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细菌性败血病又称暴发性流行病、出血病、出血性腹水病、腹水病等。其危害严重,流行最广,周期最长,殃及的鱼类品种最多,死亡率最高,患此病的鱼从发病到死亡仅3d~5d,短期内会造成大幅度死鱼,甚至绝  相似文献   

2.
细菌信号败血病是近几年来淡水鱼类新出现二且危害最严重的疾病.  相似文献   

3.
细菌性败血病又称暴发性流行病,是我国养鱼史上危害鱼的种类最多,危害鱼的年龄范围最大,流行地区最广,流行季节最长,危害养鱼水域类别最多,造成的损失最大的一种急性传染病。通过实际观察与理论学习,针对细菌性败血病的发病特点、流行情况、防治措施等作了一些探讨,以期提高细菌性败血病的防治。  相似文献   

4.
聂永佳 《内陆水产》1996,21(6):22-22
淡水鱼类细菌性败血症的防治淡水鱼类细菌性败血症是近几年来出现的一种新鱼病。笔者着重调查了本县该病的发生、流行情况,初步分析了病因,并采取了行之有效的防治措施。现将情况总结如下:1细菌性败血症的暴发简况1.1发病特征1.1发病鱼类品种:主要危害鲢、鳙、...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我省淡水鱼细菌性败血病有逐年增多的趋势。因该病流行广,发病急,危害重,死亡率高,所以也叫淡水鱼暴发性流行病。又因患该病的鱼多数有出血症状,也称为细菌性出血病。3年来我们治疗该病近100例,感到该病已成为我省淡水养鱼之大患,其危害远超过烂鳃、赤皮、肠炎等常见病。其与氨、亚硝酸盐中毒病,从发病率上看可并列为目前危害我省淡水养鱼最严重的病害。现将我们对该病的综合防治措施作一简述。  相似文献   

6.
7.
出血败血病为一种复合性血病,依病原体不同可分为病毒性出血败血病和细菌性出血败血病。1病毒性出血败血病(出血性水肿)1.1病原体病原体为一种弹状病毒。1.2症状及表现受病毒侵袭的潜伏期病鱼和健康鱼一样,体表无症状,容易忽视。潜伏期长短与外界水温、病原体毒力、数量和鱼体抗病力等条件因子有关。发病个体表现为集群趋向于流水处,对外界刺激反应迟钝。皮肤红肿,常伴有溃疡现象,腹部及体侧较为严重,蛀鳍。随着病情加剧,体色深黑,眼球突出,腹部膨大,竖鳞,肛门红肿、外突,解剖病鱼可见肠道及肾充血发炎,肠内无食物或充满脓状…  相似文献   

8.
倪斐 《科学养鱼》1997,(1):28-28
上海市崇明县水产技术推广站的科技人员,配合县农委水产办,在1996年6月20日至7月23日,对全县500亩以上的21个养殖场进行了鱼类病害调查。在调查中发现淡水养殖鱼类主要疾病有锚头鳋、赤皮、肠炎、烂鳃、中华鳋、细菌性败血病,其中以细菌性败血病危害最大。调查的21个养殖场,发病面积4107.7亩,占21个场成鱼塘面积的20%,死鱼重量为18088.5公斤,平均每亩死鱼4.41公斤,造成经济损失达7.24万元。按此推算,全县成鱼塘总面积31820亩,发病面积约6488亩,死鱼重量约28614公斤,经济损失11万余元。细菌性败血病在该县广泛流行的原因主…  相似文献   

9.
对淡水鱼类细菌性败血症的病症、病因进行了总结分析,并提出了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10.
小瓜虫病是全球性淡水鱼类普遍流行的一种常见疾病,在我国传统和名优养殖鱼类中时有发生,并易引起大批死亡,造成经济损失惨重。 一、病原 为多子小瓜虫(Ichthyo-phthirius multifiliis)。寄生于鱼的皮肤、鳍条和鳃等部位。成虫球形,个体较大,大小为(0.3~0.8)毫米×(0.3~0.5)毫米,全身密布短而均匀的纤毛,体上有纵向纤毛线,前端腹面有一近似圆形胞口,并有大、小核,大  相似文献   

