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淡水养殖一方面力求精养高产,一方面又要尽量降低饲料系数.因此,准确把握投饲量直接关系到能否提高饲料效率和降低养殖成本.投饲量过低,鱼处于半饥饿状态,生长发育缓慢,高产量无从谈起,投饲量过大,不但饲料利用率低,造成浪费,而且病害增多,效益大幅下降.  相似文献   

2.
3.
孙廷列 《饲料博览》1998,10(2):39-39
所谓鱼类暴长期,是指养殖鱼类在生长期中,在水温最适温度范围内生长速度最快的时期。笔者多年实验观察,以黑龙江省精养池塘为例,水温在15℃以上时期仅四个多月时间(5月中、下旬至9月上旬)。其中仅7~8月份(7月15日~8月15日)水温为25℃左右,最高时为30~32℃。在27~3  相似文献   

4.
王文彬 《农技服务》2006,(11):37-37
春季水温低,鱼小,摄食量也小,在晴天气温升高时,可投放少量的精饲料。当气温升至15℃以上时,日投喂量占鱼类总体重的1%左右。夏初水温升至20℃左右时,日投喂量占鱼体总重的1%~2%。这时是多病季节,因此要注意适量投喂,并保证饲料适口、均匀。盛夏水温上升至30℃以上时,鱼类食欲旺盛,生长迅速,日投喂量占鱼类总体重的3%~4%,但需注意饲料质量并防止剩料,且需调节水质,防止污染。  相似文献   

5.
基于模糊逻辑控制的鱼塘养殖精准投饲系统设计与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解决现有鱼塘养殖投饲模式粗放,养殖效率低的问题,基于模糊逻辑控制理论,设计一种鱼塘养殖精准投饲系统,采用Nash-Sutcliffe效率系数(NS)和均方根误差(RMSE)对传统投饲模式和精准投饲模式的决策性能进行评估,利用池塘试验,以鱼生长率、特定生长率和饵料系数为评价指标,分析了不同投饲模式对鱼生长的影响。设计的鱼塘养殖精准投饲系统主要包括水质监测系统、投喂决策控制系统和执行系统3个部分。首先通过水质监测系统获取投饲区养殖水体水质参数溶解氧饱和度(DO)和温度(T),结合投饲决策模型计算出目标所需投饲量,然后通过模块子程序控制驱动执行机构步进电机,带动齿轮齿条运动以调控供料斗开度,并采用测角法反馈饲料流量信息,调整目标投饲量,实现精准按需投饲作业。试验结果表明,精准投饲模式与传统投饲模式相比,NS值由-0.772提高至0.903,RMSE降低了19.671,鱼生长参数和产量不存在显著差异性(P>0.05),但饵料系数同比降低9.23%,存在显著性差异性(P<0.05)。研究表明,精准投饲模式系统决策控制性能良好,在不影响鱼类生长的情况下,有效提高了饵料利用率,降低饲料浪费,达到精准按需投饲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7.
在水产养殖中,检测鱼类的摄食状态对于投喂控制具有重要意义。以镜鲤为实验对象,提出了一种基于鱼群图像的形状及纹理特征和BP神经网络的鱼群摄食行为检测方法。首先,对采集到的图片进行背景减、灰度化、二值化等处理,得到图像形状与纹理信息,然后计算鱼群图像的形状参数和图像熵,最后利用BP神经网络建模,对鱼群的摄食状态进行检测识别。结果显示,本方法的正确识别率达到98.0%。与单一的基于纹理的检测方法相比,不仅可以把因水面抖动、水花等不利因素的干扰作为纹理的特有属性进行分析,而且考虑了图像的形状信息,提高了检测的准确性,可以用于指导水产养殖中的精准投喂控制。  相似文献   

8.
几种常用中草药对皱纹盘鲍摄食行为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通过实验观察了皱纹盘鲍对党参、黄芪、当归、白术、白芍、麦芽、莱菔子、神曲、山楂、鸡内金10种中草药的摄食行为反应,发现均未对皱纹盘鲍产生驱避效应,其中山楂还表现出诱食活性。结果表明这10种中草药均可作为皱纹盘鲍的饲料添加剂。  相似文献   

