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民勤荒漠白刺群落的分布与结构特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民勤荒漠白刺群落进行野外调查,对其群落的分布、外貌、结构特征及其物种多样性、分布格局、优势种群动态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白刺群落是民勤荒漠分布最广的一种植物群落类型,具有地带性分布特征,主要有唐古特白刺和球果白刺;2种群落类型,面积为310 290.20 hm2,占民勤荒漠草地总面积(934 639.80 hm2)的33.20%;2)民勤荒漠白刺灌丛的形态、外貌特征差异较大,不同演化阶段白刺灌丛沙堆空间分布格局差异较大;3)民勤荒漠白刺群落的层片结构简单,由灌木层和草本层组成,植物个体矮、冠幅小、生物量低、几乎都是灌木或者半灌木;群落多样性比较差、物种丰富度低、均匀性也差;群落优势种呈集群分布格局,整体上表现为稳定型种群;这种分布格局与种群的繁殖策略、生物学特性及恶劣的生境条件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不同发育阶段白刺灌丛沙堆植被特征、沙堆形态特征及沙堆空间点格局分布,分析发育过程中白刺灌丛沙堆随尺度增加的空间点格局分布特征和变化规律,以期阐明各发育阶段不同级别白刺灌丛沙堆的空间关联性,揭示白刺灌丛发育过程中的种群形成特征及其生态格局维持机制。【方法】基于野外调查观测,在民勤绿洲荒漠过渡带选择4个不同发育阶段(雏形阶段、发育阶段、稳定阶段和活化阶段)的白刺灌丛沙堆典型样地,根据空间二维坐标,采用数量统计方法,按照沙堆体积大小将灌丛沙堆分为1级小沙堆、2级中沙堆和3级大沙堆3个等级,利用单变量O-ring函数对灌丛沙堆进行空间格局分析,并用双变量O-ring函数进行不同尺度各级沙堆关联性分析。【结果】随沙堆发育过程的进行,白刺灌丛的整体生长状况由好显著变差,植被覆盖度先增后减(雏形阶段最低为51.4%,逐渐升高到稳定阶段最高68.8%,活化阶段降低为60%),而植被枯枝率基本呈增加状态(由雏形阶段的15%增加到活化阶段的27%);各级沙堆在不同尺度中表现出不同的分布格局:雏形阶段,白刺灌丛沙堆在0~5 m的尺度上趋于均匀分布,在5~25 m尺度上为随机分布,而在25的尺度上趋于聚集分布;发育阶段,白刺灌丛在0~5 m的尺度上倾向于均匀分布,在5~30 m尺度上为随机分布;稳定阶段与活化阶段,各级白刺灌丛在小尺度上(5 m)都表现出均匀分布的倾向,但在5 m尺度上为随机分布。各发育阶段大小级别不同的白刺灌丛沙堆随尺度变化表现出不同的关联特性,除发育阶段小沙堆间(1、2级)无关联外,其他阶段小沙堆间(1级和2级)主要表现为随空间尺度增加正关联性逐渐增强,2级和3级沙堆在10 m尺度上表现为负关联,而在10 m的尺度上表现为负向联系加强或无关联。【结论】各发育阶段不同级别白刺灌丛沙堆所占比重不同但均未表现出明显的聚集现象,随沙堆发育过程的逐渐推进,大沙堆趋于随机分布;各级沙堆之间的关联性在小尺度上表现出小沙堆间的正关联性逐渐增强,而在中大尺度上中大沙堆表现出负关联加强或无关联,表明白刺灌丛沙堆植物群落组成和沙堆结构随发育过程的进行越来越不稳定。  相似文献   

3.
在纳板河流域的5种森林类型中设置大样地14块,采用负指数函数模型和q值分布函数,研究不同森林类型的林分直径分布结构特征,以此探究纳板河流域森林群落的生长状况。结果表明,整个流域中的森林群落拟合模型均表现出近似双曲线形式中的局部反“J”型曲线形式,大量林木直径分布在10径阶,不同森林群落的负指数拟合效果较好,其中拟合效果最好的为季风常绿阔叶林。从a值、k值、q值的测算结果得出森林群落次生能力由强到弱的顺序为热带雨林群落、热带季雨林群落、季风常绿阔叶林群落、山地雨林群落、落叶阔叶林群落。  相似文献   

4.
红豆树在混交林(红豆×杉木)中的生长规律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对不同林分类型红豆树生长差异的研究结果表明 :混交林中的红豆树 5年生前树高、胸径及 10年生前材积生长状况与纯林差异不大 ;10年生后 ,混交林中红豆树生长能力增强 ,生长量明显超过纯林。生长后期 (33年生后 )的总生长量比纯林大 ,但连年生长量急剧下降 ,表明混交林已到达成熟期  相似文献   

