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原位钝化对轻度镉污染农田小麦修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原位钝化在镉轻度污染小麦农田上的修复效果,在田间试验条件下,研究了石灰、生物炭配施石灰、生物有机肥配施石灰以及多孔陶瓷纳米材料配施石灰等钝化剂联合修复对镉污染农田中土壤氮、磷、钾含量、土壤pH值、土壤有效态Cd含量、土壤Cd的化学形态、小麦籽粒Cd含量以及小麦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土壤Cd背景值为0.337 mg·kg~(-1)的轻度Cd污染农田中,钝化剂处理均可以在不同程度上提高土壤养分含量和pH值,降低小麦籽粒Cd含量和土壤中有效态Cd含量,促使土壤中的Cd形态由易被作物吸收的酸溶态和可还原态转化为不易被吸收的可氧化态和残渣态。其中,小麦籽粒Cd含量降低幅度最大,为40.0%,土壤有效态Cd最大降低率为43.7%,土壤pH值提高0.35。对各指标的相关性分析表明,土壤Cd含量与土壤酸溶态Cd及小麦籽粒Cd含量显著正相关,与可氧化态Cd显著负相关,与可还原态Cd含量极显著正相关;土壤中可还原态Cd与酸溶态Cd含量显著正相关,与小麦籽粒Cd含量极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2.
以常规籼稻中早22为材料,研究饼肥和化肥配合施用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及其与水稻成熟期衰老的关系。结果表明,饼肥和化肥配合施用可明显提高土壤中的蛋白酶、中性磷酸酶以及过氧化氢酶活性;可有效延缓水稻生育后期的衰老速度;也可显著提高水稻产量,但饼肥比例不宜太高。与对照相比,混合施用饼肥和化肥处理的叶绿素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以及SOD活性下降较缓慢,POD活性上升幅度较大,而MDA含量增长的幅度却较小,根系伤流量也较高。  相似文献   

3.
重金属Cd处理对柱花草根际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添加外源重金属和土培盆栽法,研究了浓度为0~5.0 mg/kg的镉(Cd)对4个柱花草(热研2号、热研13号、TPRC2001-1和西卡柱花草)根际土壤酶(过氧化氢酶、脲酶、磷酸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柱花草根际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对镉胁迫响应存在显著差异,镉促进4个柱花草根际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的浓度分别为0.5、1.0~5.0、0.5~5.0、2.0~5.0 mg/kg。与对照(CK)相比,低浓度Cd(0.5 mg/kg)胁迫,对热研2号、热研13号和西卡柱花草根际土壤脲酶活性无显著影响,但TPRC2001-1柱花草根际土壤脲酶活性增加;而在1.0~5.0 mg/kg处理条件下,脲酶活性无显著变化。0.5~5.0 mg/kg Cd胁迫时,显著抑制了热研2号、热研13号和西卡柱花草根际土壤磷酸酶活性;2.0~5.0 mg/kg Cd胁迫时,TPRC2001-1柱花草根际土壤磷酸酶活性显著降低。说明,种植TPRC2001-1柱花草能缓解镉对3种土壤酶活性的胁迫,土壤镉对3种土壤酶活性的影响表现为磷酸酶>脲酶>过氧化氢酶,磷酸酶和脲酶可作为土壤中镉污染的指示酶。  相似文献   

4.
植棉修复镉污染土壤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我国耕地面积不断减少,迫使非食用作物向重金属污染耕地转移已经是大势所趋。但到目前为止仍未发现镉耐受性好和镉富集能力优异的作物,因此对非食用作物的重金属耐受性以及土壤的生物修复研究已经迫在眉睫。综述了具有在镉污染耕地上替代种植前景的棉花的镉胁迫研究进展,为全面评估棉花在镉污染耕地替代种植的可行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通过室内模拟土壤盆栽试验,研究铝、镉对砖红壤土壤微生物及土壤呼吸的影响。结果表明:铝和镉对土壤生化过程有不同的效应。铝浓度≤100 mg/kg和≤50 mg/kg分别对细菌和放线菌有一定促进作用,高浓度则产生抑制作用,土壤真菌数量随土壤铝浓度的增加而逐渐减少。而镉对土壤微生物及土壤呼吸作用的影响比铝小。镉对细菌生长影响波动幅度大,镉浓度在5~100 mg/kg时,对真菌生长有促进作用,而抑制放线菌的生长。铝对土壤呼吸作用抑制效果随铝处理浓度增加而增加,而不同镉处理浓度对土壤呼吸作用影响较铝的作用小。铝镉复合污染对土壤细菌和真菌的影响表现出协同效应,对土壤放线菌的影响表现出拮抗效应。  相似文献   

