群繁殖的性能。所以我们可以说,后备母猪饲养管理工作对于整个养猪业来说都是一个承前启后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5.
<正>后备母猪的饲养管理对于猪场养殖的经济效益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因此如何培育优良的后备母猪逐步成为了提高母猪生产性能的主要探讨话题。后备母猪主要是指从2月龄开始到初配之前所存留并当作种用猪的母猪,他们是繁殖猪群的重要组成部分,后备母猪生产性能的好坏影响着整个猪群繁殖的性能。所以我们可以说,后备母猪饲养管理工作对于整个养猪业来说都是一个承前启后的重要环节。到目前为止,我国的后备母猪在饲养管理水平上  相似文献   

6.
规模化养猪场后备母猪的饲养管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后备母猪不仅对后代仔猪有相当大的遗传影响,而且对后代仔猪胚胎期和哺乳期的生长发育有着重要的影响,同时影响后代仔猪的生产成本和整个猪场的生产经营成绩。因此。做好后备母猪的饲养管理,使母猪处在最佳状态和良好的管理、营养和环境条件,给仔猪一个良好的开端,是提高和挖掘猪场生产潜力的前提,是猪场高效生产持续稳定和经济效益良好的基本保障之一。本文阐述了后备母猪的饲养管理目标,并且从引种、饲养管理、疾病防治与保健、不发情母猪处理、淘汰与更新等方面介绍了后备母猪的饲养管理技术,以期为后备母猪的科学养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后备母猪的科学化管理奠定了猪场长远发展的基础,对实现猪场自繁自养、提高综合养殖效益意义重大。总结了后备母猪阶段性的饲养管理技术要点,以期为培育出具有优良繁殖性能的后备母猪,在受胎率和产子成活率上得到显著提高,为猪场优化整群、提升综合养殖效益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正后备母猪是母猪场的基础和未来。然而在整个养殖行业,很多人对于后备母猪能够影响整个母猪场的生产性能仍持有怀疑态度。要使每头母猪从一胎开始,终生的生产性能最大化,后备猪健康的生长发育是提高母猪生产力和使用年限的保障。后备母猪是母猪场的基础和未来。然而在整个养殖行业,很多人对于后备母猪能够影响整个母猪场的生产性能仍持有怀疑态度。但是笔者坚信,通过正确的后备母猪饲养管理,母猪群的生产性能仍有很大的  相似文献   

9.
母猪的繁殖能力对于整个规模化猪场的发展以及生产经济效益具有直接的影响,高质量、高水平的配种以及妊娠管理可以有效提高母猪的生产效率,在实际的生产过程中,饲养人员应该从后备母猪的选择和饲养开始,把握好养殖、配种以及妊娠管理等各个环节的养殖技术要点,以确保本场内母猪的良好繁育生殖性状,提高养殖场内的经济收益。本文主要综述了后备母猪的选择与管理、配种前的饲养管理、配种管理的目标、发情鉴定、人工授精以及妊娠检查和管理等几方面的技术措施,以供相关从业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10.
南华 《山东畜牧兽医》2012,33(5):100-101
后备母猪一般是指2月龄至初配前留作种用的母猪。该阶段母猪饲养管理水平的好坏,直接影响将来母猪繁殖性能的高低,继而对一个猪场的养殖效益产生影响。笔者结合近几年从事养殖技术服务工作中一些经验和体会,浅谈一下后备母猪饲养管理技术。  相似文献   

11.
后备母猪约占猪场母猪群的25%~30%,是种母猪群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很多猪场,后备母猪培育和饲养管理并未引起足够的重视,本文将阐述后备母猪的培育与饲养管理。  相似文献   

