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徐岩华 《新农村》2003,(12):30-30
嵊州市谷来镇成校是省级示范性成校。近年来,该校大力实施“百万农民培训工程”,积极开展农民实用技术培训,使谷来镇的山更青,水更绿,民更富。学校聘请10名农技人员为兼职教师,编写香榧、茶叶等科学栽培技术丛书,并以镇村两级成校为阵地,组织村民学习科技知识。该校已先后举办香榧、茶叶、银杏、大青梅和梨等各类培训213期,印发科技资料1200份。一万余名农民通过科技培训增收。如今,谷来镇已形成11个效益农业专业村,建起绿色农业基地16万亩,  相似文献   

2.
湖北省竹山县地处鄂西北山区,茶叶生产是该县特色主导产业之‘,经多年发展,目前已初具规模。俗话说:“春茶香,夏茶涩,秋茶好喝无人摘”。夏秋茶由于温度高、光照强,茶叶内儿茶紊含量高,氨基酸、、芳香物质等含量低,成品茶苫涩味重,香气差,在我县一般只做为茶叶生产中的副产品、下脚料。大批的夏秋茶鲜叶因质差价低,茶农不愿采摘而白白地浪费掉了。调查表明:夏秋茶产量占全年茶叶总产量的40%。  相似文献   

3.
尹口 《新农村》2004,(11):22-22
茶叶食品 近年来,国外茶叶食品风起云涌,除名目繁多的速溶茶、罐装茶水外,茶叶糖果、茶叶果脯、茶叶冷饮等纷纷问世。有的把茶树叶加工成茶叶酱油、茶叶盐等,这些茶叶调味品对冠心病、白内障、胃肠炎等均有良好的辅助治疗效果。日本还将绿茶加入米饭、汤面中,清香爽口。  相似文献   

4.
“今年春茶鲜叶价好,一等鲜叶每千克高达40元”。新茶上市,鲜叶成了加工商家的抢手货,乐得茶农笑逐颜开。湖南省隆回县金石桥镇是名优茶基地,白马毛尖等产品畅销省内外。为稳定和发展优质名茶,促进农民增收,镇党委、政府因地制宜调整结构,使100多公顷茶叶成了茶农致富增收的“法宝”,茶农每667平方米可创收3000~5000元。图为茶农在喜摘春茶。  相似文献   

5.
观茶乐     
我经常喝茶却从未刻意观赏过茶叶在杯子中袅袅上升的姿态。 一天,我同学携5岁的女儿来我处作客,我泡茶相待,那小女孩竞踮着脚尖趴在桌旁,紧盯着茶杯目不转睛,还说:“真好看!”我这时才留意起那杯中茶叶,发现杯中的茶叶已在徐徐地舒展开来。有的倒立着,有的横卧着。轻轻地一晃茶杯,那茶叶好象有了生命似的动荡不息。更奇妙的是,杯中竟有一、二根尚未完全展开的嫩叶竞成了水中的主角,其余的全像是在旁作陪衬的配角。 “阿姨瞧!那是茶叶仙子!”女孩见我也在观赏杯中茶叶就指着茶杯中间那根翠绿的茶叶说道。我再细看,只见那根茶…  相似文献   

6.
中国是茶的故乡,是最早发现茶树和利用茶叶的国家。《神农本草经》记载“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从远古神农时代至今,中国茶叶发展已经有5000多年的悠久历史。茶叶的利用由单纯药用发展到被普遍饮用,逐渐上升为有讲究的品饮,成了一门艺术。茶的品饮是茶文化中最直观的部分。品茶与简单的饮茶解渴层次上是不同的,同样是泡茶,“饮”只为了满足生理上的需求,而“品”则包涵了精神上的追求,且远胜于物质上的需求,从饮茶发展到品茶用水、选茶、择具、环境种种的考究,是茶的品饮被冠以“文化”和“艺术”的根源。自古…  相似文献   

7.
《福建农业》2011,(5):35-35
福建省宁德市赤溪茶叶有限公司创办于1987年,主要生产和经营“老傅”、“屏峰”牌茶叶产品,是集茶叶生产、加工、出口、科研等为一体的省农业产业化企业。年生产能力达600多吨。公司自有及参于管理的高山绿色、生态茶叶基地20000多亩。种植茶叶品种包括:金观音、黄观音、金牡丹、铁观音、福安大白、福云六号、菜茶等。并自有培育安吉白茶育苗基地30亩。公司现已通过IS09001—2008质量管理体系论证,QS论证。  相似文献   

8.
覃士才 《农业考古》2002,(2):66-67,113
宜昌是全国重点产茶市之一。茶叶是宜昌市的传统产业,,为促进茶叶生产的发展,市委、市政府已把茶叶列为全市“十五”期间农村“六大”特色产业重点发展。本文就如何“加大茶叶支柱产业建设力度,推进宜昌……  相似文献   

9.
近年,通过在低丘红壤区大面积茶园现状调查与定位试验,以外界气候、土壤、水分和茶树生理代谢及其人为因素等多方面的探索,初步查明了红壤茶叶优质高产的障碍因子,为适应我国茶叶生产向“高产优质高效”转变,综合已肯成果,提出了“一优两高”茶叶“一倍、二改、三配套”的综合治理栽培技术,同时对如何提高春茶的经济效益提出4项技术措施,无取得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10.
“圣山碧玉”是金秀县天堂山茶叶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开发的名优绿茶产品,采用福鼎大毫茶单芽原料精细加工而成.2006年获“桂绿杯”绿茶“优质奖”,2007年在广西第三届名优茶(绿茶类)擂台赛上夺得擂主,这是金秀县茶叶产品首次获得广西茶叶擂主称号,主要介绍“圣山碧玉”茶的生产加工技术及开发应用。  相似文献   