6.
土壤镉污染对芝麻生长及吸收累积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芝麻土壤施镉的小区试验结果表明,土壤中镉低于1.2ppm有增产作用,高于2.0ppm则产生危害,土壤镉含量与芝麻籽粒产量和生物学产量符合一元二次方程。芝麻减产15%的土壤镉临界浓度为16ppm,籽粒镉含量达到食品卫生标准的土壤镉临界值为0.6ppm。植株镉累积系数为:根(1.13)>茎(0.84)>叶(0.45)>籽实(0.23)。大田植株镉累积系数为:根(1.35)>茎(0.61)>叶(0.39)>籽实(0.28)。芝麻年吸镉率为土壤镉的0.157%。  相似文献   

7.
为探索适合镉(Cd)污染农田的种植模式,在浏阳市蕉溪镇某中度污染农田(pH为5.73,Cd总含量为0.86 mg/kg)开展大田试验,分析亚麻—水稻水旱轮作模式对Cd的累积能力和对农田土壤Cd污染的修复效率。结果表明,亚麻对Cd具有较强的富集能力,其叶片Cd含量最高,为7.77 mg/kg,富集系数(BCF)达9.83;果壳与籽粒的镉含量均在3.00 mg/kg以上,对应的BCF值分别为4.18和3.86。一季亚麻的总生物量为16 950.50 kg/hm2,可提取Cd 74.28 g/hm2,修复效率为3.84%。与前茬未种亚麻的对照相比,轮作模式下水稻各部位尤其是糙米对Cd的累积呈现明显下降的趋势。后茬水稻收获后,稻草离田,亚麻—水稻轮作模式每年可从土壤中提取Cd达128.26 g/hm2,修复效率可达到6.63%。  相似文献   

8.
有机肥与钝化剂及其配施对土壤Cd生物有效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Cd污染土壤的大田试验,研究了有机肥与钝化剂及其配施对土壤Cd生物有效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增施有机肥、钝化剂及其配施对水稻皆具有一定增产效果。增施有机肥3000、6000kg/hm。的水稻产量分别比单施化肥增加18.6%和20.9%,并提高了水稻的经济系数;增施有机肥3000、6000kg/hm。的稻米Cd含量分别比单施化肥降低了14.3%和21.4%,而对土壤pH和土壤有效态Cd含量无显著影响,但降低了Cd在稻米中的分配比例;增施钝化剂及其与有机肥3000、6000kg/hm^2配施的水稻稻米Cd含量分别比单施化肥降低28.6%、28.6%、42.9%,茎Cd含量分别下降8.9%、29.7%、43.6%,叶Cd含量分别下降18.8%、25.0%、25.0%,增施钝化剂及其与有机肥配施显著提高了土壤pH,降低了土壤有效态Cd含量,抑制了水稻对Cd的吸收积累,且有机肥与钝化剂配施对钝化剂的钝化效果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9.
10.
镉污染土壤中施用秸秆炭对水稻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研究以北方粳稻为材料,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在轻度镉污染土壤中施用不同量炭对水稻生长发育及其净光合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镉污染土壤中施用炭能够提高光合速率,增加干物质积累,提高产量,对水稻生长具有较大的促进作用。在水稻生长发育前期,不同施炭量处理对水稻茎、叶等干物质积累影响不显著,但至水稻抽穗期以后,这种影响初步显现,各不同施炭量处理均与对照(CK)有较大差异,表现为茎、叶、穗干物质增加,且在完熟期C1处理与其它处理均差异显著;不同施炭量处理对水稻净光合速率影响显著,各处理在不同发育时期均与对照有显著差异,在灌浆期以后,水稻净光合速率与蒸腾速率的提高,可促进水稻的物质积累与籽粒成熟,增加千粒重,提高结实率;在最终产量形成上,C1与C2处理均与对照达到极显著差异,分别比对照提高产量18.4%和2.92%。  相似文献   

