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甬优系列籼粳杂交稻中熟高产品系的株型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甬优系列籼粳杂交稻中熟类型品系为试材,常规粳稻宁粳3号和武运粳29、杂交籼稻丰两优香1号和新两优6380为对照,比较各类型在穗部特征、叶片形态以及茎秆特性上的差异。结果表明,1)依据甬优系列籼粳杂交稻两年中的产量表现,将其分成高产品系(产量>10.5 t/hm2)和中产品系(产量<10.5 t/hm2)。两年中,甬优系列籼粳杂交稻高产品系为甬优2638、甬优2640、甬优1610、甬优1612和甬优1640,中产品系为甬优1851、甬优1852、甬优7753、甬优1763和甬优 5854。产量构成因素方面,不同类型品种单株穗数、结实率和千粒重以常规粳稻最高,每穗粒数以高产品系最高。2)穗长以杂交籼稻最高,单穗重和着粒密度以高产品系最高;除穗下部二次枝粳籽粒数以杂交籼稻最高外,穗部其余5部位籽粒数均以高产品系、中产品系显著高于常规粳稻和杂交籼稻,且籽粒数以上部二次枝粳和中部二次枝粳的增加最为明显。3)上三叶的叶长和叶宽为中产品系>杂交籼稻>高产品系>常规粳稻,高产品系上三叶的卷曲率高于对应的中产品系;上部第1、2叶的叶基角和披垂角以高产品系最低。4)高产品系株高为118.7cm,高于常规粳稻(96.6cm),低于杂交籼稻(132.9cm)和中产品系(144.1cm);上部第1、2、3节间长度以中产品系最高、常规粳稻最低;穗长与穗下节间长占株高比例、穗下节间占秆长比例均以高产品系最低。单茎干质量、单茎鞘干质量、茎秆单位节间干质量以高产品系最高。提出了甬优籼粳交中熟高产品系的株型选育指标及配套高产栽培措施。  相似文献   

2.
以中熟类型甬优籼粳杂交稻组合甬优2640、甬优1640为材料,常规粳稻镇稻11、武运粳30和杂交籼稻丰两优香1号、新两优6380为对照,比较各类型品种在干物质积累、穗部特征、叶片形态及茎秆特性上的差异。结果表明,甬优籼粳杂交稻两年平均产量为11.3 t/hm~2(11.1、11.4 t/hm~2),较常规粳稻和杂交籼稻分别高6.6%和13.0%;产量构成上,甬优籼粳杂交稻的每穗粒数和群体颖花量显著高于对照,有效穗数、结实率和千粒重低于对照;甬优籼粳杂交稻抽穗期、成熟期的干物质量及抽穗至成熟期的干物质积累量依次为13.4 t/hm2、21.6 t/hm~2、6.9 t/hm~2,均显著高于对照;穗部特征上,甬优籼粳杂交稻的单穗质量和着粒密度高于对照,穗长略低于杂交籼稻,近80%的籽粒集中于中上部,而常规粳稻75%的籽粒集中于中下部,杂交籼稻籽粒分布相对匀称;甬优籼粳杂交稻上3叶的叶宽和卷曲率高于对照,叶长和叶基角处于对照之间(以杂交籼稻最大),披垂度最低,上部1、3叶差异显著;株高、穗高、秆长及穗下节间占秆长的比例以杂交籼稻甬优籼粳杂交稻常规粳稻;成熟期单茎茎干质量、单茎鞘干质量及基部节间单位长度干质量以甬优籼粳杂交稻最高。中熟类型甬优籼粳杂交稻组合产量优势特征为足穗基础上,主攻大穗,并保持较高的结实率和千粒重;形态生理特征表现为籽粒集中于中上部,上3叶大小适宜,叶片内卷且直立,株高及穗下节间占秆长的比例适中,成熟期茎秆充实度好。  相似文献   

3.
以甬优1540为材料,设置不同种植密度和每丛苗数处理,研究两者对水稻茎蘖动态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本试验条件下,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大,同一时期单位面积茎蘖数显著或极显著增多;随着每丛苗数的增加,单位面积茎蘖数极显著增多,且高峰苗期提前。种植密度对有效穗数影响达显著水平,对每穗总粒数、结实率和产量的影响达极显著水平,对千粒重的影响不显著;每丛苗数对单位面积有效穗数和每穗总粒数的影响达极显著水平,对产量的影响达显著水平,对结实率和千粒重的影响不显著;密度和每丛苗数互作处理对每穗总粒数和产量的影响达极显著水平,对其他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不显著。产量以低密度(15.90万穴/hm2)、每丛3苗的处理最高,超过11 000 kg/hm2。生产上,建议作单季稻种植,甬优1540以密度15.90万穴/hm2、每丛3苗种植为宜。  相似文献   

