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邢台 《北方水稻》2004,(1):50-51
自2003年10月份开始,国内稻谷市场总体行情保持平稳向上,除部分品种价格受新粮上市影响而回落外,其余大部分品种价格以上扬为主。随着新年度的开始,后期国内大米市场如何发展,成为业内关注的焦点。由于稻米消费的特殊地位,只有从稻米市场供求关系入手才能正确把握稻米市场的未来走势。1近年我国稻谷产量呈逐年下降趋势我国稻谷产区主要分布在长江中下游的湖南、湖北、江西、安徽、江苏,华南的广东、广西、福建以及东北三省。南方以籼稻为主,北方以粳稻为主。水稻是我国的主要农作物,在国民经济中占据重要地位。在2002年的粮食生产中,稻谷约…  相似文献   

2.
自2003年10月份开始,国内稻谷市场总体行情保持平稳向上,除部分品种价格受新粮上市影响而回落外,其余大部分品种价格以上扬为主。随着新年度的开始,后期国内大米市场如何发展,成为业内关注的焦点。由于稻米消费的特殊地位,只有从稻米市场供求关系人手才能正确把握稻米市场的未来走势。  相似文献   

3.
稻米是我国主产粮食之一。也是我国传统的出口商品。近几年,我国稻米质量有所下降。在国际市场上,竞争力不强;在国内市场上,消费者普遍反应大米陈化严重。究其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是稻米原始品种质量有所下降;二是收获后稻谷在流通领域,尤其是仓储环节,因管理不当造成稻谷陈化、品质劣变。本文简述稻谷和稻米的贮藏特性,阐述贮藏方法及其对稻米品质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国内和国际市场几种大米价格的变化分析,阐述了2008年国外大米市场的暴涨暴跌,我国稻谷米市场的稳定及其对国民经济的贡献,认为我国稻米市场稳定的客观基础是2004年以来我国党和政府尊重农民的经济利益和日益完善的粮食宏观调控政策措施。最后展望了2009年我国稻米市场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5.
2013年,我国稻谷播种面积继续增长,但产量略有下降,净进口量略有减少,消费量小幅上升,供需平衡仍然有余;在政策与供求等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全年稻米价格总体上呈现出先落后涨的走势,比上年略有提高,"政策市"特征比较明显。展望2014年国内稻米市场,由于上年稻谷产量继续维持高位,预计2014年稻谷进口量也将增长,而消费量上涨有限,供给压力加大,但在稻谷最低收购价上调的作用下,稻米市场价格仍有上升动力,价格涨跌空间都有限,总体上呈稳中略升态势。  相似文献   

6.
优质稻米的标准化及管理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是世界上大米生产量和消费量最大的国家,其稻谷年产量约占全世界的30%。随着加工水平的提高及品质的提升,大米已成为我国大宗作物产品中具国际竞争力的农产品。我国加入WTO后,价格优势在国际市场上受到了质量安全标准的挑战,要使我国更多的稻米产品打入国际市场,必须对优质稻米产品的生产实施标准化。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提高我国稻米产品的质量,增强国际竞争力,满足人们对稻米产品日益增长的绿色、无公害、有机化、安全化的需求,推动我国稻米产业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7.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水稻生产与稻米消费国。全国有 2 /3的居民以大米为主食。水稻种植面积与产量分别占粮食总面积和总产量 30 %和 40 %。在我国 ,粮食生产是以占世界 7%耕地解决世界2 2 %人口吃饭问题。“民以食为天 ,食以稻为先”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人们对稻米需求格局也发生了重大变化 ,已从单纯追求最大产量转变为重视稻米品质 ,这不但适应了消费者需求也提升了大米市场的竞争力。1 我国稻谷生产现状1 1 种植面积减少1 980年 ,我国水稻种植面积 3388万hm2 ,1 990年为 330 6万hm2 ,2 0 0 0年为 2 996万hm2 ,2 0 0 1年为 2…  相似文献   

8.
2004年春季以来,我国稻米市场经历了一次全国性的大幅上涨行情。全国各大市场稻谷和大米价格至少上涨500元/t,3月中旬之后,全国各地市场相继出现回落,回落幅度在200元/t左右,但是,和2003年相比,我国稻谷和大米的价格普遍上了一个台阶。  相似文献   

9.
孙岩松 《中国稻米》2008,14(1):16-17
通过对我国2001~2006年稻谷产量、消费总量、库存量的分析以及对2007年度我国稻谷收成情况的调查预测,认为我国2007~2008年度稻米市场将供求平衡、略有结余;预计国家将适当增加库存量,使稻谷库存消费比达到30%左右;预计2007~2008年度我国稻米市场价格将在相对高位平稳运行。  相似文献   

10.
回顾了2002年我国稻米的生产和消费情况,对我国稻米在国际市场所占的位置及前景进行了分析.指出了政策性因素如铁路运费、大宗谷物出口退税政策、东北三省秋粮收购政策等对稻米市场的影响;同时从稻谷的生产、库存和价格等方面对2003年我国的稻米市场进行了预测展望,提出了指导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2003年是我国粮食市场化步伐进一步加快,市场粮价变化幅度较大的一年。作为稻米品种来说,由于供求关系的不断变化,其价格走势逐渐脱离2002年波澜不兴的运行态势,走出了一条独特的上升行情。2003年我国稻米市场的突出特点主要表现为:①1~9月份稻米价格始终处于缓慢的上升通道上,10月份之后出现价格异动现象;②稻米价格震荡幅度大,突发性因素促进价格跳跃上行;③受政策性因素影响,稻米保护价范围缩小,稻谷种植面积下降;④稻米生产过程中受到自然灾害影响,产量下降并出现区域性稻米供需不平衡;⑤稻米库存继续下降,我国稻米供过于求的矛盾得到…  相似文献   