11.
 为研究稻田冬季保护性耕作不同种植模式对土壤酶活性以及水稻成熟期叶片衰老的影响, 设计了5种种植模式:免耕直播稻草全程覆盖马铃薯(T1)、免耕直播黑麦草(T2)、免耕直播油菜(T3)、免耕直播燕麦草(T4)和空闲(CK),供试品种为杂交组合国稻6号。与对照(CK)相比,T1、T2和T3处理均可显著提高土壤蛋白酶、中性磷酸酶、过氧化氢酶以及转化酶活性,尤其是T1处理,其土壤酶活性明显高于其他处理,而T4处理与对照相比,差异不明显。T1、T2和T3处理均可有效延缓水稻成熟期剑叶的衰老,主要表现为成熟期剑叶中的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物酶活性、可溶性蛋白质和叶绿素含量下降缓慢,丙二醛含量上升的幅度较小,相对于对照(CK),差异均达显著水平。在本试验条件下,土壤酶对水稻叶片衰老的影响程度依次为蛋白酶>过氧化氢酶>中性磷酸酶>转化酶。叶片衰老对水稻产量的影响主要表现在灌浆中后期。  相似文献   

12.
草铵膦对麦田土壤微生物数量及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给草铵膦的科学使用提供理论依据,设置5个不同草铵膦施用量(0、2、4、6、8L·hm-2),研究了草铵膦对麦田土壤微生物(细菌、放线菌、真菌)数量及其土壤酶(过氧化氢酶、磷酸酶、脲酶、脱氢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草铵膦施用量的增加,土壤微生物数量随着小麦生育期的推进呈现先增加后减少趋势;在草铵膦施用量为6L·hm-2时,微生物数量均高于其他处理;细菌和放线菌数量较对照增加,其增加幅度随着小麦生育期的推进逐渐增大,成熟期达到显著水平;喷施草铵膦对真菌数量影响不显著。在低浓度(2、4和6L·hm-2)草铵膦处理下,被测土壤酶活性均随着草铵膦施用量的增加而增大;在高浓度(8L·hm-2)草铵膦处理下,酶活性均受到抑制,其中过氧化氢酶与其他处理差异显著。在本试验的条件下,推荐麦田草铵膦的施用量为4~6L·hm-2。  相似文献   

13.
云南不同海拔高度对杜鹃土壤酶活性与土壤养分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云南省不同海拔高度杜鹃群落土壤为研究对象。测定不同海拔高度(2 183~3 310 m)杜鹃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全钾的含量及土壤脲酶、蔗糖酶、过氧化氢酶、蛋白酶的活性,并分析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土壤养分含量随海拔的升高变化各不相同,各海拔高度间均表现出显著差异。同样土壤酶活性在不同海拔之间也存在明显的差异性,各种酶活性之间以蔗糖酶活性最高,其次为脲酶活性。通过相关性分析,海拔高度与土壤酶活性、土壤养分含量之间均呈极显著相关,土壤酶活性之间、土壤养分含量之间也有一定的相关性。说明不同海拔高度对杜鹃土壤酶活性与养分含量存在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大豆连作对土壤磷酸酶活性和磷素营养的影响傅慧兰,邹永久,杨振明,刘金萍(中国人民解放军农牧大学长春,130062)大豆是喜磷作物,磷素营养在大豆生产期间的充足与否直接影响着大豆的生长发育和产量。尤其是大豆连作栽培磷素营养的丰缺情况,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  相似文献   

15.
施用生物有机肥对可可苗期生长及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温室盆栽试验研究施用不同生物有机肥对可可苗期生长及土壤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生物有机肥BIOa和BIOb的处理可可植株干重,总根长、根系直径、根系表面积和根系总体积显著高于对照(单施化肥)及施用牛粪的处理;施用生物有机肥BIOa的处理可可叶片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和叶绿素含量与对照相比分别增加了169%、270%和28%;施用BIOa的处理土壤酸性磷酸酶、脲酶和蔗糖酶活性与对照相比显著提高了98.7%、92.2%和83.2%.综上所述,施用生物有机肥BIO可显著促进可可地上部植株和根系生长,同时也可显著提高相关土壤酶活性.  相似文献   