5.
白刺(Nitraria tangutorum Bobr.)和油蒿(Artemisia ordosica Krasch)是乌兰布和沙漠东北部人工绿洲边缘常见的植物种,从植物群落及个体特征对此2种天然植被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白刺群落和油蒿群落结构都比较简单,白刺群落环境优于油蒿群落;白刺的地上生物量显著高于油蒿(P<0.05),两者的基径、高度和冠幅之间没有显著差异(P>0.05);白刺的地上生物量与基径、高度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性,而油蒿的各生长指标之间没有显著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6.
球果白刺(Nitraria sphaerocarpa)作为巴音温都尔沙漠的重要建群种,具有很高的饲用价值和防风固沙作用。为了探究巴音温都尔沙漠球果白刺在不同干扰程度下灌丛空间格局分布的差异,通过每公顷放牧骆驼的数量来划定不同干扰程度的群落(未干扰群落,骆驼0峰/hm^2;轻度干扰群落,骆驼约0.6峰/hm^2;中度干扰群落,骆驼约1峰/hm^2),分析不同干扰程度对球果白刺灌丛空间点格局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1)群落内的球果白刺现存量干重从大到小依次为未干扰的群落(73.33 g/m^2)>轻度干扰的群落(17.67 g/m^2)>中度干扰的群落(13.58 g/m^2);空斑总面积从大到小依次为中度干扰的群落(2 335 m^2)>轻度干扰的群落(2 241.25 m^2)>未干扰的群落(2 143 m^2)。(2)样方内的球果白刺数量从多到少依次为中度干扰的群落(459株)>轻度干扰的群落(272株)>未干扰的群落(142株),随着干扰程度的降低,个体在逐渐增大。(3)中度干扰的球果白刺群落内,在0~3 m、4~19 m的尺度内表现为随机分布,在3~4 m、19~25 m的尺度内表现为聚集分布。轻度干扰的球果白刺群落内,在0~12 m、13~25 m的尺度内表现为随机分布,在12~13 m的尺度内表现为聚集分布。未干扰的群落内,球果白刺表现为随机分布。  相似文献   

7.
为人工种植白刺和持续利用、保护天然白刺植被,确定不同生态类型的生态需水量,建设不同生态环境下区域配置,以保护生态环境,进行了白刺植被群落不同立地条件下需水量的初步研究。结果表明:(1)考虑地径因素,白刺阴坡的蒸腾速率明显大于白刺阳坡的蒸腾速率。(2)白刺沙包阴坡的蒸腾速率大于白刺沙包阳坡。(3)丘间地白刺阴坡和阳坡蒸腾速率相差不大,但白刺阳坡和阴坡蒸腾速率存在明显差异,即阳坡蒸腾速率大于阴坡蒸腾速率。白刺阳面蒸腾速率在上午及午间明显大于白刺阴面蒸腾速率,而在下午,白刺阳面蒸腾速率略小于阴面的蒸腾速率。  相似文献   

8.
为了探究阿拉善白刺单株、群落生长季需水量,对阿拉善白刺群落需水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白刺的蒸腾量随着地径不同,表现出显著差异,地径越大,蒸腾量越大。从液流变化规律看,白刺液流高峰出现在15:00左右。(2)阿拉善盟白刺各月日均耗水量最大的月份为7月,日平均液流量为1 154.3g·cm~(-2),各月耗水量大小依次为7月>8月>6月>9月>5月>10月。(3)以地径作为纯量,计算出白刺灌丛的日蒸腾总量和单株蒸腾量估算值分别为0.065m~3和0.000 4m~3。(4)阿拉善盟白刺的最大生态需水量为4.34×10~8 m~3,实际生态需水量为3.23×10~8 m~3。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人工模拟增雨对白刺枝条生长速率、地上生物量及叶枝比的影响,揭示不同增雨条件下白刺光合产物的分配特征及其对水分条件变化的适应性。【方法】以乌兰布和沙漠东缘地区典型荒漠植物白刺为研究对象,在内蒙古磴口设置试验样地,对自然生长的白刺沙包进行人工模拟增雨(分别增加年均降水量的0%,25%,50%,75%和100%),增雨试验在2008—2014年连续进行。分析不同增雨条件下白刺的地上生物量、叶枝比、生殖枝和营养枝的生长速率及其季节内分配。【结果】1)2013年,75%和100%增雨对生殖枝和营养枝的干质量有显著影响;2014年,100%增雨对生殖枝和营养枝的干质量有显著影响。增雨使白刺生长季前期生殖枝和营养枝的相对生长量和相对生长速率增加,说明在增雨条件下白刺生殖枝和营养枝的生长速度加快,使其在群落中能够捕获更多的光能和吸收更多的CO_2。2)2013年生长季内,随着增雨量的增加,营养枝增加的速率以及生殖枝降低的速率逐渐增加,说明增雨使白刺在生长季前期对生殖生长以及生长季后期对营养生长的投入增加。2014年生长季内,随着增雨量的增加,营养枝增加的速率以及生殖枝降低的速率逐渐降低,主要是由于该年生长季前期自然降雨极少,而模拟增雨减缓了生殖枝生物量降低的缘故。在面对不同的增雨量时对光合产物表现出不同的分配策略,说明白刺对水分条件的变化有一定的调节能力,在适应降水增加的过程中已经具备较强的适应性。3)2013年,增雨使白刺地上生物量增加63.70%~ 151.60%,使叶枝比增加18.61%~ 48.83%;2014年,增雨使白刺地上生物量增加72.32%~ 134.28%,使叶枝比增加40.87%~ 140.56%。地上生物量和叶枝比随着增雨量的增加呈逐渐上升的趋势,说明在增雨量较大时,白刺将生物量干质量相对多地分配到地上部分的同时,分配更多的光合产物来促进叶片的生长。【结论】在未来全球气候变化条件下,白刺将通过提高枝条生长速率、调整干物质量在生殖枝和营养枝之间的累积以及增大光合产物对叶片的分配等一系列措施来积极应对降水的增加。  相似文献   

