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探究叶面肥在水稻上的应用效果,以农业生产上常用的叶面肥磷钾动力作对照,选择其他3种叶面肥(芸苔素内酯、"粒粒金""施倍多"),在最佳用药时期按照推荐用量进行喷施,设置清水处理,探究3种叶面肥对水稻生长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常规对照相比,芸苔素内酯和"粒粒金"混合喷施后水稻的高峰苗高于对照,而单独喷施叶面肥的效果都不如对照.在水稻灌浆—成熟期时,水稻的叶绿素含量在芸苔素内酯和"粒粒金"混合喷施处理下处于较高水平,其次是单施芸苔素内酯的处理,喷施磷钾动力和清水处理下水稻的叶绿素含量都处于较低水平.除清水处理外,供试叶面肥处理后水稻的叶面积都大于常规对照,且在芸苔素内酯和"粒粒金"混合喷施处理下达到最大.从产量方面来看,清水处理下水稻产量最低;芸苔素内酯和"粒粒金"混合喷施处理下水稻的有效穗数偏低,但千粒质量和结实率都得到提高,且实粒数处于中等水平,从而使产量得到较大提高,产量达到最高;其次是单施芸苔素内酯的处理.综上,将芸苔素内酯和"粒粒金"混合喷施后,增强了水稻的分蘖能力,进而增加了水稻的高峰苗,水稻无效分蘖的增多进而使水稻有效穗数降低,而叶绿素含量的增加及叶面积的增大能够有效增强水稻的光合作用,进而较多地积累光合产物,从而提高水稻产量.  相似文献   

2.
为探求水稻功能型叶面肥的适宜配方,研究了抽穗期喷施不同配方功能型叶面肥对杂交水稻功能叶生理特性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喷施4种不同配方功能型叶面肥后,水稻功能叶的叶绿素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硝酸还原酶(NR)活性、干物质及可溶性糖含量均比对照(喷施清水)不同程度提高,而丙二醛(MDA)含量比对照降低;4种不同配方功能型叶面肥均能提高水稻产量,增幅0.57%~5.20%。配方3处理能有效提高水稻生育后期功能叶的生理活性,促进干物质的积累,显著提高产量,为最佳配方。  相似文献   

3.
叶面肥是营养元素施用于农作物叶片表面,通过叶片的吸收而发挥基本功能的一种肥料。本试验通过对水稻分别喷施复旦复农、大田园、农都乐三种叶面肥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水稻喷施叶面肥可以增加水稻穗粒数,提高结实率和千粒重,并且能降低病虫害的发病几率,从而达到增产增收目的。  相似文献   

4.
在田间条件下研究了氮磷钾不同组配量对两系杂交水稻产量及养分吸收利用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中等肥力水平下,两系杂交水稻的N,P2O5,K2O每公顷经济施用量:早稻分别为160~180,70~90,90~110kg,晚稻分别为180~190,45-55。180-200kg;早稻分别施180,90,180kg,晚稻分别施240。90。270kg获得了最高产量。随着氯、钾肥用量的增加.钾、磷、氯吸收量呈逐渐提高的趋势;早稻施中量磷,晚稻施低量磷肥有助于对氮、钾的吸收。此种关系亦表现在养分的利用率上.其中中量钾肥更有利于氮、磷养分利用率的提高。在最佳经济施肥量范围内.肥料利用率氮磷钾彼此间产生了不同程度的互促效应。  相似文献   

5.
研究不同浓度的海藻叶面肥(Organic-based biostimulant formulas,OBFs)喷施下茶青产量和品质的变化,为红壤区茶树高产优质栽培提供理论指导。在常规施肥的基础上,以不喷施OBFs为对照(T0),在茶园设置5个OBFs叶面肥喷施体积分数0.33%、0.66%、0.99%、1.32%、1.65%,分别记为T1、T2、T3、T4、T5,研究喷施不同浓度OBFs对茶树嫩叶吸收养分、以及茶产量与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喷施OBFs可以改善茶树农艺性状、促进嫩叶吸收养分和增产提质。与T0相比,T1、T2、T3、T4、T5处理茶青产量分别增加1.4、1.4、1.3、2.1、2.4倍(P<0.05)。随着OBFs喷施浓度增加,茶青总生物碱、咖啡碱和氨基酸的含量先升后降。与T0相比,T<...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几种叶面肥都有较为明显的增产效果,其中,海星生物型叶面肥、中科五号综合型叶面肥增产效果比较突出,亩增产分别为31.8、14.2公斤,增产幅度分别为23.2%、10.4%。  相似文献   

