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13年中国油料进口量同比增加,食用植物油进口量同比减少。受临储政策支撑,国产油菜籽价格在临储价格附近趋稳。豆油、棕榈油、菜籽油和花生油价格均低于2012年同期。2014年国内油料和食用植物油进口仍可能保持较高水平。国家将继续出台油菜籽临储政策,临储价格或将保持稳定。2014年国内食用植物油价格仍将随国际油脂价格震荡运行。  相似文献   

2.
李楠 《农业展望》2013,(11):30-34
目前夏收油菜籽集中收购结束,油菜籽价格小幅下跌.豆油、棕榈油等主要食用植物油价格与2012年同期相比均低20%左右.2013年前10个月国内油料和食用植物油进口量同比增加.在全球油料增产形式明朗、供求关系宽松的背景下,国内食用植物油价格仍将跟随国际市场震荡运行.  相似文献   

3.
油料作物是重要的植物油与植物蛋白来源.近年,我国植物油和植物蛋白自给率在30%左右,国际依赖度高.在当前国际贸易争端和新冠疫情的双重影响下,农产品进口不确定性增大,我国油料油脂供给安全形势愈加严峻.我国花生产量居国内8大油料之首,占国内油料总产量的50%.花生具有单产高、效益好、油食兼用、且生物固氮参与土壤良性循环和副...  相似文献   

4.
李楠  董彦彬 《农业展望》2013,9(3):15-19
国内油料生产徘徊不前,而食用植物油需求继续增长,2012年中国油料、食用植物油进口同比大幅增加。受临储政策支撑,国产油菜籽价格在临储价格附近趋稳,豆油和棕榈油价格低于2011年同期,菜籽油和花生油高于2011年同期。2013年国内油料、食用植物油进口量仍可能保持较高水平,国内食用植物油价格仍将跟随国际油脂价格震荡运行。随着南美大豆即将丰产上市,全球油料、食用植物油供求偏紧格局将略有缓解。在全球经济发展缓慢的背景下,预计2013年国际油料、食用油价格或将在高住继续弱势震荡。  相似文献   

5.
李淞淋 《农业展望》2014,(11):15-19
夏收油菜籽集中收购结束,油菜籽价格在临储价格附近趋稳。豆油、花生油、菜籽油等主要食用植物油价格与2013年同期相比均低20%左右。2014年前10个月中国油料进口量同比增加,食用植物油进口量同比减少。在全球油料增产形势明朗、供求关系宽松的背景下,国内食用植物油价格仍将跟随国际市场震荡运行。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中国大量进口油料及植物油,油料及植物油的进口依存度居高不下,研究植物油的进口安全对保障人民生活和食品工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利用面板数据计算2001—2020年分阶段的中国植物油Armington替代弹性数值,发现该数值呈现先增长后减小的现象,反映出中国植物油进口受国内和国际因素影响明显,可以较为准确地衡量进口安全性。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中国主要植物油进口贸易伙伴的供应安全性,发现部分国家进口产出弹性常年小于1,供给安全性较差。建议调整中国植物油进口结构,挖掘“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供给潜力,加快植物油加工业的产业升级,科学调整农业种植结构,提高植物油供给安全性。  相似文献   

7.
中国主要油料作物及食用植物油产业变动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中国近几年油料和食用植物油进口呈快速增长趋势,食用植物油进口依存度达到60%,国内粮油安全受到威胁。分析得知,近10a,国内大豆、花生、油菜籽和棉籽的产量增加并不明显,4种油料年均产量为5000万t,即便全部压榨为食用油,也不能满足国内植物油的需求。2000—2009年,中国油料种植面积在1150万~1600万hm2之间波动,总体呈递减趋势,依靠扩大传统油料种植面积提高食用油自给率的空间十分有限。1990—2009年,中国食用植物油产量和人均植物油消费增加了近3倍,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差距;2006年美国和欧盟人均食用植物油相当于2009年中国人均食用植物油的1.80倍和1.95倍。国内城镇居民人均年消费植物油量比同时期农村居民人均消费量高。中国植物油价格的年平均增长率为6.04%,低于中国GDP(8%)的增长率。我国食用植物油产业主要以油籽进口为主,植物油次之,中国油料和食用植物油进口仍将持续增长,对外依存度将越来越高,特别是转基因大豆油的进口将会对国内食用植物油安全带来巨大挑战。  相似文献   

