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优化黄藤素胶囊原标准薄层鉴别方法,降低展开系统毒性,本试验筛选、改进了黄藤素胶囊中盐酸巴马汀的薄层鉴别方法以及黄藤素胶囊中盐酸小檗碱的检查方法,对黄藤素胶囊的质量进行有效把控。通过查阅文献,采用薄层色谱法(TLC)对黄藤素原料药以及制剂中的盐酸巴马汀进行鉴别,对不应检出的盐酸小檗碱,在同一TLC方法下进行检查,并对展开条件、薄层点样板类型进行优化与筛选。通过对4组展开条件进行比较,最终当展开剂为乙酸乙酯-甲醇-甲酸-水(10.0∶1.0∶1.0∶0.5)点于硅胶H板,于365 nm下检视时,效果最佳。方法应用于黄藤素中盐酸小檗碱检查的检出限为0.000 5 mg/mL。相较于其他展开条件,本试验建立的方法可在降低展开系统毒性的同时,明显改善斑点拖尾的情况,有效降低背景干扰。所建立的黄藤素原料与制剂的薄层鉴别方法操作简便,毒性较低,斑点清晰,专属性好,可用于黄藤素相关原料与制剂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2.
目的:建立黄连口服液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对口服液中黄连进行薄层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口服液中盐酸小檗碱的含量。结果:薄层鉴别方法专属性强,盐酸小檗碱含量在0.326 0-1.630 0μg/m L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标准曲线回归方程为:Y=4.38×106X-4.75×104(R2=0.999 9,n=5);样品在12 h内稳定,RSD为0.36%;加样平均回收率为100.106%,RSD为0.826%;该方法精密度高,RSD为0.11%。结论:本质量标准可有效地控制黄连口服液的质量。  相似文献   

3.
张璐  范强 《中国兽药杂志》2019,53(12):23-30
提高完善白头翁口服液质量标准。优化黄连及盐酸小檗碱的薄层色谱鉴别方法,简化前处理步骤,减小展开剂毒性对人体的伤害。建立白头翁口服液的高效液相色谱法,通过测定关键指标成分盐酸巴马汀及盐酸小檗碱的含量对白头翁口服液进行科学的质量控制。用提高后的标准对市售白头翁口服液质量进行再评价,结果表明,标准的提高有助于判断样品的真伪优劣。  相似文献   

4.
建立了白黄散胶囊的质量标准。用薄层色谱法鉴别白头翁、黄芪、黄连、黄柏、山楂、乌梅、诃子,以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盐酸小檗碱的含量。结果薄层色谱图斑点清晰,阴性对照无干扰,盐酸小檗碱在9.91~148.65μg/mL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加样回收率为97.70%,RSD为1.30%。所建立的方法简便、准确、重现性好,可用于白黄散胶囊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5.
清瘟败毒颗粒中黄连和连翘的薄层鉴别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薄层层析方法用于清瘟败毒颗粒中黄连和连翘的鉴别。试验以苯-乙酸乙酯-甲醇-异丙醇-浓氨溶液(12∶6∶3∶3∶1)为展开剂,置氨蒸气饱和的展开缸内展开,于紫外灯下检视黄连和盐酸小檗碱的存在。以三氯甲烷-甲醇(5∶1)为展开剂,10%硫酸乙醇溶液为显色剂,105 ℃烘5 min,自然光下检测连翘的存在。结果表明,在365 nm紫外灯下,清瘟败毒颗粒与黄连对照药材、盐酸小檗碱在Rf值相同处有相同斑点;在自然光下,清瘟败毒颗粒与连翘对照药材在Rf值相同处有相同斑点。建立了清瘟败毒颗粒中黄连和连翘的薄层鉴别方法,专属性强,重现性好,适合于快速检验。  相似文献   

