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悬崖型桩景所以受大多数盆景爱好者特别偏爱,原因是悬崖式的造型奇险,创作手法灵活多变,既有常规的小悬崖、大悬崖,也有探枝式悬崖、挂钩式悬崖、倒挂抬头式悬崖、双干悬崖,格式多样,风貌不一。悬崖体的造型因材而异,不拘一格,没有严格的章法限制,完全凭作者的悟性、智趣、喜好去大胆创造,即使干身有些微缺陷,也可以通过留托、定位、出枝去加以遮掩,欣赏者观赏的是树型的整  相似文献   

2.
<正>四、树根雀梅盆景枝的培育制作方法1.截干蓄枝法截干蓄枝是岭南盆景造型的主要技法。截干是将不符合造型要求的树干截去。蓄枝是将选定的枝条定好位后蓄养。截干蓄枝的造型技法贯穿在根桩雀梅盆景栽培造型的过程中,按造型设计要求决定盆树整体的高度及树木形态,并进行剪截。当定植萌发新枝后,定好枝的位置,引导枝形的走向,待蓄养到粗度适宜时,按照造型要求的长短及时剪截,依此类推。经多年的剪截,反复交替蓄枝,直至剪截成"鸡爪"、"鹿角"的枝干状态,那时就会曲折苍劲,自然入画。这个剪截过程的做法,便是"截干蓄枝技法"。  相似文献   

3.
《中国花卉盆景》2014,(7):63-63
这盆题名为《浓荫蔽日》的小叶黄杨盆景,是广州盆景协会会长陈昌的藏品。作品是60年前选苗扦插的,40年间历经多次修剪造型,定型上盆距今也已20余载。作品整个造型为大树型,树高82厘米,树干直径12厘米。创作初期采用蟠扎细剪的苏派盆景方式造型,后期充分发挥岭南盆景“蓄枝截干”的优势加以调整。  相似文献   

4.
那么,在江淮地区如何应用截干蓄枝造型法呢?我认为有以下几点: 一、克服急躁思想,耐下心来:“急于观景”是初学者特有的通病。桩坯成活后,总是想早日成型观赏,于是忍不住反复修剪。殊不知,这正是截干蓄枝造型法的大忌。由于过早、过多的修剪,致使枝条长势渐弱而达不到理想的粗度,与整体枝干的过渡不协调,会造成枝脉主次不分。再者,截干蓄枝造型法的  相似文献   

5.
"卧倒!匍伏前进。"这是军训的基本功。然而,"卧松"就是树干卧倒匍伏在盆上的一种艺术造型。由于它是松树,故称"卧松"。山松本是直立生长,但是倒卧在盆上,匍伏向上求生,顽强意志不亚于军训。就此造型谈点体会。一、卧松的形成有两种情况:一为自然界影响,风雨雷电冲刷泥土,山体崩塌,幼苗期树干倒下横卧,见图照1。另为桩材经裁截加工后,人为地把它倒卧栽植,见图照2。二、"卧松"盆景的造型构图设计种类繁多。但实际造型中,只要遵循两大原则,就会发挥得更好,意境更新。  相似文献   

6.
由于迎春枝条易徒长,制作盆景时,多将枝干短截,让其重新萌发新芽,再进行攀扎造型。野外挖掘桩材,因很难寻找到主干粗大者,一般仅能制作成中小型盆景。笔者多年制作培育迎春盆景,初步摸索出几种造型方法,现提供爱好者参考。  相似文献   

7.
悬崖式是盆景艺术造型中最为难得也是创作难度较高的一种造型形式,深受人们喜爱。山松悬崖造型,能显现出大自然名山大川中的松树不屈不挠、有顽强生命力的姿态。  相似文献   

8.
卧干式在岭南盆景中是比较特殊的一种造型形式。自然界中的一些树木由于受大风的吹袭,干身横卧地面,部份树根穹露,原有的卧地的部分枝干枯死,而向上的枝干和顶梢却顺应天时,努力拼死求生,最后形成特殊的卧干树相。卧干树的造型最大特点是近根头部的一段干约全干的二份之一或三份之一横卧地面或穹卧地面,而大部分树干却昂首上扬;交接处成软弧状,忌直角死曲,忌派生二重根。如果交接处派生出二重根,树干穹卧,则成为过桥式。如果全干横卧地面,干节间发新根、长新干,则成为筏生林式。如图1、图2。  相似文献   

9.
我曾在《中国花卉盆景》1995年第10期上发表了《造型扦插——盆桩速成技法》一文。现将造型扦插已4年的金边女贞盆景《妙舞春秋》及造型扦插3年的中华蚊母盆景《探海》两帧盆景照片献给大家,并着重介绍悬崖式盆景《探海》的创作技法。  相似文献   

10.
盆里功夫与盆外功夫是盆艺爱好者必修的两门基本功,两者互相作为,不可或缺。盆里功夫是盆景造型的基本保障,如果缺乏扎实的造型功底(包括树木的培植和盆景的造型布局、蟠扎裁剪等技法),难以创作出精美的盆艺佳作。倘若不具备丰富的学识和较高的艺术修养,所作的盆景必定欠缺深刻的意蕴内涵和艺术感染力,成为虚有其表的“呆美人”。  相似文献   