7.
氮、磷、钾肥对水稻产量、品质及养分吸收利用的影响   总被引:42,自引:1,他引:42  
 采用“3414”不完全正交回归设计,在大田试验条件下研究了氮、磷、钾肥对水稻产量、品质及养分吸收利用的影响,并探讨了3种肥料间的互作效应。结果表明,氮、磷、钾肥的施用均可以显著提高水稻产量,且3种肥料配施的增产效果显著优于任两种肥料配施。氮、磷、钾肥的施用可以改善部分米质性状,如提高整精米率,降低垩白度、稻谷长宽比和精米直链淀粉含量;氮、磷肥的施用还可提高糙米蛋白质含量,降低青米率。施用氮、磷、钾肥后,水稻养分总吸收量和每100 kg籽粒养分需求量显著增加,而养分干物质生产效率和养分稻谷生产效率显著下降,且3种肥料的吸收利用率、农学利用率及生理利用率均随施肥量的增加而下降。氮、磷、钾肥两两互作对水稻产量均有极显著的影响,当肥料用量处于低中水平时,互作效应均表现为协同促进作用,肥料用量超过一定水平后则表现为拮抗作用。对水稻氮、磷、钾养分吸收影响最大的交互作用分别是氮钾、氮磷和磷钾互作。总体来看,肥料对水稻生长的影响是多方面的,肥料用量及配比应在综合考虑水稻产量、品质及肥料利用率的基础上确定。  相似文献   

8.
对杂交水稻生产中缓释尿素用量、普通尿素用量、肥料类型及施肥方式、稻株含氮量等对二化螟发生危害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二化螟发生危害随氮肥用量的增加而加重;施用缓/控释肥、适氮适磷钾肥、有机肥等能减轻二化螟的危害,而普通氮化肥施用过多则危害加重.  相似文献   

9.
喷施叶面肥对花生生育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3年的试验结果表明,喷施洁特叶面肥,能够增加花生植株高度,单株成果数增加1~2个,百果重增加2.4~10.4g。喷800倍液洁特叶面肥的处理,花生产量4669.5kg/hm^2,增产14.8%。  相似文献   

10.
稻草还田对土壤养分及水稻生物量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稻草还田作为最便捷的水稻秸秆利用方式,对水稻生产和土壤培肥具有重要意义。为探明稻草还田对土壤养分和机插水稻生长的影响,设置稻草还田(HR)和稻草不还田(BR)两个处理,通过测定水稻生育特性和产量等指标,土壤全量养分和速效养分等性状,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稻草还田能显著降低机插水稻株高达4.1cm,使每蔸水稻平均增加3.2个有效分蘖,显著增加水稻有效穗数达22.54%,从而显著提高水稻成熟期生物量达18.95%,增加当季水稻产量达18.88%,其中穗部生物量增幅达15.3%。稻草还田显著增加成熟期水稻地上部总氮、磷、钾素积累量,其中穗部氮、磷、钾素积累量增幅分别为13.2、5.2、4.73 kg/hm^2。稻草还田能显著增加种植后土壤碱解氮含量达14.67%。  相似文献   

11.
增施有机肥、减少化学肥料的施用是减少环境污染和水稻可持续生产的重要途径。为探明有机肥和无机肥配施对水稻产量形成的影响机制,本研究以杂交稻中优808为材料,比较了不施肥(T1)、纯化学肥料(T2)、等养分条件下53%无机化肥N配合施用47%有机肥N(T3)、86%无机化肥N配合施用14%有机肥N(T4)4种处理间的水稻产量和养分吸收差异情况。结果表明,T3、T4处理比T1处理显著增产;等养分条件下,T3、T4处理与T2处理间的产量差异不显著,其中T4处理的产量略高于T2。与T2处理相比,T4、T3处理的单位面积穗数和每穗粒数分别增加6.08%、6.76%和7.76%、7.27%,单位面积颖花数显著增加14.63%和14.69%,但结实率和千粒重差异不显著;同时T3、T4处理的叶面积指数高于T2处理,提高了粒叶比,源库关系较协调,促进了后期干物质生产和养分的吸收与积累,从而增加了水稻产量。  相似文献   