10.
采用方差/均值比的t检验法、负二项式分布指数K、平均拥挤度m、聚块性指数m x、丛生指标I、Morisita指数及最近邻体法对菜阳河自然保护区山地雨林的优势乔木种群的分布格局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群落重要值在2.0以上的12种乔木种群中,4种呈聚集分布,8种呈随机分布,没有均匀分布。多数种群呈随机分布的状况表明,该群落已接近于演替的顶极期。各种群为争取更多的环境资源而随机分布在群落中,少数种群呈聚集分布则是由于生境的异质性或其本身的生物生态学特性引起的。在不同发育阶段,岭罗麦、光序肉实树的分布格局由聚集分布向随机分布过渡,滇南红厚壳则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均呈随机分布。优势种群在不同发育阶段分布格局的变化,显示出它们在群落中为争夺有利的生长环境而长期竞争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在干旱荒漠区选取白刺人工造林1~3年的幼树为研究对象,开展不同立地条件下白刺人工造林幼树生长特性的分析比较研究,结果表明:1)随栽植年限的增长,白刺人工造林1~3年幼树各项生长指标均呈增长趋势;白刺人工造林当年幼树生长较为缓慢,且容易出现干枝现象;2~3年后幼树随着年限的增长,其各项生长指标逐年增大。2)不同立地条件下,白刺3年幼树各项生长指标排序为:半固定沙丘草沙障地流动沙丘固定沙丘丘间地。3)半固定沙地和草沙障地适宜白刺人工造林,丘间地和固定沙地不适宜白刺人工造林。  相似文献   

12.
为揭示组培因子对草莓微繁殖苗植物学性状的影响,以草莓品种"丰香"为试材,研究了组培因子导致草莓微繁殖苗植物学性状的表现变化。结果表明:在生长季的大部分时间里,草莓微繁殖苗的株高、叶柄长和冠径,均比普通苗要小。在果实成熟期后,普通苗株高呈明显下降趋势。草莓微繁殖苗整个生长期中的4个主要物候期要比普通苗早2~3 d。而茎尖分化出的微繁殖苗的叶面积和植株冠径都要大于不定芽分化出的微繁殖苗。叶片再生植株移栽后的生长情况因不同品种而异。再生植株的生长势较差,在叶面积、叶柄长、株高和植株冠径上,都要低于正常继代培养的微繁殖苗。继代次数不同的微繁殖苗移栽到温室后,在植物学性状上表现出差异,表现为:继代8次的微繁殖苗>继代6次>继代10次>继代4次。这说明草莓的继代次数要限制在10以下才能满足生产上的要求,一般继代次数以5~10次为宜。  相似文献   

13.
民勤干旱荒漠区唐古特白刺夏季容器育苗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探讨了民勤干旱荒漠区唐古特白刺夏季容器播种育苗技术,包括种子催芽、营养土配制、苗床设置、营养钵播种方式和苗期管理等。唐古特白刺夏季容器播种苗当年平均苗高15.7cm,平均地径0.38cm,其生长呈S形曲线,8月份苗高和地径生长较缓慢,9月份生长迅速,10月份生长缓慢并开始木质化直至停止生长。唐古特白刺夏季容器育苗可当年冬季或次年春季出圃造林。  相似文献   