11.
我在果树盆景造型中引用岭南盆景“截干蓄枝”的技艺,收到较好的效果。一、以材而型,物尽其用主干是果树盆景的大梁,决定着盆景的走势和动态。以材取势,进行截干,缩龙成寸,是用大自然得来桩材造型的首要原则。不可执意追求某种干型,忘记自然和谐。在动手截干之前,要反复琢磨推敲,依素材趋向决定取舍,并考虑新枝走向,宜直则直,宜曲则曲。一般应去直留曲,去大留小,去中留边,去高留低,确定该素材造什么型,成什么景来体现它的自然美和意境美,做到以材造型,物尽其用。二、选好枝级,层次分明枝干是骨架,决定着果材盆景的冠型,是花与果的载体。果树盆景持别讲究层次,果农常说:“剪树不分层,等于未学成。”即是此意。在截干造型构思时,要先给素材定向、定位,确定前后、左右,找出观赏效果的最佳角度,作为观赏面(即正  相似文献   

12.
丛林、水旱盆景——“雪压冬林”(见照片),开始制作于1982年11月,经过近8年的栽培养护以及修剪、绑扎与造型,于1990年9月基本完成。其创作特点有三个方面: 一是“局部造型”与“整体”相结合作品选用三角枫为素材,先是将单株上盆养护,逐株进行严格的修剪造型,并吸取“蓄枝截干”的技法,使之“收尖渐变”、“过渡自然”,并基本能独立观赏,然后进行第一次组合(拉叶、去土、切根),看是否符合整体效果。但局部造型对整体布局也带来了一定的局限性,如有些枝干太密或太疏。要使“乱”中求“整”、统一协调,经过组合后,去掉了一些“繁”  相似文献   

13.
作品是以海南博兰(海南留萼木。学名Blachia Baill,大戟科留萼木属植物)为素材制作而成的一盆岭南风格的半悬崖式盆景。作品通过多年全心养护,以岭南特有的“蓄枝截干”技法,对这棵博兰树实施精细、严谨的整体造型,使其“一枝见波折,两枝分短长,三枝讲聚散,有露亦有藏”。更难能可贵的是,  相似文献   

14.
县崖式菊花盆景模仿自然生长在悬崖峭壁上的树木姿态,经一定的艺术造型和技术加工,使主枝虬曲下垂于盆外,形如峭壁上的古树,形成古朴刚毅的风格,别有情趣. 悬崖式菊花盆景常选用‘白星球’、‘金满星球’、‘一棒雪’、‘二乔’、‘玫瑰’、‘龙眼’、‘金毛’、‘虎球’等枝条坚韧、叶小节密、花朵稀疏、花色淡雅、花期长的小菊品种.可用11月温室盆插的脚芽苗做材料,隔年1月中旬移干10 ~ 15cm盆内,当苗长到20 ~ 25cm时,将菊苗移植于口径20cm花盆内,3月底定植于口径20cm的高简盆内一角,最好盆色与花色成对比色,填满培养土,浇足水.4月上旬把苗盆倒放3~4天,使菊苗弯曲生长,造型时用10号型粗铁丝弯成一定的弧度,一端插入苗下方的根部,将菊苗主干压住,苗头沿铁丝的弧度逐渐伸向盆外底部,根部要高出高简盆的盆口,当菊苗压到50 ~ 70cm时,即将菊苗顶端摘去,10~ 15天后,菊苗主干上长出许多分枝,选留3个健壮的分枝作为造型单元.  相似文献   

15.
众所周知,岭南盆景艺术造型是以截干蓄枝法为基础,不用蟠扎法构图造型的。这与南方气候温暖潮湿、雨量充沛,植物生长快有关。截干蓄枝法,已成为盆景艺术造型的独特方法,被世界各国盆景爱好者广泛接受。  相似文献   

16.
艺景盆是仿照自然或人文景观外观造型的盆钵。在这种创新的盆钵中进行创作,给人以新的感受。传统的盆景用盆是一个盆钵可栽种多种款式的树木盆景。如一个中等深度的长方形盆,可栽种曲干式、斜干式盆景,也可栽种垂枝式、风吹式等树木盆景。也就是说盆钵对盆景所要表现的意境的约束力较小。  相似文献   

17.
(10)风吹式:风吹式是桩景艺术“静中求动”的一种“静态动势”造型,是通过“逆枝”的艺术表现,使静止的树形变为动态,犹如自然界狂风中的树木景色。决定“风吹式”造型的主要是“逆枝”,因而也是以枝的造型姿态来命名的(图1)。 (11)垂枝式:垂枝式不论主干之形式,其造型特点是所有枝条飘然下垂,迎风遥曳,具有柔和飘逸的风格。因此,也是以枝的姿态命名,如垂柳姿态。一般适用于枝条细长的树种(图2)。 (12)提根式:提根式亦称露根式、上根式、提踵式等,是以树根姿态命名的桩景形式。其主要特点是树根拱起于盆面,犹如蟠龙巨爪支撑全株,妙趣横生(图3)。  相似文献   

18.
榆树主枝干的造型,是常见的斜欹式构图。然而,这盆名为《飞流》的榆树盆景,其弯、斜、伸展得如此具有力度者,则属少见。主枝干几乎是于弯折180度后,向左下方挺延。弯折得突然,挺  相似文献   

19.
选桩立意截桩造型意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桩是从众多的树桩中挑选自己喜爱且又符合盆景造型规律的树桩。立意是指从选定的桩材中,确定今后培育创作的主题。截桩是依据选定桩材后的立意,确定桩材的最佳观赏面及欣赏角度,把有碍造型和影响自然美的多余干、枝、根截去。  相似文献   

20.
在盆景造型技术中,植物枝干的拿弯一般采用综丝牵拉法及铁丝圈弯法,这是各个盆景流派在制作盆景时必不可少的方法。但其共同缺点是拿弯后,枝干的弯曲多多少少显示出圆形过渡,其结果是人工痕迹明显,枝条展现缺乏力度,特别是一些较粗的枝条,其拿弯的难度及效果更差!在盆景制作的实践中我们发现,应用枝干半折法对盆景枝条进行拿弯可以明显克服上述缺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