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自然”群落是一种城市绿地建设的新理念和新技术,现在世界各地广泛应用和推广,并获得成功。它是以生态学的自然植被和群落演替的基本理论为依据,选择乡土树种,即当地自然植被中的主要乔、灌木种类,应用容器育苗等“模拟自然”的技术和方法,通过人工营造与植被自然生长的完美结合,超常规、低造价地建造以地带性植被类型为目标,群落结构完整、物种多样性丰富、生物量高、趋于稳定状态、后期完全遵循自然规律的“少人工管理”绿地。简言之,“近自然”群落就是以后期生长为主,应用“模拟自然”的手法,营造在种类组成和群落结构上与区域顶极群落接近的人工群落。  相似文献   

2.
老子哲学强调“自然无为”和以“不为”的手段达到“为”的效果、“治”的目的。封山育林、自然保护区建设和生态公益林建设,是研究我国现代生态林业建设及其发展动态的三个重要领域和视角,都实现了“自然无为”和“为”与“不为”的辩证统一,体现了对老子“自然无为”哲学的回归。  相似文献   

3.
以“近自然林业”经营思想为指导,根据林业可持续发展战略要求,针对人工林建设后期可能存在的问题.提出森林重庆建设中的“人工林的近自然森林经营”的措施与建议。  相似文献   

4.
<正>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鸟类是自然界中的重要物种,是人类的朋友、大自然的天使,爱鸟护鸟,让世界更美好。福建省“山多、林多、湿地类型多”,森林覆盖率66.80%、居全国首位,  相似文献   

5.
冬春季节是城市园林绿化建设养护的黄金时期,以生态文明建设为指导思想开展园林植物害虫生态防控,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在摸清冬春季节园林植物害虫习性的基础上,立足于园林技术管理、发挥传统生态防治优势,以园林技术防治和生物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积极推广应用生态防控新技术新方法,选用乡土物种为主体的抗性植物品种,强化植物检疫,提高城市园林生态系统的控制能力,实现入、环境、植物的和谐,确保城市园林生态环境的安全。  相似文献   

6.
<正>花园城市建设不仅仅意味着在城市中增加绿地和公园,而且需要更广泛地融合生态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和人居舒适性的理念。花园城市建设的意义在于提升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要实施花园城市建设,我们需要从多个方面着手。一、打造“海绵”意识,共创花园城市格局。花园城市建设应秉承海绵城市理念,拥有“海绵”意识,注重空间的多功能性和弹性,为城市创造灵活的布局。以城市河道建设为例,城市格局的构想应当遵循千百年来的自然规律,为河道留下合理的摆动范围,在合理范围内为河道留下自然生长的空间,寻找“宽度里的海绵”。此外,还要重视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为绿地和自然景观预留足够空间。通过合理规划城市格局,打造宜居、生态、可持续的花园城市。苏州金鸡湖是一个很好的典范,作为AECOM在中国市场着力打造的滨湖城市空间,其前瞻性的设计理念不仅提升了姑苏城与水共生的城市形象,为苏州市实施海绵城市规划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更催生了此后中国众多以水体为中心的新城建设,增进城市空间美感与经济活力。  相似文献   

7.
李春兰 《绿色科技》2014,(3):296-297
以国家生态文明制度建设为主导,详细论证了云南云龙天池自然保护区发展生态旅游事业的丰富资源以及该保护区“天人合一”的传统优势,提出了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创新理念,旨在实现生态旅游环境的天蓝、地绿、水清的美好愿景。  相似文献   

8.
依托森林公园加快森林生态文化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森林生态文化,是人与森林、人与自然之间建立的相互依赖、相互作用、相互融合的关系,以及由此创造的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总和,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森林公园是以森林景观为主体,具有地形、地貌特征和良好生态环境,融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于一体,经科学保护和适度开发,为人们提供游览观光、科学考察、休闲度假的生态型多功能旅游场所,是林业面向社会、联系社会的重要窗口。森林旅游是人们“认识森林、亲近自然、了解自然”的重要途径,森林公园无疑是森林生态文化教育的“大课堂”,在建设生态文明中肩负着特殊的使命。  相似文献   