11.
近几年来鳙鱼的“鱼头”深受群众的青睐。“鱼头”的售价坚挺,因而养殖户兴起了一股以池塘主养鳙鱼的热潮。随着放养密度的加大和投喂配合饲料.水质难以调控,鱼发病率高,特别是5~10月份鳙鱼的细菌性败血病,使死亡量逐年上升,给养殖户带来很大损失。笔者通过对所在地几十户养殖户的调查分析.提出鳙鱼细菌性败血病的防治方法。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13.
淡水鱼细菌性败血病又称出血病、暴发性出血病,是我国养鱼史上危害鱼的种类最多、危害鱼的年龄范围最大、流行地区最广、流行季节最长、危害养殖水域类别最多、造成养殖经济损失最重的主要鱼类病害,危害鱼类品种主要有鲫、草鱼、团头鲂、鲢、鳙、鳝等,给渔业生产造成很大损失。  相似文献   

14.
山东省济宁市西关体育场养殖垂钓中心,共有池塘水面 50亩,其中 4个成鱼池 23亩, 3个鱼种池 20亩, 1个垂钓池 7亩。 2000年春,用生石灰彻底干法清塘后,于 3月 15日陆续投放鱼种开始养殖。前 12个月池鱼生长良好,但由于春末夏初干旱少雨,地下水源不足,加之池塘放养密度较大,水质欠佳,用药预防又不及时,至 7月初,垂钓池、主养鲤鱼成鱼池、 3个主养团头鲂二龄鱼种池、主养团头鲂成鱼池,相继发生了暴发性出血性败血病。先后交替使用百毒杀星、二氧化氯、“ 90”消毒剂,全池泼洒,均未彻底治疗,死亡彭泽鲫、团头鲂成鱼、鱼种、鲤…  相似文献   

15.
鱼类出血性败血病是近年流行广泛、危害极大的急性传染细菌性疾病。该病发病时间长,死亡率高,为长江流域鱼类发病史上所罕见,对淡水养殖构成了极大的威胁。1鱼种消毒是防病关键许多渔场因为鱼种是自己培育,外表损伤少,就认为没有必要进行入塘前消毒,直接把鱼种放入池塘,殊不知这会给鱼体带来疾病隐患。其实,进池塘的鱼种体表有些损伤用肉眼不易觉察。据报道,嗜水气单胞菌、弧菌、耶尔森氏菌等都是败血病的条件致病菌,对受伤的鱼体最容易感染。放养时,鱼种虽没有发病,但是已经感染了病原菌,一旦条件适宜(如水温上升),病原体就会大量繁殖,出血…  相似文献   

16.
一、病原嗜水气单胞菌、温和气单胞菌、弧菌、鲁克氏耶尔森氏菌等。二、危害鲫、鳊、鲂、鲢、鳙、鲮等,水温9~36℃时暴发流行。细菌性败血病是近年来大量出现的流行病。此病  相似文献   

17.
1996年10月,长春一水族馆神仙鱼暴发死亡,死亡率达91.2%,病鱼以出血性败血症为特征,经病原分离,人工感染试验,菌株的生理生化试验和SPA-COA鉴定等证实,病原为嗜水气单胞菌。药敏试验结果显示,致病菌株对环丙沙星,庆大霉素,氟哌酸,呋喃唑酮及链霉素敏感,使用呋喃唑酮及链霉素敏感,使用呋喃唑酮10-20g/m63或氟哌酸3-5g/m^3浸浴病鱼24-72h治疗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8.
近几年随着市场鱼价的提高,养殖户为追求最高的经济利益盲目养殖,导致鱼类肝病大量暴发,而淡水鱼类的肝病易被养殖户忽视,且耽误治疗,或错误治疗,结果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一、病因1.营养性因素:饲料中蛋白质、脂肪、糖类等营养物质过多,饲料中营养指标与养殖对象不适合;有的为  相似文献   

19.
20.
淡水鱼类出血病成因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淡水鱼类出血病主要分为细菌性出血病和病毒性出血病,细菌性出血病在发生频率和危害程度方面都远远高于病毒性出血病 (如草鱼呼肠弧病毒出血病等 ),所以本文重点就淡水鱼类细菌性出血病作一浅析。   淡水鱼类细菌性出血病又称为细菌性败血症和暴发性出血病等,是我国养鱼史上危害鱼种类最多、流行地区最广、流行季节最长、造成损失最大的一种急性传染病。其危害鱼类有鲤鱼、鲫鱼、团头鲂、鲢鱼、鳙鱼、草鱼、黄鳝等多种淡水鱼类,全国 20多个省、市、自治区流行此病,流行季节从 2月底至 11月底,水温在 9~ 36℃之间,尤以水温在 2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