6.
建立黄连水提液中盐酸小檗碱含量检测的方法。以乙腈-0.03 mol/L磷酸二氢钾(30∶70)为流动相,采用高压液相色谱仪和紫外检测器进行检测。结果表明,在10-60μg/m L范围内,盐酸小檗碱浓度和峰面积的线性关系良好,盐酸小檗碱的平均回收率为98.15%(n=6),RSD为1.87%。该方法符合方法学考察的规定,可作为黄连水提液中盐酸小檗碱含量检测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pH值和结构修饰对盐酸小檗碱及其烷基化衍生物表观油水分配系数(P)的影响。方法:建立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盐酸小檗碱及其烷基化衍生物含量的检测方法,并采用摇瓶法测定盐酸小檗碱及其烷基化衍生物在正辛醇-缓冲液体系中的表观油水分配系数。结果:pH值在2.0-8.0时,小檗碱lgP值均小于0,且其在水中的lgP值最小。小檗碱衍生物lgP值均大于0,但变化不大;随着修饰碳链的延伸,其油水分配系数逐渐增大,8-十六烷基小檗碱lgP值在不同pH值条件下均大于1,推测其在胃肠道的吸收优于小檗碱。结论:37℃下,pH值对盐酸小檗及其碱衍生物的表观油水分配系数影响不大,但与其结构改造中引入基团的极性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8.
以0.05mol/L硫酸作对照液,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在421nm测定了盐酸环丙沙星、盐酸小檗碱预混剂中盐酸小檗碱的含量。结果表明,盐酸小檗碱在8-56μg/mL范围内,吸光度与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0.9992,平均回收率为101.32%,RSD为0.94%(n=5)。本方法简便、快速、结果准确,适用于该制剂中盐酸小檗碱的质量分析检验。  相似文献   

9.
目的:建立翻黄合剂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TLC法对翻黄合剂中黄连、赤芍、大黄定性鉴别;采用HPLC法对盐酸小檗碱进行含量测定。结果:试药TLC鉴别方法专属性强、斑点清晰、阴性对照无干扰。在1.09~106.45μg/mL范围内盐酸小檗碱浓度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回归方程为Y=0.786 7X-0.786(r=0.999 6),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5.36%,RSD为1.28%(n=6)。结论:本研究所建立的检测方法操作简便、结果准确、专属性强、重复性好,可有效控制翻黄合剂的质量。  相似文献   

10.
为了对比黄连颗粒剂与水煎剂主要成分和抑菌效果,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和薄层色谱法(TLC)对黄连对照药材、黄连饮片水煎剂与黄连颗粒剂中盐酸小檗碱等主要成分进行含量测定并比较,并进行了体外抑菌试验比较。结果表明,黄连颗粒剂与水煎剂所含有效成分基本一致,特征图谱在相同时间出现相似的峰,属于盐酸小檗碱特征峰;黄连煎剂和黄连颗粒剂的抑菌圈大小相似。说明在临床治疗中黄连颗粒剂可以代替黄连饮片应用。  相似文献   

11.
为了研究仔泻康口服液质量标准,以便控制产品质量,采用薄层色谱法(TLC)对制剂中黄芪、黄芩、黄连、白头翁进行定性鉴别;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对制剂中黄芩苷、盐酸小檗碱进行含量测定。结果 TLC鉴别分离度好,简单、灵敏、专属性强。黄芩苷线性范围在0.12~0.75μg(R2=0.9975),平均回收率为97%,RSD=1. 46%(n=6);盐酸小檗碱线性范围在0. 125~0. 75μg(R2=0.9929),平均回收率为93.33%,RSD为2.21%(n=6)。对黄芪、黄芩、黄连的定性鉴别及黄芩苷、盐酸小檗碱的含量测定,方法简单、准确、可靠,所建的标准可用于仔泻康口服液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2.
采用体外扩散池法,以乳腺康膏中盐酸小檗碱的经皮渗透量为指标,计算盐酸小檗碱的经皮渗透量,以探讨复方乳腺康膏药中药物透皮吸收的动力学模式。结果:盐酸小檗碱的经皮渗透近似于零级动力学特征,表明该透皮剂具备良好的透皮效果。  相似文献   