9.
《广东园林》2022,(1):61-61
《广东园林》编辑部经过多方征集和充分酝酿后确定,除常设栏目“风景园林研究”“风景园林实践”“风景园林教育”“风景园林历史与艺术”外,2022年专题计划及专栏,专题包含的主题内容公布如下,欢迎大家踊跃投稿,一起推动风景园林学科及行业发展!【专题】一、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自然保护地是生态建设的核心载体,在维护国家生态安全中居于首要地位,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举措和重要任务。自然保护地包括国家公园、自然保护区、自然公园(含:森林公园、湿地公园、地质公园、部分风景名胜区等)等。专题主题内容包括(但不限于):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自然保护地总体布局和发展规划研究,等。  相似文献   

10.
乔勇进  方强 《防护林科技》2006,(3):F0002-F0002
上海市地处长江人海口处,面积0.63万km^2.人口1700万,是我国第一大工商业城市和长江三角洲的中心城市。多年来上海坚持、城市环境园林化、城市绿化生态化、城市绿化人文化”的生态城市建设目标.注重绿色景观与自然风景、城市环境和居民需要自然融合,建设以沿江防护林和部分自然保护林为生态前沿,以大型片林、楔形绿地和廊道林带为生态腹地.形成沟通城郊、环抱中心城区的“一环十六廊、三带十六片”的城市森林空间框架。  相似文献   

11.
美丽乡村景观环境建设,是基于对原村落所处的自然山水、植被状况、人文景观、传统名居、历史建筑、农耕文化等保护为前提而进行的乡村生态及景观风貌等的提升建设。坚持“生态优先”,尊重乡村原 址原貌,以本土为特色,使乡村更具活力,让当地村民更有归属感、幸福感,留得住人,游客可以享受“原汁原味”的特色景观。以下为广西阳朔、贵州从江、四川丹巴藏寨的乡村风貌景观集锦。  相似文献   

12.
双江县市政广场设计贯彻“以人为本”、“尊重自然”与“可持续发展”的指导思想,将当地的文化很好地融入广场环境中,以建设生态型文化广场为目标,创造一个具有民族特色的绿色自然式广场。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八大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社会主义现代化“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大力提倡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为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清的生产生活环境。森林公安机关既承担着维护社会治安稳定的重要职能,  相似文献   

14.
贵州之所以为“贵”,大概在于她拥有珍贵的自然遗产,更在于她把珍贵的自然精华都基本完好地保留了下来,奉献给中国,奉献给世界。  相似文献   

15.
张茸 《国土绿化》2006,(3):42-42
松江位于上海市的西南郊,地处上海母亲河——黄浦江的上游,是上海重要的水源保护地,又是上海地区历史化的发祥地和市郊重要旅游区,素有“上海之根”的美誉。松江作为上海市“十五”计划“一城九镇”发展战略中唯一的示范新城,近几年来,以“古韵、海派、环保、自然”为发展目标,加快“环、带、片、园”绿化框架和黄浦江上游等景观生态走廊建设,环境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相似文献   

16.
提出增加连查项目,以适应社会经济发展、林业经营强度提高和农区林业建设的需要。增加的项目有“自然和人为因素影响”、“森林经营强度”、“经济林产量”、“农村人均林业收入”和“水土浸蚀状况”等。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廊坊市自然公园的总体规划构思、总体布局和各分区景观特色。强调了“自然”和“可持续”,以植物造景为主导,配合少而精的人文景观,建造生态自然园,展示了现代城市公园建设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8.
《广西林业》2003,(1):8-8
在1月17日召开的全区市地林业局长工作会议上,黎梅松局长提出,今年广西林业的总体工作思路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始终不渝地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富民兴桂新跨越、以及全面开创广西林业跨越式发展新局面为目标,坚持生态建设优先,同时加快建设工业原料林和经济林,加快林产工业发展步伐,全力推进林业五大转变,抓好六大工程,进一步落实“严管林、慎用钱、质为先”工作要求,突出抓好重点工作,为实现“十五”规划打下更坚实的…  相似文献   

19.
“自然笔记”是自然教育的一种形式,近年来在各个学校和自然教育机构的教学实践中均有显著的教育效果。广州动物园开展的“自然笔记”项目,通过室内授课及户外实践环节,为亲子家庭提供了以鸟类为主的自然观察活动。对比介绍市内类似项目的开展和发展情况,统计分析广州动物园项目中学员的评价及意见反馈,结果表明广州动物园具备开展“自然笔记”项目的各项优势条件,开展情况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20.
一、基本情况 多年来,定兴县林业工作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加快生态建设,创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强县”的指导思想,依托退耕还林工程、生态文明村建设工程、世界银行贷款造林项目及绿色通道建设工程等重点项目工程建设,全面推进全县生态安全建设,加快林业产业结构和林业产业发展步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