16.
李楠  杨洋  隋亚杰 《北方水稻》2013,(4):22-24,34
通过盆栽实验,研究了在镉污染的条件下不同硅浓度处理对水稻幼苗中的蛋白质和叶绿素的影响以及根部和茎叶中镉含量的吸收。实验表明,在重金属低浓度的影响下蛋白质和叶绿素的含量有所增加。当硅处理浓度达到80 mg/L时,为最佳硅处理量,明显降低了水稻幼苗根部和茎叶的镉含量。  相似文献   

17.
除草剂苯磺隆对麦田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了评价施用苯磺隆对土壤环境的生态效应,在大田条件下,研究了苯磺隆对麦田土壤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苯磺隆对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具有激活作用,且浓度越高,激活作用越强;对土壤脲酶活性的影响表现为0.13、0.25和0.50 g·kg-1浓度处理轻微激活,1.00 g·kg-1浓度处理抑制;苯磺隆在处理初期抑制土壤多酚氧化酶活性,喷药后10 d开始激活,至30 d逐渐恢复至清水对照水平;苯磺隆对土壤蔗糖酶活性具有抑制作用。苯磺隆对各土壤酶活性的影响均为短期效应,除1.00 g·kg-1浓度处理外,其余处理酶活性在试验后期均能逐渐恢复至对照水平,对麦田土壤生态系统相对安全。  相似文献   

18.
采用盐碱土壤盆栽方法,以T7代转Bc WRKY1基因玉米株系WL-1、受体自交系LH1037、常规自交系K10为试材,分析其在不同生长时期对土壤酶活性和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播种后20、40、60、80 d对根际土壤进行检测,转Bc WRKY1基因玉米与受体亲本自交系和普通玉米自交系对照相比,土壤碱性磷酸酶的活性不存在差异显著性,个别取样点对土壤蔗糖酶、脱氢酶和脲酶活性存在显著差异;土壤电导率均无显著差异,在个别取样时期对土壤p H值和SAR值存在显著差异。这些显著性差异只在个别取样时期短暂存在,没有持续出现,且受体自交系与普通自交系不同品种间也具有显著差异,很难确定说明这些差异是由转基因玉米本身造成。  相似文献   

19.
通过大田试验研究施用不同有机肥对香草兰生长,叶绿素荧光特性及土壤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有机肥和生物有机肥混合施用的处理香草兰茎蔓和叶片干重显著高于施用牛粪的处理;施用生物有机肥和有机肥的处理香草兰叶片表观电子光合传递速率(ETR)和实际光化学效率(Yield)无显著性差异,但均显著高于施用牛粪的处理;有机肥和生物有机肥混合施用的处理土壤酸性磷酸酶、脲酶和蔗糖酶活性显著高于施用牛粪的处理。综上所述,有机肥和生物有机肥配合施用可显著促进香草兰生长,提高香草兰的光能利用效率和土壤酶活性。  相似文献   

20.
为探明减氮配施有机肥对喀斯特地区水稻产量、土壤微生物量、土壤酶活性的影响,以水稻宜香优2115为材料,设置有机肥施用量为主区、减氮率为副区的两因素裂区试验,有机肥施用量设3个水平,分别为M0(0 kg/hm2)、M1(低量有机肥,1 673 kg/hm2)、M2(高量有机肥,3 346 kg/hm2),减氮率设4个水平,分别为R1(减氮率0%),R2(减氮率25%),R3(减氮率50%),R4(减氮率100%)。结果表明,配施有机肥的情况下,水稻产量随着减氮率的增大先提高后降低,以R3处理最高;在等氮或非等氮条件下,与单施氮肥(R1M0)相比,减氮25%配施高量有机肥的处理(R2M2)产量显著增加。在产量构成因素方面,在配施有机肥的情况下,随着减氮率的增大,有效穗数呈持续降低趋势,每穗粒数呈先增加后降低趋势,而千粒质量和结实率虽无明显变化,但均以R4处理最高;在等氮或非等氮条件下,减氮配施有机肥处理的结实率均高于单施化肥处理。在土壤微生物量方面,在配施有机肥的情况下,随着减氮率的增加,土壤微生物量碳含量、土壤微生物量碳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