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分析了沅江市林地的基本概况,根据自然地理条件、森林资源与生态状况、生态重要性、生态脆弱性、林地生产力、林业产业优势和发展潜力的区域间差异性和区域内的一致性,将全市林地划分为5个功能区,根据各功能区的基本情况,探讨了各自保护利用方向。  相似文献   

2.
为了全面规划利用林地,提升林地资源利用率,按照国家统一制定的林地分级保护管理标准,运用地理信息系统,采取数字模拟方法和矢量化技术,制定出《丹东市林地保护利用规划》和《丹东市青山保护规划》;根据自然条件、生产条件、保护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等因素将林地划分为2个一级区,根据生态脆弱性、生态区位重要性及林地生产力等指标,对全市林地进行系统评价定级,划定为Ⅰ级、Ⅱ级、Ⅲ级和Ⅳ级4等级;对林地功能科学分类,将丹东市林地进行分区保护,差别管理,指导丹东市青山工程以及各项林业产业的实施。  相似文献   

3.
厦门市林地保护利用规划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着重叙述厦门市林地保护利用区划布局、林地保护等级划分,并提出了保护利用方向和经营措施,旨在达到全市林地总量控制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福建省林地质量等级划分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与森林植被生长密切相关的地形特征、土壤自然环境因素和相关经营条件,采用经改进的林地立地质量分类方法,对福建省林地立地质量进行重新分类,将福建省林地的林地质量划分为5个等级,从分类结果的分布情况分析更加适合福建省的森林经营保护和管理。  相似文献   

5.
福安市林地功能区划及保护利用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地是国家重要的自然资源和战略资源,是森林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根基,根据福安市自然地理特点、生态重要性及生态脆弱性、森林资源分布状况、森林分类要求、林地生产力空间分布、区域木材及林产品的供需状况,以及区域优势和发展潜力,将福安市林地划分三个地域上连片、主导功能相对一致的功能区,根据各功能区的基本情况,提出保护利用方向,旨在为科学保护与利用林地服务。  相似文献   

6.
福建省森林生态区位重要性功能定位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调查影响福建省森林生态区位重要性的主要因子,划分全省森林生态区位重要性等级,分析森林生态区位重要性功能定位与生态公益林界定的区别与联系,从林业角度提出福建省生态安全建设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7.
根据绥宁县自然环境条件,结合林地保护利用现状,按照主导生态功能和林地保护利用方向,将全县划分为9个林地功能分区,根据各功能分区的特点,确定林地保护利用方向,提出对林地实行差别化管理与宏观调控的保护利用措施。  相似文献   

8.
江西省上饶县林地质量等级划分及合理利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上饶县林地质量现状,采用层次分析法,以土壤厚度、土壤类型、坡度、坡向、坡位和交通区位为评价因子,将林地质量划分为I、II、III、IV、V等5个等级,并进行综合分析评价。根据林地质量等级,确定相应的森林经营目标和经营利用程度,充分发挥林地潜力,提高林地生产力。  相似文献   

9.
新疆阿勒泰林场林地保护与利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疆阿勒泰林场林地保护与利用存在着地域性分布明显,树种单一,稳定性差,林牧矛盾突出、林地管理缺乏规范等问题。提出实行用途管理,进行森林保有量规划,根据生态脆弱性、生态区位重要性以及林地生产力等指标对林地资源进行系统评价和定级结果:特殊保护(Ⅰ级保护)面积占林地面积的41.2%、严格保护(Ⅱ级保护)面积占27.3%、重点保护(Ⅲ级保护)面积占31.5%、一般保护面积(Ⅳ级保护)为零。根据以往各类规划中的定位,将林场划分为"禁止开发区"和"限制开发区"2个生态功能区。  相似文献   

10.
指出了国家级公益林区划的范围和标准划分保护等级为Ⅰ、Ⅱ、Ⅲ3个等级,每个等级的经营范围不同,从不同保护等级的林地类型上进行了区分,充分利用林地、林木的优势,以发挥生态主体功能优先,为更大化地利用公益林自身的优势因地制宜的制定了合理的经营技术措施与模式,以促进公益林的生态效益及经济利益的最大化且有机统一和相互促进,从而为探索更为科学的公益林保护与发展相关政策措施的制定提供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11.
<正>以林地的自然属性和经营条件为主要依据,利用地形、土壤、植被因子,采用定性评定和定量评价相结合的方法,综合评定林地生产力等级,并结合交通区位等指标,按照国家林业局《全国林地保护利用规划纲要》的要求将林地质量划分为Ⅰ、Ⅱ、Ⅲ、Ⅳ、Ⅴ等5个质量等级。实行林地质量等级综合评价。基于林地质量等级,实施林地分等使用、差别管理,差别补偿。1林地质量等级评定方法根据与森林植被生长密切相关的地形特征、土  相似文献   