12.
母猪的繁殖能力直接影响着规模化猪场内的生产效率,后备母猪是通过选留下来而没有参加配种的母猪,多以青年母猪为主,是保证猪场母猪良好繁殖能力与可持续发展的后备军,能够及时替补掉因年龄太大、繁殖能力低下以及疾病等淘汰的母猪。因此,后备母猪的选留与饲养直接关系到猪场的生产业绩和猪场的整体发展,在实际的饲养过程中应采用科学的饲养管理手段,保证其健康的生长发育状态,能够更好的发挥其生产繁殖作用。本文主要从如何选留后备母猪、后备母猪的饲喂、配种、发情以及免疫接种等方面,讨论了后备母猪的饲养管理技术要点,以期为提高规模化猪场后备母猪的繁殖效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正>现代规模化养猪场在进行肉猪繁育过程中,后备母猪的饲养管理直接影响到猪场的整体发展。本文从后备母猪的选种、饲养、疾病防控、日常管理等方面,讨论相关技术措施,保证后备母猪的正常生长发育和生育能力,保持规模化养猪场生产的高质量、高水平。1后备母猪的选择与留种养猪场在进行后备母猪的选择时,要结合不同生长阶段具体情况,例如在断乳期选择后备母猪时要注意观察猪种来源、其父母代的价值性状以及哺乳期表现等。4月龄选择时,应当注意到  相似文献   

14.
后备母猪是猪场母猪群的补充力量,其饲养管理的质量直接影响猪场母猪群体的产仔性能。笔者从后备母猪的营养、饲喂策略、饲养管理等方面阐述如何进行后备母猪的培育,以期在生产中合理进行后备母猪的饲养管理,从而提高猪场的效益和效率。  相似文献   

15.
石爱华 《猪业科学》2023,40(12):111-112
<正>0引言规模化猪场种猪群不断处于更新状态,最常见的原因是种猪因疾病死亡,或生产效能下降淘汰。为了满足种猪场批次化生产要求,养殖设备利用最大化,后备母猪常作为整个种猪群的重要补充,保证了猪场的胎次组成处于合理状态。后备母猪的饲养管理水平高低,直接关乎其终生产仔成绩和使用年限,从而影响猪场的生产成绩和经济效益。本文论述了规模化猪场后备母猪配种前饲养管理要点,以期在临床生产实践中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谢晓鹏  李慧欣  刘巧  冼文标 《猪业科学》2022,39(10):112-112
后备母猪是猪场良性发展的必备条件,是猪场的“后备力量”。养好后备母猪,对提高母猪养殖效益乃至整个猪场经济效益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在开展规模化生猪养殖过程中,要充分重视后备母猪饲养管理技术创新,结合养猪场实际情况,不断创新养殖技术,从后备母猪养殖管理、配套饲料、日常管理、疫病防治等多个角度入手,构建现代规模化猪场配套体系,提升养殖综合效果,为养殖户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针对当前后备母猪饲养管理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给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8.
规模化猪场为了保证合理的胎龄结构.每年必须及时补充后备母猪到繁殖群中去.以维持种猪群的生产需要.补充的数量已引起猪场管理人员的足够重视.而补充的质量有时未引起关注。为了降低饲养后备母猪的成本.提高其利用率.笔者根据多年的养殖经验.现把后备母猪的饲养与管理分述如下.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9.
正后备母猪是猪场的生产机器,其品质优劣是影响猪场效益的重要因素,为了确保猪场母猪群的生产性能,需要保持30%左右的母猪更新率。目前,后备母猪的补充和饲养管理对养猪生产影响很大,做得好的猪场其后备母猪利用率高达95%以上,做得差的猪场后备母猪利用率仅70%左右,有的甚至更低,这种差距明显增加了猪场生产成本。所以,做好后备猪的选择与培育工作就显得尤其重要。  相似文献   

20.
<正>后备母猪的饲养管理较难,生产上由于后备母猪的技术与管理措施不明确、不具体且无针对性,常常导致后备母猪投产利用率低、淘汰率高,造成资源的大量浪费。目前,后备母猪的饲养管理没有得到养猪人的应有重视。笔者在此就后备母猪培育管理的关键技术进行探讨。1后备母猪普遍存在的问题在中国的规模猪场中,有的猪场后备母猪投产利用率低于50%,有的猪场后备母猪投产利用率高达90%以上。后备母猪投产利用率高的猪场无疑在饲养管理上是非常科学的。而后备母猪投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