8.
一、日本是农产品进口大国   日本农产品进口量占世界进口量的 10%左右。目前,除大米产量过剩以外,大部分农产品自给不足或不能自给,依赖进口。从 70年代起,日本农产品自给率有降低趋势。到 1996年,按供给热量算得自给率仅为 42%,按粮食供给 (包括食用和饲料用的谷物类 )算得自给率仅 29%,与其他发达国家比较,日本是农产品自给率最低的国家。 1996年,日本几种主要食用农产品的自给率分别为大米 102%、小麦 7%、豆类 5%、蔬菜 86%、水果和坚果 47%、肉类 56%、鸡蛋 96%、奶及奶制品 72%和糖 32%(表 1)。 1996年日本…  相似文献   

9.
我国是世界第一食用油消费大国,食用油消费主要依靠进口,自给率不足40%。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决定》明确提出,采取有力措施支持发展油料生产,提高食用植物油自给水平。我国传统油料作物主要是大豆、油菜和花生,其主产区同时也是粮食主产区。在粮食用地目益紧张和食用植物油需求刚性增长的情况下,依靠扩大传统油料种植面积提高食用油自给率的空间十分有限。  相似文献   

10.
当前国内外油料食用植物油市场分析与展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徐伟平 《农业展望》2008,4(3):10-12
通过对当前国内外油料和食用植物油市场的分析指出,2008年1月份中国油料进口增加,食油进口减少;国内油料和食油价格快速上涨,屡创历史新高;油菜因灾发育期普遍推迟,大豆播种面积预期增加;全球油料供给趋紧,食油库存消费比连续下降;国际油料食油价格大幅上涨。并对后市的油料食油供需及价格走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1.
2014年,中国油料市场总体平稳运行,食用植物油市场需求延续弱势。油菜籽、花生价格稳中有涨,油料内外价差扩大,进口大幅增加;豆油、菜籽油价格震荡下行,低于上年同期,食用植物油进口规模缩减。2015年中国继续实施临时收储政策,将给市场带来一定支撑,预计国内油料市场以稳为主;受国内库存高企、需求低迷以及国际市场供给宽松的影响,国内食用植物油价格预计仍将继续承压,受国际市场影响较大,以震荡为主。  相似文献   

12.
目前正在流行的新冠肺炎疫情以及俄乌冲突等国际局势变化,再加上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给本来就很脆弱的世界粮食格局带来巨大冲击。分析了俄乌两国粮油产量和出口在全球的地位、中国进口粮油总体情况及自俄乌进口占比,以及在俄乌冲突背景下,针对俄乌等国际局势可能对中国粮油安全产生的影响。基于此,提出保障中国粮油安全的对策和措施,建议不断扩展进口来源地,重视粮食自给能力建设,多措并举进一步提高植物油料生产水平和油料自给率等。  相似文献   

13.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油料生产国,2000年以来种植面积突破1.1亿亩,总产量达到1100万吨以上,已占我国油料作物的50%以上。菜籽油是我国主要的食用植物油之一,菜籽饼粕是潜在的仅次于豆粕的大宗饲用蛋白源。从近5年情况看,国内蛋白饼粕消费量年均增长160万吨,食用植物油的消费量年均增长60万吨,5年内分别增长了35%和29%。而同期国内油料生产量尽管也增长了21%,但缺口进一步拉大,油料及其制品的进口量显著增加,5年来,油料及其制成品的进口量增长51%,由1997~1998年度的1077.6万吨,…  相似文献   