12.
湟中县林地质量等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青海省湟中县2009年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数据中的林地小班7 925个,选取土层厚度、土壤类型、坡度、坡向、坡位等5项因子作为林地质量等级评定划分的主要因子,采用层次分析法,将湟中县现有林地划分成4个等级.Ⅰ、Ⅱ、Ⅲ、Ⅳ等级的林地面积分别为9 069.9 hm2、277 221.5 hm2、81 778.4 hm2和16 576.0 hm2,分别占林地总面积的6.7%、20.2%、60.7%和12.4%.对各级林地的特点和分布作了说明,并给出了各级林地的保护、利用和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13.
针对通化县林地保护与利用存在的问题,将林地按照商品林、经济林、水源涵养林和保护区划分为4个功能区,根据每个功能区的经营目标不同,实行分区经营、分级保护,为林地的科学保护与利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4.
<正>为推动森林可持续经营,提升森林资源质量,在森林质量等级划分中可运用层次分析法,对森林资源质量进行科学的等级划分,为森林经营方案的制定提供依据。林地作为国家重要的战略资源和自然资源,是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物质基础,是森林资源长久发展的根基,是生态建设的重要载体。为保护国土生态安全,在林地保护利用工作中,可运用层次分析法对现阶段森林资源质量完成等级划分,对其进行综合评价,明确森林资源保护利用工作要点,  相似文献   

15.
文章在详细分析和总结城乡一体化区域林地保护和利用4个重要性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加强和完善城乡一体化区域林地保护和利用3个具体措施:完善和建立适用于城乡一体化区域林地保护的法律;强化生态补偿,鼓励积极发展补充林地;强化社会舆论监督,加大对林地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  相似文献   

16.
根据钟山县的自然环境条件,结合县域林地保护利用基本情况,将全县林地划分为东北部水源涵养及水土保持林区、西北部针叶用材林及乡土阔叶林发展区、中部石漠化综合治理区、南部工业原料林及特色经济林区共4个功能区,对各区域林地保护利用方向、规划目标以及差别化管理措施进行探讨,并提出严格保护林地,保护北部生态屏障区、江河沿岸及重要水源区,加强中部石漠化地区综合治理,支持重大基础设施用地布局等建议。  相似文献   

17.
基于GIS的射洪县林地质量等级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地是森林资源的载体和林业发展的基础,林地质量分级是林地质量分析与评价的重要指标。结合四川省射洪县林地保护利用规划,本文选用土壤厚度、土壤类型、坡度、坡向、坡位和交通区位等6项因子建立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以林地落界小班为单位,结合GIS空间分析方法,确定各小班的林地质量等级,并将林地划分为5个等级,Ⅰ、Ⅱ、Ⅲ、Ⅳ、Ⅴ等级的林地面积分别为0、44.22 hm2、5 437.46 hm2、41 089.05 hm2、76.36 hm2,分别占林地总面积的0、0.09%、11.66%、88.08%、0.16%,该研究对林地保护利用和林地资源依法、科学、合理、统一管理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以庄河市为例,介绍了如何应用ArcGIS软件的空间分析、数据处理等工具,在现有庄河市最新林地小班数据库、地形图及高清航拍影像图的基础上,按照辽宁省青山保护功能区划分要求,对庄河市的山体和林地进行青山保护功能区划分,最终完成庄河市青山小班面,为全省青山小班数据库的建立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9.
山东省林地质量等级体系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山东省林地保护利用规划中,根据林地质量等级划分的实际情况,我们从概念范畴、空间尺度、等级体系本身3个方面进行了综合评价,并对山东省林地质量等级评定方法提出了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20.
杨廷华 《绿色科技》2013,(7):11-13,15
以补连塔煤矿沉陷区造林地为研究区域,以立地类型划分为目标,通过野外调查和取样分析,以地貌为一级指标,有无覆沙为二级指标,依据坡度大小,结合土壤含水量和有机质含量的聚类分析结果将各个立地小区划分为了4个土壤等级,由于研究区部分土壤等级的缺省,最终将整个研究区划分为了8个林地斑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