4.
2020年,袁隆平提出“杂交水稻双季产量22.5 t/hm2”的目标,经过2021年的攻关,海南有3个示范点完成了目标,杂交稻双季产量分别为23.8、22.8和23.4 t/hm2。早稻品种湘两优900表现为长势繁茂、整齐,有效穗和每穗总粒数多,抗稻曲病和稻飞虱能力强,抗倒、抗旱,耐热和耐肥性强;晚稻品种吉丰优1002表现为生长清秀、整齐,抗稻瘟病和白叶枯病能力强,耐涝性强。总结了杂交稻在海南的双季高产示范表现及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5.
对“十三五”期间四川省审定的29个中籼中熟杂交稻品种的产量及主要经济性状、品质和稻瘟病抗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29个品种的平均生育期为140.6 d、有效穗为216.2万/hm2、穗长为24.6 cm、每穗粒数为179.6粒、结实率为86.2%、千粒重为28.2 g、产量为8.76 t/hm2、增产率为6.4%;29个品种中达到优质标准的品种共有20个,占比69.0%,其中,米质达到1级标准的有3个品种,占比10.3%,达到2级标准的有9个品种,占比31.0%;垩白度是影响中籼中熟品种外观品质提升的关键因素;29个品种稻瘟病综合抗性水平为中感和感稻瘟病;29个品种中产量、品质和熟期结合较好的品种是德优6699。  相似文献   

6.
以Y两优1号为材料,在湖南省浏阳市永安镇坪头村开展大田试验,研究不同施氮量(N0,0 kg/hm2;N150,150 kg/hm2;N225,225 kg/hm2)下施用冬闲杂草(折合干物质量W0,0 kg/hm2;W1,5 000 kg/hm2)对免耕水稻产量及生长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N0和N150水平下,与未施用冬闲杂草处理(W0)相比,施用冬闲杂草(W1)分别提高水稻产量28.8%和4.2%,增产的原因是有效穗数、每穗粒数、总颖花量和千粒重提高;N225水平下,W1处理降低水稻产量5.9%。N0和N150水平下,与W0处理相比,W1处理大幅度提高免耕水稻后期叶面积指数、干物质积累量、辐射利用率、净光合速率和SPAD值的同时,还提升了水稻叶茎鞘转运能力和收获指数;N225水平下,W1处理显著增加水稻的无效分蘖,降低成穗率,同时叶茎鞘转运能力降低,最终降低了水稻的每穗粒数、总颖花量和结实率。综上,在低氮(0~150 kg/hm2)水平下,施用冬闲杂...  相似文献   

7.
水稻白叶枯病一旦发生极难防治,为筛选出适合在白叶枯病发生区种植的杂交水稻抗性品种,选择仙居县主栽的7个杂交水稻品种,在下各镇病区开展小区试验。结果显示,甬优12号和浙优18在药剂防控的条件下表现较好,病叶率低于80%、病情指数15.0左右,产量达到10.50 t/hm2以上,相对适合在病区种植;中浙优8号(CK)表现极感病,产量损失严重,不适合在病区种植。  相似文献   

8.
舜达135是绍兴市舜达种业有限公司与中国水稻研究所联合育成的早熟常规早籼稻新品种。为充分发挥该品种早熟、高产优势,在特早栽培条件下(播种期比绍兴传统播期提早10~15 d)开展了不同梯度机插密度和肥料用量对比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机插密度对舜达135有效穗数和产量有极显著影响,对穗粒数和结实率影响未达到显著水平;不同氮肥水平和氮肥水平与机插密度的互作对舜达135有效穗数、穗粒数、结实率和产量的影响均不显著;以种植密度25 cm×14 cm、纯氮施用量150 kg/hm2的处理实际产量最高,达9 633.45 kg/hm2。在2021年和2022年示范中,特早栽培条件下舜达135百亩示范方产量分别达到10 563.00 kg/hm2和10 258.05 kg/hm2。通过2年的示范,总结提出了舜达135特早栽培高产技术。  相似文献   