11.
本服务体系以广西桂林茶叶科学研究所的“广西茶叶科技成果转化中心”为依托,利用单位现有的技术成果及吸收区内外的技术成果,围绕全面提高茶叶质量这一主题,在广西主产茶区开展茶叶生产全方位技术服务,通过广泛开展优质苗供应、优势生产资料供应、技术指导、技术推广、技术咨询、星火学校建设、龙头企业创新能力培育等手段,建立起广西茶叶科技服务体系建设与示范良好机制与组织,营造农村科技服务体系良好服务环境,全面提高广西茶叶种植和加工等综合技术水平及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2.
"斑竹"牌茶叶专用肥对茶叶的增产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田间验证试验表明,施用“斑竹”牌茶叶专用肥既能提高茶菁产量,又能提高茶叶百芽重,在等氮情况下,还优于参试的市售同类产品。在本试验条件下,以每667m^2施15kgN的“斑竹”牌茶叶专用肥为最佳。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在竞争激烈、没有硝烟的茶叶商战中,松阳的茶叶异军突起,在业界引得关注。松阳县围绕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把茶叶作农业的支柱产业来培育,茶叶生产发展迅猛。2008年底,全县茶叶面积近10.05万亩,良种率92%,居全省首位,茶叶产值3.93亿元,8万农民通过茶产业而受惠,成为浙江的产茶强县。为此,松阳县提出打造“浙江生态绿茶第一县”“中国绿茶集散地”的“一县一地”现代农业区域品牌。本文拟对松阳“一县一地”现代农业区域品牌的打造作一些浅析。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江苏省茶叶企业质量管理现状进行概述,对种植、加工等环节潜在的茶叶质量安全问题进行分析,结合绿色低碳理念,从种植、加工等方面着手,打造“从茶园到茶杯”的全面质量管理体系,提高江苏茶叶产品的质量与安全。  相似文献   

15.
自中古时代“神农尝百草,得‘荼’而解之”时,茶叶已经被认为具有药用价值。近年来,国内外大量的研究表明,茶叶具有抗癌、抗衰老、防治心脑血管疾病、提高人体免疫力乃至抗艾滋病等多种奇特功效。茶叶中具有生理作用的功能性成分有很多种,如茶中的多酚类、氨基酸、蛋白质、多糖等。最近美国科学家又发现茶叶中韵另一类重要成分一茶氨酸,  相似文献   

16.
2005年,对国内许多茶叶出口企业来说,由于“农药残留”问题,过得并不轻松,而企业感到压力更大的是今年又该如何,欧盟去年8月1日实施的新硫丹检测标准和日本2006年实施的茶叶新检测标准,还会给中国茶叶的出口造成多大的冲击波。一些专家照例喊了一阵“应对绿色壁垒”之后,一场加强农药监管、加强茶园管理的“运动”,又在一些茶产区拉开了序幕。可是国人心里仍没底,2007年乃至今后,欧盟、日本等发达国家,对茶叶的进口“农残”标准,还会提高到哪一步?我们这种紧赶慢赶的“应对绿色壁垒”,还能赶到哪一步?  相似文献   

17.
福安是“中国茶叶之乡”,茶叶历史悠久,是全国第一批无公害茶叶生产建设示范基地,同时也是最多的绿花、花茶主产县市。茶叶品种多。全市茶叶种植面积达30万亩,产量2.57万吨,毛茶产值7.16亿元。商品总值16.46亿元,名优绿茶比例约占茶叶总量的28%。产值却占毛茶产值的65%。茶叶加工主要以家庭式为主,燃料大多使用木柴、煤炭。这些都不是清洁能源,会影响茶叶卫生质量。为了改变生产模式.推广茶叶“五新”技术。利用最新型环保能源——“沼气”。城阳乡农技站两年来通过在仙岭村采用沼气加工名优绿茶试验,茶叶品质好,经济效益佳,是山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8.
《四川农业科技》2014,(7):62-62
由广元市农业局申报的“广元黄茶”和“广元纯黄茶”于近日通过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审定,喜获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广元黄茶”和“广元纯黄茶”品牌的创建和打造,对加速推进广元市名优富硒富锌茶、有机茶、高香茶、保缝茶基地建设,助推茶产业转型升级,增强茶业发展支撑能力,做大做强米仓山茶叶品牌,挖掘和弘扬博大精深的茶叶文化等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新农村》2009,(6):43-43
今年4月,浙江大学与临海市政府签约,在临海市羊岩茶场建立浙大临海茶产业工程研发中心。 临海市是浙江省重要的茶叶基地之一,茶叶种植面积达6万多亩(1亩=667平方米,下同),年产量3000吨,并开发了“临海蟠毫”、“羊岩勾青”等名茶。  相似文献   

20.
歙县“三花”张恺风光秀丽的安徽歙县,不仅盛产毛峰、大方、炒青、烘青等各类茶叶,而且广种窨制茶叶的烈香四蕴的“三花”。“三花”是珠兰花、白兰花、茉莉花的合称。“三花”之乡就在歙县城南琳村、稠木岭到南源口一带。初夏之后、仲秋之前,一出歙县城南门不久,一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