14.
以乌拉特荒漠草原区白刺属、锦鸡儿属为建群种的植物群落为研究对象,采用样方调查法,测定其生物量,研究其防风固沙、保持水土的机理.结果表明:(1)白刺属植物群落的灌木层生物量比锦鸡儿属植物群落的灌木层生物量高,而锦鸡儿属植物群落草本层生物量比白刺属植物群落的草本层生物量高,白刺属植物群落的灌木层生物量与草本层生物量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5.
Leaf shapes are not only the useful indicators in plant taxonomy,but also the important factors affecting energy and material exchange in leaves.In this paper,we collected and scanned the leaves of Nitraria tangutorum in Dengkou of Inner Mongolia Autonomous Region(the mean annual precipitation 145 mm) and Minqin of Gansu Province (the mean annual precipitation 115 mm) and N. sphaerocarpa in Dunhuang,and then analyzed leaf shape parameters with Image - Pro Plus6.0 image processing software and leafδ13C values in the isotope laboratory of the Chinese Academy of Forestry.The result showed that:1) as leaf area increased with increasing water availability the increases in the leaf length and width were asynchronously;2) with the same leaf width,the 1 eaves of N.tangutorum and N.sphaerocarpa were significantly longer in high water available conditions;and 3) although there were significantly differences in water availability between Dengkou and Minqin,as well as between the bottom and middle of the alluvial fan near the East Lake in Dunhuang,the leafδ13C values of N.tangutorum or N.sphaerocarpa were similar in different water conditions(P>0.05).Our results suggested that the ratio of leaf perimeter to area would be an important factor which linked leaf shape to plant water physiology.During growing procedure of leaf area,leaf length increase was prior to its width to alleviate the reduction in ratio of perimeter to area and maintain water use efficiency of the plant.  相似文献   

16.
吉林省西部苏打盐碱土区林草植被恢复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阐述了在苏打盐碱土区种植不同的树、草植被进行试验研究,对比选出适宜盐碱土区种植生长的树、草品种,治理吉林省西部苏打盐碱土区的脆弱的生态现状,研究表明:西伯利亚白刺、吉生四号羊草抗盐碱能力强,模式(羊草0.5 m ×白刺0.5 m ×羊草)×1.0 m最适合迅速提高植被盖度.  相似文献   

17.
Shoot development was studied for two consecutive years in peach trees fertilized with N either in the previous fall or in the middle of the growing season. During the first year, two additional treatments were studied: no N supply and nitrate supplied in the irrigation water throughout the growing season. The number of shoots that developed depended on nitrogen availability in the period following bud break. During shoot development, leaf emergence occurred in one, two, or three stages, which ended at about 500 to 600 degree days, 1,000 to 1,200 degree days, and 1,500 to 2,000 degree days after bloom, respectively. The proportion of shoots exhibiting a second or third developmental stage depended on nitrogen availability at the beginning of that stage. Increasing nitrogen availability during a developmental stage prolonged the stage and increased the number of leaves produced.  相似文献   

18.
不同树种种质耐苏打盐碱土的苗木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完全随机区组试验,对38份植物种质进行耐苏打盐碱能力试验,结果表明:白刺种质不适合在弱盐碱地块下生长。在低、中含盐碱地块下试验的苗木,其保存率差异极显著,但成活率差异都不显著。选出白榆57、72、212、216、8033,沙枣、白蜡、杜梨、西伯利亚白刺、齿叶白刺、甘肃柽柳、甘蒙柽柳和多枝柽柳为耐中度苏打盐碱土的植物。在高浓度土壤含盐量地块下,不同种质苗木成活率与保存率差异显著,筛选出西伯利亚白刺(通榆种源)、齿叶白刺、甘肃柽柳、甘蒙柽柳和多枝柽柳为耐重度苏打盐碱土的植物。  相似文献   

19.
浓硫酸处理对白刺种子萌发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春玲 《甘肃林业科技》2012,37(1):33-34,12
通过浓硫酸对白刺种子进行不同时间的处理,研究发现,处理时间在15 min内,白刺种子的发芽率和发芽势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而有所升高,但超过15 min,明显下降。发芽高峰出现的时间随处理时间的增加而有所提前,白刺种子最佳的处理时间为15 min。  相似文献   

20.
以乌兰布和沙漠东北缘黄灌区和井灌区绿洲外围天然半固定白刺群落为研究对象,主要采用VerHoef等1989年修正的多规模排序法,Dale等提出的格局强度、格局一致性指标以及Noy-Meir等移动的样方加权平均值,对比分析了两个群落的植被格局特点,包括格局规模、不同格局规模上植物种的组合、植被沿样带的变化,格局强度以及格局的一致性。结果表明:两个半固定白刺群落格局都是白刺单种群控制的灌木格局。相同的植物种在不同的格局规模以及不同的环境条件下,种间联结关系会不一样。与井灌区绿洲外围半固定白刺群落相比,黄灌区绿洲外围的半固定白刺群落平均格局规模数较多,格局规模相对较大,相应的格局强度较低,格局一致性相对较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