12.
水稻生产中,二化螟的抗药性问题日益突出,为害逐年加重。路明卫是一种防治水稻螟虫的悬浮种子处理剂,其主要成分是50%氯虫苯甲酰胺。为合理安全使用该农药,达到预期防治效果,开展了路明卫种子包衣处理对水稻发芽、出苗、秧苗素质以及二化螟防效的田间试验,同时进行了田间示范验证。结果表明,路明卫安全可靠,用其(10 m L/667 m2)处理干谷或芽谷,不影响种芽的伸长、种子发根和秧苗素质;且省工高效,用路明卫拌种后可减少水稻分蘖期间(播种至播后60 d)1次二化螟农药防治,不增加水稻枯鞘、枯心的发生,还表现出显著的抗卷叶螟优势。  相似文献   

13.
施用不同叶面肥对大豆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8种叶面肥一年对比试验,初步看出8种叶面肥都有一定的增产效果,以丰秋101增产较明显,增产8.9%。  相似文献   

14.
15.
2008到2009年以小偃22为材料,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不同施肥处理对冬小麦产量、养分吸收及其经济效益的影响,旨在为研制关中地区小麦专用肥提供理论基础。在保证总养分供应的情况下,增加后期氮素投入及合理增施磷肥钾肥也是提高小麦产量的一种有效途径。结果表明,每公顷施用纯N150 kg,配以P2O5和K2O各100 kg可以获得籽粒6300 kg/hm2以上产量,表现出最高产量和最佳经济效益,相比习惯施肥处理分别增产和增收38.4%和38.9%。  相似文献   

16.
本试验选择目前蔬菜生产上常用的5种叶面肥,通过田间肥效试验,筛选出对紫苏增产较为明显的品种。试验结果表明,绿叶宝贝最为显著。  相似文献   

17.
不同专用肥对玉米养分吸收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何萍  金继运 《玉米科学》2007,15(5):117-120
采用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不同专用肥配方及其施用技术对玉米氮磷钾养分吸收、产量及其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3号专用肥玉米的产量、氮磷钾养分吸收和经济效益最高,其施肥技术为100kg口肥配合500kg底肥施用;施用5号专用肥玉米的产量、氮磷钾养分吸收和经济效益次之;施用1号专用肥的产量和效益最低。因此,本试验条件下推荐选用3号玉米专用肥并以100kg口肥和500kg底肥配合施用,玉米能获得高产高效。  相似文献   

18.
庞永彬 《北方水稻》2011,41(3):39-40
为验证吨田宝、农凯两种叶面肥在水稻上的应用效果,采取大区对比试验的方法客观评价其在水稻上的肥效和作用效果。结果表明,施用农凯叶面肥的处理效果最好,水稻的株高、穗数、结实率、千粒重等均较其他处理有所增加,较对照增产3.3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9.
养分管理模式对晚稻产量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建立水稻最佳养分管理技术体系,本文研究了5种施肥模式对晚稻产量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养分管理模式对水稻产量影响较大,处理3的实际产量最高,与其它处理的差别也较大。这说明水稻生产中,在均衡施用氮、磷、钾肥的情况下,有机、无机肥适当配施比单施无机肥能更显著提高水稻产量;基肥、分蘖肥、穗肥按一定比例分施增产效果好;不同养分管理模式下氮素利用率情况差异明显。处理3的氮肥利用率比其他养分管理模式都高,所得结果可为水稻养分管理技术体系的建立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0.
施肥对水稻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空白、中肥、高肥三种施肥处理,研究了施肥对水稻生长发育、养分吸收和产量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无论是分蘖数、株高、干物质积累量,还是植株养分含量,均是高肥>中肥>空白,而产量则是中肥>高肥>空白,但中肥与空白相差甚大,而与高肥处理相差很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