13.
黄白口服液的质量控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制定黄白口服液质量标准,采用薄层色谱(TLC)法对组方中的黄连、金银花、黄芩、地榆炭进行定性鉴别;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对制剂中盐酸小檗碱和黄芩苷进行含量测定。结果TLC鉴别专属性强,重现性好;盐酸小檗碱线性范围在0.139~0.834 μg(R2=0.9999),平均回收率为97.04%,RSD为0.97%(n=6);黄芩苷线性范围0.235~1.41 μg(R2=0.9999),平均回收率为97.64%,RSD为0.71%(n=6)。对黄连、金银花、黄芩、地榆炭的定性鉴别及盐酸小檗碱和黄芩苷的含量测定可用来进行制剂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4.
建立中兽药散剂白头翁散中盐酸小檗碱的含量测定方法,为其质量标准的制订提供实验依据。采用HPLC法测定,色谱条件,Eclipse XDB-C18柱(5μm,4.6mm×150mm);流速,1.0mL/min;流动相,乙腈:0.05mol/L磷酸二氢钾=28:72;柱温,30℃;检测波长,348nm。盐酸小檗碱在进样量为0.05~0.50μg之间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9;样品中盐酸小檗碱的平均含量为0.781%,RSD为0.86%。该方法简便,易行,专属性强,可以作为白头翁散中盐酸小檗碱的含量测定方法。  相似文献   

15.
HPLC法测定盐酸小檗碱预混剂的含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HPLC法测定盐酸小檗碱预混剂中盐酸小檗碱含量。色谱柱为Agilent ZORBAXSB-C18柱(3.9mm×150mm,4μm),流动相为0.02mol/L磷酸二氢钾溶液(用磷酸调pH为2.5)-乙腈(70∶30,V/V),检测波长346nm,流速1.0mL/min,柱温为30℃,保留时间约6.2min。盐酸小檗碱浓度在5~80μg/mL范围内,峰面积与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2=0.9999)。平均回收率99.5%,RSD为0.4%。该方法适用于检测盐酸小檗碱预混剂。  相似文献   

16.
建立了一种同时测定水产品中诺氟沙星、盐酸小檗碱和盐酸氯苯胍残留量的HPLC-MS/MS法。样品经1%甲酸甲醇提取,正己烷脱脂,冷冻、离心后,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仪,选择反应监测(SRM)、正离子模式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诺氟沙星、盐酸小檗碱和盐酸氯苯胍在1~100 n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线性相关系数≥0.9996,检出限为1 ng/g。诺氟沙星、盐酸小檗碱、盐酸氯苯胍在5、50和100 ng/g三个添加水平下,三种水产品肌肉的平均加标回收率在79.83%~104.06%之间,相对标准偏差在2.97%~9.15%之间。本方法重现性好,灵敏度高,能够满足水产品中诺氟沙星、盐酸小檗碱和盐酸氯苯胍的残留检测和药代动力学的研究需要。  相似文献   

17.
建立中兽药散剂白头翁散中盐酸小檗碱的含量测定方法,为其质量标准的制订提供实验依据。采用HPLC法测定,色谱条件,Eclipse XDB—C18柱(5μm,4.6mm×150mm);流速,1.0mL/min;流动相,乙腈:0.05mol/L磷酸二氢钾=28:72;柱温,30℃;检测波长,348nm。盐酸小檗碱在进样量为0.05~0.50μg之间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9;样品中盐酸小檗碱的平均含量为0.781%,RSD为0.86%。该方法简便,易行,专属性强,可以作为白头翁散中盐酸小檗碱的含量测定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优选黄连中盐酸小檗碱提取工艺。方法:以盐酸小檗碱的提取率为指标,采用中心组合设计法,考察溶剂量,提取次数,提取时间,酸水浓度对指标的影响,运用HPLC,测定小檗碱含量。结果:最佳提取工艺为H2SO4 为3%,料液比为1:10,提取3次,每次2h。测定盐酸小檗碱的得率为为8.36%,与预测值8.30%基本相符合,偏差较小。为结论:该工艺稳定,可靠,省时,省材,为黄连中盐酸小檗碱的提取研究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9.
采用薄层扫描法制定了中药粉剂中盐酸小菜碱的含量。结果,盐碱小檗碱在1—6μg间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75,平均回收率为97.95%,RSD为2.36%(n=5)。结果表明,所建立的方法能可靠准确地进行定量检测,可用于该制剂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20.
小檗碱(Berberine,又称黄连素)是一种异喹啉生物碱,长期用于解热、解毒、抗肠道细菌感染,具有抗菌、消炎、镇痛、抗癌等作用.盐酸小檗碱抗菌谱广,对多种革兰氏阳性及阴性菌均具有抑菌作用.硫酸黏菌素类药物可有效地治疗革兰氏阴性菌,如大肠杆菌、绿脓杆菌等.复方盐酸小檗碱可溶性粉的主要成分是盐酸小檗碱和硫酸黏菌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