9.
针对目前检测方法特征单一、样本数量少和鲁棒性低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多特征融合与机器学习的鱼类摄食行为的检测方法:利用图像处理技术提取鱼群摄食图像的颜色、形状和纹理特征,并对其进行归一化和特征融合处理,通过构建3层的BP神经网络对鱼群摄食行为进行检测。与SVM和KNN检测效果进行对比,BP神经网络的效果最好,精度可达97.1%。与传统的基于单一纹理特征方法相比,在保证时效性和增强鲁棒性的同时,准确率提高了4.1%。  相似文献   

10.
针对水产养殖过程中精准投喂难题,提出一种基于近红外深度图的鱼类摄食活动强度评估方法。该方法不以目标跟踪为基础,不受养殖现场光照条件限制,无须依赖于清澈的水体与稳定背景,通过对深度数据直接处理,以最低的计算量实现鱼类前景目标提取及背景图像剔除,用新方法获取清晰的鱼类摄食图像。进而通过深度图的目标像素点总数判断抢食鱼类的数量,结合目标像素点的变化率,实时反映出鱼类摄食活跃程度;与传统的基于二维图像纹理特征的分析方法相比,该方法大幅度地降低了计算量,为养殖现场的实时测控提供了可实施方案。实验结果表明:近红外深度图不受养殖现场成像条件的限制,能以简洁的数据形式有效地表征鱼类的摄食规律,其方法对于分析在水面抢食浮性饲料,并在非摄食阶段栖息于水体底部的鱼类具有理想的分析效果。论文为鱼类行为分析提出一种新的技术手段,对精准投喂的应用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泥鳅从刚孵化到成鳅养成,其不同饲养阶段可参考以下投饲方法。  相似文献   

12.
设置2.0%、4.0%、6.0%和8.0%4种投饲率,研究不同投饲水平对罗非鱼生长及养殖水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小型试验水体养殖罗非鱼的相对增重率(WGR)和相对增长率(LGR)随着投饲率的升高呈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饲料效率(FE)则随投饲率的升高逐渐降低.模糊综合评价试验养殖水体水质结果显示,水质状态随投饲水平的升高而逐渐变差.研究认为,养殖50 g左右的罗非鱼较适宜的投饲率为4.0%,该投饲水平能实现养殖对象较快生长和保持较好的水质.  相似文献   

13.
为了解投饲方式对鱼虾营养性疾病的影响,优化鱼虾养殖管理模式,采用问卷调查方式,收集2021年1—12月天津市水产养殖中有关营养性疾病发生情况的资料,采用描述性统计、t检验、卡方检验和Logistic回归分析等方法,对鱼虾营养性疾病发生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发现,每天的投喂次数、投喂方式及养殖目的为鱼虾营养性疾病发生的主要影响因素,关注水产动物的饲料营养成分控制和科学投喂是预防水产动物营养性疾病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动物的摄食行为对其生长起着重要的影响。在虾蟹类养殖过程中按照其自然状态下进食行为进行投饲能够优化饵料的利用,提高其生长。本文从食性、消化系统以及摄食行为三方面简单描述了虾蟹类的摄食活动,以期为虾蟹类的配合饲料研制和投饲管理提供一定的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15.
1选择优质饵料 选择优质而新鲜的饵料投喂很重要,切不可用腐败变质饵料投喂。夏季是鱼类的快速生长期。饲料中蛋白质含量十分重要。对于同一种鱼类,蛋白质含量高的饲料可适当减少投喂量,而蛋白质含量低的饲料就应增加投喂量。应选择正规厂家生产的全价配合饲料,其中各种成分的含量都要满足鱼类生长之需。即使用小杂鱼虾等鲜料投喂的,为防止饲料不卫生,也要用二氧化氯(0.3毫克/千克)或高锰酸钾(15毫克/千克)浸泡进行消毒杀菌。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不同投饲策略对"海南一号"罗非鱼生长及养殖水体的影响。[方法]设置A、B、C 3种投饲策略,研究其对池塘养殖期对池塘养殖"海南一号"罗非鱼生长及养殖水质的影响。[结果]在整个养殖期间,投饲策略A、B、C养殖罗非鱼的相对增重率分别为的51 935.34%、59 128.57%和56 793.98%,B投饲策略养殖池塘罗非鱼平均体重最大,达787.74 g/尾,比策略A和C塘分别提高13.82%和4.10%;B投饲策略养殖池塘罗非鱼的饲料能耗最低,比策略A和C分别降低19.39%和1.66%;各投饲策略池塘养殖水体富营养化程度从低到高依次为:策略B、策略C、策略A;各投饲策略池塘浮游植物种群多样性水平从高到低依次为策略B、策略A、策略C。[结论]投饲策略B(平均日投饲率1.89%,日投饲2次,每隔5 d停止投饲1 d)有利于实现池塘养殖罗非鱼较快生长并保持较好的养殖水环境。  相似文献   