9.
连作杂交晚稻长秧龄机插导致产量降低,增加基本苗数能够有效降低秧龄延长导致的产量损失,然而基本苗增加的最佳方式不明确。本试验以籼粳杂交稻甬优1540和籼型杂交稻天优华占为材料,采用低播量条播育秧机插,同期播种,机插秧龄设置25 d(S1)、35 d(S2),机插规格设置30 cm×18 cm(M1)和30 cm×12 cm(M2),每穴苗数设置2苗(B1)和3苗(B2),以M1B1(37.0万/hm2)为对照,设置M1B2(55.6万/hm2)和M2B1(55.6万/hm2)共2个基本苗调控方式,考察群体分蘖动态、干物质积累和产量形成的变化。试验结果表明,增加群体基本苗数对成穗率没有显著影响,但通过提高群体高峰苗数增加了有效分蘖数,其中M2B...  相似文献   

10.
粒两优8022是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用小粒不育系粒68S(千粒重13.8 g)与恢复系R8022选配而成的强优势杂交水稻新组合。该组合穗大粒多,结实率高,稻米品质好,株叶形态好,冠层较高而穗层相对较低,根系发达,具有优异的抗倒伏能力和较大的高产潜力。2023年,粒两优8022参加四川省德昌县百亩片超高产攻关示范,平均单产达18.77 t/hm2。详细阐述了其超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1.
通过2a的制种技术摸索,新组合玮两优534在福建建宁水稻生产基地的制种技术趋于成熟,制种平均产量2.7t/hm2,高产田可达3.3 t/hm2。根据玮两优534亲本特征特性及福建建宁的气候特点,总结了玮两优534的高产制种技术。  相似文献   

12.
王晨  张林  陈琳 《作物研究》2022,(4):347-353
为了分析四川省新审定的中籼迟熟水稻品种的主要特性及存在的问题,为水稻育种研究提供参考,对“十三五”期间(2016—2020年)四川省审定的82个中籼迟熟品种的产量、农艺性状、品质和抗病性等表现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97.6%的审定品种为三系杂交稻;科研事业单位参与选育了85%的品种,企业自主选育仅占15%;各品种区试产量为8.21~13.2 t/hm2,平均产量8.92 t/hm2,比对照品种平均增产5.79%;各性状对产量的直接贡献大小表现为有效穗数>千粒质量>穗粒数>生育期>结实率;三等以上优质品种比率为39.02%;垩白是影响品种优质米达标率的关键因素;审定品种均为中感或感稻瘟病品种,稻瘟病级别与产量水平呈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四川省新审定品种有呈大穗型向穗粒兼顾型转变的趋势,产量和品质协同提升明显,但以企业为主体的品种科技创新体系尚未形成,还需加强低垩白种质资源的发掘和应用,关注两系杂交稻的选育以及抗病性的提高。  相似文献   

13.
为筛选适合衡阳气候条件的优质高产水稻品种,2021年在衡阳县西渡镇梅花村,收集了万丰优818等10个部标优质二级杂交中稻品种和南晶香占等2个部标优质二级以上常规稻品种,进行品种筛选试验。通过调查对比各个品种的生育期、产量及构成,再结合各个品种的米质检测结果和灌浆结实期的日平均温度,得出以下结论:(1)参试的12个优质中稻品种中,晶两优1468、万丰优818、Y两优1577和臻两优5437产量分别为10.50、10.66、10.52、10.55 t/hm2;(2)优质中稻产量与有效穗数呈极显著负相关、与结实率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千粒质量呈极显著正相关;(3)晶两优1468、华浙优261、南晶香占、19香4个品种在灌浆期高温条件下米质达到部标优质二级标准;万丰优818、Y两优1577、臻两优5438这3个优质中稻品种米质形成关键期更易受高温影响,主要影响指标为碱消值和垩白粒率。  相似文献   

14.
为探明甬优1540作连作晚稻种植的高产栽培技术途径,汇总整理了2016—2021年浙江省各地共69组甬优1540作连作晚稻种植的有效穗数、每穗总粒数、结实率、每穗实粒数、千粒重和产量数据,比较了甬优1540不同产量水平的产量及其构成因素差异。结果表明,甬优1540作连作晚稻种植的高产栽培技术途径为注重有效穗数和每穗实粒数的提高,争取穗、粒兼顾,协调穗、粒结构,提高结实率,在此基础上发挥千粒重的增产作用,从而构建起整体协调的产量结构,促进高产。  相似文献   