14.
2022年,在极端天气导致巴西大豆大幅减产、俄乌冲突影响全球供应链安全性、印度尼西亚食用油出口禁令等多重因素影响下,国际油料油脂价格大幅上涨。受国际市场连带影响,国内油料油脂进口量减价高。同时,国内油料大幅减产,加工企业库存持续偏低,国内食用油供给收紧,价格持续上涨。2023年巴西大豆产量预计将创纪录,棕榈油库存处于历史同期高位,印度尼西亚保持增产潜力,全球油料油脂供需关系将有所改善,国内食用油价格有望回落。但全球供应链存在不稳定性,叠加主要农资化肥价格上涨,国际油料油脂价格波动风险仍较大。由于中国油料油脂进口依存度高、来源集中、受国际影响较大,且国内食用油消费需求有望回暖,油料扩种存在一定难度,预计价格回落空间有限。基于此,建议进一步完善油料油脂市场监测预警机制,加强对油料油脂市场的监管力度,提高国产油料自给率。  相似文献   

15.
"十三五"以来,中国油料生产面积小幅缩减,单产提高,总产量稳步增加;油料生产区域集中度大幅提高;国内油料和食用植物油消费继续增长;油料进口显著增加,食用植物油进口波动下降;国内食用植物油价格总体弱势运行,油籽价格与国际市场走势差异明显。展望后期,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背景下,中国油料产能将进一步提高,食用植物油多元化消费趋势日趋明显,油脂油料贸易将保持较高活跃度,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经贸合作有望增多。  相似文献   

16.
油料油脂市场分析及展望(2001—2002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1年我国油料生产增长速度回落,油料油脂消费继续稳步增加,进口量仍然较大,市场价格低迷。2002年,我国已成为世界贸易组织正式成员,国际市场低价的油料油脂将继续影响国内市场。预计2002年国内油料油脂市场仍将是延续这种态势。 一、1998-2000年油料 油脂市场基本情况 1998年以来,我国油料(国内统计口径,不包括大豆、棉子,下同)生产发展较快,总产以及主要油料品种的产量持续增加。这期间,为满足国内迅速膨胀的油脂加工需求,油菜子、大豆的进口量也快速增长。1998-2000年三年间,花生、油…  相似文献   

17.
孟丽 《农业展望》2006,2(3):24-26
初步估计,2005年全国油料(不含大豆)种植面积2.18亿亩,比2004年增长0.9%;全年油料(不舍大豆)总产量3106万t,比2004年增长1.3%,创历史新高.2005年中国油料进口大幅增长,出口增加;食用植物油进 口减少,出口增加.2005/06年度国内食油消费总量1800万t左右,比2004/05年度增长5.9%,虽然2005/06年度食油新增供给1786万t,略低于当年消费,但由于期初库存较大,2005/06年度国内食油供给有余.2005年国内油料价格明显低于2004年,食用油价格持续低迷.2005年国际市场大豆供给和需求较为稳定,相对于2004年价格水平较低,波动幅度明显减小.预计2006年油料与食油的进口量仍将保持较高水平,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国内的供给状况及价格水平;预计大豆进口量仍将保持较高水平.  相似文献   

18.
一、我国油料产业形势严峻 (一)中国食用油内在需求与对外依存度呈高危态势 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是人类所需的三大营养素.中国的人均粮食消耗量呈下降态势.而同期的食用植物油人均年消费量迅速增长.与需求上升相反,中国食用植物油生产自给率越来越低,目前60%以上依赖进口.  相似文献   

19.
据农产品市场预警课题组预测:目前国际油料和食油价格全面下挫,进口大豆成本下降,国内市场缺少支撑。另外,我国大豆进口量持续增加,饲料需求马上转入淡季,9月底之后大豆、花生、棉籽和秋油菜籽等油料陆续上市,由此,国内油料食油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中国油料生产稳步发展,消费增速快于生产增速,国内产需存在较大缺口,带动油料和食用植物油进口双增长。"十三五'时期,受资源约束、成本上涨等影响,油料产能增长空间有限,食用植物油消费增长背景下,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将成为常态。为促进市场实现供需平衡、产业持续发展,应加快转变油料生产经营方式,充分挖掘油料生产潜力.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布局,同时完善产业风险防范体系,优化产业支持政策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