17.
为了探讨蚕沙的饲用价值,以家蚕杂交品种"造A×兰B"和桑树品种"湘7920"为试材,测定了家蚕对桑叶的采食率和消化率,分析了家蚕采食消化前后桑叶和蚕沙中营养成分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家蚕对桑叶的采食率仅75%左右,消化率低于42%,有50%~55%的桑叶养分残留在蚕沙中。蚕沙干物质含CP 12.27%、NDF 26.26%、ADF 20.28%、EE 4.50%, RFV为258.96%,因此蚕沙具有较高的畜禽饲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潮汐对鱼类游泳行为影响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潮汐是影响鱼类游泳行为的重要环境因子之一,鱼类在长期演化过程中,生理结构、生态习性等会随着潮汐周期性变化而改变。介绍了潮汐产生的原因及特性,总结了潮汐对鱼类游泳行为的影响,及鱼类在集群、摄食、繁殖等行为方面的适应性,并可根据潮汐动态变化和不同鱼类对潮汐适应性差异侦测鱼群、判断渔汛早晚和鱼群概况等,有利于开发利用海洋资源、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及建立资源管理型渔业。  相似文献   

19.
本研究通过养殖实验和摄食过程摄像技术,首先研究了中华绒螯蟹(以下简称河蟹)幼蟹、早期成蟹,亚成体和成体的摄食行为差异,评价了不同发育阶段和不同性别河蟹的摄食行为、摄食响应时间和摄食率差异,然后进一步比较了不同发育阶段河蟹对冰鲜鱼、配合饲料、玉米和螺蛳的摄食选择性。结果表明:(1)河蟹的摄食行为可分为探索、定位、试探和摄食这4个阶段,其中探索和摄食耗时较长。(2)就探索阶段的耗时和摄食响应时间而言,幼蟹和早期成蟹的雌体显著短于雄体,而亚成体和成体阶段雄体显著短于雌体。(3)就摄食而言,各发育阶段雌体的摄食耗时均高于雄体。(4)就摄食率而言,河蟹摄食率随着发育阶段的增加呈现显著下降趋势,而雌雄蟹间无显著差异。(5)就不同饵料的摄食选择性结果而言,不同发育阶段的河蟹对不同饵料的首次摄食频率从高到低顺序均是冰鲜鱼>配合饲料>玉米>螺蛳。(6)雌、雄成蟹对冰鲜鱼和配合饲料的摄食响应时间均无显著差异,但均显著低于对玉米和螺蛳。综上,不同发育阶段和不同性别河蟹的摄食行为存在显著差异,亚成体阶段是雌、雄河蟹摄食行为发生转变的重要发育阶段,成蟹优先摄食冰鲜鱼与配合饲料。  相似文献   

20.
为了探讨蚕沙的饲用价值,以家蚕杂交品种"造A×兰B"和桑树品种"湘7920"为试材,测定了家蚕对桑叶的采食率和消化率,分析了家蚕采食消化前后桑叶和蚕沙中营养成分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家蚕对桑叶的采食率仅75%左右,消化率低于42%,有50%~55%的桑叶养分残留在蚕沙中.蚕沙干物质含CP 12.27%、NDF 26.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