15.
为筛选适合湘西自治州花垣县种植的一季杂交水稻品种,于2013年分别以10个三系和16个两系杂交水稻品种为材料开展了品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1)各品种均能在9月上旬成熟,从生育期来看,各品种均适合在花垣县种植;(2)各三系杂交稻品种产量在7 560~10 020 kg/hm2之间,各两系杂交稻品种产量在7 275~9 870kg/hm2之间;(3)三系杂交稻品种湘优1126和两系杂交稻品种两优5219产量最高,是花垣县水稻品种的首选;此外,三系杂交稻品种湘香优1011、蓉18优198、湘香优529和两系杂交稻品种Y两优6号、深两优3059、广两优1128、两优5218、两优3219产量在9 000 kg/hm2以上,也是较为理想的选择;(4)本试验条件下,生育期、株高、穗长与产量关系不大,与产量相关性最明显的产量构成因素是穗粒数,因此选择穗型较大的品种有利于高产。  相似文献   

16.
甬优1540是宁波市农科院用甬粳15A和F7540配组而成的籼粳型三系杂交稻品种.在政和县石屯镇、外屯乡展示示范种植表现:株型紧凑,剑叶挺直,植株矮壮,分蘖力中等,穗大粒多,结实率高,产量高,米质优,抗倒性好.总结了甬优1540在政和县作中稻示范种植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7.
采用裂区设计,研究了氮肥用量和插植密度对杂交粳稻辽优5206生长和产量性状的影响,为北方粳稻高产高效栽培提供依据。结果表明,随着施氮量增加,水稻分蘖数、抽穗期干物质量、拔节期SPAD值、株高和穗长显著增加,有效穗数、穗粒数和产量虽增加但不显著;随着栽插密度的增加,水稻分蘖数、干物质量、有效穗数明显增加,灌浆期SPAD值、株高、穗长、穗粒数显著降低,抽穗期SPAD值、结实率和产量则先增后降;氮肥用量和密度在产量等多数性状上互作效应不显著;取得高产的最佳肥密组合是240 kg/hm2和16.7万丛/hm2。  相似文献   

18.
采用裂区设计,在稻鸭种养有机栽培模式下研究了移栽密度对穗粒兼顾型品种沈稻47和穗数型品种沈稻505产量及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移栽密度增加,2个品种的叶面积指数(LAI)和单位面积有效穗数均增加;沈稻47齐穗前干物质积累所占比例、干物质总积累量和产量明显增加,每穗颖花数、结实率明显减少;沈稻505每穗颖花数明显减少,结实率、群体干物质积累量和产量先增后降;品种和密度在产量等多个性状上互作效应显著;穗粒兼顾型品种沈稻47取得高产的适宜移栽密度为30.0 cm×9.9 cm(33.0万丛/hm2),穗数型品种沈稻505为30.0 cm×16.7 cm(20.0万丛/hm2)。  相似文献   

19.
施氮量和插植密度对超级杂交晚稻天优998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2007—2008年2a晚季研究了不同纯N用量(0,120,165,210kg/hm2)和栽插密度(18×104,24×104,30×104穴/hm2)对超级杂交稻天优998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N肥用量对单位面积穗数影响较大,对每穗总粒数、结实率和千粒重影响较小;插植密度对单位面积穗数、每穗总粒数和千粒重影响较大,对结实率影响较小。在中等地力条件下,超级杂交晚稻天优998高产栽培的适宜施N量为165kg/hm2,密度为30×104穴/hm2。  相似文献   

20.
广东省常规水稻育种具有辉煌的历史,近40年(1982—2021年)共通过审定359个常规稻品种。本研究将这40年分为8个时期,对各时期审定品种的特性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平均单产由5 313.0 kg/hm2稳步提升至6 882.2 kg/hm2;平均株高逐渐增加,有效穗数明显下降,穗长和穗粒数明显提高,结实率和千粒重未明显改变;直链淀粉含量由26.1%下降至16.5%;审定品种总体优质率75.2%,近3年(2019—2021年)审定品种的优质率达85.2%,其中国标1级优质稻占比达39.5%;稻瘟病中抗及以上品种占比85.8%,白叶枯中抗及以上品种占比44.0%;通过审定的359个品种来源于406个亲本,其中有8个亲本直接衍生10个以上品种,黄广油占和五山丝苗分别衍生25个和21个品种,而这8个亲本均衍生自当前我国籼稻育种中重要骨干亲本丰八占;推广面积超过6.67万hm2的品种共55个,其中12个品种超过66.67万hm2,黄华占和双桂1号推广面积均在333.33万hm2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