12.
回顾了2002年我国稻米的生产和消费情况,对我国稻米在国际市场所占的位置及前景进行了分析,指出了政策性因素如铁路运费、大宗谷物出口退税政策、东北三省秋粮收购政策等对稻米市场的影响;同时从稻谷的生产、库存和价格等方面对2003年我国的稻米市场进行了预测展望,提出了指导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2023年我国水稻面积略有减少,单产再创历史新高,总产连续13年稳定在2亿t以上;国内稻米市场价格偏强运行,大米消费基本稳定;大米进口大幅减少,出口继续下降;审定品种数量下降,品质水平不断提高;经营方式不断优化,社会化服务、绿色高效轻简化技术和智能技术加速推广。分析了当前我国水稻产业面临的问题。预计2024年水稻面积保持稳定,单产小幅提高,稻米市场平稳运行,优质稻米较快发展。  相似文献   

14.
朱玮强  张贇  徐志刚 《中国稻米》2023,(2):53-58+64
稻米品牌建设是提升稻米市场竞争力、促进稻米产业提档升级、优化稻米产业生态、推动稻米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手段和必要路径。为推动江苏从稻米产业大省向稻米产业强省迈进,在审慎借鉴“五常大米”“吉林大米“品牌建设经验的基础上,文章提出江苏稻米产业应瞄准长三角中高端市场,加快实施“水韵苏米”省域品牌与“高特优”区域品牌相结合的统分品牌战略,以实现苏米品牌统分结合、集团作战,不断提升市场供需契合度,强化江苏稻米市场优势地位。文章从加强政府统筹协调、打响“水韵苏米”省域品牌、创建“高特优”区域品牌、提升稻米生产标准化与质量、品牌营销宣介、稻米市场流通与规范、科研创新驱动、全环节政策支持等方面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2012年中国稻米市场分析及2013年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笑然 《北方水稻》2013,43(2):1-4,13
2012年,我国稻谷供给量和需求量进一步增长,总量和各品种均供需平衡有余;在政策与供求等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全年稻米价格呈现出先涨后落的走势,年末稻谷收购价格低迷。展望2013年国内稻米市场,由于上年稻谷继续丰收,产需平衡结余较多,供给压力加大,但在稻谷最低收购价上调的作用下,稻米市场价格仍有上升动力,价格涨跌空间都有限,总体上呈稳中有升态势。  相似文献   

16.
2010年我国稻谷供给总体增加,粳稻供给略有减少;稻米消费基本稳定,粳米消费增长较快;稻谷整体上供大于需,但粳稻供给紧张的矛盾比较突出;稻米价格全面上升,粳稻米价格涨幅较大;国家调控措施出台较多,政策对稻米市场走势产生了较大影响。展望2011年稻米市场,稻谷整体上仍然产大于消,由于粳稻增产较多,粳稻米供给紧张的矛盾将有所缓和,但"稻强米弱"和"粳紧籼多"的矛盾仍会存在;影响稻米市场价格上升和下跌的因素都有,形势较往年复杂,相互作用的结果将使全年价格整体呈小幅上升走势,国家政策调控仍将成为影响全年稻米市场价格走势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7.
稻米行业中稻谷总产连年增加,常规籼稻供大于求,粳稻供需仍存缺口,北方优质稻谷货源、质量稳定。稻米市场方面,常规籼稻市场平静,优质稻谷稳步上扬;消费市场出现分化,国有民营平分天下;国内需求疲软,微利时代到来。稻谷生产要适应WTO、供求关系、生态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原则,根据市场需求生产。  相似文献   

18.
宁夏稻米品质评价、现状及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宁夏盛产大米 ,食味上乘 ,曾畅销内蒙、甘肃、陕西、青海等周边省区 ,甚至北京、上海等地 ,常年种植面积约65000hm2,稻谷总产量约50万t。后来由于片面追求产量而忽视了对稻米品质的提高 ,致使目前种植的大部分品种品质较差 ,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近几年来 ,随着生产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稻米品质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 ,政府实施了优质米一期工程 ,二期工程也将启动 ,但稻米产业化发展仍相对落后。稻米的生产、加工、销售产业链脱节 ,企业品牌意识淡漠 ,市场经营缺乏长远考虑 ,在优质米品种的选育、生产、加工等方面滞后于其它先进…  相似文献   

19.
姚惠源 《中国稻米》2008,14(4):11-13
通过深加工和科学合理的综合利用,稻谷除提供人们主食大米之外,还可转化为营养丰富、生理功能卓越的健康食品原料,也可转化为优质廉价的医药、化工等工业原料。稻米深加工可比普通稻米加工增值5-10倍。本文就我国“十五”期间出现的一些稻米深加工技术进行了总结,并对这些技术产生的产品效益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20.
2022年我国水稻面积略有减少,单产因受灾有所下降,总产已连续12年稳定在2亿t以上;国内稻米市场价格先稳后涨,优质优价更加明显;大米进口量首次突破进口配额,出口量略有减少;品种审定数量明显减少,品质结构持续优化;经营规模有序扩大,社会化服务、绿色技术和智能技术加速推广。预计2023年水稻面积小幅增加,单产保持稳定,大米市场稳步上行,优质稻较快发展,智慧稻作深入推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